中国古代史经济专题
1/14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经济史(农业)莲山课件m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经济史(农业)一、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1)春秋。
中国古代史经济专题Tag内容描述:<p>1、1 / 14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经济史(农业) 莲山课 件 m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经济史(农业) 一、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 2)战国:秦国商鞅改革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 ( 3)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复员,复故爵田宅;把因饥饿卖身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抑制商人;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文帝景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鼓励农耕。 ( 4)东汉:多次下达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令;减轻赋税,田租恢复到三十税一;鼓励流民返乡垦荒种 地;裁并地方官衙,。</p><p>2、高三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的经济史专题,本专题主要讲以下问题,一、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二、经济发展的三方面表现三、土地问题及古今中外的解决方案四、中国古代主要的赋役制度及其沿革规律五、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六、中国传统经济政策:重农抑商七、经济重心的南移,一、历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统治者的重视和政策调整技术进步和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劳动力、资金、市场。</p><p>3、个人收集整理-ZQ中国古代史文化专题中国古代文化史一、科学技术、天文历法:夏朝:夏小正。商朝:采用干支记日法;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的纪录。春秋:世界上最早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确立十九年七闰原则战国: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西汉: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书太阴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世界上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东汉:张衡对。</p><p>4、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序幕:历史分期和王朝更替中国古代史从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为止,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1、原始社会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开始,到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建立。元谋人、北京人;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炎帝、黄帝的传说;尧、舜、禹时期正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2、奴隶社会从公元前2070夏朝的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为。</p><p>5、中国古代史专题三 中国古代重大改革和治乱兴衰及思想史 一 专题提示 中国古代王朝改革变法在中学课本中所占的比重大 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从时间上看 集中在汉 唐 明三大时期 从内容上看 着重考查的是重要的改革变法 从题型上看 主观题主要考查各重要阶段的 政治制度和经济措施 治乱兴衰 今天改革开放是时代的主旋律 学习古代改革史 中国古代史新教材介 绍的重大改革共有 12 起 认真总结历次改革成功的经。</p><p>6、中国古代史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史,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一)奴隶社会时期的世袭制和分封制:,1、王位世袭制:,2、分封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登上王位,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的目的: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分封的对象和做法: 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 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p><p>7、精品文档 中国古代经济史 农业经济 手工业经济 商业经济 耕作方式 土地制度 古代水利 纺织业 冶金业 陶瓷业 商业活动 市 的发展 商业都市 新石器 1 技术萌芽 原料 麻和葛 2 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小件铜器 小件工具或生活工具 原始时代彩陶工艺水平高 早期瓷器又称为青铜瓷器 出现了早期的商业交换 夏商周 商周 井田制 国王所有 特征 公有到私有 商 出现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 周 妇功。</p><p>8、中国古代史专题测试 1 有史书记载某朝代政治制度时说 计财之任虽三司之职 日生烦务 常程计度 薄书期会 则在有司 至于议有系于郡国之体 事有关于安危之机 其根本在于中书 枢密院 非有司可得而预也 材料反映了该朝代 A。</p><p>9、中国古代史 专题四 中国古代经济史 知识体系 一 中国古代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1 土地制度 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奴隶社会 井田制 即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封建社会 主要是封建地主的土地国有制度 部分王朝的补充。</p><p>10、中国古代史材料题专题班级: 姓名: 成绩: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据此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材料。</p><p>11、中国古代政治史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 政治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是经济 思想 文化的集中反映 中国古代政治专题包括古代王朝更替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统一 各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 政治事件 农民战争等主。</p><p>12、北师大实验中学历史高三古代史综合复习题09.10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p><p>13、高三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的经济史专题,1,本专题主要讲以下问题,一、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二、经济发展的三方面表现三、土地问题及古今中外的解决方案四、中国古代主要的赋役制度及其沿革规律五、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六、中国传统经济政策:重农抑商七、经济重心的南移,2,一、历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统治者的重视和政策调整技术进步和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劳动力、资。</p><p>14、中国古代史专题辑要,古代政治制度 古代经济发展 古代民族关系 古代对外关系 古代政治思想,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问题,一、国家形态的演变 二、集权体制的发展 三、选官制度的沿革,从“多元一体”到“封邦建国” 从“诸侯割据”到“专制帝国”,一、国家形态的演变,从“多元一体”到“封邦建国”,学界认为:远古时期国家是一种松散的联合体和王国与邦国并存的“多元”架构。国王成为“天下共主”至少是到公元前11世纪以后才逐渐成熟的。,(1)我国大致何时进入出现了早起国家?提出这种判断有何历史根据? (2)为什么说,我国早期的国家形态。</p><p>15、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人口问题,1、我国古代人口数量的增长 秦朝时全国人口约200万。 西汉末年达到5059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 从秦代到清康熙元年,除两宋和明代中期我国人口曾达到1亿左右外,一般在6000万徘徊。 从清康熙元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的178年终,我国人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人口总数连闯四关:1684年达到1亿;1762年突破2亿;1790年越过3亿;1834年超过4亿,2、我国古代人口流向 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时女真和蒙古人的南下。 北方人民南迁。如西晋末年起,北方人。</p><p>16、中国古代史部分 必修一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9 1 中国古代讲究 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 故称两姓联姻为 喜结秦晋之好 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关于 西周分封制 的知识 能够判断 晋国是姬姓封。</p><p>17、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 一 地方行政制度 1 先秦时期 夏商 方国制 是一种松散的部落联盟 对中央时叛时服 西周 分封制 以血缘宗族关系维系对地方的统治 认识 以血缘关系作为纽带 有效加强中央集权 2 秦汉时期 秦 郡县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