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知识目标 知道诸子百家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重 点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各家的核心思想内容 理解百家争鸣的社。【课标要求】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Tag内容描述:<p>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孔子与老子1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4、52、3、6汉代的思想大一统78、9宋明理学10、1112、1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14、1615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18、19、20综合17、21、2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孔子非常崇拜“制礼作乐”的周公。春秋时,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意在()A.恢复封建等级秩序B.解决现实问题C.重建西周礼乐文明D.重回远古社会解析:B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维护的是周礼,不可能要求恢复封建等级秩序,A。</p><p>2、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1儒家思想2墨家思想3道家思想4法家思想5、6综合7一、选择题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关于“百家争鸣”写道:“惟其社会上有此种新集体之风起云涌,才能与当时正趋没落之贵族阶级接步代起”其中“新集体”主要是指()A.诸侯 B.卿 C.士 D.商人解析:C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阶层,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2.歌曲六尺巷中唱道:“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p><p>3、第1课孔子与老子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孔子1、2老子4、5综合3、6一、选择题1.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诈谋的国君。这位思想家秉承的理念是()A.克己复礼B.仁者爱人C.无为而治D.为政以德解析:A材料大意是齐桓公的行为维系了传统的等级秩序,其行为合乎礼。而晋文公僭越礼制,是个诈谋的国君,体现了孔子要求的“克己复礼”思想。2.(2018天津期末)史记记载:“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p><p>4、第4课宋明理学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儒学的危机1程朱理学23、4陆王心学5理学的影响6综合7一、选择题1.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映出()A.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B.佛教和儒家思想皆为正统思想C.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D.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解析:D阅读材料可知,柳宗元认为佛教(浮图)“不与孔子异道”,是不应排斥的,并且“往往与易论语合”,体现的是佛教与儒家思想的融合。2.(2018河南郑州期中)“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p><p>5、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异端”思想家李贽1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3、45综合6、7一、选择题1.(2018河南洛阳期中)明代思想家李贽说,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要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这表明李贽()A.反对尊崇孔子B.提倡独立思考C.反对专制皇权D.批判程朱理学解析:B根据材料“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要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主张有批判的继承学习,故B项正确。2.李贽在谈及藏书时说:(此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这样说主要是因为该。</p><p>6、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西汉初的黄老之学1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45、6、7一、选择题1.下列对于黄老之学中“无为而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无为而无不为” B.“积极无为”C.毫无作为 D.“待时而动”解析:C黄老之学中“无为而治”,实质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2.(2018河南南阳期末)汉武帝即位初年,专治公羊春秋的董仲舒应召对策汉武帝,得其赏识。他建议汉武帝“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p><p>7、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四大发明12天文学3数学、农学4医学5综合6、7一、选择题1.(2018四川雅安期末)某文学作品在描述三国时期战争情形时说:“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据此推断正确的是()A.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B.该文学作品成书于火药发明之后C.火药因战争需要而发明D.火药是造成战争伤亡的主要原因解析:B根据所学知识,火药应用于战争最早是在唐朝,故A项错误;该文学作品描绘了火药的使用情况,说明记载应在火。</p><p>8、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单元测评 岳麓版必修3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孔子“作揖行礼”的画像曾以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该画像将中华文化的自信大方、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了世界。下列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是()A.“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B.“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C.“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解析孔子作揖,传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与“和”的精神,。</p><p>9、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异端”思想家李贽1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3、45综合6、7一、选择题1.(2018河南洛阳期中)明代思想家李贽说,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要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这表明李贽()A.反对尊崇孔子B.提倡独立思考C.反对专制皇权D.批判程朱理学解析:B根据材料“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要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主张有批判的继承学习,故B项正确。2.李贽在谈及藏书时说:(此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这样说主要是因为该。</p><p>10、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四大发明12天文学3数学、农学4医学5综合6、7一、选择题1.(2018四川雅安期末)某文学作品在描述三国时期战争情形时说:“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据此推断正确的是()A.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B.该文学作品成书于火药发明之后C.火药因战争需要而发明D.火药是造成战争伤亡的主要原因解析:B根据所学知识,火药应用于战争最早是在唐朝,故A项错误;该文学作品描绘了火药的使用情况,说明记载应在火。</p><p>11、第4课宋明理学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儒学的危机1程朱理学23、4陆王心学5理学的影响6综合7一、选择题1.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映出()A.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B.佛教和儒家思想皆为正统思想C.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D.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解析:D阅读材料可知,柳宗元认为佛教(浮图)“不与孔子异道”,是不应排斥的,并且“往往与易论语合”,体现的是佛教与儒家思想的融合。2.(2018河南郑州期中)“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p><p>12、第1课孔子与老子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孔子1、2老子4、5综合3、6一、选择题1.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诈谋的国君。这位思想家秉承的理念是()A.克己复礼B.仁者爱人C.无为而治D.为政以德解析:A材料大意是齐桓公的行为维系了传统的等级秩序,其行为合乎礼。而晋文公僭越礼制,是个诈谋的国君,体现了孔子要求的“克己复礼”思想。2.(2018天津期末)史记记载:“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p><p>13、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单元测评 岳麓版必修3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孔子“作揖行礼”的画像曾以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该画像将中华文化的自信大方、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了世界。下列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是()A.“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B.“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C.“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解析孔子作揖,传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与“和”的精神,体现的是儒家的思想道德。</p><p>14、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4课宋明理学1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A汉朝B魏晋南北朝C隋唐 D宋朝解析:题干信息显示,佛、儒、道三教进行交流和相互借鉴,呈现“三教合一”局面,根据所学最早应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答案:B2下图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其求教内容最有可能是()A因果轮回B“天理”C修炼养生 D致良知解析:根据材料中“宋代”和向二程求教,得出所指为宋代理学,故B项正确;A项是佛教。</p><p>15、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4课 宋明理学课后作业 岳麓版必修3基础夯实1.右面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这幅图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下列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彼此有影响B.推动了宋代新儒学体系的诞生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内容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解析一团和气图中的三人合一说明的是儒、释、道的“三教合一”,这是宋代理学产生。</p><p>16、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3课汉化的思想大一统1汉兴之初,汉高祖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汉武帝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A君主个人的价值追求B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C道学理论的发展完善D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解析:汉初经济困难,需要休养生息,所以汉高祖奉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黄老之学;到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但面临着王国问题的威胁,需要加强中央集权,所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政策的变化是出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故选B项。答案。</p><p>17、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孔子与老子1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4、52、3、6汉代的思想大一统78、9宋明理学10、1112、1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14、1615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18、19、20综合17、21、2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孔子非常崇拜“制礼作乐”的周公。春秋时,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意在()A.恢复封建等级秩序B.解决现实问题C.重建西周礼乐文明D.重回远古社会解析:B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维护的是周礼,不可能要求恢复封建等级秩序,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