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4课宋明理学练习岳麓版.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4课宋明理学练习岳麓版.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4课宋明理学练习岳麓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宋明理学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儒学的危机1程朱理学23、4陆王心学5理学的影响6综合7一、选择题1.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映出()A.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B.佛教和儒家思想皆为正统思想C.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D.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解析:D阅读材料可知,柳宗元认为佛教(浮图)“不与孔子异道”,是不应排斥的,并且“往往与易论语合”,体现的是佛教与儒家思想的融合。2.(2018河南郑州期中)“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致良知解析:A根据材料“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可知,强调了深刻探究万物,才能明白其中道理,故A项正确;“发明本心”“知行合一”“致良知”,属于心学的范畴,强调心即是理,故B、C、D三项错误。3.一位大学者的诗曰:“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葩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生意”的根源,也就是“天地生物之心”,藉以识“仁”。与此思想观点最为接近的是()A.格物致知B.致良知C.心即理也D.存天理、灭人欲解析:A材料显示的是从春意盎然中体会“生意”的根源,符合格物致知的内容,故A项正确。4.南宋时期,在朱熹等人的影响下,出现了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等。葛兆光先生也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大的著作就是家礼。”这最能反映()A.理学的核心是礼教B.“格物致知”的重要性C.理学思想的生活化D.“知行合一”的必要性解析:C理学的核心是“理”或“天理”,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格物致知”,B项错误;据材料“通俗教育读本”“家礼”可以得出理学思想的生活化,C项正确;“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主张,D项错误。5.(2018江苏扬州期末)王阳明早年曾信仰程朱,并依照朱熹的学说去修行,但“不得其理”,后“彻悟”说:“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由此他提出()A.格物致知B.理先气后C.致良知D.经世致用解析:C朱熹主张格物致知、理先气后,与材料中“依照朱熹的学说去修行,但不得其理”不符,故A、B两项错误;材料“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表明强调的是“心”的重要性,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故C项正确;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是说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材料中没有涉及经世致用,故D项错误。6.(2018河南洛阳期中)宋明理学思想包含了“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这说明宋明理学()A.以提高个人修养为根本目的B.注重培养经世致用人才C.使儒学逐渐完整并走向成熟D.受到当时统治者的推崇解析:C根据材料“成贤成圣”“齐家平天下”可知,理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格物”“格心”“存理去欲”可知,注重探寻理、存理,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存理去欲”“格物”“格心”可知,理学使儒学走向哲学的高度,趋向成熟,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理学的基本理念,不能反映统治者的态度,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2018湖南益阳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在哲学本体论上,他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标准的三纲五常。他认为,人性本与天理一致,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在认识论上,“格物致知”。“物”就是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朱熹认为,如果放弃对天理的追求,“兀然存心乎草木、器用之间,此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成饭也。”材料二有一天王阳明和朋友去看花,朋友问他,你常说天下无心外之物,你看这朵花,在山中自开自落,不随你的心而开落,你做何解释?王阳明的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在他的传习录中说,当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小孩子掉到井里面,必然会动恻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恻隐之心的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1)根据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朱熹在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主要观点,并分析指明其糟粕与精华。(2)根据材料二,指出王阳明的儒学思想,联系所学知识,分析王阳明这些儒学思想的意义。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可知其本体论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根据“在认识论上,格物致知”可知其认识论是“格物致知”。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天理就是作为道德标准的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兀然存心乎草木、器用之间,此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成饭也”可知其糟粕是认为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违背人性;一味强调封建天理,轻视对于“草木”“器用”的科学研究。其精华是强调控制人欲,遵循正确道德规范。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你常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当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小孩子掉到井里面,必然会动恻隐之心”“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等信息可知其思想包括“心外无物”“心即理也”;人固有善性;强调知行合一。第二小问,根据其思想内容可知其倡导人心向善,严格律己,因而对加强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不被私欲所蒙蔽,实现人的价值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答案:(1)观点:本体论上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认识论上是“格物致知”。糟粕:天理就是三纲五常,这是唯心主义;“存天理,灭人欲”违背人性,太绝对,对后世产生了很坏的影响。一味强调封建天理,轻视对于“草木”“器用”的科学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