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练习岳麓版

指的是()A...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进步思想家们批判程朱理学、倡导民主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知识点一知识点二。明清之际进步思潮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影响。...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程标准]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练习岳麓版Tag内容描述:<p>1、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练习 岳麓版必修3基础夯实1.右面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这幅图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下列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彼此有影响B.推动了宋代新儒学体系的诞生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内容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解析一团和气图中的三人合一说明的是儒、释、道的。</p><p>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 了解明末清初以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和王夫之为代表引领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潮 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明清之际儒学思想的发展 培养自己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 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 还应该激发自己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站在时代前列 不畏强权 勇于斗争 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明。</p><p>3、阶段一,学业分层测评,阶段二,阶段三,程朱理学,程朱理学,自然之性,男女平等,万物皆生于两,存天理,灭人欲,唯物主义,理在气中,客观事物,天理所寓,早期民主思想,限制君权,言论自由,天下兴亡,实事求是,学以致用,儒学,启。</p><p>4、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1学者王杰认为,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动,使得思想家们把关注的目光从“游谈无根”的泥潭中转向社会,转向现实,经世实学思潮兴起。“游谈无根”指的是()A明清之际的政局变动B士人面对变局无所适从C理学家们的空谈理性D儒学的存在价值已丧失解析:“游谈无根”是指理学家们空谈理性,脱离社会实际,故C项正确。答案:C2“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明朝思想家李贽的这一言论,表明()A他反对以孔子言论作为衡量是非的统一标准B他维护孔子的绝对权威C他认为孔子是千古圣。</p><p>5、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史料探究,课前预习,随堂训练,素养落实,素养落实 价值立意素养提升,【主题立意】 明清之际,以个性解放为核心,反映社会需要的进步思潮开始出现,进步思想家们批判程朱理学、倡导民主思想求实精神,开创出思想活跃的新局面。 【学习目标】 (1)结合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分析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出现,认识到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状况的产物,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探究,了解进步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合理解释历史问题的素养。 (3)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探究,了解明清。</p><p>6、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知识点一,知识点二,“异端”思想家李贽1.社会背景(1)明代晚期,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2)在商品经济冲击下,不少士人试图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有着强烈的追求个性发展要求。2。</p><p>7、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1 学者王杰认为 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动 使得思想家们把关注的目光从 游谈无根 的泥潭中转向社会 转向现实 经世实学思潮兴起 游谈无根 指的是 A 明清之际的政。</p><p>8、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学习目标: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1.重点:明清之际进步思潮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2.难点: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影响。 教材整理1“异端”思想家李贽 1背景 (1)政治:专制统治腐朽,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2)经济:商品经济浸润下,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3)思想: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p><p>9、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程标准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一、“异端”思想家李贽1时代背景(1)明代晚期,以____________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出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2)社会风尚在____________冲击下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竞相逐利。2思想主张(1)对____________大加鞭挞,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反对绝对的思想权威。(2)提倡个性解放,提倡男女平等。(3)提出“万物皆生于两”,从根本上否定了“________”的存在,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二、明末清初的三大思。</p><p>10、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课程标准 列举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等思想家 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一 异端 思想家李贽 1 时代背景 1 明代晚期 以 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出现因循守旧 陈腐不化的习气 2 社。</p><p>11、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学习目标: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1.重点:明清之际进步思潮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2.难点: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影响。 教材整理1“异端”思想家李贽 1背景 (1)政治:专制统治腐朽,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2)经济:商品经济浸润下,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3)思想: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p><p>12、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 易 中 异端 思想家李贽 1 2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3 4 5 综合 6 7 一 选择题 1 2018河南洛阳期中 明代思想家李贽说 读孔子之书 而不拘泥于其书 要敢批评其书 说其未。</p><p>13、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异端”思想家李贽1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3、45综合6、7一、选择题1.(2018河南洛阳期中)明代思想家李贽说,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要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这表明李贽()A.反对尊崇孔子B.提倡独立思考C.反对专制皇权D.批判程朱理学解析:B根据材料“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要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主张有批判的继承学习,故B项正确。2.李贽在谈及藏书时说:(此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这样说主要是因为该。</p><p>14、阶段一 学业分层测评 阶段二 阶段三 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 自然之性 男女平等 万物皆生于两 存天理 灭人欲 唯物主义 理在气中 客观事物 天理所寓 早期民主思想 限制君权 言论自由 天下兴亡 实事求是 学以致用 儒学 启蒙。</p><p>15、阶段一 学业分层测评 阶段二 阶段三 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 自然之性 男女平等 万物皆生于两 存天理 灭人欲 唯物主义 理在气中 客观事物 天理所寓 早期民主思想 限制君权 言论自由 天下兴亡 实事求是 学以致用 儒学 启蒙。</p><p>16、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学业分层测评 岳麓版必修3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载:李贽的著作不容于当时而屡被官方禁止。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李贽() A强调人正当的私欲B主张君主专制 C承认了“天理”的存在D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解析】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他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强调人的正当私欲。</p><p>17、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1学者王杰认为,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动,使得思想家们把关注的目光从“游谈无根”的泥潭中转向社会,转向现实,经世实学思潮兴起。“游谈无根”指的是()A明清之际的政局变动B士人面对变局无所适从C理学家们的空谈理性D儒学的存在价值已丧失解析:“游谈无根”是指理学家们空谈理性,脱离社会实际,故C项正确。答案:C2“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明朝思想家李贽的这一言论,表明()A他反对以孔子言论作为衡量是非的统一标准B他维护孔子的绝对权威C他认为孔子是千古圣人D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彻底丧失解。</p>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练习岳麓版】相关PPT文档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练习岳麓版】相关DOC文档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练习岳麓版.docx
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教案.doc
2017秋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堂演练岳麓版.docx
2017届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堂演练岳麓版.docx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学案 岳麓版必修3
2017秋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后作业岳麓版.docx
2017届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后作业岳麓版.docx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