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编号:1767872]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1 《《唐前期的兴盛唐前期的兴盛》》教案教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1 《《蒙古族的崛起与元朝统一全国蒙古族的崛起与元朝统一全国》》教案教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掌握蒙古族的兴起。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Tag内容描述:<p>1、1 隋朝的兴亡隋朝的兴亡练习练习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结束南北朝时期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西晋统一全国 B、北魏建立政权 C、隋军灭陈 D、大运河开通 2、隋朝得以统一全国的原因是 ( ) 人民渴望统一 北方民族大融合 江南经济的发展 大运河开通 A、 B、 C、 D、 3、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开凿“此河”时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4. 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 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p><p>2、1 唐前期的兴盛唐前期的兴盛教案教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贞观之治的基本史实,知道它为唐朝的兴盛奠定基础;了解唐朝开 元盛世时期政治经济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2.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利用课件、图片辅助教学,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阅读、观察、分析、归纳,从中获得有效 信息,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3.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 中体会到杰出人。</p><p>3、1 蒙古族的崛起与元朝统一全国蒙古族的崛起与元朝统一全国教案教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2)了解元朝统一全国,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的历史。 2.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 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讲述,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 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p><p>4、1 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与文化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与文化教案教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元都市生活的大概风貌,知道宋元社会的瓦子、勾栏等文化娱乐活动和节日风俗方 面的情况。通过了解过去的社会生活史,提高认识和改进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2)通过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宋词、元曲的文 学成就。 2.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宋元精神文化生活,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创造性地 改进精神文化生活的能力。 (2)对优秀宋。</p><p>5、1 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与文化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与文化练习练习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1. 宋代都市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内一般都设有多处供居民娱乐的场所瓦子。瓦子出现的原因是 ( ) 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的繁荣 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 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 经济重心南移 A B C D 2、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 ) A.市 B.坊 C.夜市 D.瓦子 3、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叫( ) A.市 B.坊C.邸店 D.勾栏 4、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的。</p><p>6、1 唐前期的兴盛唐前期的兴盛练习练习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唐太宗实施的措施中,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的是 ( )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 “戒奢从简” 合并州县 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 B、 C、 D、 2、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话中的“人”指 (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3、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丞相制 D、军机处 4、 “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 确。</p><p>7、1 第第 3 3 课课 盛唐气象盛唐气象 一、教材内容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从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长安的繁荣,“安史之乱”四个方面论述,内 容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二、学生情况分析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自己的思想及 特有的观点;但是,刚刚迈入初中的他们,知识结构还很零散,分析、整理、概括的能力 还不强,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设问的角度和深度,要注意引导其分析,帮助其整理, 鼓励其概括,以期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虽然他们对历史学习有着一定的距离感。</p><p>8、1 隋朝的兴亡隋朝的兴亡教案教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识记隋朝建立和统一的具体史实及其意义; (2)绘制“隋朝大运河”地图,找出大运河开凿的起止点,分段,沟通水系等位置,掌握绘制地 图的能力;引导学生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及其作用”等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 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识记科举制度的创立者及其影响。 2.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学生绘制地图,并结合课文内容,掌握运用数字浓缩法“三点,四段,五河”来了解隋朝大运 河的具体情况;学生分组讨论“隋。</p><p>9、1 - 第第 1111 课课 宋元的科学技术宋元的科学技术 一、教材内容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宋元的科学技术,指的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 用与传播,沈括、郭守敬对宋元科学技术的贡献,其核心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 发明、应用与传播,学生已经学过隋唐的科学技术,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由于它还与政治、经济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的重点是活 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与传播。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学生了解活字印刷术、指南针、 火药的发明、应用及对世界。</p><p>10、宋元的科学技术 第13课 宋元的科学技术 第13课 目录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的发明 探究活动 课堂练习 退出 沈括和郭守敬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轻松走进第一站 北宋时雕版印刷的儒家 五经 毕昇 毕升北宋发明。</p><p>11、第3课盛唐气象 一 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是怎样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 1 武则天称帝 周 一 女皇武则天 1 武则天是个什么样的人 武则天 624年 705年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 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 67岁即位。</p>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相关PPT文档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