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重庆市永川区第五中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册[编号:20802060]
重庆市永川区第五中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册
【课前预习】教材助读 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课前预习】教材助读 1.明朝的建立 1351年。课前预习 【课标要求】 1、记住。【课前预习】教材助读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课前预习】教材助读 (一)辽、北宋、西夏的建立 1.辽建立。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课标要求】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重庆市永川区第五中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册Tag内容描述:<p>1、 建筑奇观 找准目标 1 记住赵州桥的设计者和修建时代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 起止点 四段 元朝开通的两段运河 明长城的起止点 2 讲述赵州桥的结构特点 3 认识赵州桥 大运河 长城及故宫的历史地位 教材准备 一 赵州桥 1 赵。</p><p>2、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找准目标 1 记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名称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发明的时间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2 概述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的发明和传播过 3 认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p><p>3、 石窟艺术宝库 课标要求 熟记我国著名三大石窟名称 地理位置 理解解三大石窟不同的特点 了解三大石窟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课前预习 教材助读 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 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 西部的 号称 它保存。</p><p>4、 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 课标要求 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课前预习 教材助读 1 明朝的建立 1351年 元末农民起义爆发 年初 朱元璋以 今南京 为都城称帝 建立明朝 年号洪武 他就是 明 时 迁都北京 2 明朝加。</p><p>5、从 开皇之治 到 贞观之治 课前预习 课标要求 1 记住 隋朝建立和统一的时间 隋唐两朝的建立者和都城所在地 2 列举隋文帝和唐太宗治理国家的主要措施 并分析开皇之治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课前预习 教材助读 一 隋朝的。</p><p>6、 封建帝国的危机 找准目标 1 记住康乾盛世的名称和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 2 列举康乾盛世的表现 分析康乾盛世形成的原因 3 概述清闭关锁国政策形成过程 分析清帝国危机产生之因 重点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影响 。</p><p>7、 明清小说 课标要求 以明清小说为例 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课前预习 教材助读 一 小说在明清繁盛的原因 物质基础 的发展 使社会生活极度丰富多彩 为小说创作的繁荣提供了广泛的素材 日益壮大的 市民对通俗文学作品。</p><p>8、 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 找准目标 1 记住李时珍和 本草纲目 宋应星和 天工开物 司马光和 资治通鉴 2 理解这些科技 史学巨著在各自学术领域的地位与价值 3 通过对李时珍 宋应星 司马光的学习 培养学生勤奋钻研 敢于创新。</p><p>9、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课标要求 讲述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 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课前预习 教材助读 一 戚继光抗倭 1 倭寇 的形成元末明初 日本海盗 武士勾结不法商人 结成 。</p><p>10、 唐诗与宋词 找准目标 1 了解唐诗宋词在我国文学史是上的地位 2 记住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白居易等著名诗人 记住苏轼 辛弃疾等著名词人 3 了解他们的代表作品及突出特点 4 学习李白 杜甫 白居易 苏轼 辛弃疾等人热爱祖。</p><p>11、 书法与绘画 课标要求 列举古代书法 绘画方面的主要成就 课前预习 教材助读 1 唐代的 的草书 的楷书讲究形式 严格规范 形成 颜筋 多宝塔碑 和 柳骨 玄秘塔碑 成为书法正统 千年楷模 宋代书法家有 等 他们的书法抒发。</p><p>12、 第2课 走向全盛的唐朝 课标要求 1 记住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姓名 记住唐玄宗前期的主要年号和唐朝鼎盛时期的名称 2 归纳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治国政策 3 分析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前期国力强盛 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p><p>13、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课标要求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课前预习 教材助读 一郑和下西洋 1 目的 2在位皇帝 明朝前期 朱棣 体现初的对外政策 3时间在1405 1433年 郑和 下西洋 他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特点大航海。</p><p>14、成吉思汗和忽必烈 课标要求 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 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课前预习 教材助读 一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蒙古汗国 1206年 蒙古贵族尊铁木真为成吉思汗 建立蒙古汗国 二 忽必烈建立元朝。</p><p>15、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课前预习 教材助读 一 科举制度的创立 1 背景 从三国到南北朝 主要用 选择官员 2 创立 朝时 创立了科举制度 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开。</p><p>16、 宋代的社会生活 课标要求 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课前预习 教材助读 一 衣 食 住 行的变化 1 衣 两宋时 是主要衣料 南宋时 以 做衣料的人逐渐多起来 2 食 1 主食 北方以 为主食 南方以 为主食 2 肉食 北方以 为主 南方。</p><p>17、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课标要求 以遣唐使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 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课前预习 教材助读 一 遣唐使来华 1 遣唐使 唐朝时 中日交往频繁 日本官方先后十多次派 来华 随行的还有僧人和留学。</p><p>18、 南方经济的发展 课标要求 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 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课前预习 教材助读 一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1 农业 A 南方的 技术和耕作技术有很大提高 农民在 开辟 在 修造 扩大了耕地面积 B 南方水稻产量大幅度增长 的苏州 湖州成为著名的 产区 C 原产北方的 在南方扩大种植 D 棉花种植面积扩大 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 2 手工业 A 南宋时 在南方兴起 纺。</p><p>19、 辽 宋 西夏 金的并立 课标要求 知道辽 宋 西夏 金等政权的并立 课前预习 教材助读 一 辽 北宋 西夏的建立 1 辽建立 916年 契丹族首领 统一契丹各部 建立契丹国 定都 2 北宋建立 960年 后周大将 发动兵变 夺取后周政权 改国号为宋 定都 3 西夏建立 年 党项族首领 称帝 国号 定都 二 辽 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 1 辽与北宋关系 战 年 辽军大举伐宋 进抵 城下 在宰相 的劝说。</p><p>20、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 【找准目标】 1、记住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理解这些科技、史学巨著在各自学术领域的地位与价值。 3、通过对李时珍、宋应星、司马光的学习,培养学生勤奋钻研、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材助读】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作者 朝代 巨著名称 内容 类型 价值 【课中探究】 1.本草纲目有何鲜明特点? 为什么李时珍能编著出。</p>
【重庆市永川区第五中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册】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