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编号:27534185]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作...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1、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中国世界政治封建君主专制资本主义民主制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工业革命。作战能力低船坚炮利社会阶级矛盾...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1、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中国世界政治封建君主专制资本主义民主制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工业革命。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Tag内容描述:<p>1、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1、分封制的对象、特点、目的、评价 (1)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2)特点:以同姓贵族为主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3)目的: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4)评价: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区域; 受封诸侯卿士,不直接属于国王,易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 2、 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实质、作用 (1)基本内容:核心。</p><p>2、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1、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中国世界政治封建君主专制资本主义民主制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工业革命,生产力发达科技科技落后先进的工业革命成果军事冷兵器,作战能力低船坚炮利社会阶级矛盾尖锐迅速发展对外闭关锁国殖民扩张2、南京条约的内容、性质内容:中国。</p><p>3、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1、 日本侵华的原因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严重影响日本。 日本统治集团为缓和国内矛盾,摆脱困境,急于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2、 日本局部侵华的表现 1931年,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并扩大侵略,占领东北。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侵占华北蓄意制造一系列的事件,总称“华北事变” 3、 国民政府抗日政策:“攘外必先安内” 4、 西安事变的背景、结果和意。</p><p>4、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自然条件: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农耕经济的潜力巨大。 社会环境:北方动荡不安,南方相对安定。 政府政策:南方政权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垦荒,兴修水利等以增强实力。 人口因素:北方人口南迁,增加了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其他条件: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生产力较快发展。</p><p>5、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及影响 1 原因 自然条件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发展农耕经济的潜力巨大 社会环境 北方动荡不安 南方相对安定 政府政策 南方政权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鼓励垦荒 兴修水利等以增强实力 人口因素 北方人口南迁 增加了劳动力 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其他条件 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促进了生产力较快发展 2 影响。</p><p>6、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权、监察 1、 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文官任知州 “四监司”、通判 钱 控制地方 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赋税上缴朝廷兵 地方精锐编入中央禁军 行政:宰相、参知政事 削弱相权 军政:枢密院 (分化事权) 财政:三司(户部、盐铁、度支) 监察:台谏 剥夺兵权-罢免宿将兵权。</p><p>7、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分封制的对象、特点、目的、评价(1)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2)特点:以同姓贵族为主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3)目的: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4)评价: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区域;受封诸侯卿士,不直接属于国王,易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2、 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实质。</p><p>8、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1 日本侵华的原因 1929年 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 严重影响日本 日本统治集团为缓和国内矛盾 摆脱困境 急于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2 日本局部侵华的表现 1931年 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