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知识点.doc_第1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知识点.doc_第2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知识点.doc_第3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知识点.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权、监察1、 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文官任知州 “四监司”、通判 钱控制地方 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赋税上缴朝廷兵 地方精锐编入中央禁军 行政:宰相、参知政事削弱相权 军政:枢密院 (分化事权) 财政:三司(户部、盐铁、度支) 监察:台谏 剥夺兵权-罢免宿将兵权 调兵权:枢密院(文官)抑制武将 分散军权 统兵权:三衙(武将) 更戍法: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扩大科举规模,提高文官士人地位 2、 评价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利:防范内部动乱,巩固国家统一安定,加强了中央集权;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弊:行政效率低下,因循保守;“三冗”,积贫(内),积弱(外)3、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1)背景:“三冗两积”,内忧外患,严重的社会危机。“庆历新政”失败。(2)主要内容:富国方面,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3)影响积极: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消极:A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B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C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1、 契丹族-辽、党项族-西夏、女真族-金、蒙古族-元2、 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3、 辽朝南、北面官实行的意义缓和了民族矛盾,稳定了契丹的统治;促进了辽朝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加快了民族交融4、 金朝实行“猛安谋克”制度。以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5、 元建立后巩固统一的措施修驿道,设驿站、急递铺;中央:中书省、地方:行省制度;吐蕃:宣政院管理;西域: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台湾:澎湖巡检司6、 行省制度设立的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影响深远;加强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促进了民族交融。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1、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发展原因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政策:开明开放的政策,鼓励发展生产,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中外交往、民族融合加强;交通便利(大运河、丝绸之路);经济: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人民的辛勤劳动2、宋元时期社会变化的表现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人口因素:自晚唐以来,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中原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政治因素: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政策因素: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更适宜于农业生产。经济因素:农作物品种交流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其他因素: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生产力的较快发展。4、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继续发展的表现农业有重大发展。北宋时,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南北农作物品种更多地得到交流,农产品的商品化加强;全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手工业生产技术有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活跃。宋代城市和商业兴盛,出现了纸币。对外贸易繁荣。宋代设置专门机构管理对外贸易;元代的外贸港口扬名海外。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1、 理学的概念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是三教合一的产物。2、 儒学复兴-程朱理学的背景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独尊地位动摇;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重建纲常伦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北宋中期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3、 程朱理学的主张“理”是世界的本原;“存天理,灭人欲”;方法论:格物致知4、 理学的影响积极:提出了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道德规范,为皇权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和道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是对儒学的更新与丰富,有利于促进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消极:强调“三纲五常”和尊卑等级观念,压制和扼杀人的自然欲求,禁锢人们思想,阻碍了后期社会的变革。5、宋以前儒学的发展历程时间发展情况代表人物观点春秋产生孔子仁、为政以德、有教无类战国发展孟子、荀子仁政、性善论;隆礼重法、性恶论秦朝重创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朝正统地位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魏晋南北朝新发展吸收佛、道精神隋唐三教并行、复兴韩愈天命论和封建纲常巩固儒学主流思想宋朝新体系二程、朱熹理是万物根本,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6、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造纸术、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和文艺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