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知识与能力)了解秦统一的背景。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精品学案。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精品学案。培养其正确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l教学目标。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化 教学目标。
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Tag内容描述:<p>1、辽 阳 市 第 九 中 学 http:/www.ly9z.com.cn/人教版历史教材-七上 辽 阳 第 九 中 学 http:/www.ly9z.com.cn/ 辽 阳 市 第 九 中 学 http:/www.ly9z.com.cn/ 教学目标 官渡之战与赤 壁之战的交战 双方、时间、 特点、结果, 三国的建立, 三国经济概况 理解曹操统 一北方和三 国鼎立形成 的原因 辽 阳 市 第 九 中 学 http:/www.ly9z.com.cn/ 重点.难点 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辽 阳 市 第 九 中 学 http:/www.ly9z.com.cn/ 自学导读 用10分钟时间阅读,找出下列关于。</p><p>2、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精品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秦统一的背景,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通过阅读、绘制“秦朝疆域图”,掌握识读、绘制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学习收集成语典故的方法,通过讨论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p><p>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精品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两汉时期水利兴修;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及商业繁荣的表现。2、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3、认识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这是值得骄傲的;这与两汉长期的政治统一是分不开的。学习重点:1、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2、丝织和冶铁技术的进步。学习难点: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1治理黄河(1)原因:水患严重。(2)概况 治理黄河,亲临治。</p><p>4、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精品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2、通过学习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的史实,认识到国强要革新,国立靠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3、了解城濮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的情况。学习重点:齐桓公称霸、晋楚称霸。学习难点: (1)春秋争霸战争的历史影响(2)战国兼并战争的历史影响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一、春秋战国1东周建立: 年。人物: 。都城: 。分期:东周分为 和 两个时期。2争霸背景:诸侯不再听从 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 的诸。</p><p>5、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精品学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通过本课的学习,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并运用这种认识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p><p>6、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精品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简要概述他们的农耕生活,归纳原始农耕生活的主要特征2、比较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比北京人.山顶洞人 有了哪些进步3、分析认识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农耕生活 【学习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学习难点】:对农耕生活的理解认识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河姆渡人距今约 年。生活在 流域的 。用 耕地,种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的国家。居住 房子,已经挖掘 。2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在陕西。</p><p>7、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史上所作的贡献,让学生能依据所学的史实认识匈奴族对祖国北方开发所做的贡献,培养其正确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课堂上看录像,讲故事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阅读教科书,了解匈奴的兴起、匈奴势力不断壮大以及进入鼎盛时期的原因。归纳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的主要活动和历史贡献。2、通过引导学生思。</p><p>8、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鼑新,才能富国强兵。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观察分析争霸战争这种历史现象,比较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确立霸主地位的过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析。</p><p>9、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精品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秦统一的背景,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通过阅读、绘制“秦朝疆域图”,掌握识读、绘制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学习收集成语典故的方法,通过讨论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p><p>10、北方民族大融合 南方经济大发展 南北经济发展 科技文 化繁荣 想一想: 三国两晋南北朝 时期最重要特点是什么?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 北朝文化(一) 祖冲之和圆周率 一、什么叫做圆周率: 圆周率=圆周:直径 二、我国对圆周率的研究历史: 西汉 刘 歆 3.1547 东汉 张 衡 3.16 曹魏 刘 徽 3.14 南朝 祖冲之 3.1415926(7) 祖冲之和圆周率 祖冲之第一次把圆 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 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 近一千年。 祖冲之是古代著名的 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写了一部 数学著作缀术 三、古代研究圆周率的方法: 曹魏 刘 。</p><p>11、“华华 夏夏 之之 祖祖” ”故事会故事会 w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 得你学习? w远古的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 区别? 动脑筋 科 学 排 序 贫富分化 剩余产品出现 社会生产发展 私有财产出现 早期的奴隶主 早期的奴隶 原始社会的终结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出现 私有财产出现 贫富分化 早期的奴隶主 原始社会的终结 早期的奴隶。</p><p>12、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l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 耕文化的特征,了解中华文明起源阶段我国原始农 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和发展水平,进而认识他们对于 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各时期文化遗存的图片,学 会提取明显、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的历史知 识,做简单的分析解释或得出简单结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创造我国原始农耕文化 的先民们的高超智慧,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 共鸣和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增强爱国主义 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l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p><p>13、匈奴是怎样崛起的?昭君出塞 与匈奴和亲是怎么回事? 王昭君出塞 第 14 课 匈奴的兴起 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1、冒顿单于为什么能统一 蒙古草原? 2、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 了什么影响? 阅 读 思 考: 励精图治、严格治军 畜牧业兴旺发达、冶铸业的发展 、学会农耕 想一想 w匈奴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 出了哪些贡献?今天56个民 族中有匈奴族吗? 回忆秦朝时期, 中原地区同匈奴关系 中的几件大事。 二.两汉和匈奴的和战关系 1.西汉和匈奴的和战关系 1、“和亲”政 策 (2)汉武帝时期: (1)西汉初匈奴 2、交纳“岁供” 卫青、霍。</p><p>14、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 新、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图片、文字资料等 培养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认识维新变 法运动发生的原因、经过及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维新变法运 动的进步性,培养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 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代表人物有哪些 ? 2.公车上书的内容是什么?公车上书有什么影 响? 康有为 广东南海康有为故居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公车上书失。</p><p>15、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 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在 本课教学设计中,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体 验历史,培养学生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继承并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增 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民 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本课的甲骨文、商朝历法和战国编钟等文化成就,是中国文 化的瑰宝,而且影响至今。诗人屈原的伟大爱国情操是对学生进 行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情操教育的一个重要亮点,是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情感基点,因。</p><p>16、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 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和商业的 状况及特点,了解奴隶的悲惨的生活状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和思考夏、商、西周经济发展状况,学 生学会分析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 ,学生理解奴隶制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暴剥削基 础上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认识到中国奴隶制文明的辉煌灿烂 ,和中国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高超技艺 教学难点:奴隶的悲。</p><p>17、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春秋战国思想家辈出的时代 第第9 9课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思想家辈出的时代思想家辈出的时代 vv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vv 1 1、生活时期:、生活时期: vv 2 2、历史地位、历史地位: 3 3 、主要、主要成就:成就: 4 4、影响:、影响: 孔子的主要成就: vv 思想主张:思想主张: “ “仁政仁政” “” “爱人爱人” ” (2) (2) 政治主张:政治主张: “ “为政以德为政以德” ” vv(3)(3) 教育成就:教育成就:创办私学创办私。</p><p>18、伐无道、诛暴秦”学习内容: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 (收获)二、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共同进步)(8分钟)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展示反馈:(人人讲解、我最棒)(15分钟)( )1、从修建骊山墓、长城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是A、繁重的徭役 B、沉重的赋税 C、残酷的刑法 D、可怕的殉葬( )2、我国历史上第一。</p><p>19、一、秦的统一,1、秦灭六国 前221年 嬴政 咸阳 2、秦统一的条件 3、秦统一的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看图讨论,请看漫画,思考这组漫画反映了当时什么社会问题?,漫画反映了什么时代怎样的社会现象?,秦统一前,七国的货币和度量衡,还有文字都不统一。,如果你是秦始皇,面对疆域如此广阔的大帝国,你会采取什么措施统治这个国家?,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最高:皇帝制 2)中央:三公制 3)地方:郡县制,2)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焚书坑儒,2)南统越族开灵渠,统 一 的 措 施 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