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导入 杯酒释兵权图 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以来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曾长期延续 成为中。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Tag内容描述:<p>1、第三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贯穿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一条主线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 1、 西汉又称前汉,与东汉(后汉)合称汉朝.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 2、 外交上,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3、。</p><p>2、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导入 杯酒释兵权图 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以来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曾长期延续 成为中。</p><p>3、No 年 月 日 课题 1 3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 学目 标 知识和技能 西汉王国问题产生 藩镇割据 五代十国的分裂 过程与方法 学会分析和论证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特点 情感与态度 明白统一局面。</p><p>4、第3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目标 汉 唐 宋的地方管理制度 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加强 汉初 唐末 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 汉 宋时期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预习思考 西汉时期在地方管理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 七国之乱。</p><p>5、第一课时思考探究:1、简述西汉中朝和外朝的组成和职责。2、以修御花园为例,说明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序。3、从加强皇权和完善中央政权的角度理解三省六部制的影响。4、列举北宋加强专制主义的措施。5、列举明朝处理君相矛盾的措施及内阁职责。6、简析军机处的职能和影响。7、魏晋时期,尚书省又称什么?,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答案来源:课本、学案。时间:5分钟。能力要求:整合再现。</p><p>6、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教学目标 一 基本知识 1 了解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理解中内集权制 郡县制等概念 2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及影响 3 阅读教材及相关史料 提高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p><p>7、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初稿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西汉北宋授课者授课者蔡梓旺蔡梓旺授课对象高一学生授课对象高一学生授课教材岳麓版授课教材岳麓版1 汉武帝时期的内朝 外朝制度及刺史制度2 宋初强化中。</p><p>8、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导入 杯酒释兵权图 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以来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曾长期延续 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重要一幕 该图显示的宋太祖 杯酒释兵权 的故事 即是这一历史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导入 西汉建立 刘邦 汉高祖长陵 陕西咸阳市东 西汉建立 汉并天下 瓦。</p><p>9、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导入 杯酒释兵权图 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以来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曾长期延续 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重要一幕 该图显示的宋太祖 杯酒释兵权 的故事 即是这一历史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导入 西汉建立 刘邦 汉高祖长陵 陕西咸阳市东 西汉建立 汉并天下 瓦。</p><p>10、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导航 1 汉初 七国之乱和汉武帝集权 2 唐末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 3 宋初 中央集权的强化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和隋唐的统一 问题探究 1 为什么会出现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后 汉武帝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如何评价 原因 同姓王实力增强 景帝 削藩 集权 建立中朝 设置刺史 推恩王侯子弟 评价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皇权过于集中。</p><p>11、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顺德一中李长福 知识导航 1 汉初 七国之乱和汉武帝集权 2 唐末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 3 宋初 中央集权的强化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和隋唐的统一 问题探究 1 为什么会出现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后 汉武帝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如何评价 原因 同姓王实力增强 景帝 削藩 集权 建立中朝 设置刺史 推恩王侯子弟 评价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p><p>1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历程 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两对矛盾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 2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3 4 汉高祖刘邦 材料一 汉兴之初 海内新定 同姓寡少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 于是剖裂疆土 立二等之爵 功臣侯者百有余邑 尊王子弟 大启九国 材料二 高帝刑白马盟曰 非刘氏而王 天下共击之。</p><p>13、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有 1 确立 制度 2 由 组成中央政府 3 废分封 置 组成地方政府 4 对官僚机构还制定了一套 制度 5 制定细密严苛的 秦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是 加分题 1 习题1 秦始皇在中央同时设立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三公 其直接目的是 A 确立皇权至高无上B 削弱地方权力C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 防止大臣专权2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指 A。</p><p>14、用心 爱心 专心1 第第 3 3 课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教学目标 一 基本知识 西汉王国问题产生的背景 汉景帝 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藩镇割据 五代十国的分裂 局面 周世宗改革 北宋的建立 宋初中央 集权的强化 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和宋初中央集权强化 以及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 面 初步理解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地方分权和分裂割据的辩证关系。</p><p>15、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有 1 确立 制度 2 由 组成中央政府 3 废分封 置 组成地方政府 4 对官僚机构还制定了一套 制度 5 制定细密严苛的 秦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是 加分题 习题1 秦始皇在中央同时设立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三公 其直接目的是 A 确立皇权至高无上B 削弱地方权力C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 防止大臣专权2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指 A 全。</p><p>16、第三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七国之乱和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刘邦建汉后,为巩固皇权、稳定天下, 采取了哪些措施?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措施?,1、西汉建立和巩固政权,汉高祖刘邦,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图中所示会产生哪些后果?,西汉前期形势图,2、七国之乱和王国问题的解决,1)削藩的提出,2)七国之乱和被平定,3)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和影响,A、建立。</p><p>17、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有: (1)确立____________制度。 (2)由______________组成中央政府。 (3)废分封,置________组成地方政府。 (4)对官僚机构还制定了一套__________制度。 (5)制定细密严苛的_____。 秦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是:(加分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18、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有什么影响?,在中央: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复习提问,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第3课,中央集权与 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山市东升镇高级中学,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重点掌握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及其评价、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元朝的中央机构,汉初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结果酿成“七国。</p><p>19、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1了解中央集权制的确立,理解中内集权制、郡县制等概念。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及影响。 3阅读教材及相关史料,提高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4自主学习、搜集资料 、分组探究问题,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能力。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观察历史图片感知历史表象,利用自学、上网等途径搜集资料,分组协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