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成分
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 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总论) • 第一节 中药化学成分及生物合成简介 • 一、 中药化学成分类型简介 • 本小节主要介绍各类成分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中药化学成分及生物合成途径简介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第三节 中药有效成分化学结构研究方法。
中药化学成分Tag内容描述:<p>1、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执业药师考试复习提取中药有效成分6种方法医学教育网执业药师考试辅导系列谈之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辅导:提取中药有效成分6种方法1.煎煮法(1)可以明火加热(适用于对热稳定的成分);(2)提取溶剂只能用水;(3)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含淀粉多的中药不宜用。2.浸渍法(1)不加热(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成分);(2)适用于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中药的提取;(3)提取效率低;(4)水提液容易霉变。3.渗滤法(1)不加热(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成分);(2)提取效率高于浸渍法;(3)溶剂消耗量大。</p><p>2、中药有效成分化学结构的研究方法 化合物纯度的判定方法 1结晶均匀、一致。 2固态:熔点明确、敏锐(0.51.0) 液态:沸程在5以内 3TLC (PC):两种以上不同展开剂展开,均呈现 单一斑点。 4HPLC、GC也可以用于化合物纯度的判断。 一、中药有效成分的理化鉴定 1. 物理常数的测定 物理常数的测定包括熔点、沸点、比旋度、折光率和比 重等的测定。固体纯物质的熔点,其熔距应在0.51.0的 范围内,如熔距过大,则可能存在杂质,应进一步精制或另 用不同的溶剂进行重结晶,直至熔点恒定为止。液体物质可 测定其沸点。液体纯物质应有恒定的沸点,除。</p><p>3、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 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总论) 第一节 中药化学成分及生物合成简介 一、 中药化学成分类型简介 本小节主要介绍各类成分的基本概念,了解中药中一般都有 那些类型的化学成分。重点掌握各类成分的一般溶解性,为理解 提取、分离一般方法打基础。各类成分的详细内容在各论中具体 学习。 各类成分的性质在概念中只介绍极性,溶解性在后面以列表形 式介绍。 1 生物碱:为一类存在于生物体内分子中含有氮原子的有机化 合物的总称;一般具有碱性,可与酸成盐。游离生物碱具亲脂性 ;生物碱盐具亲水性。 2 苷类:为一类经水解后可。</p><p>4、中药(天然药)有效成分 研究概况与进展 中药(天然药)的历史与有效成分研究 n一、19世纪来天然药发展趋势 n重视(1900年前):四大传统医药体系为主流医学体系 n低潮(19101960年):合成药物的兴起;西医药成为主流医学体系 n重视(1970年后):重新评价中药、天然药的医学地位 n二、转折点 n三、原因 n合成药物自身存在的不足; n疾病谱与医学模式的改变; n中药天然药的潜力与优势。 n四、中药天然药国际市场的现状 二、国际研究概况 n1天然药物化学的起源 n2发展历程 n主要领域:挥发油、有机酸、生物碱、黄 酮 n3. 研究的成就 国内研。</p><p>5、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学习导论一、中药化学的变化2015年新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2014年旧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第三章第1节(绪论) 中药化学第一章 第三章第2节(生物碱 ) 中药化学第二章 第三章第3节(糖和苷 ) 中药化学第三章 第三章第4节(醌类化合物 ) 中药化学第四章 第三章第5节(香豆素和木脂素) 中药化学第五章 第三章第6节(黄酮类) 中药化学第六章 2015年新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2014年旧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第三章第7节(萜类和挥发油) 中药化学第七章 第三章。</p><p>6、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第一节 中药化学成分及生物合成途径简介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第三节 中药有效成分化学结构研究方法,基本要求 掌握主要中药化学成分:生物碱、醌类、糖、苯丙素、黄酮、萜类、甾体等。 了解中药化学成分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结构研究方法。,第一节 中药化学成分及生物合成途径简介,一、中药化学成分类型 二、各类中药化学成分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一)生物碱(alkaloids),是生物界除生物体必须的含氮化合物(如氨基酸、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等)之外的一类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能与酸。</p><p>7、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的一般方法,石河子大学 药学院 中药一班 宋宗强 2017.03.05,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历史 中国: 公元12世纪,使用大麦发芽制造饴糖;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述五倍子“看药上长起长霜,药则已成”,长霜即为没食子酸结晶,另外还记述了升华法制备纯化樟脑的过程。古代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近代至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中医药发展几乎停滞,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有较大发展。,日本: 近几十年发展迅速,对众多常用中药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领先成果。如人参、黄芪、葛根、芍药、柴胡。</p><p>8、中药化学成分的类型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 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晶 中药化学成分的纯度鉴别 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修饰与前药制备 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筛选,第一节 中药化学成分类型,生物碱 黄酮类 酚类和木脂体类化合物 香豆素 蒽醌和花青素 萜类化合物 皂苷,强心苷 核苷 多糖及寡糖 肽、蛋白质与酶 海洋天然产物 其他生物活性成分,中药化学成分预实验,是初步检识某中药中含有哪些化学成分的方法,根据预实验结果,在按照所含化学成分的性质,设计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具体方法。 水浸液 乙醇提取液。</p><p>9、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for Chemistry of TCM,赵钟祥,zzx37gzhtcm.edu.cn,2,第一节、中药成分及生物合成简介 第二节、提取分离方法 第三节、化学结构研究方法,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3,第一节、中药成分及生物合成简介,一、成分类型简介,糖类,苷类,醌类,苯丙素类,黄酮类,萜类和挥发油,三萜类,生物碱,甾体类,鞣质类,中药化学成分,4,1. 糖类 (sugars),中药中普遍存在,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多聚糖;,5,2. 苷类 (glycosides),糖或糖的衍生物与非糖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p><p>10、第2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技术,目的要求,了解中药化学成分的类型及理化性质。 掌握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了解中药有效成分结构鉴定的方法。,中药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简介,生物碱 糖和苷 醌类 苯丙素类 黄酮类 强心苷 皂苷 萜类和挥发油 其他成分,生物碱(alkaloids),生物体内的含氮有机物,有似碱的性质(能与酸成盐),有生理活性。,盐酸小檗碱 (Berberine hydrochloride),苷类(glycosides),苷元与糖或糖的衍生物通过苷键(缩醛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苷易水解成苷元和糖。,糖类(saccharides),单糖:无色晶体,味甜。易溶。</p><p>11、中药中化学成分的常规分离技术,熟练进行中药中有效成分分离; 掌握萃取法操作; 掌握沉淀法操作,教学内容,分离和精制方法,(一)水提液的浓缩 敞口蒸发 适用于少量水提液。 薄膜蒸发 效率高,适用于大量水或醇提取液。 (二)有机提取液的浓缩 常压蒸馏 适用于低沸点有机溶剂的回收,例如乙醚、 丙酮等 减压蒸馏 适用于高沸点有机溶剂的回收,例如乙醇、正丁醇等 【注】加热有机溶剂(溶液)必须使用非明火热源。,薄膜蒸发器,蒸馏装置,分离和精制方法,分离和精制方法,色谱法等,(一)分离和精制方法,(二)系统溶剂分离技术,原理:根据相。</p><p>12、中药有效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中药化学成分的类型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 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晶 中药化学成分的纯度鉴别 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修饰与前药制备 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筛选,第一节 中药化学成分类型,生物碱 黄酮类 酚类和木脂体类化合物 香豆素 蒽醌和花青素 萜类化合物 皂苷,强心苷 核苷 多糖及寡糖 肽、蛋白质与酶 海洋天然产物 其他生物活性成分,中药化学成分预实验,是初步检识某中药中含有哪些化学成分的方法,根据预实验结果,在按照所含化学成分的性质,设计有效成分提取、分。</p><p>13、3.2 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 教学内容: 3.2.1 概述 3.2.2 结构与分类 3.2.3 理化性质及检识 3.2.4 提取分离 3.2.5 实例:槐米、黄芩、葛根、银杏叶 重点:定义、主要类型结构、重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结构研究。,3.2.1 概述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定义 狭义的黄酮:2-苯基色原酮,广义的黄酮: C6-C3-C6,二、分布 分布广泛,多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特别是被子植物中。 黄酮:唇形科、玄参科、爵床科、菊科 黄酮醇:双子叶植物 二氢黄酮:、芸香科、豆科、杜鹃花科 二氢黄酮醇:豆科 异黄酮:鸢尾科、豆科的蝶形花亚科 双黄酮:松。</p><p>14、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第一节中药化学成分及生物合成简介一 中药化学成分类型简介植物在生长时期进行的一系列新陈代谢过程 形成和积累了种种化学物质 首先对中药的化学成分类型及其一般的理化性质作一简要介绍 详细内容可参见本书有关章节 一 糖类糖类是多羟基醛酮 分 单糖 多为无色结晶 有旋光性 味甜 易溶于水 不溶或难溶于有机溶剂 低聚糖 通常由2 9个分子单糖经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 易溶于水。</p><p>15、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总论),第一节 中药化学成分及生物合成简介 一、 中药化学成分类型简介 本小节主要介绍各类成分的基本概念,了解中药中一般都有那些类型的化学成分。重点掌握各类成分的一般溶解性,为理解提取、分离一般方法打基础。各类成分的详细内容在各论中具体学习。 各类成分的性质在概念中只介绍极性,溶解性在后面以列表形式介绍。 1 生物碱:为一类存在于生物体内分子中含有氮原子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