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常规.
盆腔炎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病位在胞宫、胞脉。中医妇产科护理常规。2)咳嗽性质。1)按中医儿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护理常规。以关节、筋骨、肌肉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红肿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内分泌科护理常规。消渴病护理常规。
中医护理常规.Tag内容描述:<p>1、五、盆腔炎盆腔炎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多因产后、流产后、宫腔内手术出之后,或经期卫生保健不当,邪毒乘虚侵袭,稽留于冲任及胞宫脉络所致。病位在胞宫、胞脉。中医属“带下病”、“妇人腹痛”、“热入血室”、“产后发热”、“癥瘕”等范畴。 【临床表现】 1少腹部疼痛,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拒按,食欲不振,腹胀。 2可伴恶寒发热,甚则寒战高热 3带下量增多,色黄质稠,脓样,有秽臭。 4阴道可有充血,穹隆有明显触痛。 5辨证:热毒炽盛证、气滞血瘀证、湿热瘀结证、寒湿凝滞证、气虚血瘀证。。</p><p>2、中医妇产科护理常规1妇科一般护理常规1.1病室环境 1.1.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1.2安排病室 1.2.1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危重患者安置在抢救室。1.3入院介绍1.3.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1.3.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1.3.3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1.4生命体征监测,做好记录1.4.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1.4.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1.4.3若体温37.5。C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1.4.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p><p>3、1 护理评估 1)流行病学史及预防接种史。 2)咳嗽性质,伴随症状,神志及意识等。 3)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4)患儿心理状况。 5)辩证:初咳期,痉咳期,恢复期(脾气亏虚证,肺阴亏虚证)2 护理要点 1 一般护理1)按中医儿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执行呼吸道隔离3)避免接触异味,煎炒,辛辣,烟熏等刺激物,以免加重咳嗽。4)避免直接吹风。5)对幼小患儿在阵咳时要轻轻抱起,轻拍背部。 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观察咳嗽的时间,性质及痰的色,质,量以及呼吸,神志,面色等情况。2)出现高热不退,气急鼻煽,紫绀,烦躁。</p><p>4、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护理常规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以关节、筋骨、肌肉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红肿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中医认为,痹证是因人体反复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气,杂至而成。其病机为外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素体不足,正气偏虚,腠里不密,卫外不固,是引起痹证的内在原因。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婵,痹证的预后良好,但有的病人的病情容易反复发作,病久出现关节肿大畸形甚至损及脏腑。故要辨证施治,而且要辨证施护,并予以正确的康复指导。1、症状护理恶。</p><p>5、内分泌科护理常规,张丽萍 2014年7月30日,常见病种,一、消渴病 二、消渴病肾病 三、消渴病痹症 四、瘿病,消渴病护理常规,消渴病定义,因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所致。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胃、肾。糖尿病、尿崩症等可参考本病护理。,(一)护理评估,1、既往饮食习惯、结构、家族史。 2、病程长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并发症。 4、心理社会状况。 5、辨证 燥热伤肺证、胃燥津伤证、肾阴亏虚证。,(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p><p>6、一般护理常规 一、病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三、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责任护士。</p><p>7、 第一部分 中医内科急症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一 接待患者 初步分诊 根据患者病情 送至抢救室或观察室 并立即通知医师 二 做好输液 给药 配血 输血及相应准备 三 急诊室环境 1 环境清洁 舒适 安静 空气流通 2 根据。</p><p>8、 第一章第一章 内科中医内科中医护护理常理常规规 1 1 第一节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1 第二节 心血管科疾病护理常规 2 一 胸痹心痛病 2 二 脉 胀 4 三 心衰病 7 四 心 悸 9 第三节 脑病科疾病护理常规 11 一 中 风 11 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