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培训
ⅩⅩ县中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 临沭县中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医适宜技术--耳针、推拿、拔罐。1.感冒的发病在外感病中占首位。1.感冒的发病在外感病中占首位。中医适宜技术推广 ——之推拿篇。中医社区适宜技术。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Tag内容描述:<p>1、第一章 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第一节 稻农皮炎 一、浸渍糜烂型皮炎 二、 尾蚴皮炎 【治 疗】 一、治疗原则 以外治疗法为主,一股不需内服药物。 二、外治方法 1、五倍子液:五倍子 250g 明矾 120g 白酒 1000ml。浸泡上述药物 1-2 天 后外搽,3-4 次/日。 2、石榴外洗液:石榴皮 120g 五倍子、地榆各 60g 明矾 250g。煎水后泡洗, 2-3 次/日。 3、复方茶叶液:茶叶 30g 明矾 60g。煎水外洗敷。本方用于渗液较多者。 4、花椒 10g 食盐适量。煎水外洗,2-3 次/日。主要用于尾蚴皮炎。 5、散剂外敷:炉甘石、冰片、青黛各 10g。共研细末,局部外。</p><p>2、中医药适宜技术 培训 2016.5.13 1 拔罐法 2 拔罐的含义 + 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 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 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 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 目的的方法。 + 拔罐法,或称吸筒疗法,古称角法 。 3 罐的种类 + (一)竹罐 + 用直径 35厘米坚固无损的竹子,制成 68厘米或 810厘米长的竹管,一端留节作底,另一端作罐 口,用刀刮去青皮及内膜,制成形如腰鼓的圆筒。用砂纸磨光,使罐口光滑平正。 + 竹罐的优点是取材较容易,经济易制,轻巧价廉,不易摔碎,适于煎煮。缺点是容易燥裂、。</p><p>3、1 中医学基础理论 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 整体观念 1.强调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 成部分之间,其结构上不可分割,其功能上 相互配合,其病理上相互影响。 2.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其生理、病理时刻受 自然变化的影响。 2 (二) 辩证论治 1.辩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症状、 体征等病情资料,综合分析、判断为何 种性质的 “证候 ”的过程,是论治的前提 和依据。 2.论治:根据辩证的结果 证候,确立 治疗原则和方法,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 方法。 3 症与证的概念 症:症。</p><p>4、村卫生室中医药适宜技术 推广培训 文登区人民医院中医科 王艳丽 针灸部分 1.足三里 6.百会 2.关元 7.风池 3.气海 8.肾俞 4.中脘 9.三阴交 5.神阙 10.涌泉 一、常用养生保健穴 定位: 外膝眼(犊鼻穴)下3寸,胫骨 前棘外1横指 1.足三里 保健第一要穴 保健作用 定位:脐下三寸 2.关元 作用 关元 RN4(小肠募穴,任脉、足三阴经交会穴)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功效】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主治】1.遗精,阳痿,早泄,遗尿,小便频数,尿 闭。 2.痛经,黄白带下,月经不调,不孕。 3.腹痛,泄泻。 4.中风虚脱,虚。</p><p>5、50种常见病中医药 适宜技术 1 第三章 骨伤 外科 2 内 容 1 腰痛 2 落枕 3 颔痛 4 漏肩风 5 肘劳 3 腰 痛 u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 疾病。 u腰痛是广义的病名,引起腰痛的 原因很多,狭义的包括:急性腰 扭伤,腰肌劳损,椎间关节错缝 (骨膜嵌顿)腰肌纤维组织炎, 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 强直性脊柱炎,腰椎肿瘤,老年 性骨质疏松症,椎弓的狭部不连 和脊柱的滑脱,腰椎的先天变异 等。结核,骶椎隐裂,腰椎增生 。 4 急性腰扭伤 u本病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儿 童老年患者较少见。 u病因:由间接外力所致,腰部过度的 。</p><p>6、县中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为了加强我县农村中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根据省、市、县卫生主管部门及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培训目标通过项目推广培训,逐步建立起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网络和机制,全面提高我县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让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本项目结束后。</p><p>7、临沭县中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为了加强我县农村中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根据省、市、县卫生主管部门及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培训目标通过项目推广培训,逐步建立起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网络和机制,全面提高我县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让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本项目结。</p><p>8、泰顺县中医院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和实施方案为了加强我县农村中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项目建设的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培训目标通过项目推广培训,逐步建立起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网络和机制,全面提高我县农村、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让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向基层推。</p><p>9、中医药药适宜技术术培训训 隔药药灸治疗溃疡疗溃疡 性结肠结肠 炎技术术 一、技术概述 1疾病简要概况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粘液或脓血便为临床主要表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 症性肠病,归属于中医学“泄泻”、“肠癖”等范畴。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各国平 均患病率40-80/10万,且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约占结肠疾病的6.0%-7.0%病病 程缓慢,病情轻重不一,有缓解和反复发作的趋势,失治或治疗不当造成反复发 作,缠绵难愈,在后期常会导致肠纤维化,甚至恶变而引发结肠癌。近年,本病 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现代医学至今尚未找到。</p><p>10、第一章 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第一节 稻农皮炎一、浸渍糜烂型皮炎二、 尾蚴皮炎【治 疗】一、治疗原则以外治疗法为主,一股不需内服药物。二、外治方法1、五倍子液:五倍子250g 明矾120g 白酒1000ml。浸泡上述药物1-2天后外搽,3-4次/日。2、石榴外洗液:石榴皮120g 五倍子、地榆各60g 明矾250g。煎水后泡洗,2-3次/日。3、复方茶叶液:茶叶30g 明矾60g。煎水外洗敷。本方用于渗液较多者。4、花椒10g 食盐适量。煎水外洗,2-3次/日。主要用于尾蚴皮炎。5、散剂外敷:炉甘石、冰片、青黛各10g。共研细末,局部外扑。本方用于渗液较多者。三、。</p><p>11、2016下半年安溪县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试卷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点刺拔罐治疗感冒发热时,首先选用风门、肺俞及哪一个穴位()A.迎香穴 B.地仓穴 C.合谷穴 D.大椎穴2不宜久留针或不留针的病症是()A里证B表证C阴证D寒证E实证3.位于脐中央的穴位是()A.气海B.天枢C.神阙D.关元4.针刺补泻的原则是()A开阖B呼吸C迎随D徐疾E提插5.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所取穴位是()A.后顶B.百会C.投维D.阳白6.三。</p><p>12、社区卫生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资料徐际先 编合肥市社区卫生中医适宜技术实践基地二一一年八月二十八日14目 录第一章 推拿基本知识1-2页第二章 推拿的手法3-7页第三章 推拿的手法8-13页第一章 推拿基本知识一、推拿的基本素质与要素推拿医生的三项基本素质:良好的医德、健康的体魄、过硬的功夫。推拿医生的临床三要素:诊断要明确、经穴要准确、手法要得当。二、推拿时的几点注意1、态度和蔼、严肃、要有同情心,要及时与患者交流,详细向患者交代治疗中的反应和禁忌事项,以免引起患者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惧心情。2、医生要保持仪表端正,应洗手。</p><p>13、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永昌县中医院 李生卓,中医适宜技术-耳针、推拿、拔罐,中医适宜技术图,重点内容,了解耳穴的分布、定位和主治。 了解推拿适应证及其基本手法。 了解拔罐疗法的适应证及其操作方法。,第一节 耳针疗法,一、耳廓的表面解剖,二、耳穴的分布 定位和主治,四、耳穴的应用,(一)适应范围 各种疼痛性病证 各种严整性病证 一些功能紊乱性病证 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病证 内分泌代谢性病证 一部分传染性病证 各种慢性病证,根据病变部位选穴 根据中医理论辨证选穴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选穴 根据临床经验选穴,(二) 选穴处方原则,寻找反应点 消。</p><p>14、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岳屏镇卫生院,(一)毫针刺法,毫针几乎适宜于各种急症的救治。据本人临床体会认为毫针应用于急症,宜由下列一套完整手法组成: 1进针法 针前须有一安静的诊疗环境,病人采取尽量舒适的体位(多取卧位),医者应全力以赴。取穴时,急症病人特别是内科急症病人,应该在所选穴位的穴区范围内均匀地按压,有目的的选择压病最明显处进针。进针时,为使刺入部位准确及尽可能消除进针疼痛,先以指甲按压进针点,右手持针,左手拇食指挟住针尖,双手同时用力,毫针即可迅速刺入。,2气至法,进针后,将针尖指向病所,缓缓送至一定。</p><p>15、赤峰市红山区 基层中医药 适宜技术培训 咳嗽篇,授课:邹本领,1 定义: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咳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其中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痰声并见,故以咳嗽并称。 2 咳嗽与西医病名的关系:西医学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或其他疾病兼见咳嗽的,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概 述,“皮毛先受邪气”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素问咳论,“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 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 -景岳全书咳嗽,病因病机,外邪袭肺,风 寒 暑 湿 燥 火,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