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适宜技术 培训 2016.5.13 1 拔罐法 2 拔罐的含义 + 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 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 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 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 目的的方法。 + 拔罐法,或称吸筒疗法,古称角法 。 3 罐的种类 + (一)竹罐 + 用直径 35厘米坚固无损的竹子,制成 68厘米或 810厘米长的竹管,一端留节作底,另一端作罐 口,用刀刮去青皮及内膜,制成形如腰鼓的圆筒。用砂纸磨光,使罐口光滑平正。 + 竹罐的优点是取材较容易,经济易制,轻巧价廉,不易摔碎,适于煎煮。缺点是容易燥裂、漏气,吸 附力不大。 + (二)陶罐 + 用陶土烧制而成,有大有小,罐口光整,肚大 而圆,口、底较小,其状如腰鼓。 + 优点是吸附力大,缺点是质地较重,易于摔碎、损 坏。 4 + (三)玻璃罐(推荐) + 玻璃罐是在陶罐的基础上,改用玻璃加工而成 ,其形如球状,罐口平滑;分大、中、小三种 型号,也可用广口罐头瓶代替。 + 优点是质地透明,使用时可以观察所拔部位皮 肤充血、瘀血程度,便于随时掌握情况。缺点 也是容易摔碎、损坏。 + (四)抽气罐 + 用透明塑料制成,上面加置活塞,便于抽气。 + 也有用特制的橡皮囊排气罐,其规格大小不 同。 + 新型的抽气罐具有使用方便,吸着力强,且较 安全,又不易破碎等优点。 5 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 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 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 + 其适应范围较为广泛,一般多用于风寒 湿痹、腰背肩臂腿痛、关节痛、软组织 闪挫扭伤及伤风感冒、头痛、咳嗽、哮 喘、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痛 经、中风偏枯等。 6 罐的吸附方法 + (一)火吸法 + 1闪火法 + 用长纸条或用镊子夹酒精棉球一个,用 火将纸条或酒精棉球点燃后,使火在罐内绕 13圈后,将火退出,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 位,即可吸附在皮肤上。此法在罐内无火, 比较安全,是最常用的吸拔方法。但需注意 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 7 罐的吸附方法 + (一)火吸法 + 2投火法 + 用易燃纸片或棉花,点燃后投入罐内, 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附在 皮肤上。此法由于罐内有燃烧物质,容 易落下烫伤皮肤,故适宜于侧面横拔。 8 罐的吸附方法 + (一)火吸法 + 3滴酒法 + 用 95酒精或白酒,滴人罐内 13滴 (切勿滴酒过多,以免拔罐时流出, 烧伤皮肤),沿罐内壁摇匀,用火点 燃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 9 罐的吸附方法 + (一)火吸法 + 4贴棉法 + 用大小适宜的酒精棉花一块,贴在 罐内壁的下 1 3处,用火将酒精棉花点 燃后,迅速扣在应拔的部位。此法需注 意棉花浸酒精不宜过多,否则燃烧的酒 精滴下时,容易烫伤皮肤。 10 + (二)水吸法 + 水吸法是利用沸水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 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的方法。此法一般选用 竹罐。即选用 510枚完好无损的竹罐,放在锅 内,加水煮沸,然后用镊子将罐口朝下夹出, 迅速用凉毛巾紧扪罐口,立即将罐扣在应拔部 位,即能吸附在皮肤上。可根据病情需要在锅 中放人适量的祛风活血药物,如羌活、独活、 当归、红花、麻黄、艾叶、川椒、木瓜、川 乌、草乌等,即称药罐法。 11 + (三)抽气吸法 + 此法先将抽气罐的瓶底紧扣在穴位 上,用注射器或抽气筒通过橡皮塞抽 出罐内空气,使其产生负压,即能吸 住。 12 拔罐方法 + (一)留罐法( retaining cupping) + 又称坐罐法,即将罐吸附在体表后, 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 1015分钟 ,然后将罐起下。此法是常用的一种 方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而且单 罐、多罐皆可应用。 13 + ( 二)走罐法( movable cupping) + 亦称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 肤或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剂,再将罐 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 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 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 下。 + 适宜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 背、腰臀、大腿等部位。 14 + (三)闪罐法( successive flash cupping) + 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 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 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 + 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 能减退等疾患,尤其适用于不宜留罐 的患者,如小儿、年轻女性的面部。 15 + (四)刺血拔罐法( blood letting puncturing and cupping) + 又称刺络拔罐法,即在应拔部位的 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 肤针叩打后,再将火罐吸拔于点刺的部 位,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 用。 + 一般刺血后拔罐留置 1015分钟, 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 16 + (五)留针拔罐法( retaining needle and cupping)简称针罐 + 即在针刺留针时,将罐拔在以针 为中心的部位上,约 510分钟,待皮肤 红润,充血或瘀血时,将罐起下,然后 将针起出。 + 此法能起到针罐配合的作用 。 17 起罐方法 + 起罐时,一般先用一手夹住火罐, 另一手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下 ,使气体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若 罐吸附过强时,切不可用力猛拔,以免 擦伤皮肤。 播放影片 18 + 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 不当、移动,骨骼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火罐容易 脱落,均不适用。 + 2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 的罐。操作时必须动作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 3. 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 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 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 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 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心脏、大血管分布部位 ,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 亦不宜拔罐。 和注意事项和注意事项 19 灸 法 20 灸法的定义 + 灸,灼烧的意思。 + 灸法主要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 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 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 医学入门 针灸 载: “ 药之不及,针之 不到,必须灸之。 ” 21 灸用材料 + 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 艾叶 作为主要灸 料。 + 艾属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均 有生长,以蕲州产者为佳,故有 “ 蕲艾 ” 之称。 + 艾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 力温和,故为施灸佳料。 + 名医别录 载: “ 艾味苦,微温,无毒 ,主灸百病。 ” 22 一、 灸法的作用 + (一)温经散寒 + 素问 异法方宜论 记载: “ 脏寒生满病 ,其治宜灸炳。 ” 可见灸法具有 温经散寒 的功能。 +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 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 寒疝 腹痛、泄泻、痢疾等。 23 + (二)扶阳固脱 + 扁鹊心书 记载: “ 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 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 伤寒杂病论 辨 厥阴病脉证并治 云: “ 下利,手足逆冷,无脉 者,灸之。 ” 可见阳气下陷或欲脱之危证,皆可 用灸法,以扶助虚脱之阳气。 + 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 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久泻、 痰饮等。 24 + (三)消瘀散结 + 灵枢 刺节真邪 记载: “ 脉中之血,凝 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 气为血 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亦 行。灸能使气机通畅,营卫调和,故瘀结 自散。 + 临床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 起、瘰疬、瘿瘤等。 25 + (四)防病保健 + 备急千金要方 针灸上 云: “ 凡人吴蜀地游宦 ,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 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 ” 扁鹊心书,须识扶阳 说: “ 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 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也。 ” 医说 针灸 也说: “ 若要安,三里莫要干。 ” 说明艾 灸足三里有防病保健作用,今人称之为 “ 保健灸 ” ,也就是说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 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26 灸法的种类 直接灸 化脓灸 (瘢痕灸) + 非化脓灸(无瘢痕灸) + 艾炷灸 + 隔姜灸 + 间接灸 隔蒜灸 + 隔盐灸 + 隔药饼灸 + + 温和灸 + 艾灸类 悬起灸 回旋灸 + 雀啄灸 + 艾条灸 + 灸法 太乙神针 + 实按灸 雷火神针 + 温针灸 + 温灸器灸 + 非艾灸类 灯火灸 + 天灸 27 艾灸 + 1艾炷灸( moxibustionwithmoxacone) + 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 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置于施灸部位 点燃而治病的方法。 + 常用的艾炷或如麦粒,或如苍耳子,或如 莲子,或如半截橄榄等。 + 艾炷灸又分直接灸( direct moxibustion )与间接灸( indirect moxibustion)两 类。 28 ( 1)直接灸 + 瘢痕灸(化脓灸) + ( scarring moxibustion) + 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强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 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炷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 + 施灸时由于艾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 + 在正常情况下,灸后 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后而留下瘢痕。 + 施灸前必须征求患者同意合作后方可使用本法。 +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顽疾。 29 ( 1)直接灸 + 无瘢痕灸(非化脓灸) + ( nonscarringmoxibustion) + 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土林, 以使艾炷便 于粘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约 如苍耳子大)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 艾炷燃剩 2 5或 1 4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 即可易炷再灸,待将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 应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为度。 + 因其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 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采用此法。 30 ( 2)间接灸 + 隔姜灸 + 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 2-3厘米,厚约 0.20.3 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 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 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 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 起泡为度。 + 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痹痛 等,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 31 ( 2)间接灸 + 隔盐灸 + 用干燥的食盐(以青盐为佳)填敷于脐部 ,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 灸。 + 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 证等,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力。但须连 续施灸,不拘壮数,以期脉起、肢温、证 候改善。 32 ( 2)间接灸 + 隔蒜灸 + 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 0 20 3厘米的薄 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可), 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 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 ,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 + 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病 证,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 33 ( 2)间接灸 + 隔附子饼灸 + 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 3厘 米,厚约 0 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 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 炷施灸,直至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 + 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 疮疡久溃不敛等,有温补肾阳等作用。 播放影片 34 2艾条灸 + ( 1)悬起灸 施灸时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 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不使艾条点燃端 直接接触皮肤,称为悬起灸。 + 悬起灸根据实际操作方法不同,分为温和 灸、雀啄灸和回旋灸。 35 ( 1)悬起灸 + 温和灸 +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 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 23厘米左右,进行熏 烤 ,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 每处灸 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对 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 中、食二指分张,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 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 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 止烫伤。 36 ( 1)悬起灸 + 雀啄灸 + 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 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 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 . + 回旋灸 + 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 虽然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 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 37 ( 2)实按灸 + 施灸时,将太乙针 /雷火针的一端烧着,用 布 7层包裹其烧着的一端,立即紧按于应灸 的腧穴或患处,进行灸熨,针冷则再燃再 熨。如此反复灸熨 710次为度。 + 治疗风寒湿痹、肢体顽麻、痿弱无力、半 身不遂等均有效。 38 3温针灸 + 温针灸( moxa needle therapy) + 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 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证。 + 操作方法是:将针刺人腧穴,得气后并给 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纯净细软的 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 2厘米 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 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起出。 播放影片 39 4温灸器灸 + 温灸器又名灸疗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 ,用温灸器施灸的方法称温灸器灸。临床常用的 有温灸盒和温灸筒。 + 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 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 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 润为度。 + 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一般需要灸治者 均可采用,对小儿、妇女及畏惧灸治者最为适 宜。 40 (二)其他灸法 + 1灯火灸( burning rush moxibustion)又 名 “ 灯草灸 ” 、 “ 油捻灸 ” 、 “ 十三元宵火 ” ,也称 “ 神灯照 ” ,是民间沿用已久的简便灸 法。 + 方法是用灯心草一根,以麻油浸之,燃着后用 快速动作对准穴位,猛一接触听到 “ 叭 ” 的一 声迅速离开,如无爆炸之声可重复一次。 + 具有疏风解表、行气化痰、清神止搐等作用, 多用于治疗小儿痄腮、小儿脐风和胃痛、腹 痛、痧胀等病证。 41 (二)其他灸法 + 2天灸( crude herb moxibustion)又称 药物灸、发泡灸。 + 是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 或患处,使局部充血、起泡,犹如灸疮, 故名天灸。 + 所用药物多是单味中药,也有用复方,其 常用的有白芥子、蒜泥、斑蝥等。 42 2天灸 + ( 1)白芥子灸 + 将白芥子研成细末,用水调和,敷贴于腧 穴或患处。利用其较强的刺激作用,敷贴 后促使发泡,借以达到治疗目的。 + 一般可用于治疗关节痹痛、口眼喁斜,或 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哮喘等症。 43 2天灸 + ( 2)蒜泥灸 + 将大蒜捣烂如泥,取 35克贴敷于穴位上, 敷灸 13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发红起泡为 度。 + 如敷涌泉穴治疗咯血、衄血,敷合谷穴治 疗扁桃体炎,敷鱼际穴治疗喉痹等。 44 2天灸 + ( 3)斑蝥灸 + 将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 干燥全虫研末,用醋或甘油、酒精等调 和。使用时先取胶皮一块,中间剪一小孔 ,如黄豆大,贴在施灸穴位上,以暴露穴 位并保护周围皮肤,将斑蝥粉少许置于孔 中,上面再贴一层胶布固定即可,以局部 起泡为度。治疗癣痒等。 45 三、灸法的注意事项 + (一)施灸的先后顺序 + 千金要方 针灸上 记载: “ 凡灸当先阳 后阴, 先上后下,先少后多 ” 。 + 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 阳部,后灸阴部,壮数是先少而后多,艾 炷是先小而后大。 + (二)施灸的补泻方法 + 艾灸的补泻,始载于 内经 。 灵 枢 背腧 说: “ 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 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 须其火灭也。 ” 46 + (三)施灸的禁忌 + 1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灸疗。 + 2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 ,不宜采用瘢痕灸。 + 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 + (四)灸后的处理 +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无需处理。如因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泡 ,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 用消毒的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针抽出水 液,再涂以龙胆紫,并以纱布包敷。如用化脓灸者,在 灸疮化脓期间,要注意适当休息,加强营养,保持局部 清洁,并可用敷料保护灸疮,以防污染,待其自然愈 合。如处理不当,灸疮脓液呈黄绿色或有渗血现象者, 可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 47 穴位注射法 48 概念 + 穴位注射法是将药水注入穴位以防治疾病 的一种治疗方法。 + 它可将针刺刺激和药物的性能及对穴位的 渗透作用相结合,发挥其综合效应,故对 某些疾病有特殊的疗效。 49 (一)操作方法 + 1针具 + 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型号。 + 2穴位选择 + 选穴原则同针刺法,但作为本法的特点,常结合经 络、穴位按诊法以选取阳性反应点。 + 如在背部、胸腹部或四肢的特定穴部位出现的条 索、结节、压痛,以及皮肤的凹陷、隆起、色泽变 异等,软组织损伤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一般每 次 24穴,不宜过多,以精为要。 50 (一)操作方法 + 3.注射剂量 + 应根据药物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不能过量。 作小剂量注射时,可用原药物剂量的 1 5-1 2。 + 一般以穴位部位来分,耳部可注射 0 1毫升,头 面部可注射 0 3-0 5毫升,四肢部可注射 1-2毫 升,胸背部可注射 0 5-1毫升,腰臀部可注射 2-5 毫升或 5 -10葡萄糖注射液 10-20毫升。 51 (一)操作方法 + 4操作 + 首先使患者取舒适体位,选择适宜的消毒注射器和 针头,抽取适量的药液,在穴位局部消毒后,右手 持注射器对准穴位或阳性反应点,快速刺入皮下, 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期末1年级数学试卷
- 南开7年级中考数学试卷
- 明明学霸六上数学试卷
- 2025年建筑工程类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建筑施工安全)-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其他安全)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利川6年级数学试卷
- 历年贵州省高考数学试卷
- 平山初一数学试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电子商务英语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电子商务)商务交流(二)-网络营销与策划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法律)金融法-中国法制史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精选同济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题库(全)
- 项目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网络图GDAQ20102
- 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解读(73页)
- 南方332全站仪简易使用手册
- 分汽缸安装施工方案1
- 人民调解员培训讲稿村级人民调解员培训.doc
- 高低压配电安装工程-技术标部分(共41页)
- 开业筹备(西餐厅采购物品)
- 日产700吨平板玻璃电助熔窑炉设计本科毕业论文
- 光缆熔接光纤熔接
- 受限空间作业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