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一
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考点归类复习——专题二十一。
专题二十一Tag内容描述:<p>1、培优点二十一 斯大林模式与罗斯福新政典例1(2017高考卷3)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解析】C项与题意不符。B、D两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而不是要把权力真正的下放到地方,更不是要恢复。</p><p>2、专题二十一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精练)1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总是指向地心B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C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D物体对地面压力的方向与万有引力的方向总是相同【答案】B2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评出的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2013年1月19日揭晓,“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和“蛟龙”号下潜突破7 000米分别排在第一、第二。若地球半径为R,把地球看做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p><p>3、专题二十一有机合成挖命题【考情探究】考点内容解读5年考情预测热度考题示例难度关联考点高分子化合物1.掌握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2.能依据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分析其链节和单体。3.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4.认识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以及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易有机合成2018天津理综,7(5)、82017天津理综,82016天津理综,82015天津理综,8较难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与性质分析解读高考对本部分的考查主要有两方面:(1)高分子材料单体的判断,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p><p>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专题二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准备阶段(1949-1956)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曲折发展阶段(1956-1976)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新发展(1978年至今),为新中国成立做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的是:,(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3)论人民民主专政 (4)论联合政府 A (1) (2) B(3)(4) C(1) (3) D (2) (4),答案(),新中国成立的条件,政治: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军事: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胜利发展 组织:新政协召开,。</p><p>5、专题二十一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高考历史 (浙江选考专用),五年高考,A组 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考点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1.(2019浙江4月选考,8,2分)中国文化十分重视“他山之石”的作用。近代“睁眼看世界”的 先驱者编译书报、编辑书籍以了解外部世界,其中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的是 (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番客篇 D.华事夷言,答案 D 四洲志和华事夷言为林则徐所编辑的书籍,其中四洲志介绍世界五 大洲三十多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概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地理志;华事夷言 主要介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故A项错误,。</p><p>6、模块四 选考历史 专题二十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历史 (课标专用),考点一 古代重大改革 A组 课标卷题组 (2015课标,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p><p>7、模块四 选考历史 专题二十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历史 (课标专用),考点一 古代中外重大改革,五年高考,A组 课标卷题组,1.(2019课标,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 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 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 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p><p>8、模块四 选考历史 专题二十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历史 (课标专用),考点一 古代中外重大改革,五年高考,A组 课标卷题组,1.(2017课标,44,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 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 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 “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p><p>9、专题二十一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高考化学 (课标),A组 课标卷区题组,五年高考,考点一 物质的检验,1.(2012课标,7,6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答案 A B项,能将I-氧化成I2的物质都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蓝,如Cl2、O3、NO2、Fe3+等; C项,CCl4层显紫色,说明原溶液中存在I2而不是I-;D项,若溶液中含有S ,加入BaCl2溶液,也。</p><p>10、专题二十一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高考化学 (课标专用),A组 课标卷题组,五年高考,考点一 物质的检验,1.(2012课标,7,6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答案 A 液溴有毒且易挥发,应加水密封保存,A项正确;O3、NO2等也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 纸变蓝色,B项错误;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2,C项错误;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p><p>11、专题二十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考点一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知识清单,一可加热的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筒。a.无“0”刻度;b.不可加热,不可作反应容器,不可用于溶液的稀释;c.选取量筒的规则是“大而近”。2。</p><p>12、专题二十一 常见的酸、碱和盐 A组 2015年全国中考题组 一、选择题 1(2015浙江杭州,13,3分)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钠在水中会电离出OH B往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后溶液的pH降低 C。</p><p>13、考点57东西方的先哲(加试)孔子、亚里士多德,专题二十一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四,1排查基础知识,2细讲核心考点,内容索引,3精练高考模拟,排查基础知识,一、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1.孔子的生平(b)(1)少年学礼。</p><p>14、专题二十一有机合成,高考化学(天津专用),考点一高分子化合物基础知识(一)高分子化合物简介1.高分子化合物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2.大部分高分子化合物是由低分子通过聚合反应制得的,所以。</p><p>15、专题二十一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高考化学(课标专用),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考点一物质的检验(2017课标,13,6分)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五年高考,答案C本题考查实验原理和离子检验。FeCl3溶液。</p><p>16、专题二十一烃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和性质,高考化学(江苏省专用),答案BD本题考查原子共面、手性碳原子、有机物的性质及反应类型。X分子中OH氢原子因碳氧单键可旋转而不一定在苯环所在的平面上,A错误;Y与Br2的加成产物为。</p><p>17、专题二十一 有机合成 挖命题 【考情探究】 考点 内容解读 5年考情 预测热度 考题示例 难度 关联考点 高分子化 合物 1.掌握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2.能依据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3.了解。</p><p>18、专题二十一世界文化遗产综述和西方世界文化遗产,考点分析,抓基础,考点1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举措及意义(1)重大措施世界遗产公约:1972年通过保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