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编号:4945393]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本单元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8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一)。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及想想能力。使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160。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一)。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的初步认识。学生初步认识角。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Tag内容描述:<p>1、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备注或反思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长度单位单元教材分析: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单元教学要求: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p><p>2、7的乘法口诀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牢记7的乘法口诀,熟练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2、会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敏捷性。重点、难点:重难点:运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突破方法:通过合作探讨、交流来突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及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背诵17的乘法口诀。2、出示口算卡,开火车计算。75= 73= 76= 6。</p><p>3、7的乘法口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79的乘法口诀,完成乘法口诀表,进一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并熟练掌握口诀。在解决问题时,学会解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单元学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掌握了编口诀的方法,能找出口诀之间的规律,理解口诀表示的意义。本单元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利用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自编口诀。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思考方法和。</p><p>4、7的乘法口诀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务必熟练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由具体情景引出乘法问题,结合连加结果编出乘法口诀。在具体内容的编排上逐步提高要求:7的乘法口诀由实物图引导学生操作,得出连加结果,并用列表的方式呈现;8的乘法口诀由学生熟悉的军乐队列队图,通过引导观察得出连加结果,并用数轴的。</p><p>5、8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远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问题。3、通过编制8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应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4、关注学生个性差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8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在应用口诀的过程中熟记8的乘法口诀。教具学具准备:例2图片,乘法口诀卡片,小棒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习了1-7的乘法口诀,你能背一背吗?(生背1-7的乘法口诀)小朋友背得。</p><p>6、7的乘法口诀有关7的乘法口诀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含义,并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2、流利地背出17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生活的实际计算问题。教学重点:提高学生17的乘法的计算技能。教学难点:进一步巩固7的乘法口诀计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孩子们,今天一早,从童话世界里传来一个消息:白雪公主被可恶的魔女抓走了,我们去救救她,好吗?不过,我们必须闯过魔女设置的三关,有信心接受考验吗?二、第一关:1、背口诀: 同桌之间互背1-7的乘法口诀。2、开火车口算:先说。</p><p>7、7的乘法口诀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乘法算式的意义,巩固对7的乘法口诀的记忆,能够熟练背诵7的乘法口诀。2、通过各种情景的练习,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比赛的形式,体验比赛的快乐和团队之间互帮互助的团结精神。教学重点:熟练掌握7的乘法口诀。教学重点: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有关问题。突破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分层练习,让学生自主练习交流讨论,突破重难点。教学准备:学生分队、起队名和口号教学过程:(一) 激趣引题师: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二五班同学将在这里举行一场别开生面。</p><p>8、8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 1、学生熟记8的乘法口诀,能够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学习兴趣。 3、能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熟记8的乘法口诀,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根据主题图的含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正确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卡片、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小朋友,我们已经学过了8的乘法口诀,通过今天的练习,我们比一比哪些小朋友口诀记得最熟,算得又对又快。 1开火车背1-8的乘法口诀。 2、口算抢答:(卡片。</p><p>9、7的乘法口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务必熟练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单元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1、理解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口诀、能用口诀简单计算。2、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熟记口诀,主动探究口诀的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类推方法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善于发现某事物的规律。单。</p><p>10、8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巩固8的乘法口诀,运用口诀正确计算。2、会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思维的敏捷性。重点、难点:重难点:记住口诀,运用口诀正确计算。突破方法:通过自主探究、交流来突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角星。教学过程:一、复习引人1、口算82= 73= 86= 28=67= 46= 57= 47=58= 83 88= 85=56= 78= 68。</p><p>11、二年级数学上册 5.1 观察物体教案 新人教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学生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感受数学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p><p>12、观察物体练习教学目标:1、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进行巩固练习,使学生能正确理解。2、从具体、形象、直观的物体中形成表象,培养空间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及想想能力。教学重点: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培养空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及想想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回顾知识1、出示书包、玩具等图片,让学生辨别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板书:正面、侧面、上面提问: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一样吗?2、出示实物立方体,提问:从一个位置观察。</p><p>13、观察物体(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简单立体图形的活动,使学生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2、通过对立体图形的观察,使学生能够辨认从立体图形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出示积木:同学们认识它们吗?拿出积木搭一搭。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出示任意图形,或发出指令,组内成员搭一搭,看谁搭得又快又对。揭示课题:像这样的积。</p><p>14、乘法的初步认识课 题乘法的初步认识课 时第1课时教 学内 容教科书第47页教 学目 标1、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教学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教 法讲解法、举例法学 法模方举例法教学准备小棒、练习本、题卡教学过程师生双边。</p><p>15、观察物体(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三个部分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判断所给图画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以及通过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编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单元教学要求: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2、能解决。</p><p>16、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一)课 题练习课(一)课 时第3课时教 学内 容教科书第49、50页教 学目 标1、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2、会读写乘法算式。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熟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教学难点熟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教 法引导组织法学 法巩固知识法教学准备练习题 小黑板教学过程师生双边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大家都学得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出示1、爬梯。</p><p>17、观察物体综合练习教学目标:1、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进行巩固练习,使学生能正确理解。2、从具体、形象、直观的物体中形成表象,培养空间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及想想能力。教学重点: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培养空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及想想能力。教学准备:测试题教学过程:一、知识园 512= 323= 416= 230= 508= 728= 245= 56+24= 156= 262= 208= 293=二、智慧园1、下面各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 面( ) 面(。</p><p>18、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2个特点:1、 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2、 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p><p>19、观察物体练习教学目标:1、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进行巩固练习,使学生能正确理解。2、从具体、形象、直观的物体中形成表象,培养空间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及想想能力。教学重点: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培养空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及想想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回顾知识1、出示书包、玩具等图片,让学生辨别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板书:正面、侧面、上面提问: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一样吗?2、出示实物立方体,提问:从一个位置观察。</p><p>20、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方法与过程: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通过制作角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程度有关系,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情感与价值:让学生在练习、创作的过程中丰富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教学准备: 情景图,剪刀、吸管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