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教学
公共管理研究中的组织行为研 究 上篇 组织行为基本理论。一、组织概述 (一)组织的涵义及类型 ◆本人对。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明确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三个层次。本章概括介绍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研究方法。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组织行为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
组织行为学教学Tag内容描述:<p>1、主讲人:冷向明 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 第四讲 组织行为 上篇:组织行为基本理论 下篇:公共管理研究中的组织行为研 究 上篇 组织行为基本理论 “钢铁大王”卡内基云: “哪怕夺去我的全部的工厂、设备 、市场和资金,只要保留我的组织,4年 之后我将再度成为一个钢铁大王。” 一、组织概述 (一)组织的涵义及类型 本人对“组织”涵义的表述: 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通过权 责分配和层次结构而形成的,具有一定 边界的社会实体、活动过程和社会技术 系统。 第一,组织是一个具有一定目标和边界的 人群社会实体。 第二,组织是一种活。</p><p>2、组织行为学教案(精品课程)第一章 概述 目的和要求本章概括介绍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作为全课程的引论与向导。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组织行为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并了解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理解有关概念,术语;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难点是学生刚刚接触这门学科,因此在了解学科术语时,应结合实际生活事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强理性认识。同时逐步掌握研究这门学科的方法。 教学内容学习一门课程,首先要了解这门课。</p><p>3、Foundations of Group Behavior 群体行为基础,Chapter NINE,第六章 群体行为,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群体、群体现范、群体压力、群体凝聚力、群体士气、群体人际关系、群体冲突的含义。 2、掌握群体特征、群体形成的阶段、群体的类型、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群体冲突的类型。 3、了解群体作用、群体规范的影响因素、从众行为、对人际关系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第一节 群体形成及类型,一、群体特征及作用 (一)群体的含义 群体是指两个以上的人组成有共同目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集合体。 (二)群体的特征 1、群体有明确的成员关系。</p><p>4、职业学院 2012 2013 学年第二学期 授课计划 一式三份 课 程 名 称 组织行为学 授 课 班 级 11工商2 3 4班 教 师 姓 名 教研室主任 签名 系 部 主任 签名 制定日期 2013 年 元 月 5 日 一 使用教材 含版本 组织行为学 二 本学期 考核方式 考查 计划总课时 72 周课时 4 二 教学大纲名称 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 四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