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南方红豆杉的人工培育技术研究_第1页
药用南方红豆杉的人工培育技术研究_第2页
药用南方红豆杉的人工培育技术研究_第3页
药用南方红豆杉的人工培育技术研究_第4页
药用南方红豆杉的人工培育技术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中英文摘要21形态特征、生活习性32现存状况、开发价值33人工培育技术331种子繁殖3311种子的选育3312种子的处理3313育苗的管432扦插繁殖技术4321插条的选择4322插条的处理4323扦插时间4324扦插基质环5325插后管理533组培育苗技术54结语6参考文献7药用南方红豆杉的人工培育技术研究摘要南方红豆杉是集材用、药用、观赏、绿化于一体的珍稀树种,因其含有天然抗肿瘤成分紫杉醇而备受瞩目。又由于其自然成活率很低,需求又大。对南方红豆杉人工繁育技术应该重视,本文就南方红豆杉的三种主要人工繁育技术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和组织培育技术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做出综述。关键词人工培育;种子繁殖;扦插繁殖;组织培育THESOUTHERNTAXUSMEDICINALARTIFICIALCULTIVATIONTECHNOLOGYRESEARCHCOLLEGEOFCHEMISTRYANDLIFESCIENCE,NEIJIANGNORMALUNIVERSITY,NEIJIANG,SICHUAN641112,CHINAABSTRACTTHESTOCKINGISHARVESTING,MEDICINALANDORNAMENTAL,GREENINGINONEOFTHERARESPECIES,BECAUSEITCONTAINSNATURALINGREDIENTSPACLITAXELANDANTITUMORATTENTIONDUETOITSNATUREANDSURVIVALRATEISVERYLOW,DEMANDANDBIGTHEARTIFICIALBREEDINGTECHNOLOGYOFTAXUSSHOULDPAYMOREATTENTIONTOBASEDONTHETHREEMAINTYPESOFTHESTOCKINGARTIFICIALBREEDINGTECHNOLOGYSEEDSBREEDING,CUTTINGPROPAGATIONANDORGANIZATIONCULTIVATINGTECHNIQUESINRECENTYEARSAREREVIEWEDKEYWORDSARTIFICIALCULTIVATION;SEEDBREEDING;CUTTINGPROPAGATION;TISSUECULTIVATION1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南方红豆杉为长绿乔木,叶螺旋着生,基部扭转呈二列状,线性,微弯呈镰刀状。宽34MM,长235MM,先端渐尖,两面中脉隆起;下面中脉两侧各有一条灰绿色或黄色的气孔带,中脉带上无角质乳头状突起点,或局部或零星分布,且色泽与气孔带不同。雌雄异株,球花单生叶腋,雌球花具短柄,基部数对交叉对生的苞片,顶端一胚珠。种子宽卵形或倒卵形,长56CM,径45MM,微扁,生于红色内质假种皮中,成熟时假种皮红色。外种皮骨质坚硬,种脐椭圆形。南方红豆杉为阴生植物,散生与海拔5003500M的山林中。在气候较温暖,雨量充沛,温度较高的酸性黄壤、灰综壤及黄棕壤上生长良好。苗喜阴,厌晒,过温易染立苦病1。2现存状况、开发价值南方红豆杉有植物黄金之称,主要是它提取的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是治疗转移性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最好药物之一,同时对肺癌食道癌也有显著疗效。不仅如此,红豆杉还有很好的保健价值,可以作为饮料开发和日用品开发。目前红豆杉被用来制作盆景和绿化也是体现了红豆杉用途之广2。但是由于红豆杉自然条件下生长速度慢,再生能力差,种子后熟期长,有性繁殖不容易,很难形成成片的群落。再加上提炼的紫杉醇量很少,导致每提炼一公斤紫杉醇会对野生红豆杉造成大面积死亡。3人工培育技术31种子繁殖种子繁殖是应用的最早的南方红豆杉人工培育技术,虽然相比其他繁育技术,种子繁殖周期较长,但也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对南方红豆杉种子繁殖的限制因数主要有种子的选育、种子的处理和育苗的管理。311种子的选育由于自然条件下南方红豆杉雌雄比例为91所以在自然条件下很难找到合适培育的种子。在吴晓明3对不同授粉方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花粉清水液中加入5硼砂和1糖,用喷雾器喷雾授粉的结果率可达97,所以幼树处理方法很关键。到10月中旬,当果实呈绛红色,种子倒卵形,红褐色,有光泽的时候是它的最佳采摘时期。312种子的处理种子的处理是影响成苗的主要因子,是种子繁殖优劣的关键4。坚硬的外种皮对吸水没有障碍,其蜡质和栓质层可能是氧气进入的主要障碍。用60浓硫酸浸种3H或95乙酸浸泡05H可使种子活力争强,将成熟果实混合粗砂和水搓洗,并用白酒和40度温水浸泡20MIN再用500MLKG赤霉素浸泡24H,可使出苗率提高到86以上。而且南方红豆杉种子具有很深的休眠特性,具有胚根、胚轴双休眠习性。如何通过物理方法或利用药物等处理来解除休眠,使种子提早萌发,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是关键。张志权5指出种子内存在发芽抑制物是种子休眠的成因之一,这种抑制物经研究可能不仅仅是ABA还有别的物质6。而且利用255度这种暖温层积低温层积处理种子,可以显著的消除种子内发芽抑制物,但在层积前用激素做预处理效果不显著。313育苗的管理种子的处理对平均成苗率产生及其显著的影响,在苗期管理时追肥对苗木地径生长也有显著影响。陈鹰翔7指出追肥处理积肥处理,而且试验表明以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25KG,腐菜200KG的基肥,将种子与湿河砂按照12的比例混合进行低温层积贮藏处理,追肥以尿素15KG667平方米是用南方红豆杉种子培育优质壮苗的最优水平组合。不仅如此,因南方红豆杉是强阴慢长树种,喜温暖湿润生态环境,在幼苗出土前应搞好搭棚遮荫工作,成苗后苗木分布均匀,稀密适度,做好抗旱排涝,松土修剪的工作。32扦插繁殖技术321插条的选择嫩枝扦插育苗可以解决种子育苗时间长,不能稳定的保持母本优良遗传特性色问题。在枝条的选择对育苗的优劣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当选择插条穗长12CM,径粗0510CM时,插穗发根的最快,生根率也高达75,径粗10CM,长912CM时的插穗发根最快,生根率可达808。在树冠不同部位采集插穗对扦插成活率也有影响。在其他因子基本相同的条件下,采集树冠中、上部的插条成活率高,下部成活率较低。不同径级母树上采集插条,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在中径级母树上采集的插条扦插成活率最高,小径次之,大径母树最低9。胡德活等10又比较同一枝条不同部位扦插成活率,条件是在离顶芽梢30CM处的主干上剪取插条,以10CM长为一段平分为梢段,二段和三段,各段都保留35片叶子。研究得出生根率高低为二段侧枝三段梢段。322插条的处理激素处理对南方红豆杉插苗发根和枝叶生长有显著的影响。傅瑞树等12指出相同浓度不同促根剂对插条的效果有很大区别。研究得出4种促根剂对扦插条生根效果为促根剂A3A2A1萘乙酸,它们在同一水平的浓度下结果是一致的。不同浓度同一促根剂对插条的生根作用不同,对大规模扦插来说,穗条速蘸扦插优于穗条浸泡处理。南方红豆杉扦插繁殖试验也指出植物催根剂处理对扦插成活率有影响,使用植物催根剂处理后插穗成活率较高,相反则较低。在扦插条之前用激素处理可以提高其枝叶的生长量。王济虹等人17又发现不同激素处理对新梢年生长量影响不同,四年生扦插苗经修剪,然后用20MGL的ABT1水溶液涂抹或喷施一、二年生插条类型的扦插苗,处理后能显著的提高枝叶单位面积的年生长量。323扦插时间温度、湿度、空气和水肥等因素对南方红豆杉扦插和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所以有效的把握扦插时间可以极大的提高南方红豆杉扦插成活率。根据自然条件下温度对扦插成活率影响,在6月份温度事宜,成活率可达81,8月份温度较高时,发根很快,但易染病,成活率只有41,11月份的时候温度低,生长周期较长,成活率为62。我们可以在温室大棚内控制温度在2530度,湿度控制在7585。根据一天不同的温差,高温时,中午搭建遮荫网,晚上揭开通风透气。当低温,则可以盖塑料薄膜,苗床上铺盖地膜,以提升温度7而且在不同地方南方红豆杉扦插时间也不同,在广州地区,2月中旬到3月中旬为最事宜的扦插季节,早春和冬季,气温偏低,插条生根比较晚,雨水较多,插条容易发霉腐烂,不利于生根9。324扦插基质环境对南方红豆杉扦插环境特别是生境对插条生根和扦插苗的生长研究表明不同的环境对插条有不同影响。胡德活等9研究了不同基质扦插的效果,在用河沙和红泥沙作为基质效果比较,不同季节也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沙床上穗条生根率大于泥床。傅瑞树等10研究指出基质对南方红豆杉扦插生根率影响,结果河沙和珍珠岩按82混配苗床的基质最佳,可使其生根率达到843,成苗率达到817在其选择的基质中比较得到生根率和其他对插条影响因素的大小为河沙和红烧土按55混配黄土单一河沙。王海珍16等通过9种不同基质对南方红豆杉6月龄小苗木生长的圃地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草炭蛭石按照11比例1混合作育苗基质的南方红豆杉苗木的苗高、须根数、地上部分鲜重的测量的表现较好,采用草炭锯末土牛粪按照2221的比例1混合基质时南方红豆杉苗木的地径、全株鲜重、地下部分鲜重3个生长指标表现较好。若掌握好育苗基质配方则可以在南方红豆杉育苗生产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关报道比较好的扦插基质有红心土一细河沙按照73比例18,善土一蛭石按照11比例19,珍珠岩一河沙按照21比例20,河沙一珍珠岩按照82比例10,在黄心土中加入河沙或煤渣等。从这些可以看到结构透气、疏松和保水保肥性比较好的都适合做南方红豆杉扦插育苗的基质。此外,丛插苗木的生长情况要优于单插苗木。还有研究表明拌种小麦或黄豆的生物措施也对南方红豆杉插条生根和扦插苗的生长有利,这可能与丛插苗木生长的整合效应有一定的关系,提供了相应的荫蔽作用和根际效应作用。325插后管理在红豆杉人工培育中,插后的管理措施对南方红豆杉能否大规模的生长和存活显的尤为重要,对在南方红豆杉生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控制是对南方红豆杉插后管理的关键所在。傅瑞树等1415研究了两者的根系、叶绿素含量根呼吸强度等生理因素做了比较。研究得出,由于实生苗较扦插苗根系发达,叶绿素总含量高叶片内吲哚乙酸、绿原酸、N、P、K及游离氨基酸等含量指标均高,导致扦插苗光合速率低生长水平不如实生苗。因此,在大规模繁育时扦插苗生根后的水肥管理和苗期营养水平和合理配套栽培显的尤为重要。喷施叶面肥有利于南方红豆杉扦插苗生长以及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用不同浓度的CA、MG喷洒可提高南方红豆杉中紫杉醇和10一DAB的含量,但是其作用只能持续一段时间;自行配置的含镧、铈和钐3种稀土元素的混合肥可明显提高紫杉醇和10一DAB含量并且可达到长时间的持续作用,而透光度对它们的影响恰恰相反。因此在插后管理中适当地喷施叶面肥并遮荫有利于插条的生长和提高紫杉醇含量。在温室扦插南方红豆杉的时候,因其适宜的条件可提高插苗的成活率,但其条件也带来了另一个影响的因素病虫,所以在温室栽培管理中对病虫的防治很重要,在傅瑞树等人的13研究得出用一定量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并强调运用非化学农药防治技术及生态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消毒技术为主要手段综合技术体系防治是以后研究的方向。33组培育苗技术南方红豆杉的种子繁殖、扦插育苗和组培微繁技术都是要解决南方红豆杉快速、大量获得可培植植株。相比另两种常规繁殖技术。组培育苗技术具有可控性强、繁殖速度快、植物材料利用少等突出优点,还可用于脱毒苗繁殖及新品种选育。目前组织培养技术主要集中于愈伤组织诱导及培养、细胞悬浮培养以及外界条件改变对紫杉醇含量的影响等方面。红豆杉的组织培养包括两个层面的技术一是通过愈伤组织或细胞悬浮大量培养直接提取紫杉醇成分并用于药物生产;二是利用组培微繁技术生产大量的组培苗以满足人工栽培需求。近年来许多研究对后者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组培微繁关键技术如温度、光照、PH调控,以及外植体选用和激素配比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南方红豆杉的组培育苗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采用B与MS结合的培养基以及用适宜浓度的激素2,4一D,6BATGA3处理离体胚的休眠被解除,使胚萌发,再将培养物转入成苗培养基上,形成健壮完整的种胚苗的离体胚培养法22;采用BLG21和MB这2种基本培养基,以成熟种胚为试验材料,诱导出愈伤组织后在适当的条件下培养产生体细胞胚的体细胞胚发生法22;在3月份采集处于旺盛生长期的嫩枝首先在DCR01MGLIBA005MLBA培养基上培养,待腋芽萌发,苗长出后转入WHITE02MGLIBA生根培养基上培养。当根长约05CM时,移栽至营养钵中30D后即可移栽。最后结果表明3月份采集的处于旺盛生长期的嫩枝最适宜腋芽的增殖培养,腋芽萌发及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DCR01MGL3一吲哚丁酸IBA005MGL苄基腺嘌呤BA,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WHITE02MGLIBA;当根长约05CM时,移栽至营养钵中,在温度25,相对湿度75以上栽培30D左右,逐渐加大光照强度,植株成活率可达90124。由此可以看出组培微繁诱苗过程中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选取、效果差别和优化、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和生理碳源、配比、光条件和小分子添加剂等因素的影响是组培的关键因素,何康等25曾对南方红豆杉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作过综述,阐述了,从细胞次生代谢诱导和生物反应器应用两方面总结了细胞悬浮培养生产紫杉醇的研究现状。4结语由于南方红豆杉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大规模的种植,其紫杉醇是有效的自然抗癌药物,是不可多求的自然药物。但其在南方红豆杉中含量又少,这又制约了我们对其的开发。我们有两个途径对红豆杉的开发一是利用南方红豆杉进行提取,二是经过化学途径合成。化学合成的技术有待开发,先阶段主要是大规模的种植红豆杉是主要的来源,所以对红豆杉的人工培育技术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对其在各种培育方法中的限制性因素应深入探究以达到大规模优良繁殖的目的。参考文献1谢志慧,杜玲玲,李效贤,等南方红豆杉研究新进展J中国药业,2009,15352廖朝阳植物黄金南方红豆杉J湖南农业,2008,11233吴晓明,葛世魁南方红豆杉幼树人工授粉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8,1250514谢红梅,张晓文南方红豆杉播种繁殖试验J中国园艺文摘,2009,746475张志权,廖文波南方红豆杉种子萌发生物学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0,32802856朱念德,刘蔚秋影响南方红豆杉种子萌发因素的研J中山大学学报,1999,275797韩国勇南方红豆杉嫩枝扦插育苗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6,587888陈鹰翔南方红豆杉扦插繁殖试验J江苏林业科技,2001,321229胡德活,韦如萍南方红豆杉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2007,11510傅瑞树,黄琦,刘爱琴,等南方红豆杉扦插繁殖技术研究工基质、季节与生物措施对扦插繁殖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3373811傅瑞树,黄琦,刘爱琴,等南方红豆杉扦插繁殖技术研究皿叶面肥与透光度对扦插苗生长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317517712傅瑞树,黄琦,刘爱琴,等南方红豆杉扦插繁殖技术研究促根剂对扦插穗条生根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317818013傅瑞树,黄琦,刘爱琴,等南方红豆杉扦插繁殖技术研究V温室扦插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瑞树,黄琦,刘爱琴,等南方红豆杉扦插繁殖技术研究扦插苗与实生苗光合生理特性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