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育学硕士毕业答辩演示课件_第1页
化学教育学硕士毕业答辩演示课件_第2页
化学教育学硕士毕业答辩演示课件_第3页
化学教育学硕士毕业答辩演示课件_第4页
化学教育学硕士毕业答辩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哲学视野下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以人教版必修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为例,答辩人:孙重阳专 业:课程与教学论,.,.,2,1,2,3,4,研究综述,高中生素养现状与分析,“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蕴含的化学核心素养,教学实践与反思,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动机、研究构想、理论支撑。,高中生素养研究方法、素养水平现状及问题、问题成因的哲学探讨。,“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蕴含的五个维度核心素养,及其哲学解读。,发展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原则、策略,教学实践及其效果分析。,答辩内容,.,.,3,一、研究综述,哲学与化学间的内在联系,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匹配大国地位。,改善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现状,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针对性。,运用多学科话语来阐释教学更深层的意义,便于深化思考和认识。,研究背景,.,.,4,.,.,5,化学核心素养体系内涵丰富、体系庞大,再加之本身具有隐蔽性和长久性,所以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整体性研究,因此本文以“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为着力点。,.,.,6,研究构想,目的,意义,方法,内容,在哲学原理指导下,构建“化学物质及其分类”该章节内容的化学核心素养体系。探讨学生素养水平现状成因,总结化学核心素养教学中遵循的基本原则、策略。,以“化学物质及其分类”为着力点,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哲学原理指导下,从在实践中总结原则和策略,为核心素养研究提供新视角。,问卷法访谈法,调查高中生化学素养水平现状,探析现状成因。梳理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点,挖掘其中蕴含的化学核心素养,总结培养原则和策略。,.,.,7,7,理论支撑,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教育理想,教学原则,学习观念,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哲学原理,化学核心素养,.,.,8,二、高中生化学素养现状及其成因的 哲学理论探析,研究方法,1 刘前树,李广洲.高中生化学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化学教育,2007(2):47-49.2 周美锋.中学生化学素养的现状调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3 叶清萍.高中生化学认识素养的现状调查和培养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 . . . .,化学核心素养的调查与测试1、你觉得什么是化学,或者化学的定义是什么?2、在你背的化合价中,为什么金属都是正价,而非金属大多数是负价?3、如果从干冰里取出一个CO2分子,再从空气中取一个CO2分子,那么这两个分子有没有区别,为什么?4、化学是变化的科学,那么化学反应前后以下哪些会变,哪些不会。. . . . . .,文献分析,调查测试,.,.,9,高中生化学素养现状,.,.,10,高中生化学素养现状成因的哲学理论探析,整体与部分不当处理,1、过分追求“全面发展”,抓不住教学的核心问题,导致学生无法从庞大的知识体系中挖掘重点,因无法形成核心素养。2、片面追求“特长发展”,顾此失彼,造成部分素养培养缺失。,现象与本质的片面认知,主体与客体的单一模式,单一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忽略学生主动完成对客体信息重组与建构的过程,过多的指导和干预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消磨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其多元核心素养的发展。,对素养教育的认识还只停留在现象层面,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这与应试教育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注重考察知识本身,而对解决问题中运用的思维能力以及体现的科学品质并不关注。,.,.,11,三、哲学视野下“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蕴含的核心素养,.,.,12,.,.,13,“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蕴含的化学核心素养,.,.,14,各项素养尽管各有侧重,但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辅相成而交织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们都是以高中生的化学学习过程为基础,以有效落实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为目的,在哲学基本原理指导下纵向上前后承接,在横向上互相交融,旨在提升学生化学综合应用能力。,.,.,15,四、教学实践与反思,主体性保证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进阶性注重学习的阶段性发展,促进内容和形式相匹配针对性,注意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面性,教学原则,.,.,16,教学策略,.,.,17,点击添加标题,以“物质变化及其分类”为例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实践教学,对比分析学生在教学实施前后化学核心素养的水平是否有所提升,检验本文所提出的教学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桂林市田家炳中学高一年级A一1班(实验班)和A一2(对照班)两个平行班作为研究对象。以本文提出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指导的教学为控制变量。,通过观摩、学习、实践、测试以及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阶段,进行了进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水平进行了解和测试。,.,.,18,教学实施,教学案例1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教学案例2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19,实施效果与分析,1、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考查与分析,测试题设计思路 化学核心素养主要形成于生活环境和教育活动,尽管学生素养能够通过其外部活动显现出来,但这种外显是部分的、不连续的,表现出一定的隐蔽性,这便使得外界观察难以进行定量衡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情况,本文设计的测试问题均为开放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试图展现学生思路的“完整性”,挖掘其“隐蔽性”内涵,通过对“完整、显性”答案的整理与分析更好地厘清其中蕴含的核心素养。,.,.,20,题型设计 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化学核心素养的调查与测试,共分为前测和后测两个部分,每个测试都针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五个内容各设计了15道开放式题目,为了减小测量中题型变化的影响,两组题目的内容不同但题型基本一致。,.,.,21,答案分级标准 按照表述的准确性、科学性、完整性等标准,分成“合理”、“一般”、“不合理”三个等级。,以前测第一题为例,题目意图:通过学生的阐述,了解其学科观念,分析其能否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理解化学的特征与本质。,.,.,22,答案分级整理,.,.,23,前测分析于2016年10月8日举行,对象是桂林市某中学高一年级A-1班(实验班)和A-2(对照班)两个平行班,共计89名同学,此时两个班级都刚刚完成了化学必修1第一章的课程学习。,教学实践之前,两个班级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水平都相对较低,并存在着一致的问题:概念认知存在迷失学科思维能力薄弱知识迁移能力不足.,.,.,24,后测分析2016年11月4日两个班级都完成了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内容的学习,此时我们进行了第二次化学核心素养的调查与测量。,实验班的测试结果较之前有所上升,平均“合理”性答案从24.758%提升到31.997%,而“基本合理”性答案则从32.297%提升到38.637%,两者之和占到了近70%,相比之前提高了15%左右。普通班与之前对比也有上升,但“合理”性答案前后分别为24.936%和25.283%,提升不明显。,.,.,25,前后测对比分析通过前后测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实验班能从微粒角度理解化学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与规律,清楚化学思考方式和探究方法,并树立了正确的化学价值观与责任感。总之在化学核心素养上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已经有了明显提升的态势,这表明本文的教学策略已初见成效。,.,.,26,2、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水平的进一步研究访谈结果与分析,为了真正深入了解学生内心想法,掌握其思考问题的心理历程,以更好地了解教学实践前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水平的变化,我们在实验班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中随机各选取一名作为访谈对象,分别于2016年9月和2016年11月进行了教学前后的访谈,以期从中分析出学生的变化与进步。,.,.,27,【受访学生2】基本情况:成绩中等师:学了一年多的化学,你知道化学是研究什么的吗?生:化学不就是研究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嘛!师:那你平常都怎么记化学物质和它们的反应?生:背喽!不过背不下来。师:还记得什么是酸嘛?生:有点印象,像盐酸和硫酸这样的。师:那为什么很多酸都可以和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生:这个.师:再想想,从酸的组成思考一下。生:想起来了,好像是说这是酸的通性吧。师:好,这就说明酸可以腐蚀金属,所以你觉得酸是好的还是坏的?生:这么说起来好像是坏的,反正我想不起来有什么好处。师:例如铅蓄电池需要硫酸吗?生:好像需要。师:所以任何物质都具有两面性,关键看我们怎么使用。好,今天就到这里。,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主要靠记忆,认识比较表面化,没有更好地理解化学的本质。,【受访学生2】基本情况:成绩中等师:上一次你说化学是研究物质和方程式,结合刚刚学习的这一章知识,现在你觉得化学研究的是什么?生:学了分散系、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这些好像不光介绍了化学物质和反应,还介绍了反应的原理。师:总结不错,学了这三块知识,你觉得它们有什么相同点?生:不知道师:好,我来提示你。分散系宏观和微观有什么特征?生:宏观上稳定性和均一性不同,微观上是粒子直径大小不同。师:大致说出来了,那电解质的宏观性质和微观构成有什么特点?生:宏观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导电,微观上.师:微观上可以产生自由移动的电荷。生:想起来了,有印象。师:那氧化还原反应呢?生:这个我比较熟悉,宏观上化合价有变化,微观上电子有得失或偏移。师:现在你再看它们三个之间有什么相同点?生:都涉及了微观和宏观。师:微观和宏观之间有什么关系?生:应该是一个是本质,一个是表象吧师:好,不错。,在知识的掌握上有了一定的进步,能从宏观与微观、结构与性质的角度理解化学知识。,.,.,28,前后测对比分析从中可窥见学生化学学习状态的渐变,从一开始的不感兴趣、表象认识到教学后能从微观与宏观结合等角度解决问题,能更科学地认识化学的价值,并逐步提升了化学学习兴趣。这不仅说明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化学学科的本质与特征,熟悉了化学学科思维和方法,也反映出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也在悄然提升,但这一过程绝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教学与影响。,.,.,29,3、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水平的其他体现方式化学成绩统计与分析,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最终目的还是要提升学生化学综合运用能力。当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水平不断提升,其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就越深刻,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就越完善,在此基础上其学科迁移与应用的能力、化学学习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就相应提升,化学成绩也会有所变化。因此在教学实践之后,我们进行了第二章的章节测试,以期从考试成绩的对比分析中,侧面反映出实验班化学核心素养的变化。,.,.,30,高一实验班与对照班化学必修1第二章月考成绩统计与分析,经过双侧t检验,Sig.=0.010.05,这说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化学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本次教学实践对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及化学成绩具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从平均分来看两者差距并不是特别大,这可能因为:一是教学实践周期短,因此教学效果有限;二是核心素养具有隐蔽性,很难在测试中完全展现;三是普通测试都是以化学知识考查为立意,对化学素养的考查不够重视。,.,.,31,以哲学的视角审视化学教学有利于认清当前化学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辨识和厘清化学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拓展和应用。,通过哲学原理构建化学核心素养体系,便于教育工作者理解其内涵和外延,便于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通过实验班与 对照班化学核心素养的前后测结果分析,说明本文提出教学策略对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否真正有显著性提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提出的化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对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的本质与特征有促进作用,对提升其化学学习兴趣和成绩有积极影响。,研 究结 论,.,.,32,反思总结,研究对象有局限本课题研究对象为桂林市田家炳中学的高一年级两个普通班,样本容量有限,因此代表性不够。,教学周期不充分素养的形成得益于后天环境,形成的过程非一朝一夕,甚至会伴随一生。,课题本身难度大化学核心素养体系庞大,而且素养本身又具有抽象性、隐蔽性和长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