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病检查与诊断_第1页
乳腺病检查与诊断_第2页
乳腺病检查与诊断_第3页
乳腺病检查与诊断_第4页
乳腺病检查与诊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乳腺癌,1,流行病学概况,乳腺癌是妇女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正逐步上升。美国的发病率已达120/10 万。女性一生当中,每8位妇女中有1位患乳腺癌。目前我国尚无发病率的确切报告,一些沿海大城市的报告已达40/10万左右。我国每年约有20多万妇女患乳腺癌,每年4万多例死于本病。随着经济水平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率还会逐步上升。,2,我国乳腺癌流行病学特点,我国属乳腺癌(较)低发国家(历史) 近20年发病率明显上升,约以年均3%的速度增长 大城市发病率上升为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天津、上海、武汉等 死亡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 乳腺癌的发生与地理环境无明显相关,3,病因学研究,化学因素(二甲基苯蒽、甲基亚硝脲、黄曲霉毒素)物理因素(电离辐射,乳腺属中等敏感;肿瘤发生率与辐射剂量呈线性关系)生物因素(Retrovirus)激素(雌激素、催乳激素、孕激素),4,发病的高危险因素,1、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绝经年龄大于55岁 2、生育年龄:第一胎足月产龄迟于35岁、)40岁未孕 3、哺乳可降低发病率,哺乳时间长短和发病率呈负相关 4、产次:产次和发病率呈负相关 5、家族史:38倍于正常人群 6、其他:肥胖与饮食,电离辐射,药物等,5,乳腺癌的一级预防,改变生活方式:限制脂肪摄入,增加体育活动避免不必要的放射线照射鼓励母乳喂养更年期避免使用雌激素积极治疗乳腺癌的癌前病变,6,乳腺癌的二级预防,普查乳房的自我检查专科医生检查,7,乳腺癌筛查指南,体格检查(视、触)影像学检查 (钼靶X线、B超)病理检查手段(细针抽吸、粗针穿刺)特殊检查 (乳管造影、乳管镜),8,乳腺癌常规检查都有哪些项目?,乳腺钼靶拍片; 乳腺彩超; 乳腺磁共振; 空心针穿刺组织学检查;,9,乳腺恶性肿瘤病理学,10,正确的分期才能确实合适的治疗,11,AJCC乳腺癌TNM分期,T1:肿瘤最大直径20mmTlmi:肿瘤最大直径1mmTla:肿瘤最大直径1 mm,但5 mmTlb:肿瘤最大直径5mm,但10mmTlc:肿瘤最大直径10mm,但20mm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T2:肿瘤最大直径20mm,但50mmN1:同侧I、II级腋窝淋巴结转移,可活动pN1;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转移灶2.0 mmT3:肿瘤最大直径50mmN2a:同侧I、II级腋窝淋巴结转移,互相融合或与其他组织固定pN2: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转移病灶2.0 mmT4: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和/或皮肤(溃疡或皮肤结节)N2: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表现为固定或相互融合;或缺乏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但临床上发现有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pN2: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转移病灶2.0 mmpN2b: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无转移任何TN3: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或内乳淋巴结转移N3a: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N3b:同侧内乳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转移N3c: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pN3:10个腋窝淋巴结转移,IA期:T1、N0、M0IB期:T0、N1mi、M0T1、 N1mi、M0IIA期:T0、 N1、 M0T1、 N1 、M0T2、 N0、 M0IIB期:T2、N1、M0T3、N0、M0IIIA期:T0、N2、M0T1、N2、M0T2、N2、M0T3、N1、M0T3、N2、M0IIIB期:T4、N0、M0T4、N1、M0T4、N2、M0IIIC期:任何T、N3、M0IV期:任何T、任何N、M1,M0:无远处转移的临床或影像学证据M1:通过传统临床和影像学方法发现的远处转移和/或组织学证实超过0.2cm的转移灶,TNM分期,12,乳腺癌治疗,手术治疗(保乳治疗,保留腋窝手术,改良根治术,姑息手术等)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等)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13,乳腺癌保乳适应症,肿瘤最大直径3cm钼靶提示乳房无广泛沙粒样钙化;单发肿瘤,无皮肤和胸壁受累征象;肿瘤距乳晕2cm;肿瘤乳房比例适当,估计保留乳房术后能保持较好外形;局部晚期癌治疗后降至、期者。患者有保乳要求。,14,前扫淋巴结活检,除外炎性乳腺癌,临床N2期腋窝淋巴结及细针穿刺确诊腋窝淋巴结有转移,其余都可以行腋窝前扫淋巴结活检对腋窝淋巴结分期。,15,乳腺癌术后随诊,每年进行14次病情随访和体格检查,持续5年,此后每年进行1次进行患教,监测,以避免淋巴水肿每年进行1次乳房X线摄片没有出现肿瘤复发的症状或体征,则不需要通过实验室或影像学手段进行转移灶筛查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