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麻醉_第1页
局部麻醉_第2页
局部麻醉_第3页
局部麻醉_第4页
局部麻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局 部 麻 醉Local ( Regional ) Anesthesia,第 九章,长征医院麻醉科 叶晓明 讲师,1,比例呈下降趋势,作用不可完全替代,2,定 义,3,分 类,4,优 点,简便、安全、并发症少、干扰小,能有效阻滞痛觉,有效阻断各种不良的神经反射,预防手术创伤应激反应,5,适应症,各种小型手术全身情况差或伴其他严重病变, 而不宜采用其他麻醉方法其他麻醉方法的辅助手段,禁忌症,绝对禁忌:对局麻药过敏相对禁忌:不能合作者,6,常用局麻药的临床评价,7,化学结构,8,两类局麻药的主要区别,9,中英对照,普鲁卡因(奴弗卡因) procaine or novocaine利多卡因(赛罗卡因) lidocaine or xylocaine丁卡因 (地卡因) dicaine or tetracaine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 bupivacaine ropivacaine,10,作用比较,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强 度,毒 性,时 效,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罗哌卡因,布比卡因,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罗哌卡因,布比卡因,11,一次最大剂量,普鲁卡因指数1000mg,12,药物特点,13,药物特点,14,加用肾上腺素,1:200,000 1:400,000,15,加用肾上腺素,相对禁忌,末梢动脉处:手指、足趾、阴茎等部位气管内表面麻醉老年、甲亢、糖尿病及周围血管痉挛性 疾病氟烷麻醉:防止出现严重心律失常,16,局麻药中毒,原 因,局麻药绝对或相对过量,一次用药量超过最大剂量穿刺注药误入血管局部血供丰富或有炎症病情重,耐受性降低严重肝肾功能障碍,17,局麻药中毒,临床表现,早期:口唇发麻、耳鸣、精神状态改变,如: 眩晕、嗜睡、多语、烦躁中期:恶心、呕吐、头痛、视物模糊、颜面肌震颤晚期:全身肌痉挛、抽搐、意识消失,C N S,早期症状不典型分期无明显界限,18,局麻药中毒,临床表现,循环系统,早期:面色潮红、BP、HR晚期:面色苍白、BP、心律失常甚至停跳,呼吸系统,早期:胸闷、气急、呼吸困难晚期:呼吸抑制、惊厥、紫绀 呼吸停止,19,局麻药中毒,预 防,根据病情和患者掌握安全剂量加用肾上腺素严格正规操作警惕前驱症状,及时停止注药仅苯二氮卓类有保护和预防作用,20,局麻药中毒,治 疗,惊厥时间多不超过 1 min,21,局部麻醉方法,22,分 类,23,表 面 麻 醉Surface anesth.Superficial anesth.Topical anesth.,24,表面麻醉,将渗透性强的局麻药与局部粘膜接触,穿透粘膜而作用于神经末梢所产生的局部麻醉作用。 24% 利多卡因 0.51% 丁卡因,25,局 部 浸 润 麻 醉Regional infiltration anesth.,26,局部浸润麻醉,体表手术 内镜手术 介入检查,27,局部浸润麻醉,注意事项,腹膜、肌膜和骨膜等处应加大剂量; 肌肉内可减量;改变穿刺方向时,应退针至皮下;感染、肿瘤部位属禁忌,28,区 域 阻 滞 麻 醉Field block,29,区域阻滞麻醉,围绕手术区四周和底部注射局麻药,以阻滞进入手术区的神经干和神经末梢,30,神 经 及 神 经 丛 阻 滞Nerve and plexus block,31,神经及神经丛阻滞,又称传导阻滞或传导麻醉 将局麻药注射至神经干(丛)旁,暂时地阻滞 神经的传导功能,达到手术无痛的目的。,适应症,32,神经及神经丛阻滞,注意事项,盲探性操作,需患者配合,正确定位是组织成功的前提,选择相对简单、安全的方法和入路,正规、轻柔操作,防止并发症,33,神经(丛)阻滞,颈丛神经阻滞cervical plexus block,臂丛神经阻滞brachial plexus block,34,颈丛阻滞,颈浅丛的分布,35,颈丛阻滞,浅丛的 “披肩样” 分布,深丛:分布于颈前和颈侧方的深层组织,36,颈丛阻滞,37,颈丛阻滞,38,颈丛阻滞,颈深丛阻滞,39,进针偏内、偏后、偏深,误入血管或吸收过多,胸闷、呼吸困难、缺氧CO2蓄积吸氧人工辅助通气,40,声音嘶哑或失音严重者呼吸困难,41,颈交感神经节被阻滞眼裂缩小、瞳孔缩小、结膜充血、面红、无汗,椎动脉等血管损伤,42,臂丛神经阻滞brachial plexus block,43,臂丛的神经支配,C5T1部分C4部分T2,44,臂丛的神经走行,45,臂丛阻滞方法,肌间沟法,腋路法,锁骨上法,锁骨下血管旁法,46,肌间沟法,体位: 去枕平卧 头偏向对侧 手臂贴体旁标志: 出现异感 触到横突 定位可靠2030ml,47,优 点,易于掌握小容量可阻滞肩部和上肢气胸的发生率较低临床最常用,48,缺 点,49,腋路法,体位: 平卧、头偏对侧 上肢外展90O 屈肘90O 手背贴床 呈“举手礼”状定位: 腋动脉搏动最高点,50,腋路法,与动脉呈20O,刺向腋窝方向,成功标志: 有落空感 穿刺针摆动 梭性扩散注药: 3035ml 皮下2-3ml,51,腋路法,定位可靠、简便不引起气胸不阻滞膈N.、迷走N.等不会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