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休假权保障研究_第1页
劳动者休假权保障研究_第2页
劳动者休假权保障研究_第3页
劳动者休假权保障研究_第4页
劳动者休假权保障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 D922.5 密级: UDC: 346 编号: 劳动者休假权保障研究Study On The Protection Of Laborers Right To Leave学位授予单位及代码: 长春理工大学 (10186)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经济法学 (030107) 研 究 方 向: 劳动法 申请学位级别: 硕 士 指 导 教 师: 研 究 生: 论文起止时间: 2016.112017.6 长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年 月 日长春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完全了解“长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版权使用规定”,同意长春理工大学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长春理工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可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指导导师签名: 年 月 日内 容 提 要休假权并不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但是对于其应用和认知,在中国尚属新兴领域,我国长期以来将建设发展作为战略来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对人权的忽视,在工人保护上,更多的注重工资保障而忽视休假权保护,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从强调发展到强调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人休假权正式进入政府、学者的眼中,也就赋予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本文首先对休假权的概念进行阐述,区分其与长期以来休息权的不同,介绍起内容和价值,并对对历史革研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介绍我国现阶段立法保障以及社会现状中的不足,并对起造成的原因进行介绍。第三部分是域外立法介绍和启示借鉴,对西方立法进行简单介绍的同时吸收其中对我国有利的部分进行归纳和概括,最后进行总结。关键词:休假权 人权保护 职工权利 社会保障0目 录引言 .1一、 劳动者休假权的相关理论 .4(一)劳动者休假权的基本概念 .41、劳动者休假权界定 .42、劳动者休假权权利定位 .53、劳动者休假权的价值分析 .5(二) 劳动者休假权的内容 .6(三)休假权的历史沿革 .71、西方国家休假权的制度历史沿革 .72、国际劳工组织关于休假权的规定 .83、我国休假权制度历史沿革 .8二、 我国劳动者休假权法律保障缺陷及原因 .10(一) 我国劳动者休假权相关法律保障现状 .101、宪法无明确的劳动者休假权概念 .102、 劳动法中关于劳动者休假权规定不明确 .11(二) 我国劳动者休假权法律保障存在问题 .121、劳动者休假权的实现呈现两极分化 .122、 超法定标准加班情况严重 .133、“过劳死”现象日益增多 .14(三)我国劳动者休假权法律保障缺陷原因 .151、我国劳动者休假权立法位阶过低 .152、 我国休假立法目标价值错误 .163、 相关劳动监察力度不够 .174、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地位不对等 .195、 用人单位追求利益最大化 .206、 劳动者侵权救济不力 .207、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11三 劳动者休假权法律保障的域外立法借鉴和启示 .22(一) 劳动者休假权法律保障的域外立法借鉴 .221、 休假权立法保护的域外考察 .222、 休假权监督保障的域外考察 .23(二) 劳动者休假权法律保障的域外立法和监督启示 .241、 劳动者休假权保障域外立法上的启示 .242、 劳动者休假权保障域外监督上的启示 .25四、 完善我国劳动者休假权法律保障的建议 .26(一) 明确劳动者休假权重要性确立新的立法价值 .261、 宪法中明确劳动者休假权概念 .272、 劳动法增设劳动者休假权法律保障规定 .28(二)细化劳动者休假权相关法律规定 .29(三) 加强劳动者休假权落实和监管 .321、 建设企业诚信评价机制,加强社会监督 .322、 加强劳动监管部门监察力度,建立惩罚性赔偿诉讼制度 .33结语 .34摘要 .1Abstract .20引言休息权并非一个新兴的概念,其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纳入社会职工福利的一部分,并且随着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休假的权利范围不断扩大,时间也随之增长,尽管各国并不统一,但是发达国家休假时间长度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灵活度也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 GDP 总量已经位列世界第二大国,外汇储备居于世界第一,经济发展面临转型,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拉动内需,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也有人认为我国已经步入发达国家之列),因此关注职工福利,提高职工休假权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长期以来我国的研究倾向于休息权研究,而非休假权,将休假权放到社会福利或者休息权的一部分中进行研究,并没有将其独立起来,其实不然,休假权和休息权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休息更多是短时间内的休息 1,与工作时间相对立,本质上是一种对过度压榨劳动者工作时间的一种限制,而休假权,是职工走出工作,放松身心,享受生活和自由的一种权利,其更多的是一种人权,是人脱离工作,不依附工作的一种保障,是对人权自由的尊重,人权是一项重要的权利,他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但是经济发展水平不能成为对人权忽视的借口,相反,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我国就应该对人权保障做出及时的调整,我国现有的休假制度实行了近三十年,但是保障力度极低,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一方面公务员、事业单位群体切实享受完美的休假制度,另一方面广大的进程务工的农民工群体,往往连基本的周休都难以实现,另外行业差别较大,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密集型的产业休假保障低,而一些行政行行业保障实现水平则较高。过劳死的新闻已经屡见报端,违法超时加班这种似乎是“国民党时期”的现象大量的存在于社会各个行业之中,富士康 n 连跳事件无不说明我国缺乏对工人、职工群体的基本人权保护、社会保障。造成我国社会休假保障如此匮乏的原因,一方面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这一点谁也无法改变和抹杀,但是另一方面,制度上的不健全,监管上的不得力,价值认知上的匮乏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我国宪法第四十三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1 胡锦光、韩大元:当代人权保障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1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这一条将休假制度规定成为休息权的一部分,忽视了休假权的独立性,将休假作为休息的一部分,这样的价值设定无意淡化了休假权的价值,另外,在我国劳动法中,对于劳动者休假权没有详细的描述,而是选择了较为中立的办法,由国务院机关进行负责制定具体休假规定,这一点尽管充分实现了经济发展于休假制度的统一,但是导致了一点不足就是普通民众对于休假制度的认知不深,特别是底层群众难以享受到这一制度带来的利好 2,这就造成了休假权的两级分化,公务员、事业单位休假制度较为完善,而民间单位享受力度不大,国有企业实施较为充分,而民营企业实施较为不足。另一方面,我国休假保障本应该由劳动保障部门进行保障,但是一方面由于民众对于自己休假权理解较少,维权意识较差;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是近年来,经济发展是政府的主要政策发展环节,各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政策倾向上,难免会出现地方企业保护的现象发生,进而忽视了职工休假权的保护。当然这里还是有例如企业盈利性等自身独特的特性造成了我国休假权无法贯彻实施。在西方发达国家,其大多数拥有者为期较长的休假期,其中带薪休假更是十分丰富,成分保证劳动者的休假权,保障在工作之余的休闲娱乐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休闲娱乐旅游业的发展,保障了职业者的自主时间,同时他们的休假往往较为灵活,肯定劳动者可以自由组合假期的同时,也保证了企业自身的自主性,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肯定休假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的影响,就是企业用工成本的增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行一定的休假控制,在加强立法位阶的同时,注重其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同时达到经济发展与人权相适应的程度,同时不能放弃社会责任的履行和人权保护 3。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化、发展和进步,人权保护不是新话题,却是一个长久的话题,其作为一项公民自身的权利,备受国际社会以及法律人士的推崇和重视,而休假权明确人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工作,还应该充分的享有休假的权利和时间,在工作之余享受闲暇的假期,享受生活和社会物质财富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国现阶段对于休假权的研究还很少,在劳动价值体系中也没有很2 黎建飞:劳动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3 王允武、罗澍、廖娟: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2好的将休假权从休息权的价值中脱离出来,尽管我国宪法、法律、以及部门规章、地方法规都对休假制度有所规定,但是没有从休息权中脱离,也没有成为一个单独的法律权利,同时社会保障力度也不足,两极分化严重。当前,我国正在步入大国的进程之中,从一个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而想要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不仅要搞好经济,还要提高国民福利,提高国民幸福水平,而这要求提高职工、工人的社会待遇和人权保障,也就赋予了工人休假权保护、保障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31、劳动者休假权的相关理论(一)劳动者休假权的基本概念1、劳动者休假权界定想要明确什么是休假权,需要明确另外两个权利,第一是劳动权,劳动权是与休假权对立的之中权利,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自己生活所需要的物资和资源,国家、社会、企业应该保障劳动者获得工作机会、工作能力的培训、劳动者享受工作环境的适度等权利,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劳动者能过正常的获得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工作机会和工作安全保护,以及工作的稳定行。而休假权是对劳动者生存、发展之外的娱乐休闲权利的保障,其目的在于保护职工工作之外的权利,保证其有时间去享受工作之外的闲暇和娱乐,享受物质发展带来的便利以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享受家人朋友的团聚时光,在休闲娱乐中实现自我的实现和认知 4。第二个需要进行理解的是休息权,早在 1919 年德国魏玛宪法中就有休息权的表述,魏玛宪法第 139 条规定:“星期日及由国家所认许之休假日为工作休息日及精神修养日,以法律保护之。”这是最早的对休息权的规定,其用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每周日是休息日和精神修养日,也就是每周一天的休息权,休息权是对应着更好的工作,合理工作产生的一种权利,旨在维护工人的健康和少许的生活自由,关于“休息权”,休息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这是各国普遍确立的一个共识,国际劳工组织将八小时工作日作为工人休息权的基本保障,就是为了充分保护劳动者休息的权利,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劳动者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力的回复和精神的健全,有时间料理家务和个人事务,但是一定程度上他是劳动权利的一种附庸,本质上是站在以劳动为目的,将健康保护作为一种要求的权利设定,而休假权是建立在休息权的基础上的一种权利,其目的在于保护人权,保护人从生存发展向更高层次需求进行转变,其与休息权具有共同性的同时也具有不同,具体表现在休假权的灵活性和时间段上的保障,休息权要求固定性和周期性,时间周期上要小的多。因此我们认为休假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权,是人权保障的重要部分,是工人全体依法4 兰仁迅: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2 年版。 4享有满足自身娱乐休闲需要为目的的自我支配时间的权利,这个时间就有较长的一个周期,同时可以为劳动者灵活支配。2、劳动者休假权权利定位我们在定义休假权时已经明确了休假权是不同于劳动权和休息权的一种权利,其应该是一段较长时间的、可以为劳动者灵活掌握的自由时间,其目的在于实现和保护人权,也就是说劳动者休假权本质上是一种人权,是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的一种,休假权应该是每一个劳动者都能切实享有,并且切实实现其目的的一项权利,由于其基本人权的特性,其不应该与企业国有私有,规模大小,公职人员还是非公职人员,工作表现,劳动性质而有所分别,他是每一劳动者在特定的经济物质条件下应该享有的社会保障的一种,劳动者的休假权是一种宪法性权利,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应该制定劳动者休假制度,切实维护劳动者的权利,休假权和劳动权、休息权一样,尽管在宪法中没有明确一休假权之一表述来完成,但是这并非表示其不是一项宪法性权利,休假权是国家应该通过国家制度保护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相协调,是国民权利体系中的重要权益,不容任何人任何行为所破坏 5。3、劳动者休假权的价值分析权利的价值包括了表象价值和目的价值,表象价值又称直接价值,即通过实现某种权利而获取一定的利益,具体在休假权上就是通过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