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邓稼先 教学目标【知识与目标】1.了解传记的常识及邓稼先、杨振宁的生平经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2.积累词语,掌握“宰割、筹划、彷徨”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过程与方法】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2.学习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择和剪裁材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第 1 课时学习目标积累词语,掌握“宰割、筹划、彷徨”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重点)学习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择和剪裁材料的方法。 (难点)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 :文章速读,整体感知1. 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学会速度课文,提取关键语句。(2)用简明的语言概况每个小标题下具体内容。 第一标题: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科学家。第二标题: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第三标题: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揭示出它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第四标题:作者为邓稼先成功的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自力更生,获得成功感到骄傲。第五标题: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肩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第六标题:对邓稼先的总的评价。2.同桌交流读音和词语的意义。目标导学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3.分组讨论:全文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六部分跟文章中心内容的关系并不紧密,能否去掉?(1)第一部分是全文的背景,把邓稼先放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中来写,既让读者更清楚了解邓稼先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 到“站起来了”所做的巨大贡献;也是作者“大手笔” 的体现。学法指导概括文段的内容可以用下列形式;(1)用文段的中心句;(2)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语,用自己的话连缀成句子;(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完全用自己的话概括。教学提示采用摘读法,引导学生按照要求找出重点句子。教学提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进行有个性的表达。学法指导记住成语的意义并且学会运用,最好2(2)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更是邓稼先光辉一生的写照,也是作者与邓稼先友谊的写照。课堂小结邓稼先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邓稼先是一位才华出众、意志坚强、信念坚定、敬业爱国、人格“ 纯正” 的科学家。布置作业1、正音、抄词、解 词2、结合课文后“研讨与练习”进一步熟读课文。的办法就是用成语进行造句,学生可以口头造句。学法指导材料的剪材主要作用:能够让文章前后协调连贯,详略得当,而且能突出文章要写的主要内容。并且材料与材料之间互相补充,统一成一整体。第 2 课时学习目标体会文章饱含感情的语言特色。找出文章中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重难点)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跳读课文,提取信息1、这篇文章的形式非常奇特。全文采用了小 标题的样式。小 标题简洁凝练,提纲挈领,使全文思路清晰、意 蕴丰富。提问:跳读课文,你能说说作者的写作思路吗?(全文六个部分紧密相连。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在中国近代史的大背景下引出邓稼先;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第三部分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凸现他的人品,揭示出它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第四部分再从侧面写邓稼先的巨大贡献和严谨的精神,是对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以恶劣环境来突出邓稼先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 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第二部分的具体化;第六部分总结全文,借书信、 电报中的话总体评价邓稼先。六个部分各有重点,同时又连成一个整体,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读来令人仰止。)目标导学二:把握特点,品味语言2、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段,反复朗 读,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纳 :第一部分最后一自然段,第二部分最后学法指导跳读课文好处:跳读课文,选取关键句来进行概况,再次熟悉文章内容,为下面对文章内容以及语言特点分析的教学做好铺垫。教学提示采用摘读法,引导学生按照梳理关键句的方法跳读文章。学法指导赏析文章的思想情感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找文章中抒情的语段,然后体会分析来把握作者3两自然段,第三部分第九、十自然段,第四部分最后一自然段,第五部分第五自然段,第六部分,这些部分都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3、精读课文第三部分,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读: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辨:哪些语段是记叙,哪些 语段是议论、抒情 ?析:记叙语段和议论、抒情语段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有什么好 处?悟:对我们的写作有何借鉴意义?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纳 :在记叙基础上抒情、议论,情感更真挚感人,观点更让人信服;如果没有记叙作基础,那么抒情、 议论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4、请同学们运用跳读的方式快速 阅读课文,先用波浪线把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准 备登场发言。目标导学三:拓展延伸,比较手法运用5、文章在介绍邓稼先时,用了大量文字写中国的近代史,这种写法比较奇。提问:谁能说说作者为好友立传, 为什么先概述近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呢?6、文章介绍邓稼先却用美国的奥本海默来对比, 这种写法也比较奇。思考:为什么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对比着写?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有烘托作用。奥本海默出类拔萃,是美国一流核物理专 家,在世界早有声望。此 处对比,不仅说明邓稼先的贡献与奥齐名,还 比他多了好多优秀品质。旨在更生动形象的表现出邓稼先的人格魅力,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坚毅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 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目标导学四:总结存储,巩固提高的思想感情,这一方法最简单、最直接,学生最易掌握。教学提示 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教给学生有关表达方式的知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体验分析问题的过程,以文指导学生的写作。 学法指导对比和衬托中的反衬相似,指把两个截然不同的事或物或人拿来比较。这样写可以突出你所要表达的感情,比如对某些事物的赞扬或是对某些事物的贬低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板书设计语言:朴实无华、平白流畅, 结合长短变化的句式写作特色 结构:横式结构法教学反思可取之处:课堂中,落实了对字词等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强化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以及作者思路的理解。2. 强化了对语言的品味以及以文指导写作的方法。3. 让学生与文本深入对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4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感知内容,画出精辟的 语句;3.反复诵读本文, 领会文意。【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2.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激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 说做合一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重点)3.细读课文,探究质疑。 (难点)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 :检查预习,了解人物。1. 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地壳 校补 赫然 函寄 漂白 仰之弥高 锲而不舍 潜心贯注 炯炯目光 目不窥园 警报迭起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群蚁排衙 迥乎不同 气冲斗牛 慷慨淋漓2. 简介闻一多先生。闻一多(1899 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 国民主战士。3.介绍作者臧克家。当代诗人。1905 年生于山东诸城。以一篇 老马成名。1933 年 9 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臧克家被誉为“ 农民诗人”。目标导学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一般人之处?2. 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3.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4.思考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概括出每一部分的内容)目标导学三 :细读课文,探究质疑细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思考下面问题: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 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 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2.学者方面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材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哪些优秀品质?并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来。 【教学提示】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梳理字词。 可事先布置学生在课前查找相关资料,指名对闻一多、臧克家进行介绍,教师做适当补充。【学法指导】记叙文层次划分的技巧:首先要注意作者是怎样合理安排和组织材料的,还要研究段落层次的安排,开头结尾的设计,段与段之间5板书设计第一部分(1-7 )唐诗杂论 严谨刻苦学者方面 楚辞校补 孜孜不倦(做说) 古典新义 日夜不懈第二部分(820)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 和“做”。第 2 课时学习目标 1.品味语句,理解含义。(重点)2.分析描写,把握形象。(难点)3.概括主旨,拓展运用。(重点)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再读课文,探究质疑。再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回答下面问题:1. 闻一多先生在“ 说和做 ”上是怎样做的?2. 革命家方面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件?这些事件体现了闻一多先生哪些精神品格?起稿政治传单 勇敢坚定革命家方面 群众大会演讲 高大无畏(说做) 参加示威游行 不怕牺牲目标导学二:品味语句,理解含义。1.先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讲一讲喜欢的理由。 2.教师提出如下句子或词语让学生讨论,说出下列句子的含义(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 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并且句式也变成“向 钻探” ,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2)目不窥 园,足不下楼,兀兀 穷年, 沥尽心血。几年辛苦,凝 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以整齐的句式,饱含深情地赞美闻一多治学之勤之钻;“ 凝结”表现治学成果来之不易。(3)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 ,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4)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教学提示】可指名朗读,也可以全班齐读。教师大力鼓励,引导,赏识评价学生圈点勾画提出不懂的句子或词语,讨论 解决。教师引导,课堂交流。【学法指导】语言描写的作用:人物的语言描写,能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结合具体语境,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6(6)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 的主人。”“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 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目标导学三:分析描写,把握形象。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目标导学四:概括主旨,拓展运用。板书设计起稿政治传单 勇敢坚定革命家方面 群众大会演讲 高大无畏(说做) 参加示威游行 不怕牺牲 教学反思可取之处:1. 本篇课文生字词较多,预习显得尤为重要。不足之处: 1. 对文中的生僻的词语解释过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效果。2.没有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恰当的评价,不能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3 回忆鲁迅先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沉浸品读文字,读出字里行间中鲁迅平凡的一面。(重点)2.感悟鲁迅在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 孺子牛”般奉献精神。(重点)【过程与方法】通过细读课文,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之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重点)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 :速读课文,概括内容1.读完本文,鲁迅先生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2.本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小事?请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按自然空行,共有十八件小事。小标题可以概括为:1 鲁迅的笑;2鲁迅走路的姿态;3穿衣裳的评论(详写);4不游公园; 5看电影的路上;6纸烟;7休息;8工作时间(详写);9踢鬼、谈鬼(详写);10吃鱼丸(详写);11病中(详写);12海婴的夸耀;13明朝会( 详写); 14病好起来了(详写);15木刻画;16“ 若没有我呢” ;17病 “好”了;18他“ 休息”了。目标导学二:分析形象,把握性格1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十八件小事,这十八件小事,你 认为【教学提示】读完全文,学生是可以对鲁迅先生留下一个初步的印象的。要引导学生概括性地进行表达【学法指导】如何确立小标7分别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或特性?2以上这些内容,看似没有什么联系,比较杂乱。你能否对它们进行归类?目标导学三:抓住细节,品味效果 本文有许多让人感动的细节。请找出你认为最受感动或最受启发的细节或语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品味从中得到的启发。鲁迅的笑声 鲁迅的坚 毅。 鲁迅的幽默。 鲁迅的慈爱鲁迅的严谨目标导学四:把握写法,感悟妙处(一)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本文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明确:(二)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的什么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作用一样吗?目标导学五:深入探讨,回味悟旨1深入探讨鲁迅:伟人凡人真人 2学习作者看似随意,但倾注满腔真挚,善用细节 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题:首先,要明白编列小标题的基本要求:贴切、简练【教学提示】在速读课文的基础上,老师让学生采用摘读法,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概括人物的品质和特性。板书设计回忆鲁迅先生萧红鲁迅先生的琐事 可亲可敬 正面描写 以小见大侧面描写教学反思可取之处:1.课堂教学能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梳理内容。2.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征不足之处: 1.根据课文内容揣摩语句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这一方面需加强 。2.通过名家名作学习来引导自己的写作还需老师分层引导,否则难以真正把握。4 孙权劝学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熟读并背诵课文,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 识。2掌握关键词句,积累成语,翻译课文。(重点)烘云托月8【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重点)2通过比较阅读,理解孙权劝学与伤仲永的异同,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后天学习的重大作用,勉励学生重视读书,养成 读书的好习惯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 :文章朗读,整体感知一.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语速。1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作示范背诵学生听读,要求注意文中字音、 语速等,并及时圈点标注。2学生自由朗读一遍后教师指名朗读。其同学从字音、 语速方面进行评价。二.结合注释,介绍作者及相关知识。目标导学二:研读探究,合作展示一.读译课文,理解文意。1.听读:先听录音,后查找不懂的字音,及不懂字词的注释。 2.解读:边朗读课文边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大意。3.释疑:重点词语积累,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语句。4.故事复述归纳中心。二.研读探讨,合作交流。1.本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 劝”,是怎么“劝” 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 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 气来谈。2.孙权劝学,语重心长,循循善诱。吕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学,效果如何?( 从鲁肃与吕蒙的“ 论议” 探讨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可见鲁肃当时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 结友 ”?(行动)目标导学三:再读感悟,体验反思一.朗读训练。全班齐读,分角色朗读。二.这个故事给你有什么启示呢?目标导学四:总结存储,课外延伸一.总结存储:成语:二个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1. “吴下阿蒙 ”2.“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学法指导古文朗读节奏划分规律:1.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主、谓、宾)。2.根据发语词、句首的语气词、关联词等虚词或总结性的词语来确定朗读节奏。3.语句倒装之处要停顿。教学提示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引导小组内订正字音和小组整体展示。9板书设计 孙 权 劝 学资治通鉴孙权 劝学 吕蒙 辞学就学鲁肃 论议 吕蒙 大惊结友5 黄河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2.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重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方式朗读感知诗歌的内涵,合作探究诗歌表现的民族精神爱国热情。【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中华之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重点)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 :首次朗读,初步感知1.自己放声朗读,读后正音。2.聆听名家朗读黄河颂,思考我们要学习黄河的什么精神?学生明确:伟大坚强3.诗人光未然又是在什么情景下创作的这首诗?目标导学二:再次朗读,研读交流1.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2.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 3.全班齐读诗歌。目标导学三:赏析文本,读后研讨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2.思考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黄河的?写出黄河什么特点?“色彩、气 势、形态、力度”,“雄浑壮阔”“ 蜿蜒宏大”。3.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培训总结报告
- 城市交通规划合同管理数据库咨询重点基础知识点
- 地下展览馆规划重点基础知识点
- 【课件】新《税收法》培训讲义
- 《新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 》课件-B3U5 Cultural Heritage
- 《银行业务课件之高端客户战略 - 中国银行内部培训模板》
- 车贷合同状态未签署协议
- 澳门婚前协议书
- 软件服务费合同协议
- 旅游退团协议书
- 踝关节骨折与脱位的诊治
- 生物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 设备管理案例综合经验
- 发现人生的闪光点主题班会课件
- 司法鉴定专题培训课件
- 智能制造装备应用专业群市场需求调研报告
- 风湿免疫疾病的药物不良反应与监测策略
-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的案例探析:以小米集团为例11000字(论文)】
-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广西陆上风电项目规划清单
- 反假货币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