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热点专题复习一:众志成城-抗震救灾PPT演示课件_第1页
高考政治热点专题复习一:众志成城-抗震救灾PPT演示课件_第2页
高考政治热点专题复习一:众志成城-抗震救灾PPT演示课件_第3页
高考政治热点专题复习一:众志成城-抗震救灾PPT演示课件_第4页
高考政治热点专题复习一:众志成城-抗震救灾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众志成诚,抗震救灾2009高考热点专题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结合实例加深对党和政府在抗震救灾中巨大作用、部队官兵强有力的支援与求助、震区人民群众自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的中华传统美德及国际友爱精神、灾后重建、抗震救灾英雄、抗震救灾民族精神等方面的认识。要注意将热点与教材知识点紧密联系起来。1.材料一: 2008年 5月 12日 14时 28分 ,四川省 汶川县 发生 里氏8.0级地震 。此次特大地震破坏特别严重,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 10个省区市 417个县(市、区)、 4667个乡(镇)、 48810个村庄。灾区面积约 50万平方公里、受灾群众 4625多万人,其中极重灾区、重灾区面积 13万平方公里,造成69227名同胞遇难、 17923名同胞失踪,房屋大量倒塌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 8451多亿元。灾情发生后,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在震后第一时间就把抗震救灾确定为全党全国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周密组织、科学调度,迅速组织各方救援力量赶赴灾区,紧急调集大批救灾物资运往灾区,精心部署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及时推动灾后恢复重建,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 2008年 5月 19日至 21日为全国哀悼日。 2.材料二: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冲锋在前,心系灾区人民安危,肩负党和人民期望,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作风,全力救助群众,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全力保障灾后恢复重建。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发扬全国一盘棋思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在灾害面前多少人自发从天南海北赶赴灾区做默默奉献的志愿者,多少人自发前往遍布全国的献血点争先恐后无偿献血,多少人自发为灾区慷慨解囊,多少共产党员自发向党费组织交纳特殊党费。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发扬救死扶伤精神,夜以继日地抢救生命。3.材料三: 截至 2008年 9月 22日,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 768.06亿元。中央财政投入 693.37亿元,其中:应急抢险救灾资金 290.12亿元,灾后恢复重建资金 403.25亿元,地方财政投入74.69亿元;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款物总计 594.61亿元,实际到账款物 594.01亿元,已向灾区拨付捐赠款物合计 268.80亿元4.材料四 : 2008年 10月 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他指出,我们的党、军队、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民族品格,这是中华民族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内在力量,显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我们的党、军队、人民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民族品格,这是中华民族勇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支柱。 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5.1、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国家用于救灾的物资属于社会保障支出,体现出财政对人民生活的保障作用。2、 国家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面对灾害,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强领导、科学指挥,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夺取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和灾后重建提供了保证。3、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抗震救灾中,始终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灾后重建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等,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生活经济生活 角度6.政治生活政治生活 角度1、这是由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人民意志的执行者。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温家宝总理等各级政府领导数次亲赴抗震救灾第一线,我国政府始终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 政府具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面对灾害,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迅速组织实施抗震救灾工作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是维护人民利益、切实履行职能的体现。3、这是树立政府权威的需要。树立政府权威,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国务院关注灾后重建,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表现。7.政治生活政治生活 角度4、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对抗震救灾斗争的统一领导,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力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体现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5、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民主执政理念,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抗震救灾中,胡锦涛总书记等各级党委领导亲临一线组织指挥,广大党员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切实践行了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8.文化生活文化生活 角度1、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大力弘扬这种精神,使之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2、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弘扬这种精神将激励灾区人民排除万难重建家园,将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9.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 角度1、意识具的能动作用,对改造客观世界具的指导的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在抗震救灾中迸发出来的众志成诚、团结奋战的精神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2、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必须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大力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诚,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3、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指挥救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