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犯罪现场勘查试题库一、填空题第一章:1、 ( 犯罪行为要素 )是犯罪现场的根本标志;2、犯罪现场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留痕性、 ( 反映性 ) 、复杂性、易变性;3、根据犯罪现场在犯罪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划分,分为( 主观现场 )和( 关联现场 ) ;4、人为因素引起原始现场的改变,主要是人为( )改变。5、是否犯罪现场关键要看勘查的现场是否存在( 被侵害对象及物质环境的变化 ) 。6、犯罪现场的伪装迹象常常是通过( 各种反常迹象 )表现出来。7、犯罪现场是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地点和( 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 痕迹或物证的一切场所) 。 第二章:1、保护现场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 义务 ) 。2、保护现场的时间通常是从犯罪案件发生或现场被发现时开始到( 现场勘查结束 )为止。3、对于爆炸、纵火现场,现场保护人员必须在报告公安机关和( 消防部门 )的同时,立即赶赴现场。4、现场上痕迹、物证的保护方法主要有:(记录法 ) 、标记法、 (遮盖法 ) 、转移法。5、对浸泡在水中的被害人,若已没有救活的希望和可能,则( 不必打捞上岸 ) 。6、对水中发现的尸体进行保护时,一般(选用遮盖法 ) 。7、保护室外现场时对痕迹物证进行遮盖应注意不要选择( 透风雨的材料 ) 。8、保护现场中实施急救人命的紧急措施既适用于受伤的被害人,也适用于( 犯罪嫌疑人 ) 。9、现场勘查指挥员达到现场后,首先要通过听取(现场保护人员 )的汇报了解案件及现场情况。第三章:1、 现场勘查的主体是( 侦查人员 ) 。2、 现场勘查是侦破案件的起点和( 基础 ) 。3、 ( )是现场勘查的首要任务。4、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101 规定,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现场指挥员 )的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5、 识别伪装、伪造的关键,往往是发现现场上的( ) 。2第四章:1、凡是( ) 、为人公正的公民均可作见证人。2、现场勘查结束后,侦查人员应撤离现场保护,并通知( )进行妥善处理。第五章:1、在对现场勘查人员进行分工时,技术人员应在( )组。2、现场勘查指挥员达到现场后,首先要通过听取( )的汇报了解案件及现场情况。3、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101 规定,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 )的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第六章:1、抢劫、强奸犯罪现场访问的重点对象是( ) 。2、现场勘查获取侦查线索和证据的来源和途径,一是现场访问,二是( ) 。3、在侦查实践中,通常我们习惯把受到人身侵害的人称为被害人,而把受到财产侵害的人称为( ) 。4、在对( )访问之前,应做好安定情绪的工作。5、 “两拦”案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被害人和犯罪分子( ) 。6、现场访问中对被害人和知情人的调查访问应当尽可能在( )进行。7、对被害人的访问首先应做好( )的工作。8、现场访问对象有使用( )提供证言的权力。9、现场访问应尽可能在( )进行。10、抢劫杀人案件中,访问首先应询问( ) 。11、发现、收集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的两种不同途径分别为( )和现场勘验。12、现场访问前应通过调查了解访问对象的身份和( ) 。13、对未成年人的访问,应当邀请其( )或监护人参加。14、对于生命垂危的人的访问,应当由( )予以协助。15、正式提出访问问题之前,应与访问对象进行必要的( ) ,以确保访问工作的顺利进行。16、一般情况下,向访问对象提出访问问题,多采用( )提问方法。17、针对性犯罪案件中女性被害人的访问,常常采用( )提问方法。18、 ( )主要适用于访问对象不愿陈述或不能陈述的情形。19、 ( )主要适用于访问对象陈述中出现矛盾、模糊、零乱和漏洞等情形。20、现场访问笔录记完后应当交给访问对象核对或( ) 。21、问过程中,侦查人员应做好对访问对象姓名、身份、及( )的保密工作。22、现场访问时侦查人员应该依法告知访问对象应如实提供证言,有意作伪证或( )要负法律责任。3第七章:1、现场上留下的痕迹能够清楚地辨认出犯罪分子地行走路线,这时可选用( )的顺序勘验。2、杀人案件的现场勘验应以( )为中心。3、现场搜索是在现场勘查过程中,对现场周围进行( )的一种侦查行为。4、在杀人碎尸案件中,发现尸块的地方往往不是( ) 。5、现场勘查结束后,侦查人员应撤离现场保护,并通知( )进行妥善处理。6、现场勘验记录对于犯罪无关的内容应当( )或省略不记。7、在侦查实践中,人们往往将( ) 、现场绘图、现场照相称为“三录” 。8、凡多次勘验的现场,每次勘验均应做( ) 。9、在现场勘验中进行的公开搜查叫做( ) 。10、现场搜索中发现的痕迹、物品,应一并记入( ) 。11、 ( )是指与犯罪有关的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反映形象。12、对尸体进行解剖,需经( )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13、勘验被撬的保险柜,应遵循( )原则。14、勘验过程中提取痕迹、物品时,均要先( ) ,然后才能提取。15、对犯罪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时,要遵循“突出重点、 ( ) ”的原则。16、 ( )是现场勘验罪基本的工作方法。17、现场搜索应当由( )负责进行。18、对公民住宅进行搜索,应出示( ) 。19、现场实验,对同一实验应( )进行,必要时应变换实验的条件和方法。20、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人身检查,若嫌疑人拒绝检查,侦查人员( ) ,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强制检查。21、检验、解剖尸体时,应当捺印尸体指纹和( ) 。22、在现场搜索中,发现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应当予以( ) 、 ( ) 。23、现场实验中肯定性结果常常对所审查的问题作出( )结论。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1、现场勘验笔录叙事部分记载的顺序应与( )的顺序一致。2、拍照犯罪痕迹和物证都要使用( )照相法。3、现场勘验记录的内容是犯罪现场上与犯罪有关的情况和( ) 。4、在侦查实践中,人们往往将( ) 、现场绘图、现场照相称为“三录” 。5、利用比例照相法拍摄时比例尺与被拍摄物应放在( )上。6、现场勘验笔录经见证人签名盖章后,若发现笔录中确有错误或者遗漏之处,可另作更正或( )笔录。7、现场勘验记录对于犯罪无关的内容应当( )或省略不记。48、凡多次勘验的现场,每次勘验均应做( ) 。9、能够反映现场所在区域的位置及周围环境的图形称之为( ) 。10、对现场上发现的痕迹、物品进行记录时,应遵循( )的原则。11、若发现现场勘验检查笔录中有错误或遗漏,可另作( )或( )笔录。第十一章:二、单项选择题第一章:1、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 ( ) 。A、行凶杀人的地点 B、犯罪分子来去现场的路线C、盗取财物的地点 D、对受害者实施抢劫的地点2、 ( )是犯罪现场的根本标志。A、时间 B、空间 C、犯罪行为 D、物质形态发生变化3、犯罪现场区别与非犯罪现场的根本标志( ) 。A、时间 B、空间 C、犯罪行为 D、物质形态发生变化4、犯罪现场的核心要素( ) 。A、时间要素 B、空间要素 C、犯罪行为要素 D、物质形态变化要素5、 ( )是犯罪行为的必然结果。A、作案时间 B、作案空间 C、犯罪意用 D、物质形态变化6、不可勘查现场案件的侦破、主要靠( )方法。A、打现行 B、截获 C、摸底排队 D、群众揭发检举 E、阵地控制7、第一、第二、第三现场是根据( )来划分的。A、根据犯罪现场的价值 B、根据实施犯罪行为的先后顺序C、根据犯罪现场在犯罪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D、G 根据同一现场的不同部位8、杀人碎尸案件、首先发现的常常是( ) 。A、第一现场 B、主体现场 C、变动现场 D、关联现场9、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要场所称之为( ) 。A、主体现场 B、关联现场 C、原始现场 D、变动现场10、主体现场和关联现场是根据( )来划分的。A、犯罪现场的价值 B、施犯罪行为的先后顺序C、现场所处的空间位置 D、犯罪现场在犯罪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11、关联现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A、常常有伪装或破坏; B、不容易全部被发现;C、很少留有痕迹物证; D、常距离主体现场较远第二章:51、现场保护的时间通常是从犯罪案件发生或现场被发现时开始到( )时为止。A、侦查人员赶到现场 B、现场勘查工作结束 C、现场勘查正式展开D、向侦查人员汇报情况结束2、现场保护人员对要求进行现场采访的新闻记者,应( ) 。A、劝退 B、允许进入现场 C、设置现场接待站 D、根据实际情况再决定是否可以允许其进入现场3、对于现场保护过程中发现的重大犯罪嫌疑人,保护人员应该做到( ) 。A、 当场拘留并严加看押 B、逮捕 C、布置专人秘密监视 D、当场予以搜查4、现场保护的时间,通常是从犯罪案件发生或现场被发现时开始到( )为止。A、侦查人员到达现场 B、向侦查人员汇报完现场情况 C、现场勘查开始 D、现场勘查结束5、划定露天现场保护区范围,通常的做法是( ) 。A、将保护区划的大一些 B、将保护区划的小一些 C、准确划定保护范围 D、保护过程中不断调整保护区范围6、划定室内现场保护区范围时,着重考虑( )的大小。A、现场中心部位 B、现场外围部位 C、两方面都应考虑 D、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其中一方面7、单门独院的室内现场一般是在门窗外( )米左右划出一道现场警戒线、设岗看守。A、3 B、5 C、35 D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8、下列哪类现场适合运用警戒法来保护其中的痕迹、物证( ) 。A、遇有某种特殊紧急情况的室内现场 B、遇有某种特殊紧急情况的露天现场 C、一般的室内犯罪现场 D、一般的露天犯罪现场9、对于现场保护过程中发现的重大犯罪嫌疑人,保护人员应该做到( )A、当场拘留并严加看押 B、逮捕 C、布置专人秘密监视 D、当场予以搜查10、在某现场的入口处发现一把锤子,现场保护人员应( ) 。A、提取并妥善保管该锤子,待勘查人员到场后交给他们;B、提取该锤子并组织群众辨认;C、提取该锤子并注意发现锤子把上的手印;D、把它划在保护范围内认真保护,待勘查人员到场后指给他们;11、指挥员到达现场后了解案件及现场的情况主要通过听取汇报,亲自询问和( )A,勘查现场; B ,勘验现场;C,巡视现场; D ,检查现场;12、对铁路上发现尸体的现场保护时应( )A,中断交通封锁现场; B ,通知刑侦部门尽快赶赴现场勘验;C,将尸体移到适当位置; D,指挥火车绕道通行;13、现场保护组主要由( )组成。6A、侦查员;B、技术员;C、工作人员;D、派出所民警;第三章:1、现场勘查的首要任务是( ) 。A、查明主体的情况 B、查明犯罪活动情况 C、发现、收集犯罪证据 D、初步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2、 ( )是指根据现场分析的情况,侦查工作应查找具备什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A、 侦查计划 B、侦查方向 C、侦查范围 D、侦查部署3、现场勘查工作的核心内容是( ) 。A、 现场保护、现场分析、现场访问;B、 现场勘验、现场分析、现场保护;C、 现场访问、现场勘验、现场分析;D、 现场记录、现场分析、现场制图;第四章:1、 下列人员哪些适宜作见证人( )A、 被害人的家属 B、退休的公安人员 C、未成年人 D、在本地临时居住的人员2、现场勘查见证人应当是( )组成。A、由一人;B、由二人;C、由三人; D、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由几人。第五章:1、在城市内发生的重、特大案件的现场,一般由( )的侦查部门负责勘查。A、 基层公安保卫工作组织; B、公安分局;C、市公安局; D、省公安厅2、现场勘查时聘请来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应该( ) 。A、 协助现场勘查人员勘验现场;B、独立完成现场勘验工作;C 、对现场勘验情况进行见证;D、组织进行现场勘验工作。第六章:1、当同一案件或同一问题有两个以上的知情人时,现场访问( ) 。A、可采取开座谈会的形式 ;B、为加快速度只要访问一个知情人即可;C、应单独分别进;D、可让其选派代表来反映情况。2、被害人和事主都是案件的受害者,他们的区别( ) 。A、没有明显的地方;B、前者受到人身伤害,后者受到财物损失;C、前者受到财物损失,后者受到人身伤害 ;7D、前者已死,后者未死;3、从现场围观的人中发现知情人主要应注意那些( ) 。A、流动对象;B、可疑对象; C、在现场周围工作的人;D 、现场周围居住的人;4、当访问对象提出为自己的姓名和隐私要求保密时,应( ) 。A、教育他以大局为重,配合侦查工作; B、 给予回绝;C、先答应,然后视侦查需要决定是否公开; D、答应并信守诺言;5、抢劫杀人案件现场访问对象中首先应进行询问的是( ) 。A,左右邻居 ; B ,报案人;C,曾经目睹犯罪分子的人; D,财物保管人;6、具有“怕承担责任心理”的访问对象是指( ) 。A、于犯罪分子过去干过坏事的人;B、拿不准怕犯诬陷罪的人;C 、对案件的发生负有一定责任的人;D、与犯罪嫌疑人有一定关系的人7、选择现场访问的场所时应考虑( ) 。A、 远离发案现场;B、有利用保密;C、不妨碍现场勘验;D、比较肃静;E、便于联络;8、必须禁止的现场访问方式有( ) 。A、 暗示、引诱;B、刑讯逼供;C、侮辱人格;D、泄露隐私 E、旁敲侧击;9、露天杀人现场,对报案人进行访问,应选择在( )地点进行。A、尸体旁边 B、刑警队长办公室 C、勘查车 D、报案人家里第七章:1、现场范围不大,中心部位明显,痕迹物证比较集中的现场,应采取( )的顺序勘验。A、从外围向中心; B、从中心向外围;C、分片分段 ; D、沿着犯罪分子的;行走路线;2、现场中心在室内,留在室外的痕迹物证因自然或人为的原因随时可能受到破坏,这时应选用( )勘验顺序。A,中心向外围; B,外围向中心;C,从某个特定的部位开始勘验 ;D,分片分段分层勘验;3、通过现场上显现出多枚指纹分析判断人数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比较法; C、搜索法; D 保护法4、划定现场勘验范围要本着“突出重点, ( ) ”的原则。8A,宁大勿小; B ,照顾全面;C,适时修正 ; D ,适当扩大;5、寻找发现碎尸案件现场抛弃的尸块方法( ) 。A、技术法 B、实验法 C、搜索法 D、观察法6、放火案件现场的勘查通常采取( )的顺序。A、从中心向外围 B 、从外围向中心 C 、从特定部位开始 D、分片分段7、一般而言,针对进出口不同的现场多采用( )顺序进行勘验。A、从进口处开始勘验 B、从出口处开始勘验 C、从进口、出口同时勘验 D、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上述三种方法中的一种。8、室内外现场的巡视方法为( ) 。A、 先中心后外围 B、先外围后中心 C、分部位分层次 D、分片段分主次9、若现场中心部位发现两种足迹,则说明( ) 。A、犯罪份子为两人 B、一种为犯罪份子的,另一种为犯罪人的 C、结合外围部位足迹情况,确认犯罪人数 D、以上答案没有正确的10、对现场勘验和现场访问两方面材料进行比较,若出现矛盾,则( ) 。A、对现场访问材料重新查证、核实B、对现场重新进行勘验C、对现场勘验和现场访问两方面材料都要重新进行查证D、根据主观判断决定对哪一方面材料重新查证、核实第八章:1、强奸杀人案件案件现场上床单上的精斑痕迹使用( )法提取。A、静电吸附法 ; B、AC 纸法;C、剥刮法; D、实物法;、2、光滑油漆木器桌面上潜在汗液指纹,可用( )呈现A、粉显法 B、哈气法 C、熏染法 D、静电法3、成趟立体足迹适用( )法提取A、实物法 B、静电法 C、灌取法 D、照相法4、寻找命案现场上血痕应用( )法。A、观察法 B、比较法 C、实验法 D、访问法5、对于电镀物体上的手印不适合使用( )进行显现。、青铜粉;、铝粉;、石墨粉;、磁性粉末6、对于怀疑搪瓷或陶瓷物体上可能留有犯罪相关手印,可以采取( )的方法进行寻找发现。A、透射光观察法;B、肉眼观察法;C、反射光观察法;D、显现法。7、提取足迹最稳妥的方法是( )A、照相法 B、静电吸附法 C、石膏制模法 D、实物提取法9第九章:1、墙上有喷溅湿血迹的杀人现场应当用( )法提取血迹。A、现场实物法 ; B、现场转移法;C、现场照相法 ; D、现场显现法;2、 ( )属于犯罪行为引起或造成的物质A、火药残渣 B、粪便 C、毛发 D、足迹3、犯罪凶器和犯罪工具的区别在于( ) 。A、两者的使用目的不同;B、两者的种类不同;C、两者形成的痕迹不同;D、两者在侦查中的作用不同;4、白灰墙上的干血迹适用( )法提取。A、拍照法 B、静电法 C、剥刮法 D、碘熏法第十章:1、在构成现场勘验记录的几种形式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现场勘验笔录 ; B、现场绘图;C、现场照相 ; D、现场录相;2、指向标志一般绘制在现场图的( )位置。A、左上角 B、左下角 C、右上角 D、右下角3、柜子被橇、墙上有痕迹的现场,应当画( ) 。A、 现场方位图;B、现场局部平面图;C、现场立面图D、现场平面展开图;4、现场勘验笔录经见证人签名、盖章后,若发现笔录中确有错误或遗漏之处,可制作( )笔录。A、 补充笔录; B、更正笔录;C、补充或更正笔录 ;D、重新制作勘验笔录5、现场勘验笔录记载的顺序应当与( )的实际顺序一致A、现场勘验;B、现场照相;C、现场录相 ;D、现场绘图6、绘制室内现场平面图的一般步骤是( )A、绘制墙壁外侧线-绘制墙壁内侧线-绘制门窗-绘制室内结构和陈设物品-其它痕迹物证B、绘制墙壁内侧线-绘制墙壁外侧线-绘制门窗-绘制室内结构和陈设物品-其它痕迹物证C、绘制墙壁外侧线-绘制墙壁内侧线-绘制室内结构-绘制门窗和陈设物品-其它痕迹物证D、绘制墙壁内侧线-绘制墙壁外侧线-绘制室内结构-绘制门窗和陈设物品-其它痕迹物证107、为了反映现场在周围环境中的位置及现场与本案有关联的其他场所,应绘制( )A,现场全貌图 ; B,现场方位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山东省威海市化学高一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辽阳市重点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患者不戴腕带的原因
- 警犬双盲测试题及答案
- 外科助理考试题及答案
- 外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家电公司合同管理规章
- 酒店值班考试题及答案
- 中医绪论试题卷及答案
- 邮政春招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应用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八师兵团职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临时工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网络培训考试答案
- 推拿学基础题库及答案
- 水利工程档案验收项目法人自检工作报告
- 工资管理课件
- 电商客服培训 课件
- 2025社区治理一表通应用规范
- 中国古诗词歌曲课件
- GB/T 26148-2025高压水射流清洗作业安全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