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全国联考教育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教育硕士全国联考教育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教育硕士全国联考教育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教育硕士全国联考教育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教育硕士全国联考教育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1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全国联考教育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21998 年教育硕士教育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 学制2、 学科课程3、 校园文化4、 教学原则5、 体育二、填空题1、在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于( )开始盛行.2、 (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3、在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史上,以泛爱教育为旗帜,提倡自然教育的教育家( ) 。4、关于人身心发展动力有不同的观点,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我国古代( )论的代表。5、当人的机体在某一方面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这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中的( )性。6、教科书编写要处理好知识的逻辑顺序和与( )的关系。7、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或者能力得到发展的理论是( )论。8、课堂教学过程一般有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 ( )检查知识等几个阶段。9、教师运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是德育的( )法。10、提出通过集体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主张的教育家是( ) 。三、选择题1、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要求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 。A 二战以后 B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以后 C 废除科举制度之后 D 文艺复兴后2、决定教育目的性质和方向的是( ) 。A 生产力发展水平 B 政治经济制度 C 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D 教与学的基本规律3、 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是指在教学中应( ) 。A 理论联系实际 B 及时巩固 C 因材施教 D 启发式教学4、 活动课程的概念是针对什么课程提出来的( ) 。A 广域课程 B 综合课程 C 学科课程 D 核心课程5、 班级活动是指( ) 。A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 B 以建设和发展班集体为主要目得的活动C 除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的一切活动 D 班会晨会等常规性活动四、断题1、终身教育主要是成人教育。2、个体的发展是在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条件下,个体能动实践的结果。3、课外活动就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4、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5、一堂好课的标准主要是看是否完成了教学大纲。五、论述题1、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是什么?2、简述活动和交往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3、新技术革命对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请联系实际加以阐述。1999 年教育硕士教育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教育的终身化是( )教育的特征。- 3A 文艺复兴时期的 B16 世纪 C19 世纪 D20 世纪2、个体在不同的年龄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总体特征,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矛盾,指的是个体发展的( ) 。A 不平衡性 B 顺序性 C 阶段性 D 差异性3、学校课程应以目前正在发生变化的社会功能、社会生活为内容,是 ( ) 的主张。A 社会中心论 B 学科中心论 C 儿童中心论 D 多元化课程论4、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 ( ) 。A 提供感性材料 B 引起学习动机 C 帮助领会知识 D 知道运用知识5、提出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理论的是( ) 。A 科尔伯格 B 杜威 C 涂尔干 D 马卡连柯二、填空题1、赫尔巴特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把教育价值的理论建立在( )基础上。2、宋代以后,儒家的经典的、 、 和( )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基本依据。3、 ( )认为 ,现代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是知识的进步,技术的改进,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4、在个体的发展中, ( )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5、制定教育目的的中心问题是要解决( )之间的矛盾。6、在课程问题上( ) 强调古典语言,数学 逻辑学等学科的教育,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7、教科书是( )的具体化,是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8、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称为( ) 。9、教师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 ( ) 。10、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者,德育内容和 ( ) 四个基本要素构成。三、名词解释1、个体发展的内发论2、智育3、综合课程4、教学策略5、陶冶教育法四、判断题1、现代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日趋分化。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代名词。3、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和教学目标构成了学校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4、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的对待学生。5、班主任的工作重点是建设班集体。五、论述题1、试述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2、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简单述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思想。2000 年教育硕士教育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与义务教育最接近的概念是( ) 。A 普及教育 B 强迫教育 C 基础教育 D 国民教育2、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论述教学的专著是( ) 。- 4A 大教学论 B 普通教育学 C 学记 D 论语3、学生已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教育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被教育学家称为( ) 。A 顺序性 B 最近发展区 C 阶段水平 D 互补性4、 ( )是一种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各年级学习内容的课程。A 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潜在课程 D 核心课程5、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 。A 集体教育思想 B 纪律教育 C 劳动教育 D 爱国主义教育二、填空题1、西方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 )中2、教育与文化的联系不可分,他对整个文化起着保存承传改造( )的作用。3、课程设计所形成的文件称为 ( ) 。4、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 ) 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5、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灵活多样性,和( )等基本特征,6、课的类型一般有两种分类,即根据教学任务和( )来分。7、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 。8、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全班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又要注意个别差异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特长的原则被称为( ) 。9、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10、选答型试题可以分为是非题( )与组配试题三种。三、名词解释1、外铄论2、劳动技术教育3、活动课程4、教学计划5、个性发展四、判断题1、 教育目的不等于培养目标。2、 班级管理制度是良好的班集体建设的决定因素。3、 教学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是同一过程。4、 不能把学生主体论等同于儿童中心论。5、 教育民主化就是指教育机会均等。五、论述题1、 简述现代技术的功能。2、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要求。3、 怎样理解在新形势下的德育的开放性?请举例说明。2001 教育硕士全国联合考试教育学试题一、选择题1、教育即生活的命题是由( )提出来的。A 凯洛夫 B 杜威 C 赫尔巴特 D 斐斯泰洛齐2、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称为( ) 。A 学习内容 B 教学内容 C 狭义课程 D 广义课程3、 社会学习论者的研究表明,受到奖励和指责的榜样对儿童具有( ) 。A 替代强化作用 B 示范作用 C 暗示作用 D 激励作用4、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普及程度,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需求是在( )时期提出的。A 第一次工业革命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第三次工业革命 D 信息革命- 55、 学科内容的安排既要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又要保持一定的难度和速度,并注意到新旧知识的联系,这主要体现( )的要求。A 循序渐进和促进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B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C 集体教学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D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二、填空题1、 建国居民,教学为先 出自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论著( ) 。2、学科中心论主张学校课程以学科知识的分类为基础,以( )为核心,以掌握各科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为目标。3、近 20 年来我国相继提出了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化排列的结构迁移说,阶段连续说,和螺旋循环说三种基本观点和模式,并具体运用了其中的( )研制了各级学校的德育大纲或纲要。4、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 ( )教育的演变过程。5、有别于人类一般实践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方式,教育实践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 ( )主要方式是实验演示教学录像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设置模拟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6、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具有教育性,社会性,德育随社会的发展演化而发展变演化,具有历史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德育的原理原则和内容和方法等存在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 ) 。7、根据赫尔巴特的多方面兴趣理论,将教学过程划分为明了 联想 系统 ( )四个阶段。8、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几个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称为课的( ) 。9、校园文化可分为校园的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课程活动文化等,其中( )是校园文化的核心。10、借助摄像机,和录像机训练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和一种小型的教学互动称为( ) 。三、名词解释1、 广义的教育2、 道德两难法3、 教学策略4、 课外活动5、 教育民主化四、判断题1、 青少年学生是权利主体。2、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3、 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4、 师生关系是知识的授受关系。5、 潜在的课程并不是真正的课程。五、论述题1、 试论教育的文化功能。2、 联系实际阐述教育过程中知情意三者的关系。3、 论述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思想。2002 年教育硕士教育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在个体的发展问题上,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孟子 B 格塞尔 C 威尔逊 D 华生2、明确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 。A 舒尔茨 B 斯特鲁米林 C 布鲁纳 D 亚当斯密- 63、提出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的主张的著作是( ) 。A 大学 B 论语 C 学记 D 中庸4、古希腊最早提出教育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的思想家是( )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斯多德 D 赫拉克利特。5、皮亚杰有关发生认识论的研究,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 互补性 B 个体差异性 C 不平衡性 D 顺序性6、用测量知识的题目去测量学生的智力,这样的测验显然缺乏( ) 。A 难度 B 信度 C 效度 D 区分度7、随机管理策略多用于 ( )学习和其他复杂行为的学习中。A 知识 B 技能 C 概念 D 态度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1966 年提出的关于教师的地位的建议中把教师工作视为( ) 。A 职业 B 专业 C 事业 D 以上三者9、我国法律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人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明确做出此规定的是 ( ) 。A 教育法 B 义务教育法 C 教师法 D 未成年人保护法。10、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第三阶段的道德思维或道德推理是( ) 。A 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 B 以相对的快乐主义为定向 C 以人际和谐或以好孩子为定向 D 以尊从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二、填空题1、在个体身心发展动力的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是( ) 。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 )年。3、美国教育家( )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从做中学的过程。4、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社会 知识 和( ) 。5、涂尔干认为德性有纪律精神、牺牲精神、 ( )和( )三要素组成。三、名词解释1、发展关键期2、终身教育3、课的结构4、认识的间接性5、观察学习四、判断题1、美育即艺术教育。2、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是一回事。3、教学过程的结构是教育模式。4 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5、学生品德是个体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六、论述题1、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你对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内涵和现实意义。2、谈谈课程现代化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3、围绕如下问题分析评论下列案例。案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道德教育?这位教师使用了哪些方法教育学生?案例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就在今天上午,加仑让我们知道了它是怎样的一个人,因为有事,我进教室晚了一些。不过教师还没来,三四个男孩子正在逗弄可怜的克罗西。就是那个红头发,残了一个手臂,还有一个卖菜的妈妈的男孩子。他们用尺子戳他,用剥了皮的栗子壳砸他的脸,恶意的模仿他残臂的的姿势,取笑他是个残废,- 7是个怪物。他孤零零的坐在板凳上,脸色惨白,求饶的目光从一个人的脸上转到另一个人的脸上,恳求他们放过他。可那些人恶作剧的的模仿更甚了,他气得发抖,满脸通红。突然,一脸坏相的弗兰提跳上了一张长凳,装作两壁各跨一只篮子的样子,取笑克罗西那以前常来校门口接儿子的母亲,她现在正在卧病在床。许多人开始大笑,克罗西狂怒了,他抓起一只墨水瓶,用尽全力向那坏蛋砸去,可是弗兰提避开了,墨水瓶正砸在在刚巧走进来的老师身上。大家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吓得不敢出声。老师脸色苍白得走上讲台,用严厉的声音责问:“谁干的”?没有人回答。老师提高了声音,又问了一遍:“谁干的”?可怜的克罗西似乎感动了加仑,他突然站起身来坚定的说 :“是我” 。老师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呆坐的学生,然后平静的说 :“不是你” 。顿了一顿,他又说:“这一次,我不会罚那个犯错误的人,站起来把” 。克罗西站了起来,抽气的说:“他们砸我,还侮辱我,我气昏了头,才扔的”。 “坐下吧” ,老师说, “侮辱他的人,站起来” 。四个人耷拉着脑袋站了起来。“你们几个,竟然去侮辱一个根本没有冒犯你们的同伴,竟然去挖苦一个本来不幸的人,竟然去攻击一个无力自卫的人,你们这是卑鄙的行为,是懦夫” 。说完,他走下讲台,来到耷拉着脑袋的家伦面前,伸出一只手放在加仑的腮下,抬起他的头,老师注视着加仑的眼睛,对她说:“你是一个高尚的人” 。加仑附在老师的耳旁,不知说了些什么,然后老师就对四个顽皮的同学说:“这次原谅你” 。2003 年教育硕士教育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是在 ( ) 。A 1911 B 1905 C 1898 D 19022、古代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董仲舒3、决定公民受教育权利的根本要素是( ) 。A 科学技术状况 B 社会生产力水平 C 政治经济制度 D 文化价值观念4、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学者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主要通过的国家是 ( ) 。A 美国 B 德国 C 法国 D 日本5、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的思想家是( ) 。A 裴斯泰洛齐 B 卢梭 C 康德 D 洛克6、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 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 ) 。A 教学大纲 B 课程标准 C 课程计划 D 教学参考书7、发现教学探究教学和问题教学属于( ) 。A 以掌握知识为主的方法 B 以训练技能为主的方法C、以陶冶情感为主的方法 D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8、一种使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为显著特点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道尔顿制 B 班级授课制 C 贝尔兰卡斯制 D 分组教学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儿童青少年的( ) 。A 受教育的权利 B 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C 接受六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D 接受五年义务教育的权利。10、间接的道德教育就是( ) 。A 在各科教学中渗透道德影响 B 在学校集体生活中渗透到的影响C 学校道德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 D 以上三者。二、填空题、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 ( )和互补性。、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两条道路来实现,一条是教育( ) ,另一条是再生产劳动力。、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学原则中的教学中的生活实际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教学规定的与实践活动相关的( )二是学生本身的实际、三是社会实际 。- 8、教学工作以 ( )为中心环节。、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了维护儿童权利的基本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 原则。三、名词解释教育资本储量、教育民主化、演示法、形成性评价、平行教育原则四、判断题、中等教育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渗透是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要用探究式学习取代接受式学习。、教学过程就是认识过程。、师生平等。、班级集体是班级学生和任课教师共同生活的集体。五、论述题、试述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内涵即意义。、论德育目标要坚持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六、案例分析、试从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角度评析这节数学课。一项旨在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实验研究,开出了一节名为“找圆心”的数学观摩课。执教老师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过那些圆的图形,然后引导他们利用圆形物在纸上画圆,并让每个学生把画好的圆剪下来,这样每个学生手上都有了一个不知道圆心的圆纸片。怎样找圆心呢?老师用投影仪提示,“将手中的圆对折、展开;换个方向,再对折,两条褶痕的交叉点就是圆心。 ”学生按提示操作,果然找到了圆心。2004 年教育硕士教育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是( ) 。A 人类社会出现 B 交往的出现 C 学校的出现 D 语言的出现2、 17 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 ) 。A 自然性 B 世俗性 C 社会性 D 阶级性3、 孔子的因材施教适合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 不平衡性要求 B 个性差异性要求 C 顺序性要求 D 互补性要求4、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主要通过( )A 美国 B 德国 C 法国 D 日本5、 反映教育活动中人的个性化要求的现代教育特征是( ) 。A 教育的民主化 B 教育的全民化 C 教育的多元化 D 教育的终身化6、我国从( )开始实行班级授课制。A 唐代 B 民初 C 清末 D 新中国成立7、把教学过程分为情境、问题、观察、解决、应用等教学步骤的教育家是( ) 。A 杜威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斐斯泰洛齐8、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明确提出要把广泛性要求与先进性要求结合起来是( ) 。A 对一部分的人的要求 B 对党员的要求 C 既有普遍性要求,又有特别要求 D 所有人的要求9、在社会学习理论中,观察学习又称为替代学习或( ) 。A 行为习得 B 模仿学习 C 道德学习 D 强化学习- 910、涂尔干认为德性是由纪律精神,牺牲精神 和( )组成。A 合作精神 B 正义感 C 同情心 D 意志自由二、填空题1、 校园文化可分细分为校园的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和( )以及课程活动文化。2、 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的关键因素是( ) 。3、 现代教学策略的实施,提倡选择性学习 参与学习 自主学习和( ) 。4、 教师对学生进行模拟考试属于( )评价。5、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标准分类与代码中,教师被列在( )这一大类。三、名词解释1、 全民教育2、 道德教育3、 学科中心论4、 螺旋循环学说5、 道尔顿制四、辨析题1、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培养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充分条件。2、 教学评价就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3、 班集体要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4、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用探究式学习取代接受式学习。5、 道德教育的过程必须遵循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磨练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的过程。五、论述题1、 论教育对人的地位的提升。2、 联系实际试论校内环境对学生品德的影响。六、案例分析彭老师正在给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阅读课。突然,有学生兴奋的喊起来,哇 好大的一只鸟阿,学生们一下子都把目光移向了窗外, ,好奇的问,在哪儿啊 ,显然,他们的注意力转到了教室外面那只大鸟上” 。彭老师见机一动,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急切的问,在哪里呢,在哪里,彭老师顺着孩子们的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有一只漂亮的大鸟,大鸟受了惊扰。飞走了。同学们只好回到了座位上,意犹未尽,彭老师见状打开了话题,孩子们,你们为什么喜欢这只鸟啊,因为很好看,因为它长得很大。他长着银灰色的羽毛,很美丽,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个不停,顿时又变得的兴趣盎然了,下课铃响了,彭老师笑咪咪的对大家说,今天晚上的抄写作业取消了,回家后每人写一篇短文,描述你们看到的那只大鸟,并把自己看鸟的心情写进去,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去查相关资料。明天在课上我们一起交流。2005 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教育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隋唐以后兴起的科举制度废除于 。A1898 年 B1902 年 C1912 年 D1905 年2、卢梭的作品爱弥尔阐述了 教育学说。A 自然主义 B 国家主义 C 实用主义 D 科学主义3、直接制约教育性质和发展方向的社会因素是 。A 生产力水平 B 科学技术 C 文化传统 D 政治经济制度4、在个体发展动力的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是 。A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B 外烁论 C 内发论 D 一般发展论5、19 世纪中叶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并大力提倡科学课程的英国教育学家是 。 A 洛- 10克 B 赫胥黎 C 斯宾塞 D 达尔文6、教师演示各种事物,运用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 。A 实验法 B 演示法 C 参观法 D 实习作业法7、教学中两种基本的学习方式是 。A 集体学习和个体学习 B 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 C 模仿学习和探索学习 D 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8、杜威集中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