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JIT5H-100变速器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1页
HLJIT5H-100变速器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2页
HLJIT5H-100变速器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3页
HLJIT5H-100变速器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4页
HLJIT5H-100变速器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买文 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摘 要 从汽车诞生时起,汽车变速器在汽车传动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现代汽车上广泛采用内燃机作为动力源,其转矩和转速变化范围较小,而复杂的使用条件则要求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为解决这一矛盾,在传动系统中设置了变速器。 本文以 哈飞路宝 汽 车 的一些整车参数和发动机参数为依据,进行变速器的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的确定,变速器 主要参数如挡数、传动比范围、中心距、各挡传动比、外形尺寸、齿轮参数、各挡齿轮齿数的选择,齿轮、轴、轴承的设计校核,同步器、操纵机构及箱体的 设计 及对轴的有限元分析 。 在设计的过程中,本文 根据 轿车 变速器的设计要求和车辆动力传动系统自身的特点, 参考多篇文献资料,以及国内外变速器设计图册,从经济性和实用性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设计出一种两轴式 五挡 变速器。 关键词: 变速器;齿轮;轴;箱体;设计 买文 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a in as of s in a To is up in is on a u in of of as of of of of on of a of at a of is 文 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目 录 摘要 第 1 章 绪论 1 题的目的及意义 1 内外研究现状 1 究方法 设计 2 究内容 设计 3 第 2 章 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 4 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4 轴式和中间轴式变速器 4 档的形式和布置方案 4 速器零、部件布置方案分析 5 轮形式 5 挡的结构形式 5 承的形式 6 的形式 7 速器操 纵 机构布置 方案设计 7 速器操纵机构的分类 7 型的操纵机构及其锁定装置 设计 7 章小结 9 第 3 章 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及设计计算 1 0 速器设计依据的主要参数 1 0 数 及 传动比范围 的确定 1 0 数的确定 1 0 动比范围 1 0 速器各档传动比的确定 1 1 减速器传动比 1 1 低挡传动比计算 1 1 速器各挡传动比的分配 1 3 心距的选择 1 3 买文 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形尺寸 确定 1 3 轮参数 确定 1 4 挡齿轮齿数的分配 17 定一挡齿轮的齿数及传动比 17 定二挡齿轮的齿数及传动比 18 定三挡齿轮的齿数及传动比 19 定四挡齿轮的齿数及传动比 19 定五挡齿轮的齿数及传动比 2 0 定倒挡齿轮的齿数及传动比 2 0 速器齿轮的变位 2 1 定一挡齿轮变位系数 2 1 定二挡齿轮变位系数 2 2 定三挡齿轮变位系数 2 3 定四挡齿轮变位系数 2 4 定五挡齿轮变位系数 2 5 次设计所有齿轮的几何尺寸 25 章小结 27 第 4 章 变速器主要结构元件的设计与计算 28 轮损坏的原因及形式 28 轮材料的选择原则 28 算各轴的转矩 29 轮强度计算 29 轮弯曲强度校核 3 0 轮接触应力校核 3 3 的强度计算 38 选轴的直径 38 的刚度计算 39 的强度校核 47 承校核 51 入轴轴承校核 5 1 出轴轴承校核 5 2 步器设计 5 3 买文 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性式同步器 5 4 步器主要尺寸的确定 55 要参数的确定 56 的有限元分析 59 限元基本理 论简介 59 限元分析基本步骤 60 速器输出轴的有限元分析的主要步骤 60 章小结 66 第 5 章 变速器操纵机构和箱体设计 6 7 接操纵手动换挡变速器 6 7 距离操纵手动换挡变速器 6 9 挡操纵机构(外换挡操纵机构) 6 9 挡机构(内换挡操纵机构) 70 控自动换挡变速器 71 速器箱体 72 章小结 73 结论 74 参考文献 75 致谢 76 附录 77 买文 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买文 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 第 1 章 绪 论 题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的发展,汽车工业也渐渐成为我国支柱产业,汽车的使用已经遍布全国。而随着我国加入 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型客货两用车、轿车等高级消费品已进入平常家庭。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 不得不承认在许多技术上,我国与发达国家还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要努力为我国的汽车工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发动机的输出转速非常高,最大功率及最大扭矩仅在一定的转速区出现,为了发挥发动机的最佳性能,就必须有一套变速装置。变速器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发动机和车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通过换挡可以使发动机工作在其最佳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状态下。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无疑代表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它的设计也是汽车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轿车,若变速器传动比小,则常用两轴式变速器。两轴 变速器有 其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制造成本低,传动效率高等特点在变速器发展中屹立不倒,虽然现在的自动变速器操作简单,但是效率很低,所以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被机械式变速器占据着,汽车发展要向节能,舒适,操作方便方向发展, 两轴 式 变速器更是符合条件的。 内外研究状况 现今的汽车变速器发展的十分迅速,各大公司纷纷推出新的产品,但是变速器技术的每次革新都与汽车相关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计算机技术 , 先进制造技术,机械自动化技术,模拟仿真材料科学等都为变速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变速器的发展也为相关科学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1894 年,一个法国工程师给一辆汽车装上世界上第一个变速器至今 , 汽车变速器已经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变速器作为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承担放大发动机扭矩,实现理想动力传递,从而适应各种路况实现汽车行驶的主要装置。从最初采用侧链传动到手动变速器,及至液力自动变速器和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再到现在无级自动变速器的普及,在汽车工业技术不断前进的同时,变速器也向着更平顺、更省油、更富驾驶乐趣的方向不断发展。直至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出现,变速器技术又伴随着速度和梦想,迈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现代汽车的动力装置,几乎都采 用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它具有相当多的优点,如体积小,质量轻,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等。但其性能与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如在坡道上行驶时,所需的买文 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2 牵引力往往是发动机所能提供的牵引力的数倍。而且一般发动机如果直接与车轮相连,其输出转速换算到对应的汽车车速上,将达到现代汽车极限速度的数倍。上述发动机牵引力、转速与汽车牵引力、车速要求之间的矛盾,单靠现代汽车内燃机本身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就出现了车用变速箱和主减速器。它们的共同努力使驱动轮的扭矩增大到发动机扭矩的若干倍,同时又可使其转速减小到发动机转速的几 分之一。另外,现代汽车的使用条件极为复杂,在不同场合下有不同的要求。往往要受到加载运量、道路坡度、路面好坏及交通是否通畅等条件的影响。这就要求汽车的牵引力和车速能在较大范围内变化,以适应使用的要求。在条件良好的平直路面上要能以高速行驶,而在路面不平和有较大坡度时能提供较大的扭矩。变速箱的多挡位选择就能满足这些需求。此外,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燃油的消耗量也是不一样的。驾驶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变速箱的某一挡位,来减少燃油的消耗。在某些情况下,汽车还需要能倒向行驶。发动机本身是不可能倒转的,只有靠变速箱的倒挡 齿轮来实现。 两轴式变速器因轴与轴承数少,有结构简单、尺寸小和容易布置等优点,此外,各中间 挡 位因只经一对齿轮传递动力,故传动效率高同时噪声也低。变速器输出轴与主减速器主动齿轮做成一体,发动机纵置时,主减速器采用弧齿锥齿轮或准双曲面齿轮,发动机横置时则采用斜齿圆柱齿轮。变速器的一 挡 或倒 挡 因传动比大,工作时在齿轮上作用的力也增大,并导致变速器轴产生较大的挠度和转角,使工作齿轮啮合状态变坏,最终表现出轮齿磨损加快和工作噪声增加。为此,应该布置在靠近轴的支撑处,以便改善上述不良状况,然后按照从低档到高挡的顺序布置各 档齿轮,这样做既能使轴有足够大的刚性,又能保证容易装配。常用 挡 位的齿轮因接触应力过高而易造成表面点蚀损坏。将高挡布置在靠近轴的两端支撑中部区域较为合理,在该区域因轴的变形而引起的齿轮偏转较小,齿轮可保持较好的啮合状态,以减少偏载并提高齿轮寿命。机械式变速器的传动效率与所选用的传动方案有关,包括传递动力时处于工作状态的轮对数、每分钟转速、传递的功率、润滑系统的有效性、轮齿和壳体等零件的制造精度等。 由于两轴式变速器结构简单,机械零件设计与制造精度不十分高,装配精度也较低,所以工人装配与修理均比较容易。手动变速 器换挡操作完全遵从驾驶者的意志,且结构简单,故障率相对较低,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大部分微型轿车都是装备两轴式变速器,在汽车向节能方向发展的今天,两轴式变速器将是新时代的宠儿。 究 方法 设计 根据此次设计要求,依据哈飞路宝的整车参数和发动机参数,完成变速器的结构布置和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买文 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3 择,变速器齿轮的设计计算,轴与轴承的设计校核。 查阅图书馆电子资源、馆藏图书和文献,以及本市各大型图书馆的馆藏图书资源,了解变速器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阅读关于变速器设 计方面的书籍,学习前人进行变速器设计的过程、步骤、方法和经验教训;向指导教师请教;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亲自去实验室动手拆装各种类型的变速器,了解各种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进行变速器的设计和计算。 究内容 设计 ( 1)研究汽车机械变速器的组成、结构与设计; ( 2)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 ( 3)研究汽车机械变速器的载荷; ( 4)加载进行应力分析与结果分析; 买文 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4 第 2 章 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 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机械式变速器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制造成本 低 和工作可靠等优点,故在不同形式 的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变速器由变速器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根据轴的不同类型,分为固定轴式和旋转轴式两大类,而前者又分为两轴式 , 中间轴式和多轴式变速器 。 轴式和中间轴式变速器 对于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轿车,若变速器传动比小,则常用两轴式变速器。在设计时,究竟采用哪一种方案,除了汽车总布置的要求外,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1、结构工艺性 两轴式变速器输出轴与主减速器主动齿轮做成一体。当发动机纵置时,主减速器可用螺旋圆锥齿轮或双曲面齿轮;而发动机横置时用圆柱齿轮,因而简化了制造工艺。 2、变速器的 径向尺寸 两轴式变速器输出轴的前进挡均为一对齿轮副,而中间轴式变速器则有两对齿轮副。因此,对于相同的传动比要求,中间轴式变速器的径向尺寸可以比两轴式变速器小得多。 3、变速器齿轮的寿命 两轴式变速器的低 挡 齿轮副,大小相差悬殊,小齿轮工作循环次数比大齿轮要高得多。因此,小齿轮的寿命比大齿轮的短。中间轴式变速器的各前进挡均为常啮合斜齿轮传动,大小齿轮的径向尺寸相差较小,因而寿命较接近。在直接挡时,齿轮只空转,不影响齿轮寿命。 4、 变速器的传动效率 两轴式变速器虽然有等于 1 的传动比,但仍要有一对齿轮传动,因而有功率损 失。而中间轴式变速器可将输入轴和输出轴直接相连,得到直接挡,因而传动效率较高,磨损小,噪声也较小。轿车尤其是微型汽车,采用两轴式变速器比较多,而中、重型载重汽车则采用中间轴式变速器。 档的形式和布置方案 图 常见的布置方案。图 a 方案广泛用于前进挡都是同步器换挡的五挡轿车和轻型货车变速器中; b 方案的优点是可以利用中间轴上的 1 挡齿轮,因而缩短了中间轴的长度,但换挡时两对齿轮必须同时啮合,致使换挡困难,某些轻型货车五挡变买文 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5 速器采用这种方案; c 方案能获得较大的倒挡速比,突出的缺点是换挡程序不合理; 而在货车变速器中取代了 c 方案; e 方案中,将中间轴上的一挡和倒挡齿轮做成一体,其齿宽加大,因而缩短了一些长度; f 方案采用了全部齿轮副均为常啮合齿轮,换挡更为轻便;为了充分利用空间,缩短变速器轴向长度,有的货车采用 g 方案,其缺点是一挡和倒挡得各用一根变速器拨叉轴,使变速器上盖中的操纵机构复杂一些。后述五种方案可供五挡变速器的选择: 图 挡布置方案 本次设计采用两轴式五档变速器,图 a)所示的倒挡布置方案。 速器 零、部件布置方案分析 轮形式 变速器用齿轮有直齿圆柱齿轮和斜齿圆柱齿轮两种。与直齿圆柱齿轮比较,斜齿圆柱齿轮有使用寿命长、运转平稳、工作噪声低等优点;缺点是制造时稍复杂,工作时有轴向力,这对轴承不利。变速器中的常啮合齿轮均采用斜齿圆柱齿轮,尽管这样会使常啮合齿轮数增加,并导致变速器的质量和转动惯量增大。直齿圆柱齿轮仅用于低档和倒挡。 本次设计一挡到五挡均采用斜齿圆柱齿轮,倒挡采用直齿圆柱齿轮。 挡的结构形式 如图 示,变速器换挡机构形式分为直齿滑动齿轮、啮合套和同步器换挡三种。 1、滑动齿轮换挡 通常采用滑动直齿轮换 挡,也有采用斜齿轮换挡的。滑动直齿轮换挡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容易制造。缺点是换挡时齿面承受很大的冲击,会导致齿轮过早损坏,并且直齿轮工作噪声大,所以这种换挡方式一般仅用于一挡和倒挡。 买文 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6 ( a)滑动齿轮换挡 ( b)啮合套换挡 ( c)同步器换挡 图 挡机构形式 2、啮合套换挡 用啮合套换挡,可将构成某传动比的一对齿轮,制成常啮合的斜齿轮。用啮合套换挡,因同时承受换挡冲击载荷的接合齿齿数多,而轮齿又不参与换挡,它们都不会过早损坏,但不能消除换挡冲击,所以仍要求 驾驶员有熟练的操纵技术。此外,因增设了啮合套和常啮合齿轮,使变速器的轴向尺寸和旋转部分的总惯性力矩增大。因此,这种换挡方法目前只在某些要求不高的挡位及重型货车变速器上应用。 3、同步器换挡 现代大多数汽车的变速器都采用同步器能保证迅速,无冲击,无噪声换挡,而与操纵技术熟练程度无关,从而提高了汽车的加速性、经济性和行车安全性。同上述两种换挡方法相比,虽然它有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轴向尺寸大。同步环使用寿命短缺等缺点,但仍然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同步器的广泛应用,寿命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如瑞典的萨伯 司,用球墨铸铁制造同步器的关键部件,并在其工作表面上镀上一层钼,不仅提高了耐磨性,而且提高了工作表面的摩擦系数,这种同步器试验表明,它的寿命不低于齿轮寿命,法国的贝利埃( 德国择孚( 公司的同步器均采用了这种工艺。 上述三种换挡方案,可同时用在一变速器中的不同挡位上,一般倒挡和一挡采用结构较简单的滑动直齿轮或啮合套的形式;对于常用的高挡位则采用同步器或啮合套。轿车要求轻便性和缩短换挡时间,因此采用全同步器变速器,倒挡采用滑动直齿轮。 承 的 形式 变速器轴承常采 用圆柱滚子轴承、球轴承、滚针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滑动轴 承套等。滚针轴承、滑动轴承套主要用在齿轮与轴不是固定连接,并要求两者有相对运动的地方。变速器中采用圆锥滚子轴承虽然有直径较小、宽度较大因而容量大、可承受高负荷等优点,但也有需要调整预紧、装配麻烦、磨损后轴易歪斜而影响齿轮正确啮合的缺点。 买文 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7 由于本设计的变速器为两轴变速器,具有较大的轴向力,所以设计中变速器输入轴的前、后按直径系列选用深沟球轴承,输出轴的前、后轴承按直径系列选用圆锥滚子轴承,齿轮与轴之间选用滚针轴承。 的形式 变速器轴多数情况下经轴承安装 在壳体的轴承孔内。当变速器中心距小,在壳体的同一端面布置两个滚动轴承有困难时,输出轴可以直接压入壳体孔中,并固定不动。 倒档轴为压入壳体孔中并固定不动的光轴,并由螺栓固定。 变速器的轴上装有轴承、齿轮、齿套等零件,有的轴上又有矩形或渐开线花键,所以设计时不仅要考虑装配上的可能,而且应当可以顺利拆装轴上各零件。此外,还要注意工艺上的有关问题。 速器操 纵 机构布置 方案设计 速器操纵机构的分类 用于机械式变速器的操纵机构,常见的是由变速杆、拨块、拨叉、变速叉轴及互锁、自锁和倒 挡 装置等主要零件 组成,并依靠驾驶员手力完成选 挡 、换 挡 或推到空 挡工作,称为手动换 挡 变速器。 1、直接操纵式手动换 挡 变速器 当变速器布置在驾驶员座椅附近时,可将变速杆直接安装在变速器上,并依靠驾驶员手力和通过变速杆直接完成换 挡 功能的手动换 挡 变速器,称为直接操纵变速器。这种操纵方案结构最简单,已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 ,单轨式操纵机构应用较多,其优点是减少了变速叉轴,各 挡 同用一组自锁装置,因而使操纵机构简化,但它要求各挡 换 挡 行程相等。 2、远距离操纵手动换 挡 变速器 平头式汽车或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汽车的变速器,受总体布置限制,变速器 距驾驶员座位较远,这时需要在变速杆与拨叉之间布置若干传动件,换 挡 手力经过这些转换机构才能完成换 挡 功能。这种手动换 挡 变速器,称为远距离操纵手动换 挡 变速器。 3、电动自动换 挡 变速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在固定轴式机械变速器基础上,通过应用计算机和电子控制技术,使之实现自动换 挡 ,并取消了变速杆和离合器踏板。驾驶员只需控制油门踏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就能自动完成换 挡 ,这种变速器成为电动自动换 挡 变速器 10。 由于所设计的变速器为两轴变速器,采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变速器离驾驶员座椅较近,所以采用直接操纵式手动换 挡 变速器。 型的操纵机构及其锁定装置 设计 买文 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8 图 典型的操纵机构图 定位装置的作用是将被啮合件保持在一定位置上,并防止自动啮合和分离,一般采用弹簧和钢球式机构。 1、换 挡 机构 变速器换 挡 机构有直齿滑动齿轮、啮合套和同步器换 挡 三种形式。 采用轴向滑动直齿齿轮换 挡 ,会在轮齿端面产生冲击,齿轮端部磨损加剧并过早损坏,并伴随着噪声。因此,除一 挡 、倒 挡 外已很少使用。 常啮合齿轮可用移动啮合套换 挡 。因承受换 挡 冲击载荷的接合齿齿数多,啮合套不会过早被损坏,但不能消除换 挡 冲击。目前这种换 挡 方法只在某些要求 不高的 挡 位及重型货车变速器上应用。 使用同步器能保证换 挡 迅速、无冲击、无噪声,而与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无关,从而提高了汽车的加速性、燃油经济性和行驶安全性。同上述两种换 挡 方法比较,虽然它有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轴向尺寸大等缺点,但仍然得到广泛应用。利用同步器或啮合套换 挡 ,其换 挡 行程要比滑动齿轮换 挡 行程小。 通过比较,考虑汽车的操纵性能,本设计全部 挡 位均选用同步器换 挡 。 2、防脱 挡 设计 互锁装置是保证移动某一变速叉轴时,其它变速叉轴互被锁住,该机构的作用是防止同时挂入两 挡 ,而使挂 挡 出现重大故障。 操纵机构还 应设有保证不能误挂倒 挡 的机构。通常是在倒 挡 叉或叉头上装有弹簧机构,使司机在换 挡 时因有弹簧力作用,产生明显的手感。 锁止机构还包括自锁、倒 挡 锁两个机构。 自锁机构的作用是将滑杆锁定在一定位置,保证齿轮全齿长参加啮合,并防止自动脱 挡 和挂 挡 。自锁机构有球形锁定机构与杆形锁定机构两种类型。 买文 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9 倒 挡 锁的作用是使驾驶员必须对变速杆施加更大的力,方能挂入倒 挡 ,起到提醒注意的作用,以防误挂倒 挡 ,造成安全事故。 本次设计属于前置前轮驱动的轿车,操纵机构采用直接操纵方式,锁定机构全部采用,即设置自锁、互锁、倒档锁装置。采用自锁钢 球来实现自锁,通过互锁销实现互锁。倒 挡 锁采用限位弹簧来实现,使驾驶员有感觉,防止误挂倒档。 章小结 本章对变速器传动机构的布置方案和零 部件结构方案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给出了此次设计的具体方案,即设计两轴式变速器,倒挡布置方案如图 a)所示,前进挡皆为斜齿圆柱齿轮,倒挡为直齿圆柱齿轮,采用全同步器式换挡形式, 轴承选 取深沟球轴承、滚针轴承、圆锥滚子轴承。 买文 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0 第 3 章 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及设计计算 速器设计依据的主要参数 本次设计是根据 技术参数来设计的一种变速器, 表 主要技术参数 发动机最大功率 48轮型号 165/66动机最大转矩 100Nm 最大功率时转速 5700 r/大转矩时转速 3000r/高车速 145km/h 总质量 1400轴载荷 840数 及传动比范围 的确定 数的确定 变速器的挡数可在 3 20 个挡位范围内变化,通常变速器的挡数在 6 挡以下,当挡数超过 6 挡以后,可在 6 挡以 下的主变速器基础上,再行配置副变速器,通过两者的组合获得多挡变速器。 增加变速器的挡数,能够改变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以及平均车速。挡数越多,变速器的结构越复杂,并且使轮廓尺寸和质量加大,同时操纵机构复杂,而且在使用时换挡频率增高并增加了换挡难度。 在最低挡传动比不变的条件,增加变速器的挡数会使变速器相邻的低 挡 与高 挡 之间的传动比比值减小,使换挡工作容易进行。要求相邻挡位之间的传动比值在 下,该值越小换挡工作越容易进行。因高挡使用频繁,所以又要求高 挡 区相邻挡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要比低 挡 区相邻挡位之间的 传动比比值小。 本次设计的变速器采用 5 个前进挡位, 1 个倒挡位。 动比范围 变速器的传动比范围是指变速器最低挡传动比与最高挡传动比的比值。最高挡通常是 的变速器最高挡是超速挡 ,传动比为 响最低挡传动比选取的因素有:发动机的最大转矩和最低稳定转速所要求的汽车最大爬坡能力、驱动轮与路面间的附着力、主减速比和驱动轮的滚动半径以及所要求达到的最低稳定行驶车速等。目前乘用车的传动比范围在 间,总质量轻的商用车在 间,其他商用车则更大。 买文 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1 本次设计的变速器 最 高挡 传动比范围是 速器各 挡 传动比的确定 减速器传动比 发动机转速与汽车行驶速度之间的关系式为: 0377.0 ( 式中: 汽车行驶速度( km/h) ; n 发动机转速( r/; r 车轮滚动半径( m); 变速器传动比; 0i 主减速器传动比。 已知:最高车速45 km/h;最高档为超速档,传动比轮滚动半径由所选用的轮胎规格 165/65到 r =264(发动机转速 n =700( r/;由公式( 到主减速器传动比计算公式: 6 0 03 7 ag 低挡传动比计算 按最大爬坡度设计,满足最大通过能力条件,即用一 挡 通过要求的最大坡道角道时,驱动力应大于或等于此时的滚动阻力和上坡阻力(加速阻力为零,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用公式表示如下: m a xm a a x s i nc o s ( 式中: G 车辆总重量 (N); f 坡道面滚动阻力系数 (对沥青路面 = 发动机最大扭矩 (Nm); 买文 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2 0i 主减速器传动比; 变速器传动比; t 为传动效率( R 车轮滚动半径; 最大爬坡度(一般轿车要求能爬上 30%的坡,大约 由公式( : 0m a xm a xm a s i s( ( 已知: m=1400015.0f ; ; r=100m; i;g=9.0t, 把以上数据代入( : 0 2 6 i 0 o 0 0(1 满足不产生滑转条件。即用一 挡 发出最大驱动力时,驱动轮不产生滑转现象。公式表示如下: r 10m a x iT 0 ( 式中: 驱动轮的地面法向反力, ; 驱动轮与地面间的附着系数;对混凝土或沥青路面 可取 间。 已知: 8401 m 取 数据代入( 得: 0 2 01 所以,一 挡 传 动比的选择范围是: 初选一 挡 传动比为 买文 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3 速器各挡传动比的分配 等比级数分配其它各档传动比,即: 心距的选择 初选中心距可根据经验公式计算: 31m a x ( 式中: A 变速器中心距( 中心距系数,乘用车 发动机最大输出转距为 100( Nm); 1i 变速器一挡传动比为 g 变速器传动效率,取 96%。 A ( 3 =( 车变速器的中心距在 60 80围内变化。初取 A=62 形尺寸 确定 变速器的横向外形尺寸,可根据齿轮直径以及倒挡中间齿轮和换挡机构的布置初步确定。 影响变速器壳体的轴向尺寸的因素有挡数、换挡机构形式以及齿轮形式。 买文 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4 乘用车四挡变速器壳体的轴向尺寸为( A。 商用车四挡变速器壳体的 轴向尺寸可参考下列数据选用: ( 1)四挡 ( A ( 2)五挡 ( A ( 3)六挡 ( A 当变速器选用的挡数和同步器多时,上述中心距系数应取给出范围的上限。为了检测方便,中心距 A 最好取为整数。 轴向尺寸为( A=186 为 220 轮参数 确定 1、 模数 齿轮模数是一个重要参数,并且影响它的选取因素又很多,如齿轮的强度、质量、噪声、工艺要求等。少数情况下,汽车变速器各挡齿轮均选用相同的模数,变速器用齿轮模数的范围如表 所选模数值应符合国家标准 1357 1987 的规定,如表 用时,应优先选用第一系列,括号内的模数尽可能不用。啮合套和同步器的接合齿多数采用渐开线齿形。由于工艺上的原因,同一变速器中的接合齿模数相同。其取用范围是:乘用车和总质量货车为 质量货车为 取较小的模数值可使齿数增多,有利于换挡。 表 车变速器齿轮的法向 模数乘用车的发动机排量 V/L 货车的最大总质量 t VV14.0 数nm/ 车变速 器常用的齿轮模数 ( 一系列 系列 轿车模数的选取以发动机排量作为依据,由表 取各档模数为 5.2于轿车对降低噪声和振动的水平要求较高,所以一挡到五挡均采用斜齿轮,倒挡采用直齿轮。 2、 压力角 买文 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5 对于轿车, 为了降低噪声,应选用 15、 16、 小些的压力角。对货车,为提高齿轮强度,应选用 25等大些的压力角 15。 国家规定的标准压力角为 20,所以普遍采用的压力角为 20。啮合套或同步器的压力角有 20、 25、 30等,普遍采用 30压力角。 本变速器为了加工方便,故全部选用标准压力角 20。 3、 螺旋角 斜齿轮在变速器中得到广泛应用。选取斜齿轮的螺旋角,应注意它对齿轮工作噪声、轮齿的强度和轴向力有影响。在齿轮选用大些的螺 旋角时,使齿轮啮合的重合度增加,因而工作平稳、噪声降低。试验还证明:随着螺旋角的增大,齿的强度也相应提高。不过当螺旋角大于 30时,其抗弯强度骤然下降,而接触强度仍继续上升。因此,从提高低 挡 齿轮的抗弯强度出发,并不希望用过大的螺旋角,以 15 25为宜;而从提高高档齿轮的接触强度和增加重合度着眼,应选用较大的螺旋角。 斜齿轮螺旋角可在下面提供的范围内选用: ( 1)乘用车变速器 1)两轴式变速器为 20 25 2)中间轴式变速器为 22 34 ( 2)货车变速器: 18 26 本设计初选螺旋角全部为 20。 4、 齿宽 在选择齿宽时,应该注意齿宽对变速器的轴向尺寸、质量、齿轮工作平稳性、齿轮强度和齿轮工作时的受力均匀程度等均有影响。 通常根据齿轮模数 m(大小来选定齿宽: ( 1)直齿 b=为 ( 2)斜齿轮 b=ck nm, 斜齿, 、二挡 nc 、四、五挡 买文 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6 nc 齿倒挡 nc 、 齿轮的变位系数的选择原则 齿轮的变位是齿轮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采用变位齿轮,除为了避免齿轮产生根切和配凑中心距以外,它还影响齿轮的强度,使用平稳性,耐磨损、抗胶合能力及齿轮的啮合噪声。 变位齿轮主要有两类:高度变位和角度变位。高度变位齿轮副的一对啮合齿轮的变位系数之和等于零。高度变位可增加小齿轮的齿根强度,使它达到和大齿轮强度相接近的程度。高度变位齿轮副的缺点是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