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毕业论文_第1页
水环境毕业论文_第2页
水环境毕业论文_第3页
水环境毕业论文_第4页
水环境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 科 毕 业 论 文(设 计)题目:上海长风公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水质评价Community Structure of Zooplankton and Assessment of Water Quality in Changfeng Park学 院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年级专业 11 生物科学(师范) 学生姓名 陈灵 学 号 110113244 指导教师 庞婉婷 完 成 日 期 2015 年 4 月I上海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题目上海长风公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水质评价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除此之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长风公园作为上海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也是唯一的山水公园,水源来自苏州河,水体面积达 14.3 万平方米。为了了解上海市长风公园浮游动物概况及公园水体的水质情况,于 2014 年四季对长风公园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及优势种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分析,并同时测定理化因子,进行水质评价。此次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 30 种,其中轮虫 24 种(占 85.7),枝角类 4 种(占 14.3),桡足类个体少有成体,多为桡足幼体和无节幼体。浮游动物平均数量生物量为6457 ind./L,平均重量生物量为 4.75mg/L。 优势种共发现 9 种,为多肢轮虫(Polyarthra sp.)、暗小异尾轮虫( Trichocerca pusilla) 、长三肢轮虫(Filinia longiseta)、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 diversicornis)、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无棘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 tecta)、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 )、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和晶囊轮虫(Asplanchna sp.)。其中,多肢轮虫(Polyarthra sp.)在四季均出现,是长风公园四季共有优势种。其次是长三肢轮虫(Filinia longiseta) 和暗小异尾轮虫( Trichocerca pusilla),分别在冬、春、夏和春、夏、秋三个季节中成为优势种。此外,桡足类无节幼体(Nauplii)和桡足幼体(Copepoda larve)的数量生物量也较高,成为优势类群。依据地表水环境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结合理化因子及公园现状,对长风公园水体的水质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长风公园水质污染较严重,总氮、总磷含量严重超标。从化学耗氧量(COD)、总氮( TN)、总磷( TP)来看长风公园属于V类水。因此,长风公园水体的水质应引起关注,建议严格控 制 生 活 污 水 等 造 成 的 氮 磷 排 放 并 适 当 种 植 水 草 等 净 化 水 体 。关键词:长风公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水质评价AbstractChangfeng park, the only landscape park in shanghai, is the largest comprehensive park. Water in the park comes from the Suzhou River and covers an area of 143000 square meters.In order to know the water quality of Changfeng Park, a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2014 to investigate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dominant species and analyze physicochemical factor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30 species of zooplankton were identified, of which 24 species belonging to Rotifera (85.7%) and 4 species to Cladocera(14.3%). Copepods were almost immature and only Copepoda larve and Nauplii were found. The average quantity biomass of zooplankton was 6457 ind./L and the average weight biomass was 4.75mg/L. 9 dominant species were found which were Polyarthra sp., Trichocerca pusilla, Filinia longiseta, Brachionus diversicornis, Brachionus angularis, Keratella cochlearis tecta, Anuraeopsis fissa, Brachionus calyciflorus and Asplanchna sp. Among them, Polyarthra sp. was found in the four seasons which was the first dominant species of Changfeng park. Filinia longiseta were found in spring, summer and winter while Trichocerca pusilla were found in spring, summer and autumn. They were the second dominant species of Changfeng park. In addition, the quantity biomass of Nauplii and Copepoda larve were also high. They also became dominant.According to 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and combining with physicochemical factors, water quality of Changfeng Park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s in Changfeng park were heavily polluted, and the total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were seriously out of limits. The water assessment results that based on COD, TN, TP show that water quality of the Changfeng Park belonged to class V. Therefore, the water quality of Changfeng Park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an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emissions should be strictly controlled.Keywords: Changfeng park,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Evaluation of water quality目录上海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I上海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登记表 II上海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IV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V英文摘要及关键词.VI正文.1第一章 前言 11.1 浮游动物的概况 11.2 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 21.3 水体富营养化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21.4 浮游动物水环境监测中作用 31.5 长风公园概况 31.6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4第二章 采样点设置与研究放方法 52.1 采样点设置及采样时间 52.2 研究方法52.2.1 浮游动物调查方法 52.2.2 理化指标及测定方法 6第三章 长风公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73.1 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 73.2 浮游动物数量生物量的时空变化83.3 浮游动物的优势种 103.4 上海长风公园水质评价113.4.1 水体理化因子113.4.2 水质理化因子评价结果12第四章 总结154.1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154.2 水质理化指标评价15参考文献 15附录 19附图 201正文第一章 前 言1.1 浮游动物概况浮游动物(zooplankton)是指悬浮于水中的水生动物。它们或者完全没有游泳能力,或者游泳能力微弱,不能做远距离的移动,也不足以抵抗水流动力。他们的身体一般很微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在养殖业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般包括有原生动物(Protozoa)、轮虫 (Rotifera)、枝角类(Cladocera)和桡足类(Copepoda) 四大类,本论文着重研究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 1,2。轮虫属轮虫动物门(Rotifera) ,约 2000 多种,体长大小在 1050m 。爱伦堡(Ehrenberg) 于 1832 年首为其命名为 Rotatoria,(后正名为 Rotifera)。大多数轮虫是滤食性种类,以水体中的微型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为食,少数是捕食性种类,以原生动物、小型轮虫、甚至较小的甲壳动物为食 3。轮虫体形多样,以长圆形居多,身体多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枝角类属甲壳动物纲,鳃足亚纲,枝角亚目。通称溞,俗称“红虫” 是一类小型甲壳动物。躯体大致分为头及躯干两部分。头部有显著的黑色复眼。第二触角发达,为溞的主要运动器官。身体末端有一对尾爪 1。大多数生长与淡水中,仅少数产于海洋。一般营浮游生活。使水体浮游动物的主要组成。枝角类个体不大(体长 0.2-10mm,一般 1-3mm)运动速度缓慢。枝角类营养丰富,生长迅速,是水产经济动物幼鱼和鲢的重要天然养分,也是环境检测的重要指示生物 4。桡足类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桡足亚纲。是一类小型的甲壳动物,体长在 0.303.00mm 之间,一般小于 2.00mm。主要特征:身体狭长,体节分明,一般有 16 或 17 个体节组成,但是由于若干体节相互愈合,实际上体节数目不超过 11 个。躯体可分为较宽的头胸部和较窄的腹部。头2部有 1 对眼点和 2 对触角与 3 对口器,第一对触角发达;胸部具 5 对胸足,腹部无附肢。身体末端具 1 对尾叉,雌性腹面或腹部两侧常带 1 个或1 对卵囊。依据格尼的分类系统,淡水自由生活的桡足类隶属于 3 个目:哲水蚤目(Calanoida) 、猛水蚤目(Harpacticoida) 、剑水蚤目(Cyclopoida) 1, 2, 5。1.2 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按照生态因子对动物种群变动的作用,将其分为密度制约因子(density dependentfactor)和非密度制约因子(density independent factor)。前者如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其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是随其密度而变化的,从而调节了种群的数量;后者指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它们影响的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实际上,时间、空间、气候、竞争、捕食和生产力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生物群落结构的物种多样性,并且彼此相互作用 6。1.3 水体富营养化对浮游动物的影响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接纳过量氮、磷等营养性物质,使水体中藻类以及其他水生生物异常繁殖。因为高浓度的蓝藻营养价值却很低,且太大,不被浮游动物直接利用,还很容易造成个体滤食器官的堵塞。春季可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