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龙王庄煤矿采区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 班级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依据: 本次毕业设计参考“毕业设计任务书”和实习单位“三门峡龙王庄煤矿”地质资料而定的题目。 意义: 1、系统灵活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条件加以运用。丰富学生的安全生产实际知识,并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热爱劳动、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尊重科学和实践的良好思想作风; 2、掌握采区方案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3、巩固和发展学生的文字编写、运算和绘图的工程技能,培养和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采区是组成矿井的基本单位,采区生产以采煤为核心,同时又包括掘进等准备工作及运输、通风、供电等环节。研究掌握采区准备方式及技术的有关知识及规律,就能更好地运用采煤方法及为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利于矿井的开采。 国外一些国家像澳大利亚,美国一些发达国家,采矿技术成熟,设备先进,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我国也非常重视采煤科学技术的发展,很抓安全生产和技术革新,生产技术指标有了明显改善。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设计,提高了产值,为公民经济的发转做出重大贡献。 在 今后我们要继续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贯彻安全生产的原则,提高经济效益,。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结合国情不断进行采煤技术的改革和创新,为早日达到一流水平而奋斗。 三、 设计(或研究)的内容 本次设计针对“三门峡龙王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龙王庄煤矿采区”进行的初步设计,主要设计内容包括:采区地质概况、采区存量及生产能力、采区方案设计、采煤工艺的选择、采区生产系统、采区巷道布置、采区车场设计、采区硐室设计等部分。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四、毕业设计(论文)所用的方法 本次采区设计结合龙王庄煤矿实际情况,严格按照采矿设计手册 、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资料,以科学严谨、事实就是的态度进行设计。 在新型、高效的基础上选择回采方法,选用最经济的设备,在符合矿井设计规程的情况下设计最优的通风方案,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提出多个方案并对其进行经济、技术上的比较。在确保安全、技术可行的情况下采用其中的优秀方案。 五、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煤矿安全规程、采矿设计手册、采区设计指导书、煤矿开采学、井巷工程、矿井通风等相关专业书籍。 设计中资料获得主要通过图书馆查阅,网上搜集等途径获得。 六、指导教师 审批意见 年 月 日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毕业设计任务书 题目名称: *煤矿 *采区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 所学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 所学专业 职称 一、 设计题目 *矿 *采区,具体基本设计参数以实习矿井资料为主,指导老师根据实习矿井资料的情况和毕业设计需要可以适当调整基本设计参数。 要求:采区生产能力为 60 万 t/a。 二、 主要设计内容 说明书编写详见煤矿 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 附图: 1、采掘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平剖面图; 2、通风系统图; 3、避灾路线图; 4、上、中、下部车场(任选一个),附 1 个交岔点设计。 三、进度计划 1、 2010 年 3 月 1 日 3 月 31 日 驻矿实习、现场收集资料 2、 2010 年 3 月 1 日 3 月 14 日 完成开题报告 3、 2010 年 4 月 1 日 6 月 11 日 毕业论文的撰写、修改、定稿、打印、提交 4、 2010 年 6 月 14 日 6 月 20 日 指导教师评审,评阅人评审 5、 2010 年 6 月 21 日 6 月 25 日 毕业答辩 其中: 2010 年 4 月 19 日 4 月 23 日 学生将“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学生自查表”交学生所在系部 四、重要参考文献 1 徐永圻主编煤矿开采学 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8; 2 陈炎光、徐永圻中国采煤方法 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1; 3 洪允和煤矿开采方法 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1; 4 王 刚煤矿地下开采 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0; 5 岑传鸿采 煤概论 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89; 6 孙宝铮,刘吉昌矿井开采设计 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86; 7 煤矿安全规程 2009 版; 8 采矿 工程 设计手册 ,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3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摘要 采区是组成矿井的单元,采区的服务年限少则三四年,多则七八年,还有的达十余年。采区设计要为矿井合理集中生产和持续稳产、高产创造条件;尽量简化巷道系统,减少巷道掘进和维护工程量 ;有利于采用新技术,发展机械化和自动化,煤炭损失少,安全条件好等。 采区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采区地质概况、采区方案设计、采区生产系统设计、采区车场及硐室的设计。 采区设计主要依据有:已批准的采区地质报告,根据矿井生产、接替和发展对所设计采区的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要对采区技术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根据设计条件提出几个可行性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出采用的方案,正式编制设计。 关键词: 采区设计 科学依据 巷道布置 方案优化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is of of of of as as to as as to s a as as of of of of of of to of of i in in to of by 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目 录 前 言 . 1 第一章 矿井概述 . 2 第二章 采区地质概况 . 7 第三章 采区储量及生产能力 .一节 矿井工作制度 .二节 采区储量 . 三节 采区生产能力 .四节 采区服务年限 . 12 第四章 采区方案设计 . 13 第一节 采煤方法的选择 . 13 第二节 采区巷道布置 . 13 第三节 技术经济方案比较法 . 14 第四节 巷道掘进 . 16 第五章 采煤工艺 . 17 第一节 落煤、装煤、运煤 . 17 第二节 工作面的支护 . 19 第三节 采空 区处理 . 19 第四节 生产技术管理 . 20 第五节 采煤方法图的设计及绘制 . 25 第六节 安全技术措施 . 25 第六章 采区生产系统 . 37 第一节 采区运输 . 37 第二节 采区供电 . 40 第三节 采区排水 . 41 第四节 采区通风 . 41 第七章 采区巷道布置 . 48 第八章 采区车场设计 . 51 第九章 采区硐室设计 . 54 第一节 采区煤仓设计 . 54 第二节 采区绞车房设计 . 54 第三节 采区变电所设计 . 55 参考文献 . 56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致 谢 . 57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前 言 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大学所学知识的综合检验,也 是参加工作前的一次实战演习,通过毕业设计可将大学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系统复习从而学以致用 ,提高自身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设计是针对龙王庄煤矿采区, 通过收集与整理资料,对该矿的地理位置、矿井地形及水文地质有了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并且对该矿可采煤层和采区通风、安全措施等方面有了详细明确的了解。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根据龙王庄矿的自然条件,综合在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对该矿采区进行全面设计。 本次设计内容包括:采区方案设计、采煤工艺、采区生产系统、采区巷道及交叉点设计,采区车场设计、采区硐室设计。 本次设 计受到了安全工程系采矿教研室各位老师特别是郭军杰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本人所学知识有限,本次设计必然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第一章 矿井概述 一 、位置和交通 龙王庄井田位于三门峡市陕县和渑池县交界处,行政区划属英豪乡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 111 34 00 111 37 34,北纬 34 43 11 34 47 01。 主井井口坐标为: X 3848300, Y 37554160, Z 630。 井田范围:西部以 层与石壕井田为界,东部以 部以+300 水平与英豪煤矿梁家洼小井为界,深部达陇海铁路附近、 200北走向长 8西宽 确的井田范围: 2005年 8月 3 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划定,采矿权人三门峡龙王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证号 4100000510216,井田面积 矿区内交通方便,龙王庄煤矿东距渑池县城 23郑州市 235距三门峡市 43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 道从矿区南部经过, 至矿区 6简易水泥公路与 豪至三门峡 50渑池 12区西北部梁家洼煤矿、小龙庙煤矿通往英豪车站的窄轨铁路也通过矿区,交通方便,交通位置见图 1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二、地质报告 (一)井田所处位置及井田基本构造形态 井田位于渑池向斜西仰起端的北翼,基本为一单斜构造,伴有宽缓的小褶曲。地层倾向一般 140,倾角 9 32,井田东北部倾角一般为 22,中部及西南部倾角一般为 15。 井田内断层分为近南北和北西、近东西向三组,其中,近南北向较发育。断层主要分布在井田两 侧,落差大于 30m 的断层主要分布在井田两端。 (二)煤系地层 井田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和石炭系太原组,含七、五、四、二、一共 5个煤组,计 5 27层煤,山西组和太原组为主要含煤段。 上、下石盒子组厚 均 七、五、四共 3个煤组,计 08 层煤,煤层总厚度 0 均 煤系数 其中七煤组偶见可采点,但极不稳定;五、四煤组未见可采点。因此,上、下石盒子组不含可采煤层。 山西组厚 均 60m。含二 4、二 3、二 2、二 1、二 0煤,统称二煤组。煤层总厚度为 均 煤系数 8%,二 4、二 2、二 0均为不可采煤层。 太原组厚 均 45m。含一 7、一 6、一 5、一 4、一 3、一 2、一 1煤,统称一煤组。煤层总厚度为 均 煤系数 7%。其中:一 3煤平均厚 2煤平均厚 为大部可采煤层。一 1煤偶见可采点,大部沉缺。其余各煤层均为不可采煤层。 (三)可采煤层 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为山西组二 1煤,大部可采煤层为太原组一 3煤、一 2煤。发育情况见下表 1 表 1 煤层发育情况表 地层 煤层 名称 厚度 结构 煤层 间距 可采 程度 全层厚度 ( m) 可采厚度 (m) 夹矸厚度 (m) 夹矸 层数 结构 类型 小大 平均 小大 平均 小大 平均 小大 平均 山西组 二 1 2 较简单 下距一 3 井田 可采 太 原 组 一 3 2 较简单 井田大 部可采 一 2 0 3 较简单 复 井田大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41 可采 1、二 1煤: ( 1)二 1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全层厚 均厚 采厚度 均 夹矸 0 5 层,一般 1 2 层,结构较简单,夹矸厚 0 炭质泥岩为主, 次为泥岩,呈似层状、透镜状分布,稳定性差。 煤层直接顶板在井田西部为中细砂岩,东部以泥岩、粉砂岩为主,次为中细粒砂岩,局部以炭质泥岩为伪顶;煤层底板为深灰色细砂岩。 二 1煤下距一 3煤 均 般间距在平均数上、下略有摆动。 ( 2)煤层厚度变化特点及稳定性评价 煤层厚度具有在短距离内急剧变化之特点,大致呈 N 层厚度变异系数为 65%,可采性指数为 层稳定程度属较稳定偏不稳定型。 2、一 3煤 一 3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全层厚 均厚 采厚度 均 夹矸 0 4层,一般 1层,结构较简单。夹矸为炭质泥岩或泥岩,较稳定,厚0 均 煤层厚度在井田内有一定变化,大致呈 N 层厚度变异系数为 46%,可采性指数为 层稳定程度属较稳定不稳定型。 煤层直接顶板在 1611、 1705、 1706、 1707号钻孔以西为泥灰岩,以东为厚层石灰岩。底板为泥岩或粉砂岩。 一 3煤下距一 2煤 0 均 般间距接近平均值。 因 距奥陶系灰岩太近,受水威胁较大,一 3煤层定为暂不能利用储量。 3、一 2煤 一 2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全层厚 0 均 采厚度 夹矸 0 6层,一般 1 2层,结构较简单复杂。夹矸主要为炭质泥岩和泥岩。厚0 均为 透镜状分布,稳定性差。 煤层变异系数为 68%,可采性指数为 层稳定程度属不稳定型。 一 2煤直接顶板多为泥岩和粉砂岩,井田西北部为石英砂岩,底板为泥岩或铝质泥岩。 因距奥陶系灰岩太近,受水威胁较大,一 2煤层定为 暂不能利用储量。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四)勘探阶段发现的断层 1、 断层,为井田边界,呈 延伸至井田外,走向 315,倾向 45,倾角 80,落差 295 375m。控制钻孔有: 3402、 3203、 82606、 3401。 2、 正断层,为 分支,走向 302 332 ,倾向 32 62,倾角 75,落差100m,基本平行于 部在 3402 号钻孔附近与 交,井田内走向长 3401号钻孔穿过,缺失 112P 下部及 21P 上部地层约 100m。 3、 正断层,亦为 向 290 355,倾向 20 85,倾角 60,落差 50 80m,浅部在 8 5 号钻孔附近、深部在 3402 号钻孔附近交于 田内走向长22611号钻孔穿过,缺失 21P 中部地层 35 55m。 4、 正断层,走向 7,倾向 277 ,倾角 70,落差 0 75m。浅部尖灭于 2612 号钻孔附近,深部于 2411 号钻孔东南延伸出井田,井田内走向长 2511号钻孔穿过,缺失 11P 下部及 0 70m。 2612号钻孔穿过,缺失 11P 顶部及 0 30m。 5、 正断层,走向 332 18,倾向 242 288,倾角 70,落差 10 100m。浅部交于 部于 2310号钻孔东南尖灭于井田外。井田内走向长 2513 号钻孔穿过,缺失 112P 中部到 21P 顶部四煤组地层 50m; 2807号钻孔穿过,断缺 21P 地层 40 60m。 2413、 2408号钻孔控制。 6、 正断层,走向 325 10,倾向 235 280,倾角 70 80,落差 0 50m。浅部于 2412号钻孔附近延伸出井田外,深部尖灭于 2117 号钻孔西南。井田内走向长 308 号钻孔穿过,缺失 0 20m; 2312号钻孔穿过,缺失一 2煤及其上下地层 20m;3301 号钻孔穿过,缺失二 1煤及其以下地 层 15 20m; 2111号钻孔穿过,缺失 地层 20412 号钻孔穿过,缺失二 1煤及其以上地层 25m; 2702 号钻孔穿过,缺失二 3、二 1煤层及 0m。 7、 正断层,走向 347 0,倾向 257 270,倾角 70,落差 0 25m。浅部尖灭于 2208 号钻孔北,深部尖灭于 2117 号孔西。走向长 2208 号钻孔穿过,缺失一2、一 3煤段 10 15m; 2115 号钻孔穿过,缺失二 1煤及其顶板 5 10m。 8、 断层,走向 265 275,倾向 355 5,倾角 70, 落差 0 90m。浅部尖灭于龙王庄西,深部尖灭于九龙观南,井田内走向长 2407 号钻孔穿过,缺失 21P 底部及 11P 顶部地层 20 50m; 2804号钻孔穿过,缺失 11P 、 0m。 2307、 2201、 2509、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2506 号钻孔控制。 9、 断层,走向 60,倾向 330,倾角 25,落差 10 20m。走向长 004 号钻孔穿过,一 3、一 2煤层段重复 10 20m; 2116 号钻孔穿过,重复二 1煤段 10 20m。 10、 正断层,走向 333 27,倾向 243 297,倾角 70,落差 10 50m。深部于 1202号钻孔西交 部于 1803号钻孔西尖灭。井田内走向长 3101号钻孔穿过,缺失 11P 上部地层 25 30m。 1416、 1417、 1802、 1806号钻孔控制。 11、 正断层,走向 342 9,倾向 252 279,倾角 70,落差 160m 左右,位天 井田西部边界附近,井田内走向长 1412 号钻孔穿过,缺失 21P 下部至 中部地层 140m。 1608、 1610号钻孔控制。 12、 : 为 断层,走向 350 15,倾向 260 285,倾角 6070,落差 40 50m,为 分支,走向长 1301号钻孔穿过,缺失 21P 底部及 11P 顶部地层 40m, 1416号钻孔穿过 ,缺失 132P 地层 40 50m。 井田北东部的几条张性断层,对采区划分有一定影响,可能造成煤层顶板较破碎,使得顶板难以管理,矿井容易导通上下含水层,给采煤带来一定困难,受其影响,煤层有塑性流变现象。但断层附近,瓦斯含量相对较低,有利于生产。 总之,矿区内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地层、煤层走向 140,倾角 9 32,局部被断层切割,历次施工井田内均未发现岩浆岩侵入。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第二章 采区地质概况 一、采区概述 龙王庄煤矿采区是本矿首采区。采区走向长 623 1200m,倾斜宽 530 676m,阶段垂高 70 200m。 由于 60仅设计两条上山,即采区轨道上山及皮带上山。两上山相互平行,方位角均为 298,沿煤层倾向掘进;两上山均从轨道大巷开口,皮带上山通过采区煤仓与皮带大巷相连,轨道上山通过回风联巷与回风大巷相连;所掘巷道对应地表为低山及农田,无重要建筑设施;采区西侧为梁家洼井田,东侧为大巷,北侧为 1104工作面,南侧为未开采的煤层实体。 附:采区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2 采区设计平面布置附图 1。 表 2 采区上山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水平名称 +70采区名称 采区 地面标高 +600m +730m 工作面标高 +130m +260m 地面相 对位置 工作面对应地表部分为低山、丘陵及农田,无重要建筑设施。 采区对地面设施的影响 回采时对地面设施影响不大。 井下位置及与四邻关系 采区西侧为梁家洼井田,东侧为大巷,北侧为 1104工作面,南侧为未开采的实体煤,两上山均从轨道大巷开口,皮带上山通过采区煤仓与皮带大巷相连,轨道上山通过回风立眼与回风大巷相连。 走向长 623 1200m 倾斜长 530 676m 面积 615000、采区煤层及其顶底板特征 采区设计开采的煤层为二 1煤层,根据已掌握的地质资料, 煤厚在 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平均煤厚 局部含 1 2层夹矸 厚约 煤层 走向约为 10 51倾向 91 141,倾角 9 20,平均煤层倾角为 14;煤层顶、底板较破碎、松软,掘进时易出现底鼓现象;煤的机械强度较低,性脆易碎,多呈粉状产出,为中等粘结性煤层。 煤层赋存及煤质有关指标如表 2 表 2 煤层赋存 及煤质指标表 煤层名称 二 1煤 煤岩类别 亮煤型 厚度( m) 尘爆炸性 具爆炸危险性 煤层结构 简单 爆炸指数 煤层倾角 9 20 煤的自燃性 类不易自燃 品种 焦煤 瓦斯 低瓦斯 容重 压 明显 硬度( f) 温 正常 (一)煤质 二 1煤层 松软 、易破碎, 属 中硫、低磷、 粉状 焦 煤 ,原煤灰份 平均 硫份平均含量为 原煤发热量 g。 (二)煤层顶底板 龙王庄煤矿采区为首采区,煤 层伪顶为灰黑色泥岩,厚 0 均 黄铁矿结核和植物化石;直接顶为灰黑色泥岩,厚 3 10m,平均 植物化石碎片,上部含黄铁矿薄膜,裂隙发育;老顶为浅灰黑色细砂岩,厚 3 12m,平均 层理发育,层面上多含云母片,含植物化石和黄铁矿结核。 煤层直接底为灰黑色泥岩,厚 3 14m,平均 隐蔽状水平层理,含黄铁矿结核和植物化石;煤层老底为浅灰色粉砂岩,厚 5 17m,平均 黄铁矿结核,水平层理。 由于周围压力较大,易产生侧压和底鼓现象,所以巷道设计时尽量布置在坚硬 岩石中,采用锚网喷支护,施工中根据岩性变化需要,及时采取 综合柱状图见附图 2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地层 柱 状 累 深 ( m) 层 厚 ( m) 岩性描述 系 组 二 叠 系 山 西 组 1 灰黑色细砂岩,斜层理发育,层面上多含云母片,含植物化石和黄铁矿结核。 黑色泥岩,含黄铁矿结核和植物化石。 1煤,黑色粉状,以亮煤为主的半亮型煤,含 2 3 层泥岩夹矸。 黑色泥岩,含黄铁矿结核和植物化石,具隐蔽状水平层理。 灰色粉砂岩,含黄铁矿结核,水平层理。 图 2区综合柱状图 三、采区地质构造 该 采区 地质 构造较为简单 , 掘进时加强顶板支护管理,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原则,保证安全生产。 四、瓦斯、煤尘、自然发火、地温 (一) 瓦斯 根据实测,煤巷掘进瓦斯绝对涌出量为 (二) 煤尘 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三) 自燃发火 二 1煤为类不易自燃。 (四) 地温 本矿井 处于地温正常区 。 五、采区水文地质特征 采区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煤层顶板、底板含水性较差,本身不具突水性,但掘进过程中,遇破碎带时,可能出现顶板淋水现象。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第三章 采区储量及生产能力 第一节 矿井工作制度 矿井每年生产 300 天,工作制度为“三、八”制,完成三个循环,采准平行作业,日工作面推进度 第二节 采区储量 一、地质储量及可采储量 (一)地质储量 采区上 山部分煤层厚度平均 积 615000层容重 质储量: Q 615000 吨) (二)可采储量 采区回采率按 75%,采区可采储量: 75% 吨) 第三节 采区生产能力 一、采区生产能力 采区设计年工作日 300 天,每天三班作业,三个循环。 回采工作面生产能力的确定 (一)、回采工作面日生产能力 h b r 120 1994.5(t) 式中 A 日生产能力, 吨 L 工作面长度, m b 工作面推进度, m h 工作面平均采高, m r 煤的容重,取 1 工作面回采率,取 93% 正规循环率,取 80% (二)、掘进出煤量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掘进出煤量一般为采面出煤量的 5%,故掘进出煤量为 5% =) 故采区日出煤量为: ) (三)、生产能力确定 采区设计年生产能力为 A=(2) D =300 =628268(t) 式中 A 采区生产能力,吨 D 年生产日数,取 300天 根据以上计算采区年生产能力为 60万吨。 二、验算生产能力(上下山运输能力验算) 25.1h 式中 上山运输设备生产能力, t/h; 采区生产能力, t/d; n 每日出煤班数; t 每班运煤时间, h; 0 运输不均匀系数。 采区通风能力验算、采区车场通过能力验算详见后相关章节。 经验算,采区生产能力与采区各主要生产 环节相适应。 第四节 采区服务年限 采区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有如下关系: 采区生产能力,万 t/a; Z 采区可采储量,万 t; T 采区服务年限, a; C 采区采出率, %。 根据计算的可采储量,考虑采区回采率,按 75%计算,采区服务年限为 。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第四章 采区方案设计 第一节 采煤方法的选择 本采区二 1煤厚度不稳定, 均 区可采,煤层结构较简单,局部含 1 2层夹 矸(一般厚 夹矸岩性多为炭质泥岩,煤层顶板多为砂岩或细砂岩,底板一般为泥岩,个别为粉砂岩及砂质泥岩。倾角 9 20,平均 14。 1101 作为首采工作面,设计确定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后退式开采,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管理 顶板。 第二节 采区巷道布置 一、 采区走向长度 走向长: 623、 采区倾斜长度 倾斜长: 530、 采煤工作面长度及区段斜长 采煤工作面长度: 120m 区段斜长: 133m 区段数目: 4个 四、 采区形式 采区采用炮采放顶煤采煤法,本采区上部走向长度为 623m,下部走向长度 1200m,平均走向长度 910,每翼走向长度为 450m,满足炮采工作面得要求,故采区形式采用双翼采区布置形式。 五、 采区巷道布置 (一) 采区上山 两条上山均布置在 煤层顶板岩石中(两顶),详细方案见下节。 (二) 区段巷道的布置 综合煤层的赋存条件和区段地质条件,采用沿空掘巷布置方式,护巷煤柱宽度(沿倾斜方向)宽度为 15m,轨道巷、皮带巷均沿底掘进,轨道巷兼做回风巷。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第三节 技术经济方案比较法 一、技术比较 方案一:两条上山均布置在煤层顶板岩石中(两顶) 优点: 煤层顶板地质条件相对简单,易于支护,维护费用较低。 缺点: 由于轨道大巷位于煤层底板岩石中,下部车场穿煤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工程学院《仪器机械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筑信息建模技术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火电厂烟气净化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公共关系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理护理职业学院《植物资源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核磁共振岩心测试仪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高性能铁氧体一次磁粉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安全教育说课稿
- 2025年四川泸州自贸区龙驰商务秘书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华为测试面试题及答案
- 漂珠销售合同协议
- 2025化学中考解题技巧 专题10 技巧性计算(解析版)
- 部门加班调休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工业物联网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与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海鲜门店管理制度
- 考勤制度操作指南
- 2025年上半年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第二次招聘8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安徽省C20教育联盟2025年九年级英语中考“功夫”卷(一)
- 人力核心指标 行业报告系列 2025年Q1精细化工行业薪酬报告
- 垃圾焚烧发电厂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