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吸入性损伤的护理,徐秀,学习目标,1:概念2:致伤的机理3:临床表现4:病人的护理,一:概念介绍,吸入性损伤是指吸入有毒烟雾或化学物质对呼吸道所致的化学性损伤,严重者可直接损伤肺实质。其多发生于大面积,尤其是伴有头面部烧伤患者。所属部位:胸部就诊科室:呼吸内科,烧伤科,外科症状体征:呼吸异常,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二:疾病概述,吸入性损伤损伤肺实质。其多发生于大面积,尤其是伴有头面部烧伤患者。吸入性损伤的原因主要是热力作用,但同时吸入性大量未燃烬的烟雾、炭粒、有刺激性的化学物质等,同样损伤呼吸道及肺泡。因此,吸入性损伤是热力和化学物的混合损伤。吸入性损伤与致伤的环境有关。其往往发生于不通风或密闭的环境,尤其是爆炸燃烧时,此环境内,热焰浓度大、温度高,不易迅速扩散,患者不能立即离开火源;加之在密闭空间,燃烧不完全,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及其他有毒气体,使患者中毒而昏迷,重则窒息死亡。合并爆炸燃烧时,高温、高压、高流速的气流和浓厚的有毒气体,可引起呼吸道深部及肺实质的损伤。另外,患者站立或奔走呼喊,致热焰吸入,也是致伤原因之一。,三:致伤机理,1:热力对呼吸道的直接损失2:有害物质对呼吸道的损伤3:毒性的作用,1:热力对呼吸道的直接损伤,热力包括干热和湿热两种。火焰和热空气属于干热,热蒸气属于湿热。当呼入热空气时,声带可反射性关闭,同时干热空气的传热能力较差,上呼吸道具有水热交换功能,可吸收大量热量使其冷却;干热空气到达支气管分叉的隆突部时,温度可下降至原来的1/51/10。故干热往往造成上呼吸道损伤。湿热空气比干热空气的热容量约大2000倍,传导能力较干空气约大4000倍,且散热慢,因此湿热除引起上呼吸道损伤和气管损伤外,亦可致支气管和肺实质损伤。,2:有害物质对呼吸道的损伤,吸入烟雾中除颗粒外,还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过氧化氮、盐酸、氰氢酸、醛、酮等。这些物质可通过热力作用对呼吸道造成直接损伤。有毒气体可刺激喉及支气管痉挛,并对呼吸道具有化学性损伤。水溶性物质如氨、氯、二氧化硫等与水合成为酸或碱,可致化学性烧伤。氮化物在呼吸道粘膜上可与水、盐起反应,生成硝酸和亚硝酸盐,前者直接腐蚀呼吸道,后者吸收后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造成组织缺氧。氰氢酸能使细胞色素氧化酶失去递氧作用,抑制细胞内呼吸。醛类可降低纤毛活动,减低肺泡巨噬细胞活力,损伤毛细血管而致肺水肿。聚氨酯燃烧产生的烟雾中丙烯醛含量约为50ppm(每百万分之几或百万分率,1ppm=1mg/kg=1mg/L),吸入含有5.5ppm的丙烯醛即可发生化学性呼吸道损伤及肺水肿,10ppm在几分钟内即引起死亡。氰化氢与一氧化碳的毒性呈相加作用,温度升高至1000时,聚氨酯泡沫塑料分解产生大量氰化氢,在血清中氰化物浓度达100mol/L时,即可使人死亡。,3:毒性作用,烟雾中一氧化碳被人吸入后,将导致人员一氧化碳中毒,重者可当场死亡。当吸入含5%一氧化碳的空气时,即可引起中毒。其毒性作用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相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的离解相当于氧合血红蛋白离解速度的1/3600,而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200300倍。故造成血液带氧功能障碍,造成全身组织缺氧。降低细胞酶系统利用氧的能力。一氧化碳与氧竞争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的受体,直接抑制细胞呼吸。一氧化碳与肌红蛋白结合,减少组织内氧的输送。另外,火灾时,同时产生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加重一氧化碳的中毒症状,并加重组织缺氧,四:临床分类,1:轻度吸入性损伤:指声门以上,包括鼻、咽和声门的损伤。临床表现鼻咽部疼痛、咳嗽、唾液增多,有吞咽困难;局部粘膜充血、肿胀或形成水泡,或粘膜糜烂、坏死。病人无声音嘶哑及呼吸困难,肺部听诊无异常。2:中度吸入性损伤:指气管隆突以上,包括咽喉和气管的损伤。临床表现为刺激怀咳嗽、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痰中可衾碳粒及脱落之气管粘膜,喉头水肿导致气道梗阻,出现吸气性喘鸣。肺部听诊呼吸音减弱或粗糙,偶可闻及哮鸣音及干罗音。患者常并发气管炎和吸入性肺炎。3:重度吸入性损伤:指支气管以下部位,包括支气管及肌实质的损伤。临床表现为伤后立即或几小时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切开气管扣不能缓解;进行性缺氧,口唇发绀,心率增快、躁动、谵妄或昏迷;咳嗽多痰,可早期出现肺水肿,咳血性泡沫样痰;坏死内膜脱落,可致肺不张或窒息。肺部听诊呼吸音低、粗糙,可闻及哮鸣音,之后出现干、湿罗音。严重的肺实质损伤病人,伤后几小时内可因肺泡广泛损害和严重支气管痉挛导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五:临床诊断,吸入性损伤的诊断主要依据受伤时及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X线及特殊检查等,以明确有无吸入性损伤、受伤的部位及程度等。,六:临床表现,根据中、重度吸入性损伤,随着病程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临床和病理变化,因而将其分为三个时期1)呼吸功能不全期重度吸入性损伤,伤后2天内为呼吸功能不全期。其主要表现呼吸困难,一般持续45天后,渐好转或恶化致呼吸衰竭而死亡。呼吸困难是由于广泛支气管损伤或含有肺实质损伤,引起通气、换气障碍,通气与血流灌注比例失调,导致进行性低气血症,血PaC27.8kPa(PaCO2:4.67-6kPa,PaO:9.98-13.3)。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罗音及哮鸣音。 2)肺水肿期:肺水肿最早可发生于伤后一小时内,多数于伤后4天内发生。临床上具有明显的肺水肿症状。其主要是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梗阻、通气障碍,造成组织缺氧所致。此时并无左心衰竭。若早期治疗不当,输液量过多,更易发生肺水肿 3)感染期:伤后314天,病程进入感染期。由于气管、支气管粘膜纤毛受损,造成气道机械性清除异物的功能障碍。同时局部及全身免疫功能下降,损伤肺对细菌的易感增强。气道粘膜坏死脱落,可形成溃疡,长期不愈,成为肺部感染灶。肺部感染往往继发于机械性阻塞和肺不张。严重感染者可诱发全身性感染。,七:治疗要点,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手段比较贫乏。因涉及到代谢及内环境稳定紊乱。肺部功能性病理生理变化。以及常合并其它损伤。故治疗原则仍是据其病程的阶段性变化。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1:保持气道通畅。防止及解除梗阻2:保证血容量3:维持气体交换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八:病人的护理,1:严密观察,防止窒息。轻度的呼吸道烧伤,保持鼻 腔,口腔清洁,及时清洁口、鼻腔内的分泌物,中、重度呼吸道烧伤的患者,需作气管切开术。对未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要严密观察其有否呼吸费力、急促、声音嘶哑等一系列呼吸困难的症状。但气管内插管留置时间不易过久(一般不超过一周),否则可加重喉部水肿,或引起喉头溃烂,甚至遗留声门狭窄。气管切开的指症严重的声门以上水肿且伴有面颈部环形焦痂者;严重的支气管粘液漏者;合并ARDS需要机械通气者;合并严重脑外伤或脑水肿者;,2: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减少恐惧,解释病情,使其能配合治疗。3:咳嗽,深呼吸及帮助翻身,鼓励患者咳嗽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XXX学校XXXX年春季学期校园餐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报告
- 《生态及生态环境》课件
- 《GBT42183-2022城市公共汽电车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要求》(2025版)深度解析
- 《远东科技大学》课件
- 《呼吸系统的病理生理》课件
-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协调作用》课件
- 《青少年护牙知识》课件
- 《产品策划详解》课件
- 城管执法理论培训体系
- 北京市北京师范大附属实验中学2024年中考联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2030中国振动监测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中华茶艺文化》课件
- 华为系统面试题及答案
- 18 井冈翠竹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主题班会:高中男女生正常交往课件
- 2025年第33批 欧盟REACH SVHC高度关注物质清单247项
- 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 机械工程设备维护与保养手册
- T8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测评数学试卷(含答案)
- 以太网技术相关的重要考试题目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社群健康助理员职业技能培训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