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 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上桥煤矿 180 万吨开拓方案设计 一、指导思想 毕业 设计师安全专业学生一项实践性的教学环节,通过开拓方案设计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尤其是将矿井设计原理设计程序和设计方法等知识点融会贯通于实践的综合性的学习过程,为学生进行本科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后从事矿井设计矿井建设和生产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目的 通过开拓方案设计要求达到下列目的 1 系统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2 掌握矿井开拓方案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3 熟练掌握方案比较法在开拓设计中的应用 4 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提高和培养学生文字编写计算和应用 图的能力。 三、设计任务 1 编写开拓方案设计说明书一份( 40 50 页左右,每页不少于 400 字) 2 设计图纸部分:开拓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平面图 1: 2000 剖面图 1: 2000)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 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 目 录 第一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 3 第一节 矿区概述 . 3 井位置,范围 . 3 通条件 . 3 形地貌 . 4 区交通位置图 . 4 工农业生产情况 . 4 区气候 . 4 第 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 . 4 田地质构造 . 5 田煤系地层概述 . 6 1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 6 2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 . 7 3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 . 7 岩浆侵入活动和岩溶塌陷现象 . 7 田的水文地质特征 . 8 2含隔水层特征 . 8 (一)新生界松散层含、隔水层(组) . 8 (二)二迭系主要可采煤层(组)间含、隔水层(段) . 11 (三)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段) . 12 (四)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段) . 13 第三节 煤层特征 . 15 层埋藏条件 . 15 层群的层数 . 15 层的围岩性质 . 18 的特征 . 18 第二章 井田境界和储量 . 19 第一节 井田境界 . 19 井田四周境界 . 19 开采上限的确定 : . 19 田长度 : . 21 第二节 矿井工业储量 . 21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 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2 井田勘探类型 ,钻孔及勘探线分布情况 ,储量等级的圈定 . 21 2. 地质储量和工业储量 . 22 第三章 矿井工作制度 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26 第一节 矿井工作制度 . 26 第二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26 确定矿井的年生产能力 . 26 矿井服务年限 . 27 第 四章 井田开拓 . 29 第一节 矿井开拓的基本问题 . 29 田开拓方式 . 29 口位置和数量 . 29 拓水平及采区划分和开采方式 . 30 要巷道布置 . 31 要巷道设计 . 32 业广场压煤量计算 . 35 第二节 巷道布置 . 35 田开拓方案比较 . 35 术分析 . 37 济分析 . 38 第三节 井底车场设计 . 40 计原始条件 . 40 . 46 井底车场调室设计 . . 49 底车场巷道断面设计 : . 52 底煤仓设计 . 54 第四节 井筒设计 . 55 筒设计一般问题 . 55 筒及井筒特征、用途和装备 . 56 第五节 大巷运输及设备 . 61 炭运输方式的选择 . 61 运输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 63 辅助运输方式及设备 . 63 巷运输设备的确定 . 63 助运输设备的选型 . 64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 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3 第一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第一节 矿区概述 井位置,范围 上桥 煤矿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祁县镇,西寺坡镇和固镇县湖沟区境内,东以 33 勘探线与龙王庙勘探区毗邻;西以 层与淮北矿业集团祁南煤矿分界;南起二叠系山西组 10 煤层露头;北至 32 煤层 800 米水平地面投影线为界,东西长 约 9北宽约 5井面积 方米。 地理坐标: 东经 117 02 49 10 18 北纬 33 22 45 26 53 主井坐标: X= Y=井坐标 : X= Y=风井坐标 : X= Y= 交通条件: 京沪铁路、宿 固公路从本区东北通过,宿 蚌公路 206 国道经由井田西侧,矿井专用公路 里与 206 国道相连,青(疃) 芦(岭)矿区铁路从井田北通过,矿井专用铁路线 807 公里连接青芦线,浍河从井田西南部穿过,流经本井田约 10年通航,交通十分便利。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 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4 形地貌: 本井田地处淮北平原中部,地势平坦,地面标高 +般在 +田西北、东北地势略比东南高。 区交通位置图: 本矿井交通极为便利,京沪铁路从本区东北通过,北距宿州站约20 公里,东距芦岭站 里; 206 国道宿(州)蚌(埠)段从本区西侧通过,公路通徐州、阜阳、淮北、蚌埠等地;矿井内有淮河支流浍河通过,乘船可进入淮河和洪泽湖。 工农业生产情况: 村庄和人口稠密,浍河是区内最大地表水体,也是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由于浍河沿岸的煤矿长期把未经净化的差并含有大量煤粉及其他杂质的地下水)排到河内后,造成了河废水(矿化度高、硬度大、水质水 严重污染,使河水变质,无法饮用。 区气候: 年平均温度: 14 15 摄氏度,最高 氏度;最低 氏度 年平均降雨量: 1260大降雨量 1420 最大风速 18m/s,春季多东北风,夏季多东 东南风,冬季多北 西北风 冻结期一般自每年 11 月中旬至次年 3 月下旬。 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 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5 图 1宿县矿区构造纲要示意图 田地质构造: 田的地形 : 上桥 煤矿位于淮北煤田宿县矿区宿南向斜内。宿南向斜的大地构造位置属徐淮隆起的徐宿坳陷区的南 部,其主体构造表现为向斜断块形态,故宿南向斜为一由掀斜块段控制而东翼又为后期逆冲构造切割的不完整向斜,向斜轴向近南北,东翼受西寺坡逆冲断层由东向西推覆挤压影响,浅部地层倾角较大,并发育有一系列逆断层;西翼构造较为简单,地层倾角较平缓,断层稀少(图 1 宿南向斜东南部中生代岩浆岩活动较为强烈,侵入层位主要为 6、7、 8、 9、 10 煤层,其中对 10 号煤层影响较大。从向斜东南部到西北部,从下部煤层到中部煤层,岩浆侵入有逐渐减弱的趋势。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 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6 田的勘探程度: 上桥 煤矿位于宿南向斜的东南端,属宿南向斜的东 南翼,其构造形态基本为一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为 10左右的单斜构造,并在其上发育有次一级褶曲和断层。 地质精查阶段在区内查出褶曲 2 个、断层 15 条(不含龙王庙勘探区内的 20)。地震补勘阶段在补勘范围内查出褶曲一个,组合断层 45 条,其中落差 5m 以下的为 22 条。本次在原地质精查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建井地质资料,对地震补勘所组合的断层进行了充分研究,考虑到二维数字地震的分辨能力和测线网度的限制,对地震所发现的落差小 于 5m 的小断层一般未予组合利用,对落差较大的断层在确认存在断点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组合,全区共查出褶曲 2 个,断层 20 条。查出的褶曲为魏庙断层以南的马湾向斜及魏庙断层以北浅部的圩东背斜。在查出的 20 条断层中,按断层性质分:正断层 13 条,逆断层 7条。按断层落差分:落差大于或等于 50m 以上的断层 7 条,落差在 5030m 之间的断层 3 条,落差 30 20m 之间的断层 3 条,落差在 20 10 条,落差在 10 5m 之间的断层 1 条。按断层走向分:走向北东或北北东的断层 9 条,走向北西的断层 5 条,走向近南北的断层 4 条,走 向近东西的断层 2 条。 田煤系地层概述: 本区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石炭系暂未作勘探对象。二叠系含煤地层为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其总厚大于 788 米,共含煤 10 30 余层,其中可采者有 14 层,可采煤层平均总厚 。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本组下界为石炭系太原组一灰之顶,其间为整合接触,上界为铝质泥岩下砂岩之底。地层厚度为 100 135 米,平均 124 米。含 11、(不可采) 10(可采)两个煤层。其岩性由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下部( 11 煤下)以深灰 部地段夹灰色细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 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7 砂岩;中部( 11 10 煤间)以粉砂岩和砂泥岩互层为主,上部( 10 煤以上)由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组成。 2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 本组下界为铝质泥岩下分界砂岩之底,与山西组呈整合接触,上界为 岩之底。地层厚度为 205 245 米,平均 234 米。含 4、 6、 7、8、 9 五个煤组十余层煤,可采者为 60、 61、 62、 63、 71、 72、 81、 82、 9计九层。岩性由泥岩、粉砂岩、砂岩、煤层和铝质泥岩组成。砂岩多集中于 63 9 煤间和 4 煤上;该组底界“分界砂岩”位于铝质泥岩下10 28 米,平均 13 米左右,但该层砂岩在本区不稳定、不甚发育,常被泥岩和粉砂岩代替。铝质泥岩位于 9 煤层下 3 21 米,平均 8 米左右,岩性为浅乳灰白色,杂有紫色、绿色、黄色花斑,具鲕状结构,富含铝土,为本区煤岩层对比的良好标志层。 3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 本组下界为 岩之底,与下伏下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上界不清,地层厚度大于 400 米。含 1、 2、 3 三个煤层组,其中可采者为 1、22、 23、 32 四层。本组由粉砂岩、泥岩、砂岩和煤层组成,下部( 3 煤下)由砂岩、杂色泥岩、煤层组成,砂岩为白色 中颗粒 ,底部砂岩成份单一,石英含量可高达 90%以上;泥岩为灰色杂有大量紫色花斑,含分布不均的菱铁鲕粒和铝土质。中下部( 3 2 煤间)以紫色和灰色泥岩为主,砂岩层较少,常在 3 煤层顶板附近发育有厚层中细砂岩。中上部( 2 1 煤间)以粉砂岩和泥岩为主,间夹砂岩。上部( 1 煤上)以粉砂岩和砂岩为主,夹泥岩。 岩浆侵入活动和岩溶塌陷现象 : 岩浆岩的侵入层位及侵入范围 中生代岩浆活动在本区较为强烈,呈似层状侵入煤层中,主要侵入层位为山西组 10 煤层,其次为下石盒子组 9、 8 煤层, 7、 6 煤层仅见个别岩浆岩 侵入点。从下部的 10 煤层到上部的 6 煤层,岩浆侵入活动有逐渐减弱趋势。岩浆岩的岩性较单一,以基性云煌岩为主,少数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 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8 为正长斑岩和辉石正长岩。 岩浆岩对煤层与煤质的影响 岩浆岩的侵入,破坏了煤层的原生状态,对煤层与煤质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1) 由于岩浆岩的侵入,破坏了煤层的结构和稳定性,甚至完全被吞蚀,降低了煤层的稳定性。 ( 2) 煤层被岩浆岩穿插,出现分叉、合并,使煤层夹矸增多,结构变复杂,使煤层可采性大大降低。 ( 3) 由于岩浆接触变质作用,侵入煤层时,煤变质为天然焦或无烟 煤,造成煤类分布混杂,降低了煤的工业利用价值。 田的水文地质特征: 1地表水:矿区内的最大地表水体是浍河,它从本矿南部穿过,河水自西北流向东南。浍河属淮河支流,为季节性河流,河床蜿延曲折,宽 50 150m,深 3 5m,两岸有人工河堤,每年 7 9 月为雨季,一般流量 5 10m3/s,枯水季节为每年 10 月至次年 3 月,干旱严重季节甚至断流。历史上浍河最高洪水位为 近几年水文资料记载,1984 年丰水期最高洪水位祁县闸上游达 游达 1978年枯水期最低水位祁县闸上、下 游河干, 1973 年至 1985 年平均水位祁县闸上游水位标高 游 年最大流量: 1965 年临涣 865m3/s,1954 年固镇 1340m3/s;历年最小流量:临涣、固镇均为零;历年平均流量: 1973年至 1985年临涣 s,固镇 s。自 1968年 12 月新汴河挖成后 ,区内再也没有发生洪水灾害 ,目前地表水对煤矿开采和矿区建设没有危害。 2含隔水层特征 (一)新生界松散层含、隔水层(组) 根据其岩性组合特征及其区域水文地质剖面对比,自上而下可划分为四个含水层(组) 和三个隔水层(组)。 ( 1)第一含水层(组)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 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9 底板埋深 31m 左右,含水层总厚 15 20m, 29北东厚度可达 30m 左右。上部近地表 右为褐黑色耕植土壤 ,埋深 3 5m,富含钙质结核和铁锰质结核。中、下部由土黄色粉砂、粘土质砂、细砂夹薄层粘土及砂质粘土组成,富水性中等,据孔抽水试验资料,水位高 q=d,k=d, l,全硬度 12 德国度 ,水质为重碳酸钾钠镁钙水。 ( 2)第一隔水层(组) 底板埋深 48m 左右,隔水层 总厚 8 14m 左右,由灰黄色及浅黄色粘土、砂质粘土组成,夹 2 3 层薄层砂和粘土质砂。可塑性较好,塑性指数为 布稳定,隔水性较好。 本组在局部粘土变薄地段,具有弱透水性,构成一含与二含之间的越流水文地质条件。 ( 3)第二含水层(组) 底板埋深 88m 左右,含水层总厚 10 25m 左右,厚度变化大,由浅黄色细砂、粉砂及粘土质砂组成,含水层中夹粘土层一般 3 5 层,组成一复合含水组,以河间阶地沉积物为主,砂层不发育,多呈薄层状,富水性弱,而河漫滩沉积地带砂层较发育,富水性中等。 ( 4)第二隔水层( 组) 底板埋深 111m 左右 ,隔水层总厚 10 16m,由棕黄色、浅棕红色粘土及砂质粘土组成,夹 2 3 层透镜状砂及粘土质砂,可塑性好,塑性指数 布稳定,隔水性好。 本组局部厚度小于 10m,含钙质结核的砂质粘土具有透水性,构成二含与三含之间的越流水文地质条件。 ( 5)第三含水层(组) 底板埋深 199m 左右,含水层总厚 55 70m,在 26之间含水层总厚可达 90m 左右。全层厚度大,分布稳定,水平性强,在埋深 145170 m 左右有 1 2 层 10 20m 左右的厚粘土层把含水层(组)分为上、下两 部分。 上部:由浅红色、灰白色中、细砂和粘土质砂组成,砂层中含泥质少,夹 3 4 层粘土,含水层厚 30 40m 左右,分布稳定,局部在埋深 120 140m 左右,有 1 2 层薄层中细砂岩(盘),偶见有溶蚀现象,据水 3 和 26位标高 q=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 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0 =d,k=d,l,全硬度 国度 ,水质为重碳酸钾钠镁水和重碳酸硫酸钾钠镁水 ,富水性中等 。 下部:由灰黄色、灰绿色细砂、粉砂及粘土质砂组成,砂层中含泥质较多,夹 2 3 层粘土,含水层厚 25 30m 左右,分布稳定。据水2 孔 抽 水 试 验 资 料 , 水 位 标 高 q=d,k=d,矿化度 l,全硬度 国度 ,水质为硫酸重碳酸钾钠镁钙水。从抽水试验恢复水位资料来看,富水性较上部弱。 ( 6)第三隔水层(组) 底板埋深在 332m 左右,隔水层总厚 80 100m 左右,最薄处在小张家潜山顶,厚度亦有 灰绿色、棕黄色粘土组成 ,夹多层薄层粘土质砂和粉细砂,质纯细腻,塑性指数 塑性强,有膨胀性,局部地段在埋深 220 245m,有 1 2 层透镜状含泥质较多的粉砂、粘土质砂 ,且具有清晰的水平层理 ,中上部含铁锰质结核 ,下部含钙质团块 ,底部含较多钙质结核和铁锰质结核。 本组分布稳定,水平稳定性强,在古潜山地带直接与基岩接触,隔水性良好,是矿内重要隔水层(组),它阻隔了地表水、一含、二含、三含的地下水与四含和煤系地层的水力联系。 ( 7)第四含水层(组) 直接与煤系地层接触,两极厚度 0 均厚度 35 40m,由 于受古地貌形态的制约 ,矿内中部偏西为一近南北向谷口冲洪积扇 ,其东西两侧为残坡积漫滩沉积 ,第四含水层组主要分布在此范围内 ,在古潜山附近和 29以东无四含分布 ,属四含缺失区。 谷口冲洪积扇由砾石、砂砾、粘土砾石、砂、粘土质砂组成,夹多层薄层粘土或砂质粘土。含水层总厚 35 50m,钻探揭露有补 295、补 296、 252614、 26 4 和 2715孔漏水。据 24 302、补 303、补 306、和 26抽水试验资料:水位标高 q=T=d, k=d,富水性中等,矿化度 l,全硬度 国度,水质为硫酸氯化钾钠钙镁水。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 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1 残坡积漫滩沉积的富水性较谷口冲洪积扇弱,钻探揭露时未发现漏水,据 291 孔抽水试验资料,水位标高 q=s.m,k=d,矿化度 l,全硬度 国度,水质为硫酸重碳酸钾钠水。 残坡积漫滩沉积与风化剥蚀区的分界线为四含的隔水边界。 (二)二迭系主要可采煤层(组 )间含、隔水层(段) 煤系地层砂岩裂隙不发育,即使局部地段裂隙稍发育,但亦具有不均一性,其富水性弱,不能明显划分含、隔水层(段)的界线,仅根据煤系地层岩性组合特征和主要可采煤层(组)的赋存条件,划分如下含、隔水层(段)。 ( 1) 1 2 煤(组)隔水层(段): 顶界与第三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风化带深度 15 30m 左右。由泥岩、粉砂岩和砂岩组成,以泥岩、粉砂岩为主。隔水层总厚 均厚度 115m,裂隙不发育,在钻探揭露时未发现漏水,本次在检 1 和检 2 孔的抽水试验资料,也表明富水性弱,隔水性良 好。 ( 2) 3 煤(组)上、下砂岩裂隙含水层(段) 主采煤层 32 煤的直接顶、底板一般为泥岩。煤下 35m 左右有浅灰色细中粒砂岩( 岩)分布,厚度 0 20m 左右,变化较大,本段含水层总厚 均 25m,裂隙较发育,钻孔揭露有补 284,2408 孔漏水。据 25 2712两孔抽水试验资料,水位标高 q=1010T=d,k=d,矿化度 l,水质为 重碳酸氯化钾钠水和重碳酸硫酸氯化钾钠水。 从抽水试验的涌水量、水位降深、水质及恢复水位资料分析,本含水层(段)地下水补给条件极差,地下水以储存量为主,水量具有衰减疏干趋势。 ( 3) 4 6 煤(组)隔水层(段) 主要由泥岩及粉砂岩组成,夹 2 4 层砂岩。隔水层总厚 50 134m,平均厚 91m,岩芯致密完整,裂隙不发育,钻探揭露时未发现漏水,隔水性良好。 ( 4) 7 9 煤(组)间砂岩裂隙含水层(段) 以中细粒砂岩为主,主采煤层 71、 82 和 9 煤的直接顶底板多为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 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2 砂岩,其中 82 煤在 26 线与 27 线之间有岩浆岩为其直接顶底板 , 9 煤在 26 线以东其直接顶底板多数为岩浆岩,含水层总厚 11 58m,平均厚度 36m。裂隙较发育,但具不均一性,差异较大,富水性弱,钻探揭露时补 285、 2412、补 293、补 296、补 306 和 303 孔漏水,未发现岩浆岩漏水,据 304、补 3011 和 27孔抽水试验:水位标高 q= T= d, k=d,矿化度 l,水质为硫酸重碳酸钾钠水和硫酸重碳酸钾钠水。 ( 5)铝质泥岩隔水层 (段 ) 以泥岩、铝质泥岩、粉砂岩为主,隔水层总厚 均厚度 18m 左右 ,全区稳定 ,标志明显 ,岩芯致密完整,隔水性良好。 ( 6) 10 煤(组)上、下砂岩裂隙含水层(段) 10 煤(组)上为中细粒砂岩,岩性疏松,而煤(组)下为砂泥岩互层和细砂岩。含水层厚度变化较大,总厚 3 38m,平均 17m。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弱,钻探揭露时仅补 281 和 325 孔漏水。 ( 7) 11 煤(组)至太原组一灰隔水层(段) 以海相沉积的泥岩或粉砂岩为主,隔水层总厚 45m,平均厚度 31m.。全区稳定,隔水性良好。局部 地段由于受断层影响,导致隔水层变薄或使 10 煤与太原组石灰岩接触,使其起不到隔水作用时,很可能发生底鼓或断层导水。 (三)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段) 矿井内有 26完整揭露了太原组, 25于太原组五灰终孔。 全组厚 194m,含石灰岩 10 层,总厚约 80m 左右,占全组厚度的40%左右,区域和本井田石灰岩的主要富水地段都在浅部潜伏露头带,浅部岩溶裂隙发育,向深部减弱。由于岩溶裂隙发育不均一性,其富水性差异明显。 1 4 层石灰岩厚度 溶裂隙发育 ,富水性强 ,钻探揭露有 2526 2711三孔漏水。据 25抽水试 验 资 料 : 水 位 标 高 q= T=d,k=d,矿化度 l,全硬度 国度,水质为硫酸氯化钾钠钙水。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 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3 据 2000 年 10月 12月所施工 原组 1 4 层灰岩长观孔抽水试验资料:水位标高为 q=s.m,k=d,矿化度 l,水质为重碳酸氯化物硫酸钾钠水。 据 原组 1 4 层灰岩长观孔今年 2 9 月水位观测情况 分析(表 1,目前水位标高为 均月降幅为 抽水 表 1 2001 年水位观测统计表 月份 2 3 4 5 6 7 8 9 水位 验资料与精查时期的 25 (1985 年 4 月施工 )除在水位上差别较大外 ,其它基本上变化不大 ,分析主要原因可能为邻近祁南和桃园两矿通过几年的井下排水所导致 ,桃园矿 95测孔 ,观测层位也是太原组 1 4 灰 ,1995 年移交时水位标高为 000 年 3 月为 位平均年降幅为 由于矿井排水,造成煤系水位不断下降,而导致太灰水位也不断下降,同时也说明太灰水是煤系水的补给水源。 第一层石灰岩顶板距 10 煤层 59m 左右,在正常情况下石灰岩岩溶裂隙水对 10 煤开采无影响。 (四)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段) 在 26揭露 性为浅灰灰白色 ,含紫色及肉红色斑点 ,致密性硬 ,局部含白色云质。据区域资料,该层段石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 强。据临涣矿 6 孔和童亭背斜水源孔抽水试验资料: q=s.m,k=d。另据任楼矿突水资料, 1996 年 3 月 4 日,由于导水陷落柱导通含水丰富的奥灰含水层,致使 7222 工作面发生特大突水灾害,一般涌水量为 11854m3/h,高峰流量达 34570m3/h,使年产百万吨矿井停产半年多,由此可见,奥灰富水性极不均一,差异很大,一般情况下浅部露头带含水较丰富,但在正常情况下,该含水层远离主采煤层,一般对矿坑无直接充水影响 表 1 建井期间突水点统计表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 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4 井田涌水量: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 m3/h(预算 390.9 m3/h),本次设计取 440 m3/h 最大涌水量为 m3/h(预算 581.4 m3/h),本次设计取 630 m3/h 突 水 时 间 突 水 地 点 最大水 量 m3/h 水量变化趋势 m3/h 突水因素分析 (层位及通道 ) 央轨道石门 35 减小至疏干 32 煤层顶板砂岩裂隙 3222 进风斜巷 10 渐变成淋水 32 煤顶板砂岩裂隙 3223 提料斜巷 5 减小至疏干 32 煤顶板砂岩裂隙 3222 提料斜巷 5 渐变成淋水 32 煤顶板砂岩裂隙 东翼轨道大巷 3 渐变成淋水 西翼轨道大巷 5 渐变成淋水 断层 附近 3222 机巷 3 渐变成淋水 32 煤顶板砂岩裂隙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 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5 第三节 煤层特征 层埋藏条件: 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北,南高北低,倾角 10 15 度左右。 基岩风化带: 风化带厚: 层的露头深度: 32 煤层的露头直接位于谷口冲洪积扇区粗粒相范围内。 层群的层数: 本区二叠系含煤地层共含 1 11 煤层(组),可采者自上而下编号为 1、 22、 23、 32、 60、 61、 62、 63、 71、 72、 81、 82、 9、 10 计 14 层,其中 32、 71、 82、 9 为主要可采煤层, 61、 63、为可采煤层 1、 22、 23、60、 62、 72、 81、 10 为局部可采煤层。主要可采和可采煤层为较稳定煤层,局部可采煤层为不稳定煤层。现从上而下将各可采煤层分述如下: 1 1 煤层 该煤层为上石盒子组最上的可采煤层,其上下有多层薄煤,其厚度两极值为 0 ,平均 。可采范围内煤层厚度以 为主。煤层结构简单,个别点具一层泥岩夹矸,为不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其顶板岩性多为泥岩,局部为砂岩,底板岩性亦多为泥岩,局部为砂岩。 2 22 煤层 位于 1 煤层下 80 米左右,其厚度两极值为 0 ,平均 在 25至 27及 30 线以东中深度构成局部可采。可 采区范围内煤厚多为 。煤层结构简单,个别点具一层泥岩夹矸,为不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其顶板岩性以泥岩为主,仅局部为粉砂岩 板基本为泥岩,个别为粉砂岩。 3 23 煤层: 位于 22 煤层下平均 16 米左右,其两极厚度为 0 ,平均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 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6 。可采范围分布在 26 线附近及 27 线至 31 线间,可采范围内厚度多为 ,结构简单,个别点具一层泥岩夹矸,为不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其顶底板岩性多为泥岩,局部为细砂岩或粉砂岩。 4 32 煤层: 位于 23 煤层下平均 110 米左右,其厚度两极 值为 0 ,,不可采范围为零星小块。煤层结构复杂,多具 1 3 层泥岩或炭质泥岩夹矸,为较稳定的主要可采煤层。煤层顶底板岩性以泥岩为主,局部为粉砂岩或细砂岩。 5 60 煤层: 位于 32 煤层下 160 米左右,为 6 煤组最上之可采煤层,煤厚两极值为 0 ,平均 。可采范围分布于魏庙断层以北 269东 水平以浅地区。煤层结构简单,仅少数点见一层泥岩夹矸,为不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煤层顶底板岩性以泥岩为主,个别点为粉砂岩或细砂岩。 6 61 煤层: 位于 60 煤层下 11 米左右,煤厚 0 ,平均 。煤层结构简单,少有夹矸,为较稳定的可采煤层。其顶底板岩性以泥岩为主,局部为粉砂岩或砂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旅游行业管理系统软件售后服务及特色功能扩展合同
- 2025年度宇航级精密传感器供货与技术服务合同
- 2025年化妆品年度盛典合作赞助合同范本
- 2025年北京市新能源车牌租赁服务协议及使用年限规范
- 2025年学历类自考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数学选修2-1人教新课标B版
- 单元复习与测试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生物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 2025年度特色社区餐饮外卖配送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年度玄武岩装饰材料定制加工与销售合同
- 2025年度豪华汽车分期付款合同争议处理规范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5年七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 联想集团复盘管理制度
- 呼吸机撤离和拔管流程
- 双预防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治具设计规范与技术标准
- 临时堆放管理制度
- 2024年长沙市芙蓉区招聘社区专职人员真题
- 农机服务合同协议书范本
- 食品代工生产合同协议书
- 红岩中考试题及答案
- 2023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