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微生物_第1页
其他微生物_第2页
其他微生物_第3页
其他微生物_第4页
其他微生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他微生物,支 原 体 (Mycoplasma),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多形性且可通过0.45m除菌滤器。是目前已知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支原体科,无胆甾原体科,螺原体科,支原体属,脲原体属,支原体目,支原体目的类别,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结构二、培养特性三、抗原结构四、抵抗力,形态与结构:,1、大小:是原核细胞生物中最小的,一般0.20.3m;2、结构:最外层为细胞膜,三层结构,内外层为蛋白质,中间层为脂质;少数有荚膜,有的有特殊的顶端结构;3、增殖方式:以二分裂繁殖为主;4、基因组:为一分子量小的环状双股DNA;5、形态与染色:多形性,革兰染色阴性但不易着染。,支原体,生殖器支原体,溶脲脲原体,培养特性:,1、营养要求:较高, 培养基中必须加10%-20%的人或动物血清;2、 PH:一般 7.8-8.0,溶脲脲原体(PH 6.0-6.5); 3、固体培养基:生长慢,2-3天形成荷包蛋样菌落;,“荷包蛋”状菌落,生化反应,抗原结构,1、蛋白质抗原:血清学分型依据2、糖脂抗原,1、弱,对理化因素较细菌敏感2、对醋酸铊、结晶紫有抵抗3、化学消毒剂敏感4、对干扰细胞壁的抗菌素耐药5、对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菌素敏感,抵抗力,支原体的致病性,一、致病物质与机制1、细胞膜损伤2、有毒代谢产物 神经毒素、H2O2、超氧离子3、共同抗原,致病机制,(1)定植:肺炎、生殖器、穿透支原体以其顶端结构与宿主细胞上的受体结合;(2)损伤细胞: A:从宿主细胞膜获得脂质和固醇; B:产生有毒代谢产物; C:其他:溶脲脲原体可粘附精子且与精子有共同抗原而致免疫损伤,导致不孕;穿透支原体则可侵犯CD4阳性T细胞而致免疫损伤。,二、所致疾病,支原体 吸附细胞 引起疾病肺炎支原体 RBC 肺炎、支气管炎人型支原体 泌尿生殖道感染生殖器支原体 泌尿生殖道感染穿透支原体 RBC 、Tly、M 继发于AIDS溶脲脲原体 泌尿生殖道感染,主要病原性支原体,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痰、咽拭 检测方法:分离培养 血清学测定 支原体DNA测定防治:无疫苗、抗菌素有效,所致疾病:支原体肺炎,诊断与防治,肺炎支原体,微生物学检查:标本类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 检测方法:分离培养 血清学测定 免疫斑点试验防治无疫苗、抗菌素(强力霉素)有效,所致疾病:泌尿生殖道感染,诊断与防治,溶脲脲原体,立克次体(Rickettsia),概 念,立克次体(rickettsia)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斑疹伤寒群,立克次体目,立克次体属,东方体属,埃立克体属,巴通体属,柯克斯体属,恙虫病群,斑点热群,犬埃立克体群,腺热埃立克体群,嗜吞噬细胞埃立克体群,立克次体目的类别,共同特点:,1、专性细胞内寄生,二分裂繁殖;2、有DNA和RNA两种核酸;3、多形态性,主要为球杆状,G-,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4、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寄生宿主、储存宿、传播媒介); 5、多为人畜共患病原体;6、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立克次体目的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结构二、培养特性三、抗原结构四、抵抗力,形态结构,1、形态:G - ,多形性,0.3-0.6x0.8-2.0m2、结构:细胞壁(同G - 菌) 细胞膜(同G - 菌) 微荚膜,立克次体,贝纳柯克斯体在小鼠脾细胞空泡内繁殖,柯克斯体,培养特性,1、专性细胞内生长2、以动物体内、鸡胚、细胞接种 为主要培养方式,抗原结构,1、脂多糖抗原:群特异性 (与变形杆菌有交叉)2、外膜蛋白抗原:种特异性,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的抗原交叉,立克次体 变形杆菌菌株 OX19 OX2 Oxk普氏立克次体 + +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 + 恙虫病立克次体 +Q热柯克丝体 五日热巴通体 ,抵抗力1、无体外生活阶段2、对抗菌素敏感致病物质1、内毒素2、磷脂酶A所致疾病:,病原体 所致疾病立克次体属 斑疹伤寒群(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 加拿大斑疹伤寒) 斑点热群(洛矶山斑点热、纽扣热、昆士兰热、 立克次体痘、北亚蜱传斑疹伤寒)柯克斯体属 Q热东方体属 恙虫病群(恙虫病)埃立克体属 犬埃立克体群(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 腺热埃立克体群(腺热埃立克体) 嗜吞噬细胞埃立克体群(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病)巴通体属 战壕热、猫抓病、Oroya热、秘鲁疣、杆菌性血管瘤、 心内膜炎,一、所致疾病:流行性斑疹伤寒(虱传斑疹伤寒)二、传播方式:人人虱人三、诊断与防治1、微生物学检查标本类型:病人血液检测方法:分离培养(豚鼠接种) 血清学测定、外-斐反应2、防治疫苗:灭活全细胞疫苗抗菌素(氯霉素、四环素),普氏立克次体,流行性斑疹伤寒,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一、所致疾病:地方性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二、传播方式:鼠鼠蚤人三、诊断与防治: (同普氏立克次体),汉赛巴通体,一、所致疾病:猫抓病(CSD)二、传播方式:猫、狗抓咬伤三、诊断与防治1、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类型:病灶组织 检测方法:病理切片 2、防治 无疫苗 抗菌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利福平),衣 原 体 (Chlamydia),概 念,衣原体(chlamydia)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并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沙眼衣原体,衣原体属,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兽类衣原体,沙眼亚种,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鼠亚种,衣原体属的类别,衣原体属的生物学特性,1、发育周期2、形态结构3、培养特性4、抗原结构5、抵抗力,发育周期,始体,原体,包涵体,0 h,0 h,8 h,24 h,30 h,48 h,形态结构,形态:原体,球型或梨型,0.2-0.4m Macchiavello染色红色 始体,圆型,0.5-1m Macchiavello染色蓝色,原体与始体的性状比较,性状 原体 始体大小(m) 0.2-0.4 0.5-1.0细胞壁 + 代谢活性 +胞外稳定性 + 感染性 + 繁殖力 +毒性 + ,培养特性,1、专性细胞内生长2、6-8天鸡、鸭胚卵黄囊繁殖,抗原结构,1、脂多糖抗原:属特异性2、外膜蛋白抗原:种特异性、型特异性,抵抗力,1、热敏感(60 5-10min)2、对抗菌素敏感3、化学消毒剂敏感,衣原体的致病性,一、致病物质1、内毒素2、磷脂酶A二、所致疾病,主要致病衣原体所致疾病,衣原体 沙眼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 鹦鹉热衣原体 兽类衣原体人类疾病 沙眼 肺炎 肺炎 呼吸道感染 性病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 幼儿肺炎对磺胺敏感 + 自然宿主 人、小鼠 人 鸟类 牛、羊 低等哺乳动物血清型 18 1 不明 3,沙眼衣原体,沙眼亚种:(沙眼、包涵体结膜炎、 泌尿生殖道感染)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性病淋巴肉芽肿),所致疾病,1、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类型:结膜、宫颈刮片,分泌物涂片 检测方法:直接镜检(包涵体) 分离培养:接种 核酸测定2、防治: 无疫苗 抗菌素有效(磺胺、红霉素、诺氟沙星),诊断与防治,肺炎衣原体,所致疾病:肺炎、呼吸道感染、心肌炎、冠心病,诊断与防治,1、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类型:咽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检测方法:分离培养:接种细胞 抗体测定、核酸测定2、防治 无疫苗 抗菌素有效,螺 旋 体 (Spirochete),概 念,螺旋体(spirochete)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成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螺旋体科,螺旋体目,伯氏疏螺旋体 回归热疏螺旋体杜通氏疏螺旋体赫姆斯疏螺旋体奋深疏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科,密螺旋体属,疏螺旋体属,苍白密螺旋体 品他密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属,问号状钩端螺旋体,螺旋体目的类别,密螺旋体属,苍白亚种:人类梅毒地方亚种:地方性梅毒极细亚种:雅司,苍白密螺旋体种品他密螺旋体种,引起人类品他病,(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染色:TP菌体细长,大小为7-8m0.10-0.15m,有8-14个致密而规则螺旋,两端尖直,运动活泼。用普通染料不易着色,常用镀银染色法染色,染成棕褐色,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2、培养:在无活细胞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3、抵抗力:极弱,对青霉素、红霉素、砷剂敏感,(二)致病性,1、所致疾病:获得性梅毒 先天性梅毒2、致病物质: 透明质酸酶 外膜蛋白,传染源:梅毒病人为唯一传染源,成年男女普遍易感传播途径:性接触;胎儿可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所致疾病:梅毒先天梅毒 :母体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后天梅毒 :通过性接触传染,性接触 后天性梅毒 () 硬性下 (II)全身梅 (III)皮 疳、大量梅 毒疹、淋巴 肤粘膜溃 毒螺旋体。 结肿大。 疡,坏死病人 性病变, 内脏器官 肉芽肿样 病变。 胎盘 先天性梅毒,全身感染,胎盘,先天性梅毒,流产、早产或死产,梅毒儿,TP,胎儿血,扩散至多器官繁殖,马鞍鼻、锯齿牙间质性角膜炎先天性耳聋,梅毒疹,(三)诊断与防治,1、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类型:硬下疳渗出液、梅毒疹渗出液、淋巴结抽出液 检测方法:直接镜检 血清学诊断: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 密螺旋体抗原试验2、防治 加强性卫生教育 治疗:大剂量青霉素,疏螺旋体属,有3-10个稀疏而不规则的螺旋,呈波状。对人致病的有伯氏疏螺旋体和回归热螺旋体等。,一、伯氏疏螺旋体引起莱姆病的病原体,(一)引起莱姆病的疏螺旋体种类:1、伯氏疏螺旋体:美国和欧洲;2、伽氏疏螺旋体:欧洲和日本;3、埃氏疏螺旋体:欧洲和日本。,(二)致病性:莱姆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播媒介硬蜱,储存宿主野生或驯养的哺乳动物;啮齿类的 白足鼠;畜类中的鹿等,致病物质:粘附素和内毒素。,所致疾病:,螺旋体,蜱叮咬,3-30天,慢性移动性红斑,2-3周,红斑皮损自行消退,早期:乏力、头痛发热、肌痛,未治疗者80%可发展为晚期,晚期:慢性关节炎、慢性神经系统及皮肤异常,免疫性:体液免疫为主。,二、回归热疏螺旋体回归热的病原体,临床特点: 急起急退的高热,全身肌肉酸痛,一次或多次复发,肝脾肿大,重症者可出现黄疸和出血倾向。,分类: 1、虱传回归热:即流行性回归热,病原体为回归热疏螺旋体; 2、蜱传回归热:即地方性回归热,病原体多至15种。,三、奋森疏螺旋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大量繁殖,协同引起奋森咽峡炎、牙龈炎、口腔坏疽等。,钩端螺旋体,螺旋较密螺旋体更细密而规则,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问号状钩端螺旋体,问号状钩端螺旋体,问号状钩端螺旋体,一、生物学特性二、致病性三、诊断与防治,生物学特性,1、培养特性2、抗原结构3、抵抗力,培养特性,微需氧,28-30 ,pH7.2-7.6Korthof培养基(营养要求复杂),抗原结构,脂多糖(群特异性抗原)糖-蛋白复合物(型特异性抗原),抵抗力,弱,对热、干燥敏感湿土、水中存活数月化学消毒剂敏感青霉素敏感,致病性,1、所致疾病:钩端螺旋体病2、致病物质: 内毒素样物质(ELS) 溶血素(鞘磷脂酶) 细胞毒性因子(CTF),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源鼠和猪(肾长期带菌)、疫水传播途径:被宿主动物菌尿污染的疫水和泥土,经皮肤、黏膜感染所致疾病:流感伤寒型、黄疸出血型、肺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钩端螺旋体的传播方式,(三)免疫性: 感染后可获对同型钩体的持久免疫力,以体液免疫为主。,诊断与防治,1、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类型:血液(10d)、尿液(1w-3m)、脑脊液 检测方法:直接镜检 分离培养: Korthof培养基、动物接种 血清学检测:凝集试验2、防治 疫苗:外膜疫苗 治疗:青霉素、四环素,放线菌,含分枝菌酸放线菌,放线菌目,不含分枝菌酸放线菌,诺卡菌属,分枝杆菌属,放线菌属,棒状杆菌属,星型诺卡菌巴西诺卡菌豚鼠诺卡菌,衣氏放线菌 牛放线菌内氏放线菌粘液放线菌龋齿放线菌,放线菌目的类别,诺卡菌属(革兰染色),诺卡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二、致病性三、诊断与防治,生物学特性,1、培养:严格需氧 腐生菌,普通培养基 菌落:黄白色,干燥,蜡样2、抗原结构:不详3、抵抗力:抗菌素敏感,致病性,1、所致疾病 化脓性感染:肺炎、肺脓肿吸入 脑膜炎、脑脓肿血行播散 足菌肿创口2、致病物质 不详,诊断与防治,1、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类型:痰、脓液 检测方法:直接镜检(菌丝、颗粒) 分离培养:沙氏培养基、 心、脑浸液琼脂平板 生化鉴定2、防治 手术清创、磺胺药、环丝氨酸,放线菌属(革兰染色),放线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二、致病性三、诊断与防治,生物学特性,1、培养:正常寄生菌,培养困难,血平板 厌氧/微需氧2、抗原结构:不详3、抵抗力:弱, 抗菌素敏感,致病性,1、所致疾病: 放线菌病:面颈部感染、肺部感染 (类似结核)、腹部感染、 皮肤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牙周病2、致病物质: 不详,放线菌病(皮肤感染),诊断与防治,1、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类型:痰、脓液 检测方法:直接镜检(硫磺样颗粒) 2、防治 治疗:大剂量青霉素、TMP-SMZ,真 菌,定义:一大类有细胞壁结构、没有根茎叶分化的异养型单细胞或多细胞真核微生物。真菌的特点1、具有细胞核,进行有丝分裂;2、不进行光合作用;3、以产生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二种形式进行繁殖;4、不运动;5、营养方式为化能有机营养(异养)、好氧;6、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大小悬殊,细胞结构多样;,二、 分类:1、霉菌(Mold) 凡是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而长成绒毛状或棉絮状的能产生菌丝而导致其寄生体发生霉变的丝状真菌。 主要作为酿酒、制酱、发面、酶制剂、抗生素的生产菌,有些是农作物及动物的致病菌,少数使许多物品发霉。,1.1 菌落特征:菌落较大,常呈绒毛状、棉绒状、珠网状,有些呈扩散型生长,故菌落大小不一,最初是白色,当长出孢子后颜色为黄、绿、青、棕、橙等。 几种常见的霉菌:毛霉属、根霉属、曲霉属、青霉属。,实验室培养的霉菌菌落,1.2 霉菌的形态:霉菌细胞延长呈丝状,称菌丝。许多菌丝交织在一起称为菌丝体。菌丝细胞有两种类型:A、无隔菌丝:整个菌丝是一个多核的单细胞,生长的过程中只有细胞核的分裂和原生质的增长,细胞的数目不增多,如根霉和毛霉。B、有隔菌丝:整个菌丝由分支呈串的多细胞组成,菌丝在生长过程中,细胞数量也在增加。如青霉和曲霉。,霉菌菌丝功能上分化:营养菌丝(基内菌丝):伸入到培养基内部,以吸收养分为主的菌丝。 气生菌丝:向空中生长的菌丝.繁殖菌丝: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分化为产生孢子的菌丝。,霉菌(青霉)的菌丝、,1.3 霉菌的繁殖及培养,霉菌主要以产生无性和有性孢子进行繁殖,但是以无性孢子繁殖为主,也能以菌丝片段繁殖为新个体。霉菌一般对营养要求不高,需氧,多数霉菌喜偏酸的环境。最适pH5.6-5.8,培养温度为20-28,而病原真菌一般需要37 生长较快。,(一)根霉(Rhizopus): 分布:分布于土壤、空气中,常见于淀粉食品上,可引起霉腐变质和水果、蔬菜的腐烂。形态特征: 菌丝也为白色、无隔多核的单细胞真菌,多呈絮状。根霉有假根和匍匐枝,与假根相对处向上生出孢囊梗。孢子囊梗与囊轴相连处有囊托,无囊领。,1.4 霉菌的代表属,(二)曲霉(Aspergillus):分布:广泛分布于土壤、空气和谷物上,可引起食物、谷物、饲料和果蔬的霉腐变质,有的可产生致癌性的黄曲霉毒素。形态特征: 菌丝发达多分枝,有隔多核的多细胞真菌。分生孢子梗由特化了的厚壁而膨大的菌丝细胞(足细胞)上垂直生出;分生孢子头状如“菊花”。,曲霉,烟曲霉及菌落,黄曲霉及菌落,(四)青霉(Penicillum):分布:广泛分布于土壤、空气、粮食和水果上,可引起病害或霉腐变质。形态特征:与曲霉类似,菌丝也是由有隔多核的多细胞构成。但青霉无足细胞,分生孢子梗从基内菌丝或气生菌丝上生出,有横隔,顶端生有扫帚状的分生孢子头。分生孢子多呈蓝绿色。扫帚枝有单轮、双轮和多轮,对称或不对称。,青霉的帚状结构产生青霉素,2、酵母菌 以芽殖为主、形态结构简单的单核细胞真核微生物。 细胞结构:酵母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1、酵母菌形态: 酵母菌其形态因种而异.通常为圆形、卵圆形。也有特殊形态,如柠檬形、三角形、藕节状、腊肠形,假菌丝等 。,酵母菌,2、酵母菌大小: 酵母菌比细菌粗约10倍,其直径一般为25m,长度为530m,最长可达100m。例如:酿酒酵母(S.cerevisiae) 宽度:2.510m 长度:4.521m 酵母的大小、形态与菌龄、环境有关。一般成熟的细胞大于幼龄的细胞,液体培养的细胞大于固体培养的细胞。,蜉蝣体表面的酵母菌,菌落特征: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粘稠,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的颜色都很均一,菌落多为乳白色,少数为红色,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