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部编本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45)_第1页
2018部编本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45)_第2页
2018部编本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45)_第3页
2018部编本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45)_第4页
2018部编本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4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下语文期末复习一 第 1 页,共 12 页 八下语文期末复习一 第 2 页,共 12 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准考证号: 姓名: 班级: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此为试题卷,请把答案做到答题卷上一、语文基础知识。 (18 分)1、选择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2 分)A、狼藉 (ji ) 叱骂 (ch) 隘口 (i) 悚然 (sng) B、嗫嚅 (ni) 唾手 (chu) 彷徨 (png) 蹂躏 (ln)C、厮守 (s) 俨然 (yn) 伛偻 (y) 褴褛 (ln)D、踌躇 (ch) 讪笑 (xin) 窒息 (zh) 颓唐 (tu)2、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分)A、情郁于中 碌碌无为 勇往直前 钦差大臣B、徇私舞弊 毕恭毕敬 人声鼎沸 骇人听闻C、异想天开 敝帚自珍 无可耐何 大事渲染D、惟妙惟肖 雍容典雅 郑重其事 声名狼藉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B.在学习上,他虚心好学,见异思迁,因此取得了优异成绩。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D.这份试卷中的第一题他花了 10 分钟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4、对下面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去掉“由于” )B.3 月 14 日,十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通过并审议”改为“审议并通过” )C. 北京奥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 (在“举办”前加“宣布” )D. 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控诉”改为“揭露”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A “唐宋八大家” 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B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长篇小说,作者依次是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C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D 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6、默写填空。 (每空 1 分共 8 分,后两题选做一题。 ) (1)_,坐看云起时。(2)当年万里觅封侯,_。(3) 归园田居中表明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中迷失自我(点睛之笔,主旨)的诗句 _,_(4)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视听结合表现洞庭湖浩大的诗句是 _ _, _ _。(5)文天祥的“ _ _, _ _”可以看作是对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绝好阐发。(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展现其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_ _ _,_ _。二综合性学习(6 分) 八下语文期末复习一 第 3 页,共 12 页 八下语文期末复习一 第 4 页,共 12 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7、今年 5 月 11 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项目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祝福母亲生日的 54 66 91祝福同学生日的 56 86 92差值 2 20 1(1)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1 分)(2)作为初中生的我们,请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2 分)(3)主持人要求每位同学说一句祝福母亲的话,并准备编辑成册,请你为这个册子设计一个好听的名字。 (6 个字以内) (1 分) 8、 海峡都市报4 月 4 日讯 昨晚结束的斯诺克中国赛决赛中,中国神奇小子丁俊晖以 9 比 5 战胜了 7 次世界冠军、前世界头号种子选手亨德利,夺得了自己首个世界台联职业排名赛的冠军,掀开了中国台球史的新篇章。如果你是记者除了用“冠军”表示“第一”外,还可以用“_” 、“_”来表示“第一” 。 (2 分)三、阅读。 (36 分)(一)诗歌赏析。 (3 分)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9、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请作赏析。 (3 分)(二)文言文阅读(10 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0、解释加点的词语。 (2 分)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处处志之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2)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2、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谈谈你的理由。 (2 分)八下语文期末复习一 第 5 页,共 12 页 八下语文期末复习一 第 6 页,共 12 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准考证号: 姓名: 班级: 13、文章为什么要以人们未能找到桃花源结尾?谈谈你的理解。 (2 分)(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10 分)哭泣的森林大自然是五彩斑斓的,但只有绿色,才是生命的象征。绿色,是人类的摇篮和文明的襁褓。地球上如果没有了绿色,就如同沙漠里没有了绿洲,地球和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森林是绿色之源。在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过程中,森林占着特殊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由于对养育和维护人类社会的绿色森林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人们为了自己的贪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把砍伐的巨手伸向森林。于是,一棵棵树木倒下了,一片片森林消失了,绿色,随着人类社会和技术的进步却离人越来越远了。记得有报道说,由于云南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云南的森林工业已面临全面危机。而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云南省与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竟然决定联合开发藏东南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之地。三江流域的森林对保养水源、保持水土具有重要作用,而金沙江水系的森林对于长江上游防止水土流失、呵护三峡大坝以及控制长江中下游水量的作用更是巨大。在这以前,西藏林业厅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人员不足,对西藏东南部森林资源的砍伐速度相对较慢。一旦技术先进、经验丰富、人员充裕的云南森工企业介入砍伐行列,其破坏后果将不可估量,藏东南大片森林将陷入朝不保夕的危险之中!虽然我国每年人工植树造林的面积可覆盖整个瑞士,但我国天然森林的面积却在一年年减少,960 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几乎到处都留下了绿色的创伤。如果对盲目开发森林资源的现象放任自流,那么无需多久,中国仅有的最精华的天然林资源即将消耗殆尽,18 世纪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发展初期的“无林化”现象,同样会在中国出现。近 100 年来,中国原有的森林面积已经减少了百分之五十,木材蓄积量减少了33。在中国 130 多个林业局中,已有 36 个局的可采资源基本枯竭。如果继续采伐下去,10 年之后,其余林业局所属的可采伐资源也将基本耗尽,而且森林质量也将越来越差。这也就是说,如果不采取断然措施,在建国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将不仅没有可供采伐的成熟林,而且就连提前投入消耗的中龄林,5 年左右也基本砍光。到那时,生态环境将极度恶化,十几亿中国人所面临的由此带来的生存危机的严重性是不难想象的。绿色王国在呼救救救森林,救救中国!然而今天,当原始森林不断消失,各种各样的生物物种一个接一个离开我们星球的时候,从美国西北部到南美智利,从澳大利亚到马达加斯加拯救森林的运动正在风起云涌。然而令人遗憾和痛惜的是,尽管中国政府也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很多砍伐者依旧我行我素,绿色运动的道路在中国依然很漫长。14、 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2 分)然而令人遗憾和痛惜的是,尽管中国政府也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很多砍伐者依旧我行我素,绿色运动的道路在中国依然很漫长。依旧:依然:15、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 分)16、 “云南森林工业”的事例说明了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 分)八下语文期末复习一 第 7 页,共 12 页 八下语文期末复习一 第 8 页,共 12 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17、低碳环保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但某些落后地区,还在引进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企业,走着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面对这样的情况,请你在该地政府信息公开网上,给政府领导留言,提出你的建议意见。 (3 分)(四)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 13 分)又是一年粽飘香五月的清愁像一泓流泉,淡淡地漫过我的心间。我如故乡飘落的一枚树叶,在这人声鼎沸的地方悄然滋长着无尽的乡愁。 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超市就已经在最显著的位置上堆满了各种口味的粽子。粽子制作典雅,精巧,如可人的女子一般,给人一种想拥有的冲动。淡淡的音乐在超市里飘荡,透着一丝颓废和苍凉,勾起人无尽的遐思。我站在冷藏柜前,心游离着,脚步踟蹰着,眼睛却在粽堆里漫不经心地寻找着。我在寻找什么呢?是寻找一种似曾相似?还是寻找储藏在时光暗河里的那段记忆?抑或是,我只是想重温一段过去?寻觅了好久,最终还是失望地走开了。尽管面前的粽子玲珑剔透,软糯如玉,仿佛一口咬下去就会甜腻到心里,但却少了一份天然与温情!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母亲都要包几斤糯米粽子给我们解馋。糯米是自家种的,天然环保,入口润滑,回味悠长;粽叶是在大姨家采摘的,新鲜的叶子,如二月初绽的新绿,捧到手里就有了小小的喜悦。这份喜悦,是记忆里永不凋谢的三月。即使花谢了,柳枝萧条了,岁月溜走了,这喜悦依然还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母亲放下所有的农事,换上干净的衣服,将煮好的粽叶拿到天井里,又将称好的糯米用筲箕淘洗干净,然后沥干水分,调好食用碱,一并拿到天井里待用。早晨的雾霭还未散去,阳光淡淡地洒在母亲的身上,柔和,清雅。母亲熟练地做着这些,我像尾巴一样跟着她进进出出,如过年一般,喜滋滋的心态不言而喻。一切就绪,母亲终于坐下了。她先将粽叶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将调制好的糯米用汤匙一点一点地放进漏斗里,直到漏斗饱满,轻轻一压就会溢出米来,再用筷子一点一点地扎紧。筷子扎的时候要轻巧,不然戳穿粽叶就前功尽弃了。扎好后,母亲用剩余的粽叶一层一层地将其包裹起来,裹成锥形,然后用粽绳牢牢系紧。整个程序精细,繁琐。母亲做来却是那样的专注!我蹲在母亲身边,如痴如醉地看着。母亲的嘴角往上轻轻扬着,浅浅的笑容在眉眼里铺展,流溢;她挺直的鼻梁上,已涔满了细密的汗珠,远远看去,就像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珍珠。在淡淡的光晕里,母亲竟然是那样的美丽,美得如一尊素净的画,在我心里不停地跳跃,无限地放大.粽子的香味很快就在屋子里沸腾了。来不及等到它冷却,捡肥实的捞起一个,剥去粽叶,轻轻咬一口,便觉得芳香四溢,口舌生津,唇齿飘香。这是我吃到的最好的粽子,它的清香永远盘踞在记忆的最深处。母亲温情的姿势也永远定格在童年的梦里,清晰如昨母亲去世后,家里再也没有包过粽子,粽子也就成了一种怀念。每到端阳节,我们也会在街上胡乱买一点,算是应付了节日。街上的粽子口味繁多,香的,甜的,肉的,素的等等多如繁星,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只是这些粽子披上了商业的外衣,就成了节日的妆点,多了些浮华与世俗。虽然一样的香糯,但远没有母亲包的好吃。去年,偶尔闻到那久违了的香味,便寻香找去,见是一个老妈妈推着车子在沿街卖粽子。老妈妈慈眉善目,温和少言,像极了当年的母亲。心里那根柔软的弦突然被轻轻触动了,温情的泪水在眼眶里打着漩漩。我忙掏钱买了几斤。迫不及待地回家煮熟,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香还是香,糯还是糯,却依然少了那一股浓郁的味道。这浓郁的味道,是记忆深处永不飘散的温馨。它是粽子的味道,也是母亲的味八下语文期末复习一 第 9 页,共 12 页 八下语文期末复习一 第 10 页,共 12 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准考证号: 姓名: 班级: 道啊!18、为什么作者说,母亲包的粽子是“我”吃到的最好的粽子?(3 分)19、既然作者对超市的粽子感到失望,为什么还要花笔墨进行细致描写?(3 分)20、包粽子的母亲是那样美丽,根据文意简要回答母亲美在何处。(2 分)21、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给文章写一点赏析性文字。 (2 分)22、亲情,永远感人。读完全文,你的脑海,也许早已浮出许多温暖的画面,请你把那一份温馨,记录传递!(3 分)四、作文。 (40 分)23、人们常常感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然而,生活中往往有值得铭记的日子,并且正是“这一天”让你的生命更加丰富。 “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请以“这一天,让我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800 字左右;立意新颖,选材得当。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八年级下期末复习测试一参考答案1、C 狼藉 j 唾手 tu 讪笑 shn 2、C 。 无可奈何 大肆渲染 3 C 4、 D。 5、D。 格列佛游记 可观财富没有,买马安度晚年6.行到水穷处 匹马戍梁州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7、 (1)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母亲生日和关注同学生日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初中生对母亲生日的关注率远远小于对同学生日的关注率。 感受:爱母亲。名字:围绕母爱说即可。8 、桂冠、夺魁、夺标、榜首、独占鳌头、首屈一指、执牛耳 9.情感角度最容易。从字词的 , “掬水” ,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 ,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