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_第1页
民政局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_第2页
民政局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_第3页
民政局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_第4页
民政局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政局 2018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按照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报送有关材料的紧急通知要求,现将县民政局 2018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下半年工作安排、今后一个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绿色崛起的思路及举措和重点工作(项目)推进情况报告如下:一、2018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一)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1.城乡低保逐步规范不断加大规范管理力度,持续实施低保动态管理。目前,全县保留城市低保 124 户 165 人(不包括桐子林镇)、农村低保2480 户 4286 人。从 2018 年 5 月 2 日起,对桐子林镇城市低保实施动态管理,全面开展清理复核,目前桐子林镇正在审核中。严格以户为单位计算家庭收入,实现按户施保、按标补差、应补尽补。2018 年上半年,全县累计保障城市低保 2926 户次、5903 人次,支出保障金 224.9888 万元;累计保障农村低保14757 户次、25476 人次,支出保障金 643.2168 万元。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现最低生活保障线与精准扶贫线“两线合一”。截至 6 月底,2018 年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农村低保兜底 743 人,1-6 月共计支出低保兜底保障金 96.6201 万元。认真梳理和分析研究 XX 县城乡低保近二十年来积垢问题,寻找对策。形成XX 县城市低收入家庭基本情况分析报告、XX 县农村低保工作中违纪违法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等一系列调研成果。正在根据新的低保规程草拟制定XX 县城乡低保评定个人征信黑名单管理办法、XX 县城乡低保评定家庭拥有机动车等高消费产品认定办法、XX 县城乡低保评定行业收入评估标准、XX 县城乡低保评定民主评议工作制度、XX 县城乡低保评定投诉举报核查制度、XX 县城乡低保评定近亲属备案制度等 20 余项制度。2.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发挥作用(1)医疗救助。1-6 月,全县救助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供养、精准扶贫、低收入家庭等各类人群共计 609 人次,支出医疗救助金 199.1991 万元,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重点救助对象经各类医疗保险报销后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负费用在年度救助限额内救助比例为 76.01%,超额完成目标任务。(2)临时救助。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实施临时救助,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托底线的作用。1-6 月共救助 196 人次,救助金额 23.67 万元。3.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政策有效落实目前我县共有农村特困人员 1432 人,其中分散供养 935 人,8 个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 497 人。2018 年上半年共计发放农村特困人员供养金 586.514 万元(其中:生活费 559.214 万元、2017 年农村特困供养人员死亡 91 人丧葬费 27.3 万元)。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了2018 年农村敬老院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书,加强对各农村敬老院食品、消防等安全检查。进一步落实签订分散供养人员监护供养协议,核实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基本信息,办理基本医疗保险。4.救灾救济水平不断提升(1)扎实推进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组织开展“5.12 防灾减灾日”集中科普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悬挂主题横幅、展出知识挂图、发放宣传单、现场咨询等形式,面向广大群众宣传讲解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共计发放宣传防灾减灾资料 4000 余册;积极通过社区群众大会、板报宣传等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2)积极推进救灾救济工作,切实提高救助水平。下拨各乡(镇)冬春救助资金 190 万元,对遭受自然灾害的残疾人、低保户、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六十年代精简退职老职工等缺资金、缺劳动力的困难群体给予重点救济。(3)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保证调运覆盖全县。采购救灾物资棉被 1300 床、棉大衣 2000 件充实到救灾物资仓库。在北部设立共和乡、渔门镇、永兴镇、惠民乡、国胜乡 5 个物资储备点,储备部分县级救灾物资,并向市民政局申请将市级救灾物资帐篷 400 顶、棉被 1000 床、折叠床 350 张分别调拨储备在 5 个点位,救灾物资储备和调运覆盖全县范围。目前,全县共储备棉被 5577 床、棉大衣 2131 件、帐篷 819 顶、折叠床 500 张(其中棉被 1000 床、帐篷 500 顶、折叠床 500 张为市级物资)。同时与全县 7 个商家签订物资采购合同,以保障救灾生活物资充足。(4)及时查灾、准确报灾、全力救灾。县民政局制定了汛期值班工作制度并安排人手 24 小时值班值守,各乡(镇)、村配备了灾情信息员,确保了灾情初报快、续报新、核报实。2018 年上半年,我县遭受了低温冷冻、洪涝等自然灾害。截止 2018 年 6 月,全县 16 个乡(镇)共计 1472 人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 77.66 公顷,成灾面积 77.66 公顷,绝收面积24.93 公顷,因灾严重损坏房屋 1 户 3 间,因灾死亡羊子 2 只,直接经济损失达 183.5 万元。灾情发生后,局领导亲自带队及时深入到受灾较为严重的格萨乡查灾、核灾,安抚慰问灾民、指导生产自救,灾情得到有效处置。(5)着力推动防灾减灾体制机制落地落实。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XX 县民政局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向市民政局申报桐子林镇城北社区和红格镇阳光社区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5.依法依规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按照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条例,坚持自愿救助、无偿救助原则,严格落实 24 小时值班制度和主动上街巡查制度, 1-6 月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123 人,累计支出各项救助资金 2.8 万元。协调市儿童福利院安置弃童 1 名,临时送医疗机构医治无法查找居住地的无名流浪乞讨人员(精神病)男性 2 名、女性 1 名。(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推进有序1.双拥活动广泛开展。一是“元旦”、春节期间,由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带队走访慰问 7 个驻盐部队,发放慰问金 4.2 万元;走访慰问优抚对象和现役军人家属 3620 人,发放慰问金 36.22 万元。二是清明节、“5.4”青年节期间,组织部分县级部门及中小学校师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受教育人数达 3000 余人次。以学校为国防教育主阵地,在全县各中、小学校开设国防教育课程,列入青少年政治思想教育内容。三是走访、下访优抚对象,了解优抚对象的生产生活及面临的现实问题,通过优抚对象建房补助、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措施解决优抚对象“三难”问题,确保退伍军人和谐稳定。四是及时发放军队退休干部退休待遇,按相关政策调整军队退休干部的生活待遇。春节期间召开军休干部座谈会,及时了解军休干部的思想动态,积极协调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五是各驻盐部队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武警 XX 森林大队、县人武部多次到敬老院送温暖、献爱心,看望孤寡老人,送慰问品、送医、送药,与孤寡老人拉家常、询问老人身体状况、帮助敬老院疏通排洪沟、检查输电线路、排查消防安全隐患。2.第三届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有效开展。一是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 XX 县创建第三届省级双拥模范县领导小组,将双拥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村(社区)和驻盐部队均成立双拥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乡镇部门配合共同抓,上下结合层层抓的良好局面。二是报县委、政府制定下发XX 县创建第三届省级双拥模范县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及考评标准,制定各乡(镇)、各双拥成员单位、各驻盐部队责任清单。三是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在主要交通干线和街道设立美观、醒目的永久性、固定性双拥宣传大标语。各乡(镇)按要求在主要交通干线制作了固定双拥宣传标语。金融、医院、车站、码头、电信等服务窗口张贴“军人优先”标牌。烈士家属、现役军人家庭都按要求挂了光荣牌。四是加强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的建设。为把烈士陵园建设成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主阵地,投入资金 110 余万元正在进行 XX 县烈士陵园纪念广场进行改建,目前该项目正在施工,计划 8 月底竣工。3.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一是发放重点优抚对象一、二季度抚恤定补 279 万元,完成上半年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费用统计审核工作。二是接收符合安置条件的转业士官 5 人,协调由市民政局统筹安置。三是发放 2017 年退役士兵(士官)一次性自主择业地方经济补助 115.6 万元,发放 2 名转业士官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 0.33 万元、7 名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生活补助 1.6 万元、3 名随队随军家属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 1.2 万元。四是新审核录入参战、60 岁农村籍退役士兵 25 人,完成优抚对象核查人数 70 人。五是深入基层对涉军不稳定人员进行走访,了解思想动态、解释相关政策,并对生产生活确有困难的 6 名重点优抚对象给予临时救助共计 0.87 万元。(三)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健康发展1.社会福利工作。认真落实困境儿童保障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及时发放孤儿、艾滋病儿童、重度残疾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1-6 月帮扶补助金 1296 人次 49.63 万元;对全县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督促 130 名留守儿童所在乡(镇)同其监护人签订了监护协议,制定XX 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代政府草拟了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并经县政府常务会通过。严格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制度,按每人每月 80 元的标准向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低保对象发放生活补贴,按一级残 80 元/人月,二级残 50 元/人月的标准向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残疾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2018 年上半年共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5670 人次 48.65 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10056 人次 56.77万元。2.慈善事业。2018 年 1-6 月共收到定向捐款 60 万元,已按定向捐款协议全部下拨。开展 2018 年“情暖万家”活动,县慈善会收到市慈善会慰问金 1.18 万元,专项用于春节前对 39名孤儿、艾滋病儿童、20 名城市特困人员进行慰问,每人发放慰问金 200 元。(四)基层政权和社区阵地建设深入推进一是深入调研,开展全县 171 个村(社区)基本情况摸底调查,掌握各村(社区)基础数据和发展动态。结合实际,明确全县 171 个村(社区)2018 年度办公经费标准,同时向市民政局提出调整村(社区)办公经费建议。二是严格核实全县村(社区)离职“三职”干部信息,确保人员、资金准确。三是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制定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完善村(社区)普法责任清单。结合“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1”国际儿童节、“6.26”国际禁毒日,深入开展国家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毒法主题宣传活动。四是切实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工作,在有条件的小区组织居民建立物业管理,指导和帮助协调各社区整改存在的不良问题。五是开展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工作。宣传动员志愿者加入和登记注册,上半年全县 7 个城市社区已按要求实名制注册登记志愿者 1633 人。六是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工人才,组织 7 个城市社区符合报名条件的 35 名工作人员参加2018 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五)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1.规范办理婚姻登记。上半年,全县共办理结婚登记 934对,离婚登记 221 对,补领结婚证 380 对,补领离婚证 32 对,无一例违规办理。全力配合县妇儿工委、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按“两纲”的要求,做好婚前医学检查,出据婚前医学检查表。2.加强殡葬管理。加强对圣水陵园和县城殡葬服务站监督管理,春节、清明节期间制定群众祭祀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联合林业、公安等部门到重要部位开展巡查值守,保证群众祭扫安全。规范殡葬用品市场,倡导文明、环保祭祀。会同县公安局、县林业局印发关于禁止在殡葬区域燃放冥币香烛烟花爆竹的通知,对县城销售殡葬用品商店进行全面检查,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丧葬制品要求下架停止销售。3.强化社会组织监管。严格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开展社会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