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林珍奇》对联赏析_第1页
《联林珍奇》对联赏析_第2页
《联林珍奇》对联赏析_第3页
《联林珍奇》对联赏析_第4页
《联林珍奇》对联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联林珍奇对联赏析剧情介绍致读者 联林珍奇是我国第一部以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瑰宝-对联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它有机的揉有关历史史实、历史人物和民间流传的巧联趣事为一体,创造了一个以对联奇才凌大岫的爱情和坎坷命运为主线,时而令人忍俊不禁、时而催人泪下的悲喜交织的历史传奇故事。此剧文学性、知识性、哲理性和娱乐性兼而有之,老少咸宜,雅俗共赏,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 联剧着力塑造了一个鲜明个性的汉族机智人物凌大岫。他类似于壮族的刘三姐、维族的阿凡提、蒙族的巴拉甘仓,但又完全不同于他们。剧中对联神童凌大岫、官宦子弟曹龙驹、书香闺秀云素娥三人之间从幼到长发生的种种纠葛,其喜与悲、爱与恨的交织,都与对联密切相关,人物的命运,故事的悬念更是环环相扣,感人肺腑,对联成为剧中故事情节中密不可分的有机构成成分,甚至是情节发展的关键点和动力源。在这十五集电视剧中,共整理搜集了近二百副对联。它们绝大多数是几百年来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历史人物的对联故事的巧妙运用,不仅包含了各种类型的对法,如正对、反对、谜对、顶针对、离合对等(巧对居多),而且将贺婚、祝寿、讽刺、判案等多种用途引入故事,寓教于乐,寓庄于谐,使人们在欣赏一个个美丽动人的对联故事的过程中,获得美感的享受和哲理的启示,恢宏地展示了中国对联这一传统文化瑰宝的风采。为了帮助看过电视剧而又想更深入学习对联的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获得有关对联知识,我们在编辑这本对联集的时候,按照故事情节发展,分集做了剧情简介,将剧中的对联集中在一起,并加以解说,阐释这些对联的源出和特点及与之相关的故事等等,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既不纯是注解,也不纯是鉴赏,只是希望能让读者在欣赏电视剧的时候,同时可以更好的体味这些生动的、精炼的、充满生活情趣的佳联妙对。 在这里,还有两点提请读者注意:一、对联在词语、平仄、节奏、句式的对仗上,均相当严格,但对巧对的要求则略可放宽,以免因格律而害意;二、对联一般是上联以仄声字结尾,下联以平声字结尾,即所谓“上仄下平” ,但在两人对句时,出句不一定就是上联,也可能是下联,反之,对句不一定是平句尾,也可能是仄声尾。这就是解说时多使用“出句” 、 “对句”而不用“上联” 、 “下联”的道理。 我们衷心希望, 联林珍奇在全国播放,能为弘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我们更期待着各界朋友对联剧的关注爱护,期待着对联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今天的社会里得到广泛普及和发展,而如果能利用这一祖国传统的文字形式来锻炼中小学生的思维和感受能力,也是益莫大焉的好事。当然,对我们的错误和疏漏,亦望各界朋友给予热诚的指教。 中国楹联学会 联剧摄制组第 一 集梗概 故事发生在我国明代江南一个名叫秀才营村的水乡,家境贫寒的豆腐作坊主凌真的孩子凌大岫,自幼聪明好学,能诗善队。一日与父亲凌真在江中游泳对句,在路上遇到同他嬉戏逗乐的胖和尚和老羊倌,他都以机智又充满稚气的妙对相答,赢得个小小的“文曲星”雅号。同县曹乡绅附庸风雅,望子成龙,逼他娇生惯养的儿子曹龙驹拜师学对联,结果闹出“萝卜对”的笑话。有一次,当朝重臣李太师巡视路过县城,不知天高地厚的凌大岫眼见抬着皇上御书“天下无书不读”金匾的轿对,竟然横躺在大街上拦官挡道,旁观者无不为他捏一把汗。 千年古树当衣架凌真万里长江作浴盆少年凌大岫 解说:这是明代才子解缙少年时答对其父的一副对联,场合恰如电视剧一样,是在江边,这是一副比喻对,出句、对句都显示出很宽广的胸怀,尤其是对句,作为少年之作,更是难得。 核桃曹乡绅萝卜曹龙驹 解说:这副对联和以下的一组对联都来源于民间笑话,剧中曹龙驹的对句是经邺先生提醒后才对出的。本联为“名词对” ,以菜蔬对干果,因繁体字写作“蘿蔔” ,所以又都是同旁对。 绸缎曹乡绅罗布曹龙驹 解说:此联经邺先生代为解释, “罗”为丝罗之“罗” , “布”乃布匹之“布” ,而且是同类名词对。 钟鼓曹乡绅锣钹曹龙驹 解说:此联经邺先生代为解释, “锣”为锣鼓之“锣” , “钹”乃铙钹之“钹” ,也是同类名词对。 岳飞曹乡绅罗甫曹龙驹 解说:此联为人名对,经邺先生代为解释,岳飞是忠臣,罗甫是孝子,可以相对。 牛头且喜生龙角胖和尚狗嘴何曾吐象牙少年凌大岫 解说:本联与下联都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于谦少年时与蓝古春和尚的对句。这是一副“比喻对” ,出句比喻少年头上梳得两只小发髻,少年大岫反唇相讥,虽有些不敬,但出语敏捷形象,所以胖和尚听了,并不恼怒。 三角如鼓架胖和尚一秃似擂槌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也是比喻联,出句比喻少年头上梳了三个小发髻,少年大岫以和尚的秃头相讽,和尚听了,却连连声称“善哉!善哉” ,嘉其聪慧,胸襟颇为广大。 此木为柴山山出老羊倌因火生烟夕夕多少年凌大岫 解说:这是一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拆合字对”:“此” 、 “木”合为“柴” , “山” 、 “山”合为“出” ;“因” 、 “火”合成“烟” , “夕” 、 “夕”合成“多” 。这是一副绝妙的好联,是创作者受到了眼前景物的形象启发联想而得,剧中用优美的画面表现出来了。可见,对联创作也永远离不开生活。 日在东,月靠西,天上生成明字老羊倌女位左,子居右,世间配定好人少年凌大岫 解说:这是明代万安少年时所对的一副“合字对”:“日” 、 “月”合成“明” , “女” 、 “子”合成“好” 。电视剧以明朝为背景,联中的“明”字便有特指的意义了。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足,咩老羊倌水牛下水,水淹水牛鼻,哞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来源于传统相声中的“摹声对”和“复词对” , “咩” 、 “哞”是羊和牛的叫声;“山” 、 “水”用了四次, “牛” 、 “羊”用了两次。本联在民间流传时有多种说法,其一是联中的“足”为“角” , “鼻”为“腰” ,平仄更协调些。 自喜轩窗无俗韵亦知草木有真香云先生 解说:此为一般的题赠联,本联属于自题联,可以表现撰作者高雅的生活情趣。 闻鸡愿起舞老羊倌射虎期穿石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用了成语典故。出句“闻鸡起舞”是说东晋名将祖逖年轻时和刘琨在一起,半夜里听到荒鸡啼叫,就起床下地,出门舞剑,培养英雄气概。对句的典故是说汉将李广出猎,见草中有石,误以为虎而射之, “中石没簇” ,连箭头都射进去了,可见力气之大。 不义之财不可取凌真有心为赠有心收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表现了父子两人内心的思想活动。当时,父亲怕儿子收了不义之财,又怕错怪了儿子,便以出句试探;儿子却以对句作为回答,使父亲放了心。 麦黍稷,稻粱菽,这些杂种,哪个先生夺馆先生诗书易,礼春秋,许多正经,何问老子邺先生 解说:这是一副传统对联,在剧中运用得恰到好处。夺馆先生自以为满腹经纶,想出对难为别人,竟傲慢的骂“先生”是“杂种” 。在这里, “杂种”和“先生”都是双关词。邺先生对句中的“正经”也是双关语,既说的是前面的“正经”诗 、 书 、 礼 、 易 、春秋 ,又说的是“正派”的意思。因来人欺人太甚,故以“老子”自称,回敬对方。“老子”也是双关词,指长辈,又指书名老子 ,即道德经 。 六朝碑版求真意两汉文章饶古风 解说:此为剧中“中堂”里挂的布景联,以表示主人超凡脱俗的意趣。 独角兽邺先生比目鱼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是鲁迅先生少年时在学塾念书时,回答寿镜吾老师的妙对。在同学们对以“九头鸟” 、 “三脚蟾” 、 “百足蟹”之后,先生肯定了“比目鱼” 。因为“独”非数字,却有“一”的意思,而“比”也非数字,却相当于“二” ,虽然俱无数字,却都有数的含义,真是珠联璧合。 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中五车书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是古代传统的言志联。在剧中,少年凌大岫以此回答李太师“你肚子里有几卷书”的提问。上联是他看到身边手握宝剑的武士后即景拈来,作为对仗的铺垫;下联才是直接回答,这种回答是概括性的、虚指的,也表现了答者的气度。 三尺天蓝缎李太师六味地黄丸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是历代流传的一副“无情对” 。讽刺一个花钱买官做,开中药铺出身的人。上联指官服颜色,下联是成药名,本无相关,故曰无情对。但味对尺,地对天,黄对蓝,丸对缎,工整至极。剧中加以改造,已变讽刺为谐趣了。 登楼望南北李太师行路吃东西少年凌大岫 解说:这是“借字对” ,即借用了字面的意义,与出句构成巧妙的对仗。本联巧在以“东西”(物件)借为“东” 、 “西”两个方向,以与“南” 、 “北”对仗,而且以吃食的动作配合,真是天衣无缝妙对。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李太师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历来传说是清代纪晓岚回答乾隆皇帝的对句,有名的“复词借对” 。联中除以“东” 、 “西”借来与“南” 、 “北”相对外,其中所有的字都至少重复出现三次。 “南通州”是现在的江苏省南通市;“北通州”是现在的北京通州县。 今日过断桥,断桥何日断李太师明朝奔明月,明月几时明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巧用了很多对联创作手法。它既是“顶针” ,即将前一分句句尾之词,作下一分句开首之词,如上联的“断桥” 、下联的“明月” ;又在联中改变了某些词的词性,将形容词或相当于形容词的“断”和“明” ,变成句末的动词。 火烛照空亮,文光射斗李太师惊爆落地响,怒气冲天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即景而作。出句是表达了李太师对小“神童”的期望, “斗” ,星星,希望他“文光”照射天宇。对句的“怒气” ,是一种爆发出的“志气” ,至于“怒” ,不是对李太师,而是对着那些居官自傲、蔑视百姓的人。 除夕月无光,点数盏灯,为乾坤增色李太师新春雷未动,击一声鼓,替天地扬威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是清代文人陶澍少年时所作的即景言志联。出句从除夕夜的灯光,升华到“为乾坤增色” ,意境大大提高了一步;对句也不平凡,把击鼓之声,当作春雷,焕发出“替天地扬威”的千钧之力。第 二 集梗概 知县王疾烈陪同李太师观赏歌舞,乘兴展读皇上御征对联。大岫以家中豆芽为题写了一副同字异音的“长”字联,引得秀才、街坊纷纷称奇索对求联。爱才的邺先生也登门收徒,趾高气扬的曹龙驹在水田边嘲弄农夫,反被大岫以联讥讽,只得狼狈而逃。大岫入学后,曹龙驹总想寻机报复,竟然蛮横抢占大岫座位,邺先生出联作裁判,龙驹输后不服,回家大哭大闹搬来父亲曹乡绅救驾。 妙人兒倪家少女李太师大言者諸葛一人倪君 解说:此联是历代流传的有名的“离合字对”佳作。 “妙”字拆而为“少女” ;“大”字拆而为“一人” ;而“人” 、 “兒”(“儿”的繁体) , “言” 、 “者” ,顺势又合成“倪” 、 “諸”二字,宛若天成,令人叹为观止。此联传说是乾隆时大臣张玉书对的。 长长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长长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是民间传说中一家豆芽店的对联,为“变音对” 。剧中神童凌大岫题自家豆腐作坊中发豆芽的对联。联中字下没注“”的字读作“chng”(音“常”) 有长度的意思;加“”的字读作“zhng”( 音“掌”) ,有生长的意思。由于这是专写发豆芽菜的,这副对联的意思便有了极大的合理性,如果是对别的行当来说,也许就不好理解了。 家父长于街,肩挑日月卖家母居于院,手摇乾坤转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是明代才子解缙少年所作的对联(文字略有不同) ,剧中是凌大岫用了夸张的语言,介绍自己父母所从事的行当的对联。妙在夸张得合理、有趣:其父凌真(自称家父) ,不分早晚得上街卖豆腐,其母(自称家母) 在家纺棉花,整日摇纺车。故意用了一般形容高官以至皇帝的词语,如“长于街” 、 “居于院” 、 “挑日月” 、 “摇乾坤”这就使人一开始不明所指何事,不免大吃一惊,当知道所指的谜底后,便会叹服他的精明了。 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注心头李太师 解说:此联本是题湖南岳阳楼的一副名联。 “收” ,一作“来” 。下联中“忧乐”二字,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剧中移用为李太师自题言志联,体现了古代有爱国爱民思想的士大夫阶层的精神境界和自我修养意识。 竹篮提笋母抱儿曹龙驹稻草抛秧父捆子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是历代流传的一副巧对(用字略有不同) ,用的是比喻手法。竹子生笋,用竹篮装笋,如同“母”抱着“儿” ;对句则更妙,巧用稻秧与稻草的先后关系,如同“父”捆着“子” 。古联所用为“母怀儿” 、 “父抱子” ,也是一种合乎自然的很好的对法。 牛跑驴跑跑不赢马鸡飞鸭飞飞不过鹰农夫 解说:此联以农村里常见的动物牛、驴、马、鸡、鸭、鹰的特点,选了“马”和“鹰”来表现马奔腾千里、鹰击长空的气概,象征一种善的、美的、好的、向上、向前的力量。 数一数二大户惊天动地人家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是少年凌大岫为一家从事不同职业的三兄弟所写的对联,还特意加了一个横批“先斩后奏” ,巧妙的表现了他们的职业特点:老大卖烧饼,整天“数一数二” ;老二卖爆竹,自然是“惊天动地” ;老三是杀猪的,当然是“先斩”了再说,不必向谁“奏明” 。说是夸张,又是实情;说是写实,又有虚张。 竹笋初生,几时称得林(凌)大秀(岫) 邺先生梅花始发,哪曾见有叶(邺)先生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本是明代广东状元林大钦少年时与叶梅开先生的对句。从写实开始,形成一副“谐音人名对” 。剧中巧用此联,真是天衣无缝。出句由竹笋到竹林,一片秀竹,以“林大秀”谐音“凌大岫”(人名);对句从寒梅始放的特点,引出没有叶子先生出的道理,巧妙地谐到“邺先生”的人称上来,堪称佳联的上品。 谁能招三秋月邺先生我欲凌万里风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以修辞中“设问”手法,以应对试才。邺先生的出句无疑是既测验了大岫的文才,又试探了他的志向。由于“三秋月”是自然景物,对句虽然也可以再写景物,但是单纯地以写景为对,不免流于一般。剧中神童凌大岫却以抒情为主,表现了自己乘“万里风”直欲凌云的志向。对联十分讲究气势,切忌上联重,下联轻,至少也应该上、下联力度相当。这副对联是历代流传对联中颇有代表性的佳作。 好消息几时来,春月桃花秋月桂邺先生实功夫何处下,三更灯火五更鸡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从旧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化出。出句是鼓励凌大岫在学问功名上有成就;春、秋两季是不同级别科举考试的时间,此时的“好消息” ,或是考中秀才,或是考中举人。对句是说自己要好好下功夫,哪怕点灯熬油、通宵达旦,也要把书念好。为了功名而学习的目的,已是陈旧的历史了,但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谁家犬子敢欺虎曹乡绅安知鱼儿不成龙少年凌大岫 解说:剧中曹乡绅以富欺贫,以长欺幼,出言不逊,说凌大岫是“犬子” 。大岫却迂回地反击,在对句中不去回答“谁家” ,而说自己这小“鱼儿”将来会化成“龙”的,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和巧妙。 鹦鹉能言难似凤曹乡绅蜘蛛虽巧不如蚕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是北宋著名诗人王禹偁少年时答对郡太守的妙对。他抓住了两种动物各自的特点:鹦鹉能“说话” ,蜘蛛善“结网” ,都有绝妙的本领,这种本能,被认为是动物之谜。但是,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难成大器;蜘蛛也无法像蚕吐丝一样,造福于人类。在剧中,以这样针锋相对的答对方式表达出来,赋予了此联全新的意义。 伤心夜雨,蕉窗点半盏寒灯,替诸生改之乎者也回收秋风,桂院剩一支秃笔,为举家谋柴米油盐 解说:我国古代的许多落第秀才、教书儒士们,尽管满腹经纶,往往怀才不遇,留下了许多诉说自己清贫心酸的对联,呼吁人间世事的不平和痛苦,此联即其中之一。秋风、夜雨、寒灯,这景象表现了儒士凄惨的心情,有很大的感染力。以“柴米油盐”对“之乎者也” ,天然成趣,足见这教书先生是很有才学的。第 三 集梗概 邺先生被赶走了,学塾来了个阴阳怪气的石先生。他偏和大岫过不去,存心想出联难道大岫,不料受到大岫的巧对讽刺,石先生怒气冲冲硬把大岫赶出了学堂。远村的小素娥听说大岫读不成书,把自己心爱的小饰物交给他作学费。大岫拒收,小素娥委屈地哭了。大岫违禁令在县衙门口卖豆腐,被抓到公堂受审。经一番辩解,使得知县息怒开颜,荐他为秀才。大岫和素娥作对联游戏,素娥绝对不绝,只好作大岫的“娘子” ,两小无猜的大岫、素娥唱起了童心可掬的竹马歌 。曹乡绅为了使大岫出丑,竟然把自家的竹林砍光,并下帖请来了有名的秀才、举人同大岫打对联擂台。 雪逞威风,白占田园能几日邺先生云随雨势,黑漫天地不多时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是历代流传的“比喻对” ,它的最大特点是“呼应” 。出句中说“田园”因为有“雪”才“白” ,用来表示恶势力要赶走邺先生, “白占”私塾这片“田园” 。大岫在对句中说“天地”因为有“云”而“黑” ,但云消雨散不会长久,以此安慰自己的尊师,也增强自己与恶势力斗争的信心。 猫踩猫头瓦石先生鸡啄鸡冠花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即景而出, “猫头瓦”是对屋檐下瓦片形状描绘的俗称。因此,对句要对得准确、又能成文,是不容易的。少年凌大岫即景而对,且对得非常工巧。 细羽家禽砖后死石先生粗毛野兽石先生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传说是清人蒲松龄少年时所对,也是一幅无情对:“细”对“粗” , “羽”对“毛” , “家”对“野” , “禽”对“兽” , “砖”对“石” , “后”对“先” , “死”对“生” 。上下联字字相对,可是拆开个字联起来,又都是两种意思相隔很远(无情) 的话:出句是写实的,石先生用砖块把鸡打死了;对句则是嘲讽了不学无术(把“一曝十寒”竟然念成“一暴十寒”)的“石先生” ,是说他 “粗毛野兽” 。 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皇帝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有人认为是明代才子解缙的佳对。是一副绝好的“顶针对” 。他的关键处不是一个字,而是两个词“金线柳”和“玉簪花” 。全联同时巧用了三个“金” 、三个“玉” ,将内容连贯起来,确是一副名联。 日圆曹乡绅风扁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是明代戴大宾与知府的“短对” 。全联四个字的“二言对” ,如果是对韵里的“山花”对“海树” , “赤日”对“苍穹”之类,则太流于一般了。本联妙在巧解了“风扁”二字:风可以从门缝进来出去,其形不是“扁”的吗?剧中用在少年大岫对句时,也符合孩子们的想象力。 凤鸣官吏牛舞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也是明代戴大宾与知府的对句。同上面的二言对一样,从对句里体现出妙趣来。“牛舞”初听时很难理解,但古人曾说“百兽率舞” ,牛既为百兽之一,当然也可以“舞” ,如此,则令人惊叹了。 虎皮褥盖学士椅老秀才兔毫笔写状元坊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是历代流传的巧对,以“兔毫笔”对“虎皮褥” ,对仗工整而新奇;以“状元坊”对“学士椅” ,又表达了神童的志向和抱负。 鲈鱼四鳃,独占松江一席王疾烈螃蟹八足,横行天下九州少年凌大岫 解说:有记载说,明代有个御史巡视到松江府,于席间出句:“鲈鱼四鳃一尾,独占松江。”隐说知府在这里独占一方。松江知府对曰:“螃蟹八足两螯,横行天下。 ”以此回答来和老朋友开个玩笑。电视剧中化用成与之相似的一副对联,由知县王疾烈与凌大岫对句,只是表现了大岫的巧思,一点没有互相讽刺的意味。 鸡蛋无盐真淡蛋王疾烈猪肠未切好长肠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也是历代流传的一副“同音对” , “淡” 、 “蛋”与“长” 、 “肠”都是二字同音而不同义的,意思清楚明白,但对答十分巧妙,它和下面几幅对联都是起了突出凌大岫的敏捷才学的作用。 小孩子两腿木耳老秀才老大人一脸花椒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是清人王尔烈在考场与主考官的一副戏对,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木耳”与“花椒”形成了工整、有趣的对仗。剧中大岫穿在外面的裤子较短,露出里面的裤子边,像长了“木耳” 。神通凌大岫聪明过人,把“老秀才”脸上长的老年斑,比喻成“花椒” ,亦是恰到好处。 二人土上坐少年云素娥一月日边明少年凌大岫 解说:此联本是金代章宗与昭容李师儿互对的“合字对” 。二“人”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