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核糖体的结构及功能_第1页
细胞生物学核糖体的结构及功能_第2页
细胞生物学核糖体的结构及功能_第3页
细胞生物学核糖体的结构及功能_第4页
细胞生物学核糖体的结构及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核糖体一、核糖体的结构及功能核糖体是体积较小的无膜包围的细胞器,在光镜下看不到。1958 年才把这种含有大量 RNA 的能合成蛋白质的关键装置定名为核糖核蛋白体 ribosome,简称为核糖体。(一)核糖体的一般性质1、存在与分布核糖体存在一切生物的细胞中,包括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这是有别于其它细胞器的特点。在真核细胞中,有些核糖体是游离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也有许多是附着在 rER 膜及核膜外表。此外,还有核糖体是分布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质中。在原核细胞内,大量核糖体游离在细胞质中,也有的附着在质膜内侧面。细菌的核糖体占总重量的 2530%。2、形态和大小一般直径为 2530nm,由大、小两亚单位构成,通常是以大亚单位附在内质网膜或核膜外表。当进行蛋白质合成时,小亚单位先接触 mRNA 才与大亚单位结合,而合成完毕后又自行解离分开。另外,多个核糖体还可由 mRNA 串联成多聚核糖体 polyribosome(=polysome),每个多聚核糖体往往由 5-6 个核糖体串成,但也有多至 50 个以上的(例如肌细胞中合成肌球蛋白的多聚核糖体是由 6080 个串联而成)。3.数量和分类细胞中的核糖体数量多少不一。一般来说,增殖速度快的细胞中偏多,分泌蛋白质的分泌细胞中也较多。例如分泌胆汁的肝细胞中为 6106个,大肠杆菌中为 150015000 个。在不同类型生物细胞之中,核糖体大小及组分都有一定差异。一般可分为两大类:80 S 型和 70S 型。大亚单位 60S 真核生物核糖体 80S 小亚单位 40S 大亚单位 50S 原核生物核糖体 70S 小亚单位 30S (“ S”是沉降系数的衡量单位。大、小亚单位组成核糖体,并非由其两者的 S 值直接相加,这是因为 S 值变化其实是与颗粒的体积及形状相关的。 )叶绿体中的核糖体与原核生物的相似,而线粒体中的核糖体则较小且多变,例如哺乳动物的线粒体核糖体是 55S,但一般仍将它们都划分到原核生物的 70S 型。(二)核糖体的化学组成主要组分是 r 蛋白和 rRNA,极少或无脂类。70 S 型核糖体之中,r 蛋白: rRNA 约 1 : 2 ; 而在 80S 型核糖体之中,r 蛋白: rRNA 约 1 : 1 。1.rRNA 类型 rRNA 可占细胞中 RNA 总量的 80%以上rRNA r 蛋白数量 核糖体来源核糖体大亚单位小亚单位 大亚单位 小亚单位大亚单位小亚单位真核细胞原核细胞 线粒体80S70S55S60S50S35S40S30S25S28S+5S+5.8S23S+5S21S+5S18S16S12S4931-3321-70S 和 80S 型核糖体都含有 5S rRNA,其结构大小十分接近,都由 120 或 121 个核苷酸组成。这表明古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它是残存在生物体内的“分子化石” 。80S 型核糖体还含有真核生物特有的 5.8S rRNA,它是以氢键与 28S rRNA 相结合,并也可解离。2.核糖体蛋白质类型真核细胞核糖体大亚单位有 49 种(L1 L49)的 r 蛋白,小亚单位有 33 种(S1 S33)的 r 蛋白。原核细胞核糖体大亚单位有 31 种(L1 L31)的 r 蛋白,小亚单位有 21 种(S1 S21)的 r 蛋白。rRNA 在核糖体亚单位内部构成特定的臂环结构,而 r 蛋白却按不同层次先后地与 rRNA 联结组装。(三)核糖体结构1.核糖体的外部构型以前描述核糖体是由一大一小的亚单位组成“不倒翁”形,现已知这两个亚单位其实是呈“无指手套”状弯曲不规则形。结合时,大/小单位以其之间凹槽构成能让mRNA 穿过的通道,而大亚单位内部还有一条垂直于该通道的隧道(肽通道) ,新合成的多肽链则由此隧道穿出,故保护了多肽链不被蛋白质水解酶所降解。2.核糖体的活性部位有 6 个与蛋白质合成功能相关的结合位点与催化位点与 mRNA 的结合位点;(2)与新掺入的氨酰tRNA 的结合位点氨酰基位点,A 位点:(3)与延伸中的肽酰tRNA 结合位点肽酰基位点,P 位点;(4)肽酰转移后即将释放的 tRNA 结合位点,E 位点;(5)使肽酰 tRNA 从 A 位点移到 P 位点的移位酶(即延伸因子 EFG)的结合位点;(6)肽酰转移酶的催化位点。rRNA 在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中的主要功能 是:(1)具有肽酰转移酶的活性(2)为 tRNA 提供结合位点(A 位点,P 位点和 E 位点);(3)为多种蛋白质合成因子提供结合位点;(4)在合成起始及肽链延伸中与 mRNA 结合。r 蛋白的 功能推测 是:(1)促进 rRNA 折叠成有功能的三维结构;对核糖体构象变化有调控作用。二、多聚核糖体与蛋白质合成(一)多聚核糖体由多个甚至几十个核糖体串联在一条 mRNA 上,高效地进行多肽链合成。每条多聚核糖体上所具有的核糖体数目取决于 mRNA 的长度,即 mRNA 越长,串上的核糖体就越多。多肽链合成速率的高低与结合在 mRNA 上的核糖体数目成正比。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通常是附着于内质网膜外,或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可能是附着在细胞骨架上) ,这是对 mRNA 高效利用和对多肽链合成数量调控的最佳方式。(二)核糖体上蛋白质合成的基本环节(以原核细胞为例)1.mRNA 与核糖体小亚单位结合,甲酰甲硫氨酸tRNA的反密码子与 mRNA 的起始密码子配对;2.核糖体大亚单位与小亚单位结合,GTP 水解供能,使甲酰甲硫氨酸tRNA 占据 P 位点;3.新的氨酰tRNA 反密码子与 mRNA 上密码子靠拢,GTP 水解供能,帮助其进入 A 位点与密码子配对;4.由肽酰转移酶催化,GTP 供能,使 P 位的甲酰甲硫氨酸与 A 位的氨基酸连成肽链;5.肽酰tRNA 从 A 位转移到 P 位上,A 位点空出,同时原处 P 位的空载 tRNA 移至 E 位释放;6.核糖体沿 mRNA53相对移动一个密码子,A 位再次安置一个氨酰tRNA;7.重复多次发生向 P 位移位。肽链随之不断延伸;8.mRNA 上暴露出终止密码,蛋白质合成终止,多肽链脱离核糖体,其大、小亚单位解聚分离。(三)核糖体的分离和重组以生化实验技术,可在体外条件下将核糖体中的 r RNA和 r 蛋白全部分离提纯,这些分离后的组分若将其混合,在无细胞结构的条件下,它们能自行装配形成。如果再对这样重建的核糖体,提供适宜的工作条件(包括mRNA、tRNA、能量、氨基酸和辅助因子等),它们就又能有活性地合成多肽链。这种重组现象称为“自组装” 。核糖体是一种典型的自组装结构。在其自组装过程中,有一些r 蛋白是直接与 rRNA 结合,称为初级结合蛋白;而另有些蛋白却不直接与 rRNA 结合,则是与初级结合蛋白相结合的次级结合蛋白,也就是说核糖体上的蛋白质装配是有一定顺序和规律的。此外,还已知如下特点:1.大、小亚单位的 r 蛋白都有专一性结合特性。即细菌大亚单位的 r 蛋白是专门与 23S rRNA 相结合,而小亚单位的 r 蛋白却专门与 16S rRNA 相结合;2.细菌核糖体小亚单位的蛋白质无种族特异性。即由不同细菌种群所提取的小亚单位的 r 蛋白和 rRNA 可随机混合,均能装配成有功能的 30S 小亚单位,这说明原核生物核糖体的进化保守性;3.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核糖体的亚单位彼此不同,二者组装的杂交核糖体是不能合成蛋白质的;4.大肠杆菌与玉米叶绿体的核糖体极为相似,可相互交换亚单位,仍具有合成功能;5.线粒体的核糖体与原核生物的差异较大,若将它们的亚单位相互交换,其杂交核糖体无功能。三 、 RNA 在生命起源中的地位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系列 RNA,统称核酶(ribozyme)。例如 rRNA 已知具肽酰转移酶活性。推测原始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