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建校60周年校庆大会发言稿讲话_第1页
中学建校60周年校庆大会发言稿讲话_第2页
中学建校60周年校庆大会发言稿讲话_第3页
中学建校60周年校庆大会发言稿讲话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建校 60 周年校庆大会 发言稿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大家上午好!金秋九月,硕果丰盈。xx 一中,举校欢腾。今天,在中国第 28 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万分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我们的母校 xx 一中 60 华诞,追忆老师恩情,畅叙同学友谊。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历届校友,向母校 60 华诞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支持 xx 一中建设发展和参加本次 xx 一中校庆的各级领导、向倍受尊敬的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和在校学习的学弟学妹们表示诚挚的问候!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母校 60 年征程,承载着播种文明、造福桑梓的希望,刻印着一代代学子求学的艰辛和成长的足迹,记载着一个个灿烂少年的青春记忆和美好梦想。青春在这里闪光,灵感在这里迸发,一颗颗不甘平庸的年轻的心,在这里奔腾、激荡。迄今,数以万计的学子,汲取了母校营养,承载着母校厚望,跨进了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成为了国家有用人才,其中有高瞻远瞩的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领导者,有叱咤商界的国有及民营企业的企业家,有国防军事的指挥官,有科学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更有无数奋战在祖国建设一线的建设者-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校友们的成功都仰仗和得益于母校呕心沥血的培养,没有母校的培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重回母校,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感激恩重如山的老师们!感谢你们淡泊名利、无怨无悔、几十年如一日地以高尚的师德塑造我们的灵魂,以宽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以“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的品质,传播着社会的灿烂文明!我们深深地念记着母校的无量恩德和博大情怀。今天我们虽然远离母校,却始终以不同方式关注着母校的发展。母校捷报频传,我们欢欣鼓舞。我们与母校共同成长,我们以母校为荣。母校也必将为我们一代代学人所取得的成绩而感到骄傲!以我们家为例,我们家与 xx 一中有着不解的情缘。我的父亲王效曾老先生于 1955 年到 1958 年在 xx 一中初中部学习,毕业后考入朔县师范,之后成为一名中小学教师,一生从教,为 xx 县的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同时也竭尽全力地培养了我们兄妹三人成长成才。我们兄妹三人都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读于 xx 一中。我妹妹王芳民,于 1986 年考取兰州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省城太原从事司法和法律事务工作,现为山西省一位知名和有影响力的女律师,参加了轰动全国的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等省内外的经济社会的重大法律事务工作,成绩显著;我弟弟王洪民,于 1989 年考取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现在航天部第五研究院从事卫星导航和制导的科研工作,为我国航天科技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我本人,我于1979 年 9 月到 1981 年 7 月在 xx 一中学习,温平校长是我当时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至今温老师对于我们的温馨关怀和严格要求,他讲数学课时的激情和严密完美结合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仍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我毕业后考入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后更名为武汉理工大学)学习,1985 年到 1988 年在武汉理工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完成硕士阶段学习后进入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15 年,期间由建材院和清华大学联合培养完成博士阶段学习,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3 年调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混凝土与环境材料研究所所长。在研究院和高校工作的 24 年中,我先后完成国家和部委科研攻关项目几十项,多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0 余项专利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我所研究的新材料和专利技术成果先后成功应用于北京首都机场航站楼、北京奥运工程、三峡大坝工程、京沪高铁工程、北京南站及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等全国数千项重大结构工程,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作为一名老师,在高校工作的 9 年中,我指导、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他们已投身于祖国经济建设的第一线,一如我当年在研究院工作时一样,正在为国家建设奉献自已的青春和热血。昔日为学子,今日作老师,我才更加明白母校对我们辛勤栽培的不易,我们这些走出校门的学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就和荣誉凝聚着老师们的心血,它更应当属于我们亲爱的母校。多年来,我始终牢记母校和老师的教诲,爱祖国爱人民,忠实于党的教育事业,始终以高校教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 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已,潜心于课堂教学和科研实践,率领我的研究生和科研团队醉心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我们的研究特别专长于开发高新技术进而改造传统产业,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产生点石成金和化腐朽为神奇之功效。今后工作中我将继续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用实际行动为母校争光!母校是我们理想起航的地方。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中共 xx 县委、xx县人民政府的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 xx 一中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今天的 xx 一中已经焕发出更加朝气蓬勃的新气象,展现出更加积极向上的新姿态,也必将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栋梁之才。作为 xx 一中的校友,我们会永远关注母校,为母校的发展尽心竭力,为母校的未来增光添彩!同时我们也衷心地祝福母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