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肿瘤PPT课件_第1页
脾脏肿瘤PPT课件_第2页
脾脏肿瘤PPT课件_第3页
脾脏肿瘤PPT课件_第4页
脾脏肿瘤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例讨论病例讨论 Case1患者:汤国梅,女, 59岁 病史:发现肝功异常 2+年实验室检查: (2014-03-31我院 )肝功: ALT 55U/L , ALP618U/L 既往史:脂肪肝,肾结石术后,胆囊切除术1Case2患者:杨梅,女, 23岁 病史:反复左上腹痛 1月,加重 3天既往史:乙肝病史 8年2脾脏肿瘤 脾脏是免疫器官 , 血运丰富 , 肿瘤的发生率低。(良性肿瘤发病率约为 0.14%, 恶性肿瘤不超过全部恶性肿瘤的 0.64%) 脾脏良性肿瘤较多见:以血管瘤最常见,其次是淋巴管瘤、错构瘤、脂肪瘤、血管内皮细胞瘤等。 脾脏恶性肿瘤:以恶性淋巴瘤多见,其次是血管内皮细胞肉瘤、纤维组织肉瘤、转移瘤等。3脾血管瘤 最常见的脾脏良性肿瘤 ,约占脾脏原发良性肿瘤的 50%。临床上一般没有症状,或出现左上腹疼痛、肿块、 DIC等。大的肿块有破裂出血可能,但较少见。 病理上脾血管瘤常分为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脾血管瘤可以多发,也可单发。瘤内可有栓塞、出血、纤维化、钙化成分,生长速度一般较慢。4 CT表现: 1、均匀的团块,常较小 , 呈低密度或等密度 , 有清晰的边缘,部分有斑点或环状钙化 2、多囊性团块 , 多较大 , 一个与残余正常脾密度相等的肿块内多个水样密度区。 3、增强:既往多认为,脾血管瘤的增强表现与肝血管瘤类似 , 早期边缘结节状强化 , 继之向中心蔓延 , 最后呈等密度改变。但不少病例报道:脾血管瘤早期不强化 , 由于脾实质强化 , 边界更加清楚 , 而延迟期才渐表现为等密度强化。特征性征象延迟期等密度强化。56脾淋巴管瘤起源于淋巴管系统的良性病变,是由增生的淋巴管所构成。分为先天性或继发性,婴幼儿多见,好发于颈部、腋窝,腹部少见,发生在腹部多位于肠系膜、胃肠道、后腹膜、脾、肝、胰等处。脾淋巴管瘤中青年多见,症状不典型。淋巴管瘤分为三类: 1.单纯性淋巴管瘤:由密集细小淋巴管构成 2.海绵状淋巴管瘤:由扩张呈窦状的 较大淋巴管构成 3.囊状淋巴管瘤: 由大的淋巴管腔隙构成7CT表现:1、脾脏增大;2、多发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结节病灶,可为水样密度;如病变内蛋白含量偏高或继发感染、出血则为高密度或混合密度;3、有时可见钙化 ;4、增强扫描:脾脏正常强化,淋巴管瘤区不强化,两者对比清楚, 囊壁和分隔可强化。 8女, 23岁,发现脾脏肿物 5天。体查无特殊。海绵状淋巴管瘤9脾恶性淋巴瘤 病理上分为四型: 均匀弥漫型: 表现为脾均质性增大 ,肉眼光滑不见结节 , 镜下瘤细胞弥漫分布或直径 10cm 的巨大肿块 , 与正常脾组织分界清楚 , 可有出血坏死和梗死。10表现 :A.均匀弥漫型和粟粒结节型: 非特异性 , 可仅为脾体积增大、密度减低 ; 高分辨率 CT,能较好显示粟粒样结节,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B.多发肿块型: 多发低密度肿块 , 直径为 2 10cm,密度可以极低 , 甚至类似水的密度 ,可能代表着液化性坏死或乏血管区,增强后轻度强化或几乎不强化。 C.巨块型: 左上腹巨大占位 , 边界不清 , 偶有见小片状坏死 , 出血及钙化罕见 ,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 正常脾组织可完全消失或仅少许残留。合并脾外病变对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11121314原发性脾血管内皮肉瘤是起源于脾窦内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为 0.14 0.25/100万,在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中占第 2位。发病年龄在 19 86岁,平均年龄52岁,男性略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为脾脏迅速增大伴左上腹痛,贫血、肝肿大及体重减轻;短期内即发生转移, 70%的病人发生肝脏转移; 1/3的病人发生并发脾破裂。本病恶性程度高,病程进展迅速,预后差,其半年生存率仅为 20%。脾脏血管内皮肉瘤15CT表现:1.脾脏明显肿大,密度不均,可见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灶,边界不清,圆形或椭圆形,可见坏死和出血,散在的针尖样钙化,也可为大片钙化呈放射状。2.增强扫描 肿瘤呈边缘强化,实性部分强化或不均匀强化 ,可有囊变坏死, 也可有自病灶边缘向中心扩展式强化。3.肝、肺、骨、脑等转移的相关 CT表现。16脾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或称脾纤维肉瘤 (fibrohistiosarcoma,FHS),又称恶性黄色纤维瘤或纤维黄色肉瘤 。通发生在中老年人,临床上除常引起巨脾症和较易发生破裂外常无特征性表现可见。 病理:主要由纤维母细胞及组织细胞构成。纤维母细胞排列呈车辐状 , 还可见泡沫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细胞异型性明显 , 核分裂像多见。 生长方式:易向周围器官直接浸润,恶性程度较高 , 切除后易复发和转移。17CT表现:1、脾增大,较大囊实性肿块,多单发,边界多不清。2、平扫软组织密度肿块 , 内部多有低密度区。3、增强扫描,实性部分轻 -中度强化。18女性, 53岁。左上腹有隐痛不适 5个月前觉,伴左上腹胀满感。体检:左上腹膨隆,于左上腹左肋缘下至脐处可扪及一巨大肿块 。19转移瘤脾脏转移瘤十分少见,以血行播散为主。脾转移瘤的原发肿瘤多为肺癌、乳腺癌、卵巢癌、恶性黑色素瘤 , 其次为中胚层来源肿瘤 , 如肠、肾肿瘤等。20CT表现:无 特征性。 单发 或多发 。 大小 不等或不规则形低 密度区 。较大时中央可有坏死 。 脾大 ,但多轻度较轻。 腹膜 ( 腹水或结节块阴影 ) 、肝及其他脏器转移灶 . 增强 扫描多为轻 -中 度强化,增强扫描病灶可呈现牛眼征 或靶心 征 , 少许病灶不增强 .21肾母细胞瘤肝脾转移22病例讨论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