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精神损害与物质损害赔偿先后问题_第1页
保险学精神损害与物质损害赔偿先后问题_第2页
保险学精神损害与物质损害赔偿先后问题_第3页
保险学精神损害与物质损害赔偿先后问题_第4页
保险学精神损害与物质损害赔偿先后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指对原、被告争议的诉讼标的认为有独立的请求权,因而起诉参加到已开始的诉讼中来的人。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 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 ”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他人之间的诉讼正在进行。如他人之间对民事权益、经济权益有争议没有形成诉讼的,属于诉讼外的争议,诉讼外的争议如果侵害了第三人的利益,第三人有权作为原告提起诉讼,但不是要求参加诉讼。因为诉讼尚未开始,谈不到参加诉讼的问题,只有在他人之间的民事权益、经济权益的争议已经形成诉讼,而诉讼程序又在进行中,第三人才能参加诉讼。 (二)对他人之间争议的诉讼标的全部或部分享有独立的实体权利。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全部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一种是有部分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至于第三人对于原诉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标的,不否真正具有全部或者部分的独立请求权,则需在审理终结后才能确定。 (三)第三人参加诉讼,必须以本诉的双方当事人为共同被告。不以双方当事人共同被告,只以一方当事人为被告,而与另一方当事人利益一致的,则非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因为第三人既然对双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享有独立请求权,那么本诉当事人之间的诉讼,实质上也就是和第三人的权益发生矛盾,不论原告一方胜诉或被告一方胜诉,都会损害第三人的利益。因此,第三人参加诉讼必须针对双方当事人。以他们为共同被告,自己则处于原告的地位,享有原告的一切诉讼权利,承担原告的一切诉讼义务。精神损害赔偿与物质损害赔偿的顺位问题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3条规定的“人身伤亡”所造成的损害包括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 精神损害赔偿与物资损害赔偿在强制责任保险限额中的赔偿次序,请求权人有权进行选择。请求权人选择优先赔偿精神损害,对物资损害赔偿不足部分由商业第三者责任险赔偿。第三者责任险 保险责任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格驾驶员在使用保险车辆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的直接损毁,依法应当由被保险人支付的赔偿金额,保险公司依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保险合同的约定给予赔偿。保额如何确定第三者责任险的保险金额要根据您的需要按以下档次选择,分别是5万元、10 万元、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和100万元以上,最高不超过1000 万元。一般私家车可以选择投保10万元或20万元。 但在实际保险合同的签定过程中,赔偿限额超过一定的金额,要与保险公司协商双方同意后投保。关于保险赔偿赔偿项目:被保险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小心撞了他人或他人的财产,致使他人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直接损毁,依法应由您支付的赔偿金额。保险公司依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保险合的规定替您赔给他人,包括伤亡赔偿、医药费、误工费等。赔偿额度:保险公司会根据您在事故中所负责任的大小,赔偿所有应赔偿总金额的80%-95%(其余部分为保险条款规定的免于赔偿部分) 。被保险人在事故中负全部责任的赔偿80%,负主要责任的赔偿85%,事故双方负同等责任的赔偿90% ,被保险人负次要责任的赔偿95%.它的赔偿范围是:保险车辆所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和赔偿责任!这个险种是国家强制的机动车必上险,因为有很多人因为买车都是借钱买的,所以他们大部分都不能在短时间筹集到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钱用来弥补车辆出险所造成的损失和伤害。特别是被车撞到的人急需抢救的时候对现金的要求是非常急切的!有了这个保险就能保障受害者在最短的时间能够得到最及时的治疗!当然故意造成的损失和违反法律所造成损失是不在赔偿范围的!原审认为,李国华被樊跃本所有的豫 D 一31656号东风牌 EQ3062G 中型自卸货车轧伤,造成人身伤害,双方之间构成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民事法律关系。故樊跃本应承担赔偿责任。中国保监会于2004年4月26日以保监发200439号下发关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4年4月29日,中国保监会保监发200444号下发关于调整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及其附加险条款费率等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 。上述两份通知的出发点是为落实道交法中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有关规定,确保强制三者险制度的有效实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实施后,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施行前起作替代“交强险”中规定的责任强制保险的作用,是一种带有明显强制性质的保险。樊跃本所有肇事车辆于2006年4月20日在华安财险平顶山公司办理的第三者责任险,具有过渡时期强制责任保险性;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就应根据保监发200439号通知精神,按道交法笫76条规定,承担保险人的责任。故李国华请求华安财险平顶山公司在樊跃本所投第三者责任险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理由正当,应予支持,保险公司赔偿不足部分按事故认定书划分的责任由李国华和樊跃本按比例承担。李国华的医疗费12243.03元;误工费11384.90元(362天31.45 元);护理费 3145元(31.45元100天);住院伙食补助费1410元(4730元);残疾赔偿金 45908元(11477 元2020);营养费470元(4710元) ;被抚养人生活费,李绿清为7826.72元,李绿林为15653.44元;交通费票据重复较多,应以1000元比较适宜;李国华支付鉴定费500元;购买木拐 l00元。李国华请求精神抚慰金20000元过高,过高部分不予支持,应以10000元比较适宜。以上共计 l09641.37元,李国华请求华安财险平顶山公司、樊跃本赔偿82049.89元(含樊跃本已支付的15000元) ,予以支持。李国华的其他诉讼请求,应予驳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释义】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应当对自己主张的事实举证,不能举证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主张的事实不能成立的后果甚至败诉后果。如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也就是说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不能证明合同义务已经履行,则要承担义务未履行的责任。本条是关于举证责任的规定。举证责任在相关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中都有规定,在没有规定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有确定举证责任承担的权力。确定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和依据是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并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依照本条规定,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应当主动调查收集。对于何为“审理案件需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作了明确的规定,包括以下两种情形:一是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二是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除了以上两种情形外,其他任何情形,法院不得主动调查收集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 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十 七 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 工 费 、护 理 费 、交 通 费 、住宿费、住 院 伙 食 补 助 费 、必要的营 养 费 ,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 劳 动 能 力 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 疾 赔 偿 金 、残 疾 辅 助 器 具 费 、被 扶 养 人 生 活 费 ,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 续 治 疗 费 ,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 葬 费 、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编 辑 本 段 第 十 八 条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 高 人 民 法 院 关 于 确 定 民 事 侵 权 精 神 损 害 赔 偿 责 任 若 干 问 题 的 解 释 予以确定。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不得让与或者继承。但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者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除外。 编 辑 本 段 第 十 九 条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 续 治 疗 费 ,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编 辑 本 段 第 二 十 条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第 二 十 一 条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 工 费 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 活 自 理 能 力 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 活 自 理 能 力 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 疾 辅 助 器 具 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第 二 十 二 条交 通 费 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第 二 十 三 条住 院 伙 食 补 助 费 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第 二 十 四 条营 养 费 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第 二 十 五 条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 镇 居 民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第 二 十 六 条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第 二 十 七 条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第 二 十 八 条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 失 劳 动 能 力 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 成 年 人 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华安财险平顶山公司上诉请求撤销(2008)叶民一初字第 622号民事判决书第一项,依法改判。理由为:1.一审法院对上诉人应赔付金额的计算方式严重错误。一审法院在认定保险合同为商业险的情况下,却依据交强险的相关规定直接判令上诉人对李国华的损失予以赔付,前后不一,自相矛盾,也极大的侵害了上诉人的合法权益。本案中,上诉人的保险合同为商业保险,应适用商业三责险条款。由于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双方为同等责任,因此李国华的损失应按照事故责任的比例承担。2.保险合同的商业三责险条款明确规定了精神抚慰金、鉴定费不属于保险人的保险范围。3.本案为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并非保险合同纠纷,上诉人不是本案适格的主体。4.一审法院认定李国华为城镇居民没有事实依据。 被上诉人李国华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理由为: 过渡阶段的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应视为交强险。 原审被告樊跃本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理由为: 参加保险时还没有交强险,只有商业第三者责任险,过渡阶段的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应视为交强险。 二审查明的事实与原审判决认定的基本事实相一致。本案在审理过程中,经本院主持调解最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本院认为,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第四十五条“本条例施行前已经投保商业性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保险期满,应当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完全可以看出,原有“商业三者险”可以作为过渡期内“ 交强险 ”的替代。否则,没有必要规定要等到“保险期满” 才“ 应当投保交强险 ”。因此尚未到期的商业三者险应当视为“交强险”。本案中樊跃本在2006年7月1日前投保的商业三者险尚未到期,将暂时不用投保交强险。原审法院在认定保险合同为商业险的情况下,依据交强险的相关规定判决华安财险平顶山公司对李国华的损失予以赔偿并无不当,本院予以支持。关于,华安财险平顶山公司是否是本案适格的主体,是否应按事故责任的比例50%赔偿,是否应当承担精神抚慰金、鉴定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五十条规定“保险人对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 ”华安财险平顶山公司有直接向李国华赔偿保险金的义务。交强险实行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即无论被保险人在交通事故中是否负有责任,保险公司均将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李国华在第三者责任险限额范围内要求华安财险平顶山公司承担赔偿责任予以支持。因此,华安财险平顶山公司上诉称上诉人不是本案适格的主体,不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不应承担精神抚慰金、鉴定费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本案在二审庭审过程中,经各方当事人辩论后华安财险平顶山公司表示认可李国华为城镇居民身份。综上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处理结果并无不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1475元,由上诉人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顶山中心支公司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精神损害赔偿金和物质损害赔偿金的赔偿顺序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0-20 1、原告:上海某储运有限公司2、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嘉定支公司3、基本案情:原告于2006年12月6日为牌照为沪 A1297向被告进行投保,约定第三者责任限额为100万元,并加投保不计免赔险。在保险期间内,上述车辆在江苏省吴江市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者死亡。经吴江法院判决,被告保险公司赔偿交强险范围内的58000元,原告储运公司在交强险外赔偿了受害人319535元,现原告向被告保险人咨询理赔事故时被告知要做一定扣减,据此,原告要求被告支付保险理赔款318535元。被告辩称:原告未向被告正式进行申请索赔,被告亦未进行拒赔。交通事故与保险合同是两个法律关系,并非原告向第三人赔偿的所有费用均是保险赔偿的范围。根据商业险保险合同的约定,其中5万元的精神损害费用属于除外责任范围。扣除该5万元后,268538元属于保险赔偿的范围,但是对该部分的诉讼费用被告不予承担。4、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的焦点是:5万元的精神损害赔偿是否在交强险中赔偿?原告认为:精神损害赔偿金应在强制险部分优先支付,被告未将保险条款交付给原告,未尽说明义务,所有精神损害赔偿的免责条款不能适用。被告认为:交强险条例和条款没有明确精神赔偿金属于优先支付部分,条款中表述的是现实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最后才是精神损害抚慰金,在超过赔偿限额的情况下,余下部分根据商业险条款进行赔偿,而本案单是死亡赔偿金一项就已经超过了5万元的交强险赔偿限额,故精神损害金未在交强险中进行赔付,应归于第三者责任险部分,根据第三者责任险条款,保险公司不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原告在被告处有多辆车投保,被告没有在每一份保单后粘贴条款,作为专业的运输公司,原告对保险条款是熟知的,在收到保单后也没有提出异议,证明其知道精神损失赔偿属于商业险的除外责任。5、法院判决:法院认为原被告间签订的保险合同系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合法有效,对双方均有约束力。原告作为一家专业的运输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涉案车辆亦购于2004年11月,故此投保并非第一次投保机动车保险,其对保险合同应由保险单、保险条款等共同组成应是明知的,且在保险单的正面对此予以了明确提示,现原告表示被告未交付相应险种的保险条款,则其在领取保险单时即可以发现这一情况,却未向被告另行索要,不符合常理,被告对此的解释具有合理性,本院予以采信。由于保险单的重要提示栏内对免责条款予以了明确提示,保险条款中亦对该部分予以了加粗,且用语明确无歧义;而且精神损害赔偿费用属于第三者责任的免责范围已是保险惯例,一般公众多已知晓,被告作为一家投保多年的专业运输公司对此不可能不知晓,故本院认为被告已就该免责条款履行了明确说明义务。对于双方争议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问题,虽然在“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条款”中对死亡伤残赔偿限额的范围进行了列举,但并未规定列举在前的项目应当优先得到理赔,被告亦未提供证据证明其在原告投保时将交强险存在理赔顺序的事实明确告知了原告,故对被告的该辩称不予采信;但是在相应的条款中亦未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可优先赔付,故原告的该意见本院亦难以采信。对此,本院认为,从公平合理角度考量,交强险种每个项目的赔付金额应根据该项目的金额与赔偿总额的比例进行确认,余下部分再根据第三者责任险的约定进行赔付。本案根据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在赔偿总额所占的比例,交强险部分赔偿的精神抚慰金应为11946.43元,对剩余的精神抚慰金38053.57元,由于根据第三者责任险的约定为责任免除部分,故应在被告的理赔款中予以扣除。6、案件评析:“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条款”规定:死亡伤残限额项下负责赔偿丧葬费、死亡补偿费、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用、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护理费、康复费、交通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住宿费、误工费、被保险人依照法院判决或者调解承担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由于精神损害抚慰金在商业第三者责任险中属于除外责任,保险公司一般先赔偿物质损害部分,该部分如果超过强制险的赔偿限额,精神损害抚慰金在商业险种属于除外责任就得不到理赔了。被保险人为减少损失往往主张在强制险中先赔偿。但条款并未明确规定列举在前的项目应当优先得到理赔或者精神抚慰金优先赔偿,为此,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经常产生争议。为了平衡双方的矛盾,有的保险公司也按照比例在交强险部分赔偿能部分精神损害赔偿。本案中,本代理律师也提出如果和解,可以按照比例赔偿部分,但是由于被保险人坚持优先赔偿没有调解成功。法院认为,由于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赔付的顺序,从公平合理角度考量,按照比例进行赔偿。但是,2008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对安徽高级人民法院的一份回复(2008)民一他字第25号复函改变了上海法院系统对精神损害赔偿在交强险种顺序的认定方法。最高人民法的这份回复认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3条规定的“人身伤亡” 所造成的损害包括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精神损害赔偿与物资损害赔偿在强制责任保险限额中的赔偿次序,请求权人有权进行选择。请求权人选择优先赔偿精神损害,对物资损害赔偿不足部分由商业第三者责任险赔偿。 ”据此,上海法院认为,被保险人有权请求选择在强制险中优先赔偿精神损害。因为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小于强制责任赔偿的限额,可以认为,目前在司法实践中,被保险人的赔偿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可以全额从保险公司获得理赔。精神损害赔偿在交强险中可以得到优先赔偿来源:wangqingjie:日期:2011-09-08精神损害赔偿在交强险中可以得到优先赔偿在道路交通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被害人因遭遇机动车交通事故构成伤残或者死亡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可以获得支持。但执行中是否能够执行到该笔赔偿金成为关键问题。一般机动车都要投保交强险,并且在交强险之外还投保了商业三者险。保险公司的赔偿能力是有保证的。但法律只赋予了交强险的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内包括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项目,而商业三者险一般没有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项目,除非投保人另外投保了精神损害抚慰金项目,否则在实践中,商业三者险一般都是拒绝理赔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鉴于此种情况,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顺序则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于2008年10月16日公布了关于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赔偿限额中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次序问题的批复 (2008)民一他字第25号,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2008)皖民一他字第0019号关于财保六安市分公司与李福国、卢士平、张东泽、六安市正宏糖果厂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条规定的 “人身伤亡”所造成的损害包括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精神损害赔偿与物质损害赔偿在强制责任保险限额中的赔偿次序,请求权人有权选择。请求权人选择优先赔偿精神损害,对物质损害赔偿不足部分由商业第三者责任险赔偿。该批复在法律上赋予了请求权人具有选择权,可以选择由交强险优先理赔精神损害抚慰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于二00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公布的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若干问题的解答 (沪高法民一(2009)9号) “第六条、精神损害抚慰金在交强险中的赔偿顺位:最高人民法院2008年10月16日给安徽高院关于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限额中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次序问题的复函(【2008】民一他字第25号)已经明确,精神损害赔偿与物质损害赔偿在强制保险限额中的赔偿次序,由请求权人自己选择。请求权人选择优先赔偿精神损害,对物质损害赔偿不足部分由商业第三者责任险赔偿。故请求权人选择在交强险限额范围内优先赔偿精神损害的,可以支持”也作出了相关的规定。但问题在于,如果请求权人不请求交强险优先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被保险人就面临着超出交强险限额的赔偿部分,不能顺利从保险公司得到理赔。被保险人投保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在发生事故后,将损失将到最低。但是不是请求权人不请求优先赔偿,被保险人就一定不能取得该优先权呢?在上海市,对于该问题已经有了规范性文件为依据,解决了被保险人的后顾之忧”。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票据和保险纠纷案件中若干问题的意见沪高法民二(2009)15号:“二、关于交强险与商业险赔付的法律适用问题:5、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以下简称交强险)与商业第三者责任险(以下简称商业三者险) ,因精神损害赔偿不属于商业三者险的赔偿项目,精神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害赔偿在交强险中的赔付顺序如何确定?被害人死亡时,他人垫付相关费用的情况下,垫付人可以根据不当得利或者无因管理等请求赔偿,而精神损害赔偿只能由第三者(受害者)的直系亲属请求赔偿。这样多个债权人都可以要求保险人通过支付保险金的形式,履行被保险人的债务。法院无论是优先考虑财产损害赔偿还是精神损害赔偿,都是在多个债权人之间进行了先后顺序的区分,有违债权人平等性原则。如果精神损害和财产损害按比例,在交强险赔偿金额中理赔,这实质上适用重复保险的理赔方式。但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一般都为同一保险人承保,且保险标的也不相同,不符合保险法第五十六条第四款关于重复保险的规定。所以不应采用比例原则确定赔付顺序。因此,精神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害赔偿在交强险中的赔付顺序,应当尊重被保险人的选择。对于被保险人而言,商业三者险赔付中并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除非投保人另外投保了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险种,否则精神损害赔偿只能在交强险中获得补偿。所以应当赋予被保险人以选择权,使其可以通过选择,获得充分赔偿。对于商业三者险的保险人而言,在合同订立时,就应当预见自己的合同义务就是在保险限额内赔偿财产损失,即使赔偿扣除全部精神损害赔偿之后的财产损失,也未超出保险人预期的合同义务范围。 ”从该意见可以得出,即便请求权人不请求交强险优先理赔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被保险人也可以在理赔的时候拿到全额的保险金,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被保险人的利益。精神损害赔偿在保险理赔中的属性分析武汉汽车保险律师网 杜亮 律师上诉人 XX 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与被上诉人洪 XX 财产保险合同纠纷一案上诉人(一审被告)XX 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被上诉人(一审原告)洪 XX。【基本案情】2007年6月13日,洪 XX 与 XX 保险公司签订了机动车辆保险单,被保险人为洪 XX;车辆号牌为沪 DXXXXX 依维柯车;承保了第三者责任险(保险金额人民币500,000元,以下币种同) 、车辆损失险(保险金额130,000元) 、不计免赔险;保险期限自2007年6月29日零时起至2008年6月27日二十四时止;保险费合计3,066.25元。洪 XX 同时还向 XX 保险公司投保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 。2007年7月12日11时15分许,洪 XX 驾驶投保车辆沿上海市浦东新区川周路由西向东行驶至该路5380号时为避让右侧同向行驶的案外人陈金国驾驶的电动自行车,而驶入对向机动车道,洪 XX 车辆的车头左侧撞击由姚新荣驾驶的牌号为苏 FV1885的轿车车头左侧,再与陈金国的车相碰,造成姚新荣、陈金国受伤及三车损坏的交通事故。2007年8月1日,公安部门对该事故作出认定,洪 XX 承担全部责任,姚新荣、陈金国均不承担责任。受害人姚新荣向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洪 XX和 XX 保险公司赔偿其人身伤害的损失。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于2008年6月12日以(2008)浦民一(民)初字第5657号民事判决书(以下简称5657号判决) ,判决 XX 保险公司赔偿姚新荣交强险赔偿金57,200元;判决洪 XX 赔偿姚新荣医药费103,848.78元、住院伙食补助费1,250元、交通费600元、误工费21,600元、护理费5,940元、营养费4,500元、残疾赔偿金170,150.40元、被抚养人生活费7,000元、物损费70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15,000元,扣除XX 保险公司所承担的交强险赔偿金57,200元后的100即273,389.18元;判决洪 XX 赔偿姚新荣鉴定费1,200元、律师费6,635.78元;洪 XX 承担诉讼费3,558.50元。判决后,XX 保险公司向受害人姚新荣赔付了交强险赔偿金57,200元,向另一受害人陈金国赔付了交强险赔偿金2,500元,向洪 XX 赔付了相关商业保险的赔偿金234,543.98元。【一审认定及判决】一审法院认为,涉案保险车辆在保险期内发生了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XX 保险公司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予以理赔。洪 XX 与 XX 保险公司现就精神损害抚慰金、律师费、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受理费、误工费和医药费等赔付标准发生争议,对上述争议,一审法院认为, (一) 、关于精神损害抚慰金争议,因洪 XX 已投保了交强险,该保险责任的死亡伤残赔偿限额明确包括被保险人依照法院判决承担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已生效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判决洪 XX 应承担精神损害抚慰金15,000元,该项损失属于机动车交强险的赔付范围,应当先在机动车交强险中优先赔付。 (二) 、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判决的律师费和案件受理费的争议,因交强险保险条款和商业险保险条款均约定“因交通事故产生的仲裁或者诉讼以及其他相关费用,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 ,故洪 XX 要求 XX 保险公司赔付上述费用缺乏依据。 (三) 、关于误工费争议,因审理中 XX 保险公司明确同意按生效判决确定的金额赔付,一审法院予以确认。 (四) 、关于医药费争议,审理中双方认可就医药费项目按86,968.38元予以赔付,一审法院予以确认。综上,一审法院确认 XX 保险公司应赔付洪 XX 保险赔偿金合计314,908.78元,扣除已承担的交强险赔偿金57,200元及已赔付洪 XX 的商业险赔偿金234,543.98元,XX 保险公司尚应赔付洪 XX 保险金23,164.80元。XX 保险公司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一审法院依法作缺席判决处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条、第二十四条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之规定,一审法院判决:一、XX 保险公司应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赔付洪 XX保险赔偿金23,164.80元;二、驳回洪 XX 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055元,由洪 XX承担569元,XX 保险公司承担486元。【二审争议问题】一审判决后,上诉人 XX 保险公司不服,向二审法院提出上诉称:一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XX 保险公司已经按照浦东新区人民法院5657号判决赔付了全部交强险项下的赔偿金额;浦东新区人民法院5657号判决明确了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主体是被上诉人洪 XX;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商业险中不应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部分;据此请求扣减赔付金额中精神损害抚慰金部分计15,000元,改判赔付被上诉人保险赔偿金计8,164.80元。被上诉人洪 XX 辩称:浦东新区人民法院5657号判决确定的交强险赔付金额中包括精神损害抚慰金部分。在先行赔付了精神损害抚慰金后,物质损害赔偿不足部分当然应在商业保险赔偿中予以体现。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认定及判决】二审期间,当事人双方均未提出新的证据。二审法院经审理查明,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二审法院予以确认。二审法院认为:依据保险合同约定,精神损害抚慰金仅在交强险中属于理赔范围,商业险中并不包含对精神损害的赔偿。由于浦东新区人民法院5657号判决中明确了 XX 保险公司应当在57,200元限额内对受害人姚新荣承担交强险项下的赔偿金额,同时也确认了洪 XX 应当对受害人姚新荣赔偿15,000元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因此本案当事人双方的争议焦点在于,在交强险赔付限额内如何确定精神损害赔偿与其他物质损害赔偿的赔偿顺位问题。本案中,被保险人洪 XX 既向 XX 保险公司投保了交强险,又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和不计免赔险,其缔约目的就是为确保在风险出现时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被保险人的对外赔偿责任。本案诉讼中,被保险人洪 XX 明确要求保险人 XX 保险公司在交强险限额内优先赔偿精神抚慰金15,000元,对其余物质损害赔偿不足部分,由保险人在商业险中予以补足赔偿,洪 XX 的该项请求不违反保险合同约定,亦不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二审法院予以支持。对于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二审法院认为:交强险从性质上属于责任保险,而责任保险就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