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内膜剥脱术_第1页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_第2页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_第3页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_第4页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手术治疗,背景,中国的老龄化社会 中国的糖尿病患者群增多 社会发展,饮食结构的变化 吸烟 心脑血管发病率逐年增高 中国脑卒中发病率为25010万,病因-动脉粥样硬化,目前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个复杂的、多因素介导的、由于内皮细胞失衡导致的一种代偿性慢性炎症反应,这些因素包括:血流切应力、高血压、烟草毒素、高脂、感染、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感染性微生物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全身性疾病,Inflammation and Atherosclerosis Novel Insights Into Plaque Formation and Destabilization Stroke 2006;37:1923-1932,缺血性脑卒中 病因,当颈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 粥样斑块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脑供血不足;粥样斑块破裂,脱落下来的碎片随着血流进入颅内;局部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导致远端血管栓塞。,缺血性脑卒中 病因,薄的纤维帽,脂质核,不稳定斑块,破裂的斑块,血栓,已经证实了冠脉内不稳定斑块的表面糜烂、溃疡、破裂激活了凝血系统,引起的血栓形成是引起ACS的最重要机制。,Heart,2000,83(3):361-366 ; Atheroscler Supple,2001,2(1):9-14,我们2007年进行了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初步研究:颈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是导致临床症状发生的关键因素。,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内科正规药物治疗:调脂治疗、抗血小板治疗、降压治疗、降糖治疗 手术治疗:内翻剥脱术、外翻剥脱术、 血管搭桥术 介入治疗:球囊扩张,球囊扩张+支架 杂交技术:手术联合支架,颈动脉狭窄历史回顾,1905年 Chiari 首先报道CAD与脑卒中有关 1953年 DeBakey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1954年 Eastcott 首次发表论文(Lancet) 1958年 DeBakey 颈动脉横断外翻内膜剥脱 1996年 Darling 颈内动脉外翻内膜剥脱,手术治疗,哪些患者是适合做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的呢?,颈动脉内膜剥除术问世后 大规模临床应用 1971年美国施行15,000例 1985年达到107,000例,随着手术例数不断增加 手术疗效受到质疑 20世纪80年代中期 颈动脉内膜剥除术跌入低谷 围手术期脑血管意外和死亡发生率,20世纪90年代几项多中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颈动脉内膜剥除术临床试验,著名的三大临床试验,1. NASCET(19881991) 北美有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实验协作组 (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 Collaborators) 美国和加拿大50家医疗中心 659例颈动脉重度狭窄(动脉内径缩小70%99%)结论颈动脉狭窄5069者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轻度降低中风发生率狭窄50者不能从手术中获益,2 ECST(19811994) 欧洲颈动脉外科试验协作组(European Carotid Surgery Trialists Collaborators Group) 欧洲12个国家97个研究中心 3024例结论近期发生过非致瘫性颈动脉缺血动脉狭窄80者绝大多数适合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3. ACAS( 19871993) 无症状性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研究 (Asymptomatic Carotid therosclerosis Study) 综合北美39家医疗中心1659例颈动脉无症状性狭窄病例(狭窄度60%99%)结论无手术禁忌症的无症状性颈动脉 60%狭窄病例有明显预防中风的疗效,随着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公布 90年代全世界颈动脉内膜剥除术 重新受到血管外科医生的青睐 全世界颈动脉内膜剥除术例数剧增 治疗颈动脉狭窄和闭塞有效治疗方法,美国 颈动脉手术适应症-1993,加拿大 颈动脉手术适应症-1997,CEA 治疗适应症,有症状或无症状患者,颈动脉轻度狭窄的(50%)的有症状患者,选择CEA+最佳药物治疗( GRADE1recommendation,high quality evidence ) 中重度狭窄(=50%)的有症状患者,如有高的围手术期风险,建议CAS作为一种可能的方法( GRADE2recommendation,low quality evidence ) 中重度的无症状患者(=60%),推荐CEA+药物治疗( GRADE1recommendation,high quality evidence ) 反对对于中重度狭窄的无症状患者(=60%)进行CAS( GRADE1recommendation,low quality evidence ),排除那些狭窄=80%的有较高的解剖风险的CEA患者。狭窄率 VS 斑块性质Management of atherosclerotic carotid artery disease: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f the 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 J-Vasc-Surg.2008Aug;48(2):480-6,为什么没有考虑?如何判定?,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准备,患者状态评估-心脏、肾脏、下肢血管情况 了解颈动脉的狭窄程度-NASCET方法 了解斑块情况 无创检查 多普勒 MRI 有创检查 脑血管造影 MRA,颈动脉狭窄率测量,Stroke,1994;25:2435-2439,CEA-麻醉,局麻:便于术中检测患者意识 全麻:避免患者焦虑、恐惧,Takolander 和 davis的资料表明:在局麻手术时,患者的去甲肾上腺水平明显增高,因此带来的心动过速和高血压对患者的心脏功能及预后不利,目前主张全麻。,CEA-手 术,暴露颈动脉分叉,操作轻柔、避免损伤下位颅神经,1%利多卡因阻断颈动脉窦反射 肝素化 1mg/kg, ACT200秒 术中监测:远端颈内动脉返流压,脑电图,近红外线监测 采用转流管,颈内动脉内径6mm,需补片加宽 远端断端需要内膜固定 肝素盐水冲洗按以下循序开放:颈内-颈外-颈总-颈内,一项meta-analyses确认了常规应用补片 (patch) 和转流管(shunt) 对CEA患者有益。 UK surgeons 进行全麻CEA时,常规、从不、选择性的应用补片的比例为73.6,4.2,22.2%-( GALA Trial(RCT general and local anesthesia for CEA)Eur-J-Vasc-Endovasc-Surg.2008 Oct;36(4):385-9Carotid endarterectomy :technical practices of surgeons participating in GALA trial.,术前、术后颈动脉造影,CEA-术后处理,术后监护: 全麻患者拔出气管插管后观察意识及肢体运动情况 应用TCD观察颅内血流情况 麻醉恢复室 or 重症监护室 监护血压、心率、心律 监测伤口及引流情况,CEA-术后处理,控制高血压: 围手术期控压-低于术前1020mmHg 长期控压-静脉用药过渡至口服药物 预防脑出血,CEA-术后处理,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100 mg/d 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d 疗程-6个月?24个月? 终生?,CEA-术后处理,抗凝治疗: 特殊患者- 颈动脉完全闭塞对侧重度狭窄或闭塞房颤患者,CEA-术后处理,调脂、控糖治疗: 糖尿病患者: 术前口服降糖药者-术后胰岛素术前应用胰岛素者-术后难控 制,应用1;1胰 岛素液(NS 50ml+RI50U)泵理想水平:10.0mmol/L2.长期调脂药物治疗:他汀类-稳定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CEA-术后处理,生活指导: 戒烟 限酒 适当运动 定期复查,CEA-术后并发症,脑缺血: 术中脑灌注减少 阻断时间过长 术中远端栓塞 远端内膜处血栓形成,15min?30min ?,CEA-术后并发症,过渡灌注综合症: 危险因素:重度狭窄,对侧闭塞术前有恶高双侧颈动脉手术颅内侧支循环差 时间窗:25天 临床表现:头痛、抽搐、颅内出血,CEA-术后并发症,颅神经损伤: 舌下神经降支 舌下神经主干 迷走神经 副神经 舌咽神经 面神经,CEA-术后并发症,术后血肿、感染 发生率:35%,中日医院临床资料,185例患者(9809) 男性 115例,女性 70例 年龄51-86岁 有症状者127例,无症状58例 狭窄均大于70% 78例(42.2%)造影时发现冠脉病变 25例同期行CABG,结 果,1例患者有舌下神经损伤症状 1例术后出现脑室出血,经治疗后好转出院 1例术后第三天脑出血,死亡 1例术后4月死于呼吸衰竭,随访中无脑中风发生,特殊病例(一),患者聂某,男性79岁,糖尿病史17年,高血压病史10年,4年前因TIA发作行右侧颈内动脉支架,此次因频繁TIA发作、间歇性跛行、恶性高血压入院。 查体:BP 180/105mmHg,右侧颈部闻及收缩期杂音,左侧(-),左侧股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未触及,心电图大致正常。,特殊病例(一),如何选择治疗顺序? 颈动脉狭窄如何治疗?再次介入?切割球囊?冷冻球囊?手术剥脱?血管搭桥? 同期? 择期? 支架后再狭窄处理方法?,特殊病例(一),造影同时行左侧肾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手术 择期行右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股股人工血管搭桥术,特殊病例(二),患者,魏某女性77岁,病案号:705414,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3年前因为反复发作的头晕入院,行左侧颈内动脉支架术后,症状缓解;此次反复发作头晕伴左侧肢体乏力入院。 查体:一般情况可,双侧颈部未闻及杂音,下肢动脉搏动可触及,血糖、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特殊病例(二),亚急诊行右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术后左侧肢体发力、头晕症状消失,特殊病例(三),患者,叶某,男性73岁,病案号1253009,主因查体(超声)发现右侧颈内动脉狭窄96%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双侧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特殊病例(三),前降支中远端闭塞,特殊病例(三),颈内动脉纤细,特殊病例(三),考虑患者超声发现血流,急诊行CEA手术 术中造影,颈内动脉起始部动脉硬化斑块明显,管腔近全闭塞,远端血管闭塞 放弃手术 如何选择手术患者?,讨论,狭窄率是否是决定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