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规划设计常用数据手册 城市规模划分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 50 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 20 万以上、不满 50 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 20 万的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规划实施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竣工验收后 6 个月内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松有关竣工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市规划年限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 20 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 5 年建制镇总体规划的期限可以为 10 至 20 年,近期建设规划可以为 3 至 5 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规划图纸比例城镇体系:全国 1/250 万;省域 1/100 万1/50 万;市域、县域 1/50 万1/10 万;重点地区城镇发展规划示意图 1/5 万1/1 万。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总体规划:大、中城市 1/100001/25000;小城市 1/50001/10000;建制镇 1/5000分区规划:1/5000控制性详细规划:1/10001/2000修建性详细规划:1/5001/200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级指标级别 用地指标(平方米/人)I 60.175.0II 75.190.0III 90.1105.0IV 105.1120.0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允许采用的规划指标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平方米/人) 指标级别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平方米/人)允许调整幅度(平方米/人)60.0 I 60.175.0 +0.1+25.0I 60.175.0 060.175.0II 75.190.0 +0.1+20.0II 75.190.0 不限75.190.0III 90.1105.0 +0.1+15.0II 75.190.0 -15.00III 90.1105.0 不限90.1105.0IV 105.1120.0 +0.1+15.0III 90.1105.0 -20.00105.0120.0IV 105.1120.0 不限120.0 III 90.1105.0 60折减系数 1.0L 0.9L 0.8L 0.9L 0.95L住宅建筑净密度最大值控制指标(%)建筑气候区划住宅层数、 、 低层 35 40 43多层 28 30 32中高层 25 28 30高层 20 20 22住宅面积净密度最大值控制指标(万平方米/公顷)建筑气候区划住宅层数、 、 低层 1.10 1.20 1.30多层 1.70 1.80 1.90中高层 2.00 2.20 2.40高层 3.50 3.50 3.50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平方米/千人)居住区 小区 组团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 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 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总指标 1605-2700(2165-3620) 2065-4680(2655-5450) 1176-2102(1546-2682) 1282-3334(1682-4084) 363-854(704-1354) 502-1070(882-1590)教育 600-1200 1000-2400 600-1200 1000-2400 160-400 300-500医疗卫生(含医院)60-80(160-280)100-190(260-360)20-80 40-190 6-20 12-40文体 100-200 200-600 20-30 40-60 18-24 40-60商业服务 700-910 600-940 450-570 100-600 150-370 100-400金融邮电(含银行、邮电局)20-30(60-80)25-50 16-22 22-34市政公用(含自行车存车处)10-130(460-800)70-300(500-900)30-120(400-700)50-80(450-700)9-10(350-510)20-30(400-550)行政管理 85-150 70-200 40-80 30-100 20-30 30-40其中其他注:居住区级指标含小区和组团级指标,小区级含组团级指标。公共服务设施总用地的控制指标应符合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总指标未含其他类,使用时应根据规划设计要求确定本类面积指标。小区医疗卫生类未含门诊所市政公用类未含锅炉房。在采暖地区应自行确定。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建公共停车场(库)停车位控制指标名称 单位 自行车 机动车公共中心 车位/1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7.5 0.3商业中心 车位/100 平方米营业面积 7.5 0.3集贸市场 车位/100 平方米营业面积 7.5饮食店 车位/100 平方米营业面积 3.6 1.7医院、门诊所 车位/1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5 0.2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 30%;旧区改造不宜低于 25%。绿地 居住区公园最小规模 1.0 公顷;小游园最小规模 0.4 公顷;组团绿地最小规模 0.04 公顷。绿地至少有一个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 70%。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 1/3 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带状带状公共绿地应同时满足宽度不小于 8 米、面积不小于 400 平方米和日照的要求。绿地面积计算起止界为距建筑 1.5 米,宅间小路 1.0 米。开敞型院落式组团绿地相邻道路两侧的建筑间距10 米居住区公共绿地的总指标:组团不少于 0.5 平方米/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 1 平方米/ 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 1.5 平方米/人。院落式组团绿地设置规定封闭型绿地 开敞型绿地南侧多层楼 南侧高层楼 南侧多层楼 南侧高层楼L1.5L 2L30ML1.5L 2L50ML1.5L 2L30ML1.5L 2L50MS1800 平方米 S11800 平方米 S1500 平方米 S11200 平方米S21000 平方米 S22000 平方米 S2600 平方米 S21400 平方米注:L: 南北两楼正面间距(米)L2:当地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米)S1:北侧为多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平方米)S2:北侧为高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平方米)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 20 米。小区路:路面宽 5-8 米,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 14 米;非采暖区不宜小于 10 米;组团路:路面宽 3-5 米,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 10 米;非采暖区不宜小于 8 米;宅间小路:路面宽度不宜小于 2.5 米。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道路类别 最小纵坡 最大纵坡 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 0.3 8.0L200M5L600M非机动车道 0.3 3.0L50M2L100M步行道 0.5 8.0 4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最小距离(米)居住区道路 小区路 组团路及宅间小路无出入口 高层 5多层 33322建筑物面向道路有出入口 5 2.5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 高层 4多层 2围墙面向道路 1.5 1.5 1.5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 2 个出入口;至少应有 2 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 150 米;沿街建筑长度超过 160 米时,应设不小于 4x4 米的消防车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 80 米;当建筑物长度超过 80 米时,应在低层加设人行通道。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其交角不宜小于 75 度。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 2.5 米,纵坡不应大于 2.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宜大于 120 米,并应设不小于 12x12 米的回车场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不同规模城市的最大出行时耗和主要公交方式城市规模 最大出行时耗(分) 主要公共交通方式200 万人 60 大、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 公共汽车 电车100-200 万人 50 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 公共汽车 电车大100 万人 1:13:1大城市100 万人 3:19:1中等城市 9:116:1小城市 不控制自行车道路网密度与道路间距自行车道路与机动车道的分隔方式 道路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 道路间距(米)自行车专用路 1.52.0 10001200与机动车道间用设施隔离 35 400600路面划线 1015 150200人行带宽度和最大通行能力所在地点 宽度(米) 最大通行能力(人/小时)城市道路上 0.75 1800车站码头、人行天桥和地道 0.90 1400属于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置人行天桥或地道:横过交叉口的步行人流量大于 5000 人次/小时,且同时进入该路口的当量小汽车交通量大于 1200 辆/小时时;通过环行交叉口的不行人流总量达 18000 人次,且同时进入环行交叉的当量小汽车交通量大于 2000 辆/小时时;行人横过城市快速路时;铁路与城市道路相交道口,因列车通过一次阻塞步行人流超过 1000 人次或道口关闭的时间超过 15 分钟时。商业步行区的紧急安全疏散出口间隔距离不得大于 160 米。区内道路网密度可采用 1318公里/平方公里。商业步行区内步行道路和广场的面积,按每平方米 0.81.0 人计算。商业步行区距城市次干道的距离不宜大于 200 米;步行区进出口距公共交通停靠站的距离不宜大于 100 米。商业步行区附近应有相应规模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或多层停车库,其距步行区进出口的距离不宜大于 100 米,并不得大于 200 米。货物流通中心用地面积不宜大于城市规划用地总面积的 2%大城市的地区性货物流通中心应布置在城市边缘地区,其数量不宜少于 2 处;每处用地面积、宜为 50 万60 万平方米。生产性货物流通中心,应与工业区结合,服务半径宜为 34 公里。其用地规模应根据储运货物的工作量计算确定,或宜按 6 万10 万平方米计算。生活性货物流通中心的用地规模,应根据其服务人口数量计算确定,但每处用地面积不宜大于 5 万平方米,服务半径宜为 23 公里。当城市道路上高峰小时货运交通两大于 600 辆标准货车,或每天货运交通量大于 5000 辆标准货车时,应设货运专用车道。当昼夜货运车辆大于 5000 辆标准货车时,应在市区边缘设置过境货运专用车道。大、中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项目 城市规模与人口(万人)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200 80 60 40 30大城市200 6080 4060 40 30机动车设计速度(公里/小时)中等城市 - 40 40 30200 0.40.5 0.81.2 1.21.4 34大城市200 0.30.4 0.81.2 1.21.4 34道路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中等城市 - 1.01.2 1.21.4 34200 68 68 46 34大城市200 46 46 46 2道路中机动车车道条数(条)中等城市 - 4 24 2200 4045 4555 4050 1530大城市200 3540 4050 3045 1520道路宽度(米)中等城市 - 3545 3040 1520小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项目 城市人口(万人) 次干路 支路5 40 2015 40 20机动车设计速度(公里/小时)5 34 3515 45 46道路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5 24 215 24 2道路中机动车车道条数(条)5 2535 121515 2535 1215道路宽度(米)200 50200200 5020050 中心岛直径(米)环道宽度(米)用地面积(万平方米)主干路与主干路 0.60 0.50 0.45 0.80 0.65 0.60 - - -主干路与次干路 0.50 0.40 0.35 0.65 0.55 0.50 4060 2040 1.01.5次干路与次干路 0.40 0.30 0.25 0.55 0.45 0.40 3050 1620 0.81.2次干路与支路 0.33 0.27 0.22 0.45 0.35 0.30 3040 1418 0.60.9支路与支路 0.20 0.16 0.12 0.27 0.22 0.17 2535 1215 0.50.7在城市立体交叉口和跨河桥梁的坡道两端,以及隧道进出口外 30 米的范围内,不宜设置平面交叉口和非港湾式公共交通停靠站。立体交叉口规划用地面积和通行能力通行能力(千辆/小时)立体交叉口层数立体交叉口中匝道的基本形式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有无冲突点用地面积(万平方米) 当量小汽车 当量自行车菱形 有 2.02.5 79 1013苜蓿叶形 有 6.512.0 613 1620有 3.04.5 79 1520二环行无 2.53.0 34 1215十字路口型 有 4.05.0 1114 1316有 5.05.5 1114 1314环形无 4.55.5 810 1315苜蓿叶形与环形 无 7.012.0 1113 1315三环形与苜蓿叶形 无 5.06.0 1114 2030四 环形 无 6.08.0 1114 1315注:三层立体交叉口中的苜蓿叶形为机动车匝道,环形为非机动车匝道三层立体交叉口中的环形为机动车匝道,苜蓿叶形为非机动车匝道全市车站、码头的交通集散广场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 0.070.10 平方米计算。车站、码头前的交通集散广场的规模由聚集人流量决定,集散广场的人流密度宜为 1.01.4人/平方米。车站、码头前的交通集散广场上供旅客上下车的停车点,距离进出口不宜大于 50 米。城市游憩机会广场的总面积,可按规划城市人口 0.130.40 平方米计算城市游憩机会广场不宜太大,市级广场每处宜为 4 万10 万平方米;区级广场每处宜为 1万3 万平方米。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在市中心地区不应大于 200 米,一般地区不应大于 300 米;自行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为 50100 米,并不得大于 200 米。地面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 2539 平方米;停车楼和地下停车位宜为 3035 平方米。摩托车停车场的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 2.52.7 平方米。自行车公共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 1.51.8 平方米。停车场出入口应距离交叉口、桥隧坡道起止线 50 米以远。少于 50 个车位的停车场,可设一个出入口;50300 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应设两个出入口;大于 300 个车位的停车场,出口和入口应分开设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宠物疾病监测AI专家bi备笔试题
- 2025年安全管理技能考试题库解析
- 2025年汽车电子工程师职业技能评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煤矿安全监察员技能水平测验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篮球裁判员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员安全文明施工培训规范细则细则细则题及答案
- 2025年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员职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设备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水管员选拔面试高频问题与答案
- 2025年机械工程师注册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智慧安监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
- 商务英语词汇大全
- 人教PEP版(一起)(2024)一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护士职业防护
- 酒店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劳动教育》教学设计合集
- DL∕T 1664-2016 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规程
- DL∕T 1455-2015 电力系统控制类软件安全性及其测评技术要求
- 临床护理“三基”应知应会汇编
- 家委会给老师的感谢信
- OpenStack私有云基础架构与运维(openEuler版)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