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试题:第33题(1)分析报告_第1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试题:第33题(1)分析报告_第2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试题:第33题(1)分析报告_第3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试题:第33题(1)分析报告_第4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试题:第33题(1)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学期六年级期末质量抽测试卷语文第 33 题(1)分析报告一、试题评价及改进意见本次六年级质量抽测的作文题目如下:33.一生中,我们会面对形形色色的“考试”。一次平常的学习测验,一次特别的面试,自然都是“ 考试”。但,也不仅仅是这些。生活中,一次面 对挫折时的磨炼,一次面对诱惑时的考验,一次面 对道德难题时的抉择 也都是“ 考试”。请将你一次印象深刻的“考试”写下来。评价如下:1、选材范围广。本次作文其实是一次以“考试”为话题的作文,只不过没有明确指出“话题”二字。话题作文在中学里面经常出现,而作为小学生,在他们的脑海中恐怕也没有“话题”这个概念。出题者大概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因而有意避开了“话题”二字。从题目来看,学生可写的选题范围较广,可以是学校里的测验,可以是一次面试,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一次考验,一次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写的作文自行拟题,这样的题目,学生基本上有话可写,这符合新课标提出的“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 ”2、符合新课程目标。从题目及要求来看,这次写的是一篇记事作文。而记事作文是小学阶段写得最多的一类文体。也是学生最应该写好的一类文体。新课程有关习作的目标和内容提出:“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因此,本次作文考题与新课程目标达成了一致。3、能区分水平高低。面对这样的考题,有的学生所写内容仅停留在学校层面的考试,而有的能想到生活层面的考验,这样,从选材、立意的角度就能较好地区分出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不过,对于“考试”这个话题,尽管学生有话可写,但由于毕竟是小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即使是想到生活层面的考验,然而,却很难出现有新意的选材2或有深度的立意。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评价及改进意见本次习作对应的评分标准如下所示,分四类标准,分别从内容、表情达意、结构、文句、错别字等各方面综合分档,对改卷老师来说更有依据。而且本次评分标准将书写单独拎出来由专门的老师进行评分,既减轻了习作阅卷老师的工作量,又能真正将书写的考察落到实处。对学生来说,也更显公平。本次阅卷作了详细的部署。有印发的具体要求细则和六张习作样本做参照,评分标准比较明确。首先对于每一类文章内容、选材、语言组织、标点使用、条理详略等方面都有明确标准;其次对每一类文章都规定了基准分。而且本次采用的是两人独立网上阅卷,平均分超过 6 分的组长仲裁的方式,保证了形式公平,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实质公平。仔细看本次作文的评分标准,发觉对心理活动的描写尤其重视,从“细腻”到“真实”到“有” ,一至三类文都有相应的标准。这显然给我们阅卷老师多了一条更加细化的评分参考。然而,再看考题要求,与此评分标准能联系上的就是要求的第(2)点:“将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而要求里没有33.(1)习作评分标准(40 分)一类文(3640):习作内容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心理活动刻画细腻,表达真情实感,有感染力;条理清楚, 详略得当;文通字顺,语言生动形象;错别字极少,标点使用正确。以 38 分为基准分,上下酌情适当浮 动。二类文(3035):习作内容富有生活气息,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比较具体;心理活动刻画真实,能表达真情实感;条理较清楚, 详略恰当;文通字顺, 语言较生动形象;错别字较少,标点使用较正确。以 33 分为基准分,上下酌情适当浮动。三类文(2429):习作内容基本符合要求,内容尚具体;有心理活动描写;条理尚清楚;语言尚规范,明显的病句少, 错别字、标 点等错误不影响阅读。以 27分为基准分,上下酌情适当浮动。四类文(24 分及以下):习作内容与习作题目要求有偏离,内容不具体;条理不清楚,语言不规范,病句较多,错别字、 标点等错误影响阅读。以 15 分为基准分,上下酌情适当浮动。3涉及心理活动方面,因此,个人建议,如果评分标准里有强调的某一点,是否在考题要求中也应有所涉及?三、习作情况及改进建议1、得分统计:题号 人数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分 标准差 得分率 满分率 零分率 难度 区分度33(1) 12963 39 0 31.15 4.47 77.88 0 0.22 0.78 0.19全体学生来看,优有 6794 人,良有 5667 人,中有 396 人,差有 106 人。可见大多数学生都是优秀和良好,中和差的占少数。2、答题情况:本次作文,大部分学生立意和选材上符合习作要求,内容也算具体,条理清楚;语言较形象生动,文通字顺,能恰当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标点使用正确,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再加上本次作文选材范围较广,很少出现偏题的现象,因此,作文平均分还是不低的。尽管如此,学生毕竟生活接触面比较狭窄,对生活思考得也不深,因此,在选材方面有新意的很少,立意也不够深刻。3、原因分析面对学生的种种答卷情况,如何写好考场习作,审题、立意、语言、谋篇是比较重要的环节,一个也不能忽视。归纳起来,我们改卷组认为失分的具体原因如下:(1)拟题宽泛。本次的话题作文,只要围绕“考试” 、 “考验”这些话题,都不会离题,因此选材范围较广。但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构思不当,急于动笔,没把自己最大的优势发挥出来。本次作文要求题目自拟,一些学生直接以“考试”为题目,过于宽泛,直接导致习作内容不具体。(2)选材雷同。本次习作提示较具体,有些学生可能就没有过多思考,直接选择提示中的某一个内容来写。因此,出现了很多雷同的题材,甚至有的连具体内容也是类似的。如写得最多的是捡到钱该不该归还或者要不要交给警察、老师之类的题材。还有几类出现较多的题材:考场上作弊与否,最后选择了自己完成,输了分数而赢了道德。公交车上让座与否,最后选择了让座,赢得了赞扬。4老人倒地,扶不扶的抉择。面对美食的诱惑, “吃”还是“不吃” 。面对陌生人的诱惑,接不接受的抉择。学骑车的生活磨炼。还有个别学生直接套用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来写,甚至连钓到的鱼也是大鲈鱼。也有部分学生把本次语文毕业考试的题目从头写到尾,完全就是为了凑足那规定的 400 多字。(3)技能没掌握。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 ,较多学生安排内容、谋篇布局方面的技巧没有真正掌握,有些文章大头大脚,主要事件却寥寥几句;而有些文章头重脚轻,一开始泛泛而谈,发现写不下,时间不够了,就马上草草结尾;还有的虎头蛇尾,没头没尾。对文章缺少整体的构思,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还有的语言干巴巴,一点也不鲜活生动。很多学生直接把题目的这段话抄下来作为开头。这些都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4)素材匮乏。俗话说“处处留心皆材料” ,然而从本次阅卷来看,学生的素材虽贴近生活实际,但真正立意不深,读起来味同嚼蜡的还是较多。小学生阅历有限,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选材平淡,缺乏新意在所难免。(5)有真话而无意义。有很多学生,写的内容也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但是选的题材过于平淡,没有意义,缺少一个鲜明的主题。这样的作文,看似在写真情实感,而实际上,却流于平淡。写作与说话毕竟不同,写作还是需要描写与修饰等艺术化的处理。(6)基本功不实。中下水平的学生除习作内容不具体外,卷面书写也较差,病句、错别字也多,涂涂改改自然严重影响了习作成绩;还有的语句不通,前言不搭后语,有一些甚至不会使用标点,明显的语言基本功不足,四、改进教学的建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毕竟是有限的,在习作中,许多学生常为作文选不到新颖的材料而苦恼,只好选一些老掉牙的素材来写。作为老师也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机会,学会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5有意义的题材。1、确定题目,讲求“新鲜” 作文命题要唤起学生脑中积蓄,才能使学生在兴奋状态中,步入作文的“智力开发区” 。鲜明、醒目的题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就会拓展思维的空间,展开联想,思如泉涌。如让学生写游记,许多学生跳不出记一次春游 、 游这些老框框,试想,年年写这些老掉牙的题目,怎么能引起学生的习作兴趣,必然导致次次习作都一样,学生的思维处于疲乏状态。其结果,学生必然是硬着头皮做文章,言不由衷,索然无味。作文是把认识世界的过程和结果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活动,在这个进程中,情感兴趣起了积极的粘合作用。如能在命题时,敢于创新,往往会触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如风景这里独好 、看我露一手这样的题目,就让人耳目一新了。 2、选取角度,力求“变化” 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一写到老师敬业,就是“上课铃响后,生病的老师没有来,大家正在担心,只见老师怀揣着假条,强打着精神地走了进来” 。写好人好事不是拾金不昧,就是送老奶奶过马路。虽然多数学生也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刻画出人物性格,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有条理的表达出来,但总给人一种枯燥乏味、人云亦云的感觉。当然写出的文章也就缺少个性,缺乏新意。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摆脱常规思维的束缚,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呢?“文贵于新”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选取材料时,除了追求恰当、典型外,还必须力求新颖,舍弃大家都用的熟例子,选用那些令人眼睛为之一亮的独特材料,即使选用一些旧例,也要注意变换角度去重新感知,这样,文章才能吸引人。例如,一名学生在暗香中,提到奶奶对自己的爱,不像其他学生那样写奶奶在生活上如何照顾自己,而是从“香”字入手,让爱意融入衣服中。经奶奶洗过的衣服,浸透着暗香。通过“香”字,表达出祖孙两个的深厚感情,并含蓄的表达出自己的感激之情,令人回味。3、写作素材,重视“积累” 有了写作欲望,也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 往往力不从心,尤其是考场作文。那么,如何提高表达能力呢?这就需要重视平时的积累。首先从积累词汇做起。6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得多了,语言自然就丰富了。适合儿童阅读的故事、书报、杂志等,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古今文学都要读。还要求他们不拿笔头不读书,准备个摘录本,随手把自己感到优美的句段,按一定的规律摘抄下来,甚至把它背下来,以便写作时引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更应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词汇。除了摘抄,更应背诵。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我们还应该培养学生记日记的习惯。简短而精炼的随笔式日记既可以帮助积累每天生活中的习作素材,又是一次小练笔。写作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只有平时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记录人、事、物、景的特征、细节,用时能像放电影似的回放,采用精彩片段,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4、写作方法,融于“阅读”写作是需要一点方法,一点技巧的。而这些在我们平时的作文课上,如果专门地进行教学,效果是很差的。这让我想到了管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