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对外贸易政策_第1页
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对外贸易政策_第2页
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对外贸易政策_第3页
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对外贸易政策_第4页
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对外贸易政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对外贸易政策摘 要在对外贸易政策上长期存在着自由贸易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争论,自由贸易主义者主张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积极加入国际分工贸易中;而贸易保护主义者从本国现实利益出发,主张对本国的某些产业和部门予以保护,以免于外国工业的冲击。自由贸易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各自都有着优缺点。美国在工业化过程中为了保护本国工业不受外国冲击,健全本国的工业体系,实现工业化,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贸易保护政策,这对我国的工业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种种原因采用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断向前,各国都应加入到这一进程中去。我国已加入 WTO,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对外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都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关键阶段,选好对外贸易政策对于推动我国的新型工业化进程有重大的意义。在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参加国际分工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对某些产业的保护。我们应实行开放条件下的适度贸易保护政策。关键词:工业化、自由贸易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一、自由贸易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介绍自由贸易主义者从微观经济学入手认为每个人不可能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全部商品,而且各个不同人从事各项生产活动的效率是不一样,每个人都会有相对擅长的领域,这就是英国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所指出的比较优势。如果人们之间选择相互贸易,就会发挥出每一人的相对优势,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正因为我们采取了与他人进行贸易的策略,我们获得了丰富多样的商品,享受了来自世界各地许多人生产出商品和服务。曼昆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举了牧牛人和农民的例子,假如牧牛人只生产牛肉而农民只生产土豆,并且他们不选择相互贸易,那么牧牛人只能天天吃牛肉,同样农民只能天天吃土豆。如果牧牛人为了既吃到牛肉又吃到土豆,他可以也种些土豆,但他的土地可能不适合种土豆,同样农民为了吃到牛肉他也要养牛,但农民养牛效率很低。最好的选择是牧牛人只养牛,农民只种土豆,然后牧牛人拿出部分牛肉农民拿出部分土豆相交换。将此理论引到国际贸易中,不同的国家由于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劳动力素质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各国应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积极加入到国际分工和贸易中。 1早期保护贸易理论即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理论,主张通过调节货币的运动来达到本国财富的增加,也就是在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或不买,主张国家用行政手段来禁止货币输出。近代保护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保护关税政策的首创者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李斯特把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称为“世界主义经济学”,认为它只有在世界各国是一个世界联盟并有持久和平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如果实行自由贸易,落后国家就会屈服于经济强国的优势之下。认为各国要根据它所处的发展阶段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对于本国的“幼稚产业”应给予一定的保护以帮助其免受外国商品的冲击发展壮大。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并不是对自由贸易的完全否定,也不是对全部产业的保护,而是指出了适当保护贸易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现代保护贸易理论以约翰梅纳特凯恩斯为代表。他强调国家干预对外贸易是扩大有效需求的重要一环,其具体目标就是始终保持本国的贸易顺差,以扩大有效需求,根治资本主义经济的顽症严重失业问题。当代保护贸易理论也称新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对象不仅是本国正在衰落的传统垄断产业;还包括本国已经高度发达且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新贸易保护主义以非关税措施为主要手段,达到限制他国出口贸易的目的。 2二、自由贸易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比较自由贸易主义的缺点在于:1.对政治的幼稚,忽视了经济对政治权利的影响,及政治对经济的影响,未能领会到贸易规则的制定取决于实力的应用。2.静态地看待问题,认为当一个产业或部分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时候就不应该对其进行保护,而应将该部门的生产要素转移到其他部门以发挥更大的效益,国民经济的调整往往代价巨大,3.忽略了国际分工和相互依赖的消极影响,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程度越高,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越高。受世界市场形势变化的影响越大。优点在于自由贸易主义理论在经济上基本是正确的,尽管自由贸易各方获益多少不同,强国会获得更多的收益,但每个国家都有所得。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则都不能获益,而且经济冲突会更加严重甚至可能导致政治冲突引发战争。贸易保护主义者认识到了国际体系中各国关系竞争性的本质,认识到了经济运行和政治权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认识到了国际专业化分工对一国经济稳定的不利影响,及各不同国家在国际自由贸易体系中的收益是不同,也就是收益的分配问题。因为保护主义对现实问题的高度关注,在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中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贸易保护主义。但是贸易保护主义在国际上的影响是加剧了各国间的竞争和摩擦,不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自由贸易所导致的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的增强,虽然也会引发一些摩擦和纷争,但是在有效的国际机制协调下,各国之间处理这些纷争的方式也会变得更加温和,冲突往往被限制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极端的保护主义则会导致极端的利己主义和单边主义,引发贸易战和经济对抗,不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保护主义在国内则是把消费者的和社会的一部分财富分配给了受保护的生产者集团。我们承认某些情况下的保护是必要,但是由于在现实中对于哪些工业部门需要保护和保护程度无法精确界定。保护主义还可能成为某些集团谋取私利的工具。 3而且对一部分产业实行保护对于其它产业的从业人员及消费者的利益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容易引起国内矛盾。三、美国工业化过程中对外贸易政策对我们的启示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先后经历了保护贸易、多边自由贸易和多轨并进自由贸易政策(简称多轨公平贸易政策)三个阶段,美国的产业结构先后从农业经济过渡到工经济,再从工业经济过渡到服务经济。在农业经济时期,美国选择了保护贸易政策,促进了工业经济发展;在工业经济阶段,美国选择了多边自由贸易政策 ,促进了服务经济发展;在大力发展服务经济阶段,美国又全力推行多轨公平贸易政策。4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保护贸易”阶段,当时的美国也在进行本国的“工业化” ,处于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过程中,和当今的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对于我们有很大的借鉴作用。这一时期李斯特所提出的保护“幼稚产业论”在美国得到了响应。美国政治家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主张比较年轻的国家应该采取保护主义政策,捍卫自身的产业而不是市场自由。后来,政治学家亨利克雷也力主,为了减轻美国对其他国家的依赖,美国的工业发展要置于美国的关税体系的保护之下。 5 为此美国采取高关税政策,这不同于一般的贸易保护,这是一种带有杜绝进口性质的关税政策。这种政策抵御了欧洲资本主义市场,特别是英国的商品竞争,维护了本国较年轻的工业,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独立发展。 6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对我们的启示,首先要正确认识本国所处的工业化阶段,以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制定和调整对外贸易政策。其次,在工业化的起步阶段要对本国工业进行适当的保护,以使其免受外国工业的过分冲击迅速发展起来,不要一味地轻信贸易自由主义,保护是有必要的。四、我国不同时期所采取的对外贸易政策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2 年1977 年,我国还没有能力参与国际分工,出口和进口都很少。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也决定了我国缺少对外贸易的对象,我国外贸的方式是“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完全由中央政府负责和指派专门机构经营进出口业务,同时加强关税和许可证管理,属于典型的贸易保护。第二阶段,1978 年1992 年,我国开始有限度地参与国际分工。我国实行了以扩大外贸企业经营自主权为主要内容的外贸体制改革,重点是提高外贸经营企业的积极性,鼓励出口,积极赚取外汇以满足进口用汇需求,并从出口原材料逐渐向出口制造品,出口大幅度提高。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相当于用劳动换资本,但技术进步不明显。在对外贸易方面还是保护主义,以进口替代战略为主,实行外汇留成和贸易补贴。第三阶段,1992 年至今,进口开始增加,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向高级发展。这一时期,我国着手从宏观上改革对外贸易体制,以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手段,实行一定程度的自由贸易,进口和出口同时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制造业竞争力大幅度提高,但对外贸易纠纷不断。 4五、我国新型工业化所处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指出“和平和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在经济领域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正如路透社在1997 年的社论中所指出的那样:“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 ”经济全球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分工一体化趋势明显。 (2)国际市场日益一体化。 (3)全球生产迅速一体化。 (4)金融全球化发展很快。 (5)区域性经济联盟不断发展。 (6)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作用不断加强。 (7)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动力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迅猛。 7我国已于 2001 年 12 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组织的基本规则包括非歧视性原则、市场开放原则、公平贸易原则、透明度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等。8在加入 WTO 后的几年里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8%, 2006 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 17606.9 亿美元。而关税税率已由入世前的15.3%下降到当前的 9.8%左右。六、如何选择对外贸易政策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关键阶段,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新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的增长方式(集约化增长)和新的发展模式(跨越式发展)为途径,以新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等战略)为手段,实现新型工业化目标。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相比,新型工业化主要有以下特征:1发挥市场基础作用。2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3促进产业结构升级。4与城市化协同发展。5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6以集约增长为主。7积极发挥后发优势。8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 9对外贸易对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首先,我们要清楚我们所处的时代, “冷战”早已结束, “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必须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去,我们要借鉴外国的经验和教训加快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当前“关起门来搞建设”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要认清我国的特殊情况,中国在社会制度上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存在差异,虽然“冷战”已经结束,但国际上仍存在敌对势力,而且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有些国家害怕中国的崛起,必然想法设法对中国进行遏制。我们在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参加国际分工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对外有过份的依赖。工业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各个部门之间是相互联系,孤立地发展某些部门是得不偿失的。对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更加需要关注。在对外贸易中要对“幼稚产业”和重要产业给予适当的保护。“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某些产业可能关系到很多人的就业问题,我们应给予适当的保护,防止其受到过大的冲击。但这种保护只是权宜之计,应尽快地实现产业的升级和劳动力的转移。明确保护的目的,加入 WTO 的时候很多人惊呼“ 狼来了” 。我们对某些产业进行保护只是希望为其赢得一定的缓冲时间,我们最终的目标还是“与狼共舞” 。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加入 WTO 后,所能提供的保护是很有限的,我们受到 WTO 规则的约束,因此不能对保护寄予过高的期望。总得来说,我们要实行开放条件下的适度贸易保护政策,其基本目标包括:1. 适度保护国内主导和支柱产业,2. 维持国内就业 3.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开放条件下适度贸易保护政策应体现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开放、适度、符合国际规范。 10参考文献1 格里高利曼昆. 经济学原理(中译本)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P40-P482 沈伯明,吴方 . 保护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 经济问题探索,2006 年第 3 期: P31-P333 刘建华. 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的辩论J. 科技资讯,2006 年第 30 期: P166-P1674 田素华,尹翔硕. 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对外贸易政策选择J. 上海经济研究,2006 年第 4 期:P14-P205 经济史/经典插图版经济学译丛 M. 刘德中译 .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P57-P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