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床(等臂)杠杆 加工工艺和钻φ25孔夹具设计【课程资料 含全套CAD图纸】_第1页
铣床(等臂)杠杆 加工工艺和钻φ25孔夹具设计【课程资料 含全套CAD图纸】_第2页
铣床(等臂)杠杆 加工工艺和钻φ25孔夹具设计【课程资料 含全套CAD图纸】_第3页
铣床(等臂)杠杆 加工工艺和钻φ25孔夹具设计【课程资料 含全套CAD图纸】_第4页
铣床(等臂)杠杆 加工工艺和钻φ25孔夹具设计【课程资料 含全套CAD图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买文档赠送全套 纸 资料 Q 号: 414951605 买文档送全套 纸 资料 Q 号: 414951605 目 录 第一章 零件的分析 2 第二章 确定毛坯、画毛坯零件图 2 第三章 工艺规程设计 3 第四章 夹具设计 6 第五章 参考文献 7 第六章 结束语 8 买文档赠送全套 纸 资料 Q 号: 414951605 买文档送全套 纸 资料 Q 号: 414951605 买文档赠送全套 纸 资料 Q 号: 414951605 买文档送全套 纸 资料 Q 号: 414951605 买文档赠送全套 纸 资料 Q 号: 414951605 买文档送全套 纸 资料 Q 号: 414951605 一、 零件的分析 (一) 零件的作用 连杆是柴油机的重要零件之一。连杆体与连杆盖通过螺栓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其大头孔与曲轴相连,小头孔通过活塞销与活塞连接,将作用于活塞的气体膨胀压力传给曲轴,又受曲轴驱动而带动活塞压缩气缸中的气体。 (二) 零件的工艺分析 由图可知,其材料为 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要求耐的零件。 该零件上的主要加工面 N 面、 R 面、 Q 面、 P 面、 25 的孔、 2 的孔和1 0 的孔。 所要加工的面的粗糙度是 而孔的要求比较高粗糙度要求为 8 和 25 的中心距 5 的孔的轴线是要做为基准,故其精度要求较高。 参考文献( 1)中有关面和孔加工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可知,上述技术要求是可以达到的,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也是可行的。 二、 确定毛坯、画毛坯 零件图 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铸件。又由题目已知零件的生产纲领为 10000 件 /年。通过计算,该零件的质量约为 7查参考文献( 2)表 知,其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毛坯的铸造方法选用砂型机器造型。由于所有的孔径都小于30在铸造时这些孔都不用铸造出来。此外,为消除参与应 力,铸造后应安排人工时效。 铸件的分型面为 B 中心线(在毛坯图上表示出)浇口为于零件的侧面。 买文档赠送全套 纸 资料 Q 号: 414951605 买文档送全套 纸 资料 Q 号: 414951605 查参考文献( 1),用查表法确定个表面的总余量如下表所示: 各加工表面总余量 加工表面 基本尺寸 (加工余量数量(说 明 N 面 R 面 Q 面 P 面 54 54 15 15 3 3 3 3 顶面 底面 顶面 底面 查参考文献( 2)表 得铸件的主要尺寸的公差,如下表所示: 主要毛坯尺寸及公差 主要面尺寸 零件尺寸 总余量 毛坯尺寸 N 面轮廓尺寸 R 面轮廓尺寸 Q 面轮廓尺寸 P 面轮廓尺寸 54 54 15 15 - 6 - 6 54 60 15 21 三、 工艺规程设计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连杆的 N 面既是装配基准又是设计基准,用它作为基准,符合“基准重合”原则,其余各加工工序也能选用其定位,符合“基准统一”原则。此外, 位比较稳定,夹紧方案也比较简单、可靠。 粗基准的选择:考虑到下面几点: 重要孔的加工余量尽量均匀; 紧可靠。 我所加 工的 的孔的夹紧方案有两种: 方案一:以面定位,限制三个自由度;在 的圆柱外圆中间以形块定位,限制两个自由度;在视图的最左边用压板加紧,限制一个自由度。 方案二:以面定位,限制了三个自由度;在 的圆柱外圆中间以形块定位,限制两个自由度;在视图的最左边用一个活动行块夹紧,限制两个自由度,其中一个自由度重复限制。 (二)、 制定工艺路线 根据各表面加工要求和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如下:面和面:粗铣 精铣;面和面:粗铣 精铣; 的孔:钻 扩 铰;和的孔:钻 扩 铰。 根据先面后孔、先主后次和先粗后精的原则,先加工面、面、面和面,后加工和及的孔,并在加工过程中把粗加工放在前面,买文档赠送全套 纸 资料 Q 号: 414951605 买文档送全套 纸 资料 Q 号: 414951605 把精加工放在后面。 拟订的加工工艺路线如下: 工序号 工序内容 10. 铸造 20. 时效 30. 涂漆 40. 粗精铣底面 50. 粗精铣顶面 N 60. 钻扩铰 25,孔口倒角 1 70. 粗精铣面 80. 粗精铣 P 面 90. 钻扩铰 2- 8+ 10+ 0 0 100. 检验 (三 )、 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由于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故加工设备宜以通用机床为主,辅以少量专用机床。其生产方式以通用机床加专用夹具为主,辅以少量专用机床的流水生产线。工件在各机床上的装卸及各机床间的传送均 由人工完成。 粗精铣面。采用立铣,选用 择直齿三面刃铣刀,游标卡尺。 粗精铣面。采用立铣,选用 择直齿三面刃铣刀,游标卡尺。 钻的孔。采用立式钻床,选用 3。选择锥柄扩孔钻,三爪内千分尺。 扩的孔。选择 24 锥柄扩孔钻,三爪内千分尺。 铰的孔。选择锥柄机用铰刀,三爪内千分尺。 (四 )、 加工工序设计 工序 6钻扩铰孔的工序 各工步的余量和工序尺寸及公差列于下表: 各工步余量和工序尺寸及公 差 加工表面 加工方法 余量 工序尺寸及公差 钻孔 扩孔 铰孔 的孔需要做为其他尺寸的基准,故其精度需 要得到保证。用钻模来保证,由于是大批量生产,参考文献(),选用可换钻模。 参考文献()表 10参考 床说明书,取钻 25 孔的进给量 s=r。 参考文献( 1 )表 10用插入法求得钻孔的切削速度v=s=此算出转速为 买文档赠送全套 纸 资料 Q 号: 414951605 买文档送全套 纸 资料 Q 号: 414951605 n=1000v/ d=际转矩取 n=550r/v=n d/1000=000=s 查文献( 1)表 10005N M=们均小于最大进给力 900N,最大扭距 25 的孔,参考文献( 1)表 10 s=r,查表 10插补法求得速度 v 为 n=1000v/ d=24r/际取 n=720r/v= n d/1000= 25 的孔,参考文献( 1), s=1.9,v=s n=1000v/ d=6 实际取 n=100r/v= n d/1000=000=五 )、 时间定额计算 计算工序 30的时间定额。 1. 机动时间参考文献( 1),表 11出钻孔公式为: tj=l+l1+l2/表 11,l=54,s=n=550 tj=l+l1+l2/+54/ 25 孔: l+l1+l2/表 11, l=54 l+l1+l2/+4/ 25 孔 Te=l+l1+l2/表 11=8,l=54 Te=l+l1+l2/4+8/o=. 辅助时间。参考文献( 3)表 辅助时间 (操作内容 每次需用时间 钻 25 孔 扩 25 孔 铰 25 孔 主轴变速 换进给量 动摇臂 降钻杆 卸套筒刀具 量时间 停车 轴运转 除铣屑 文档赠送全套 纸 资料 Q 号: 414951605 买文档送全套 纸 资料 Q 号: 414951605 各工步的辅助时间为:钻 25 孔 扩 25 孔 25 孔 装卸时间参考文献( 3)取 所以辅助时间 : . 作业时间 b+. 布置工作地点时间 参考文献( 3)取 =3%,则: 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 参考资料( 3), 取 =3%。则: . 准备与终结时间 参考文献( 3)表 各部分时间为: 中等件 33降摇臂 1度定位 用回转夹具 10铰刀 7题目已知生产批量为 10000 件,则: Te/n=(33+1+0+7)/10000=. 单件时间 p=a+r=. 单件计算时间 c=e/n=六 )、 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详见附表) 四、 夹具设计 本次设计的夹具为第 60 道工序 钻扩铰 25 孔,孔口倒角 1该夹具适用于 式钻。 a) 确定设计方案 这道工序所加工的孔 N 面上,并与 N 面垂直。按照基准重合原则并考 虑到 N 面已经经过加工,为避免重复使用粗基准,应以 N 面定位。 N 面定位限制了工件的三个自由度。 在 40 圆柱的外表面中间用一 V 形块定位,限制工件的两个自由度,剩余一个自由度应该怎么限制呢?工件怎么夹紧呢?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在 图上工件的最左面用压板压紧,这样就限制了工件最后一个自由度。这种方案定位可靠,夹紧比较方便。 方案二:在 图上工件的最左边用一活动 V 形块夹紧,这样限制了工件的两个自由度,其中一个自由度被重复限制,但该方案夹紧比较简单。 综合上述分析,选择第一种夹具设计方案。 买文档赠送全套 纸 资料 Q 号: 414951605 买文档送全套 纸 资料 Q 号: 414951605 b) 计算夹紧力 参考文献( 5)表 1夹具的夹紧力与切 削力的方向相反,实际 需夹紧力 F 夹 与切削力 F 之间的关系为 F 夹 =中 K 为安全系数。参考文献( 6),当夹紧力与切削力相反时。取 K=3。 由前面的计算可知 F=3005N 所以 F 夹 =015N 五、参考文献: 1.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 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修订组修订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机械制造技术 陈立德 李晓辉 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3.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 孟少农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4.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及习题 张龙勋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买文档赠送全套 纸 资料 Q 号: 414951605 买文档送全套 纸 资料 Q 号: 414951605 结束语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工艺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门能综合地运用机械制造技术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实际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连杆体)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 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和图表等技术资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