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局年度的工作总结_2_第1页
市卫生局年度的工作总结_2_第2页
市卫生局年度的工作总结_2_第3页
市卫生局年度的工作总结_2_第4页
市卫生局年度的工作总结_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卫生局年度工作总结20*年,全市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全年目标任务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奋力打造成渝经济区重要增长极”的总体定位,“三个加快” 、 “五大战略”的发展思路,以及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部署,以继续深入推进卫生“五大工程”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工作,整合医疗资源,发展优质资源,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提高人民健康保障水平和受益水平,促进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项目建设完成情况。1、目标: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工程(一期)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并开工建设。完成情况: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经济开发区征地340 亩,目前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完成投资XX 万元。2、目标:市第二人民医院建设完成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 1 层,职工及专家楼完成 15 层,门诊住院综合楼、儿童医院完成平场。完成情况:市第二人民医院职工专家住宿楼预计年底前完成 15 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项目 12 月开工建设;门诊住院综合楼正在办理土地和拆迁;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正在进行拆迁工作。3、目标:市中医院二期工程主体施工,完成2 楼及以下主体工程。完成情况:市中医院新区医院二期工程已于 8月 30 日开工,预计年底完成 2 楼以下主体工程。4、目标:完成 XX 区人民医院和 XX 县精神病医院建设。完成情况:XX 区人民医院和 XX 县精神病医院建设,已于 9 月底前完工。其中 XX 县精神病医院已完工并投入使用。5、目标:完成疾控中心 1 个,新建急救中心2 个。完成情况:XX 区疾控中心已完工;XX 区急救中心已完工;XX 县急救中心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二)民生工程指标完成情况。1、目标:下派内地医务人员对口支援 80 人次。完成情况:110 月,下派内地医务人员对口支援 242 人次,完成率 302%。2、目标:开展粮油、果蔬、肉类、乳制品等大宗食品全产业链重点监管监测:抽检样品 1497个,快速检测品样本 59400 头份。完成情况:抽检样品 1390 个,完成率 93%;快速检测品样本 57142 头份,完成率 96%。按进度年底前全面完成。3、风险监测酿酒、肉制品等样品 580 个。完成情况:风险监测酿酒、肉制品等样品 756个,完成率 130%。4、目标:对参加新农合制度 3 年内未看病体检的 55 岁以上农村居民免费进行体检。完成情况:已体检 35674 人。5、目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97%。完成情况:XX 年全市新农合参合农民万人,参合率%,完成率%。6、目标:参合农民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60%。完成情况:110 月,全市参合病人住院实际补偿比为%,完成率%。7、目标: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 92%。完成情况: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完成率%。8、目标:高血压患者管理率%;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完成情况:高血压患者管理率%,完成率%;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完成率%。9、目标:派遣三级医院医师支援县级医院198 人;派遣二级医院医师支援乡镇卫生院 46 人;选派县级医院医师到三级医院进修培训 32 人。完成情况:110 月,派遣三级医院医师支援县级医院 226 人,完成率 114%;派遣二级医院医师支援乡镇卫生院 117 人,完成率 254%;选派县级医院医师到三级医院进修培训 83 人,完成率259%。10、目标: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覆盖率达 100%。完成情况:10 月 1 日起,全市 10 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实施了取消药品加成工作,覆盖率达100%。11、目标:实施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 30 个。完成情况:目前已完成 25 个,预计年底前全面完成。12、目标:免费对农村妇女进行“两癌”筛查万名。完成情况:对全市 75600 名农村妇女进行了“两癌”筛查,完成率 100%。13、目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 99%。完成情况: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完成率%。14、目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万户。完成情况: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万户,完成率 100%。15、目标:实施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 30 个。完成情况:目前已完成 25 个,预计年底前全面完成。(三)其他目标完成情况。1、目标: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 280/10万以内。完成情况:110 月,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0 万,较去年同期下降%。2、目标:乙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风疫苗接种率达到 95%。完成情况:110 月,五苗接种率均在 99%以上。3、目标:全年完成无偿献血万人/份。完成情况:110 月,完成无偿献血万人/份,完成全年目标的 120%。4、目标:做好申报国家卫生城市的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一手抓创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贸市场、环卫基础设施、背街小巷维修改造和旧城改造,一手抓城市日常监管,通过暗访督查有力推动各项创卫工作的开展,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有序推进各项创卫工作。10 月 23 日,省爱卫办专家组对内江病媒生物防制达标进行了单项考核,鼠、蚊、蝇密度均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考核合格。5、目标: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全面落实国家补偿政策;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至少在一个县开展县级公立医院取消“以药补医”工作。完成情况: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 100%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100%上网采购基本药物(村卫生室由乡镇卫生院统一上网代购基本药物) ;继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全面落实国家补偿政策;10 月 1 日起,全市 10 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实施了取消药品加成工作,覆盖率达 100%。6、目标:签约投资总额 5000 万元以上项目 1个,协议投资资金亿元,包装项目 1 个。完成情况:已签约项目 1 个,协议投资资金亿元,完成率 100%;已完成包装项目 2 个,完成率200%。7、目标: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完成情况:全市卫生系统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完成率 100%。二、主要工作成效(一)卫生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医疗资源分布更趋合理。一是中央卫生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截止 10 月,已完成 XX 年以来的项目 173 个,完成投资亿元(其中:中央投资亿元,地方配套 4444 万元) 。其中:XX 区人民医院和 XX 县精神病医院建设,提前3 个月完工;XX 区疾控中心已完工、XX 区急救中心和 XX 县急救中心提前 4 个月完工。目前 30 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已完成 25 个,其余项目正在建设之中,预计年底前能全部完工。二是自筹资金建设项目有力推进。 XX 年以来,我市医疗卫生机构自筹资金建设项目 7 个,总投资 万元。目前,已完工项目 3 个,完成投资 5808 万元。在建项目 4 个,总投资亿万元。其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经济开发区征地 340 亩,总投资亿元新区医院一期工程,目前前期工作已基本完结,完成投资 XX 万元;市第二人民医院职工专家住宿楼,总投资亿元,预计年底前完成职工专家楼 15 层;总投资 2990 万元全科医生培养基地项目 12 月开工建设;总投资亿元的门诊住院综合楼正在办理土地和拆迁;总投资 8920 万元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正在进行拆迁工作,年底前完成平场;总投资亿元市中医院新区医院二期工程建设项目,目前正进行地下室土石方工程,预计年底完成 2 楼以下主体工程,完成投资 3000 万元。市中医院将继续征地 85 亩,规划三期项目建设,届时市中医院新征用地面积将达到 180 亩。三是项目储备工作成效显著。今年 8 月,我局会同市发改委储备了 XX 年-XX 年的卫生建设项目1226 个(其中村卫生室 1144 个) ,确定了一批符合城乡卫生体系建设的项目上报省发改委和卫生厅。截止目前,我市争取到今年中央投资卫生项目 82个,争取中央投资亿元,争取项目资金额全省排名第四,仅次于成都、绵阳和雅安,其中市级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4300 万元,是我市历年来争取中央项目资金最大的项目。四是外国政府贷款工作取得突破。今年我市成功争取到外国政府贷款 8540 万美元,其中:市一院 XX 万欧元德国促进贷款;市二院 3500 万欧元德国促进贷款;市中医院 1500 万美元以色列政府贷款。项目资金用于医疗机构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和弥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填补了 XX 市医疗卫生项目建设领域利用外国政府贷款的空白。通过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我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总量进一步增大,现有床位 17874 张,比 XX 年新增床位 721 张,每千人口床位达张,比 XX 年增加张。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资源分布更趋合理。(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群众受益程度进一步提高。1、新农合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一是全面执行了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制度。由各县区新农合经办机构与市内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明确医疗费用相关控制指标、定点医疗机构的违约责任和处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实现了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出院即时结报,简化了报销流程,为参合农民及时得到住院补偿提供了方便。二是综合考虑不同级别医院住院人次、费用增长等因素,开展了总额付费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三是开展了 20 种重大疾病保障工作,力争定点医疗机构救治的这部分重大疾病患者的实际补偿比达到70%。四是出台了XX 市新农合大病保险实施方案(试行) ,目前正在实施新农合大病保险招标采购工作。五是对参加新农合制度 3 年内未看病体检的55 岁以上农村居民免费进行体检共 40122 人。XX 年全市参合农民达万人,参合率%,参合病人住院实际补偿比达%,较 XX 年提高个百分点。2、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取得新突破。按照全省统一部署,10 月 1 日起,全市 10 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实施了取消药品加成工作。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减少的收入,我市按照四川省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经费补偿办法 ,一是认真落实各级财政补助政策;二是及时对部分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了调整,共调整了三大项 11 小项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上调费用全部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其中门(急)诊诊查费调增的 6 元全额报销,不增加患者负担。经初步测算,我市 10 家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每年让利患者 4500 万元。真正让群众享受到了改革的实惠。(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新成效,人民群众健康得到有力保障。一是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制定印发了XX 市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 ,进一步加大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经费投入,XX 年市级财政在 XX 年 80 万元的基础上,增加到了 180 元。二是传染病发病率实现稳中有降。1-10 月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10 万,较去年同期下降%;五苗接种率均在 99%以上,建立起了预防疾病的免疫屏障。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数目位居全省第二。传染病准确报告率达到 100%。全年无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三是创建工作取得新成绩。今年我局加大了对疾控机构等级达标、免疫规划示范区、应急示范区、结核防控示范区、艾滋病防控示范区、慢性病防控示范区、aaa 级预防接种门诊等创建工作。XX 区成功创建省级慢病示范区,标志着我市慢性病防控工作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XX 县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 XX 县。四是卫生应急工作上新台阶。今年,建立起了全市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平台,调整充实了涵盖 24个专业、共 50 人的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和 300 余人的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并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大力提高卫生应急队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圆满完成了“”芦山抗震救灾工作和成功应对了甲型 h7n9 禽流感疫情。(四)医疗质量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明显增强。1、医疗质量管理上新台阶。一是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修订下发XX 市医疗质量控制分中心管理办法 ,明确质控分中心及其挂靠单位的工作职责,强化质控分中心全行业管理职能。今年在已有 16 个医疗质控分中心的基础上,新成立了 7 个医疗质控分中心。二是创新医疗质量控制检查模式。让质控分中心挂靠单位的质控办参与其中,协同各质控分中心加强对各医疗机构的督导。今年 3 月、6 月、9 月分别组织医疗质控分中心专家对全市 20 余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了质量管理专项检查。三是落实考核通报制度。将检查结果及各医疗机构排名情况每季度进行通报,对存在的问题责令医疗机构进行整改,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全市医疗质控管理逐步规范化,医疗质量得到稳步提升。2、重点学(专)科建设取得新成绩。为提高我市医疗卫生科技水平,今年我市在建成的 20 个市级重点学(专)科的基础上,启动了新一轮市级重点专科评选,组织专家对各医疗机构申报的 16个市级重点学(专)科进行了现场评审。今年,XX县中医医院骨伤科被评为四川省重点中医专科;市中医医院妇产科、皮肤科通过市级重点专科验收,并成为省级重点中医专科项目建设单位;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通过四川省重点专科立项评审。目前,我市建成和在建的西医类省级重点专科 8 个;中医类国家级重点专科1 个, “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 1 个(已被评为省级重点专科) ,省级重点专科 7 个。3、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深化。今年,我市继续深入推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目前,所有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均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其中,市一院、市二院、市中医医院、XX 县、XX县、XX 县人民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达100%。XX 市中医医院杨梅荣获“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称号。4、中医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今年,我市以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为抓手,全面加强了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一是签订目标承诺书。年初分管副市长与各县(区)分管副县(区)长签订了XX 年至 XX 年目标承诺书,县(区)政府与县(区)相关部门、县卫生局与各医疗单位分别签订了目标承诺书,落实相关责任人,层层分解任务。二是推进标准化中医科室建设。继续推进乡镇卫生院开展标准化中医科室建设,今年共对各县(区)申报的21 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中医科建设进行了检查验收。目前,全市 111 个乡镇卫生院、19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室设置率达 100%。三是提升中医人才队伍素质。各县(区)以县中医医院远程教育系统为平台,组织辖区内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员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并利用中央补助培训项目对村卫生室中医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目前,全市共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讲座 10 余次,远程集中培训学习 7 天,培训村卫生室人员 782 人。(五)卫生监督工作有力推进,食品安全进一步巩固。1、卫生监督工作有力推进。积极推行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监管模式,全面开展公共卫生领域和医疗服务市场监督工作。全面落实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片区派驻制度和推行协管员制度,提高基层卫生监督覆盖率。目前全市已设置覆盖 111 个乡镇的42 各卫生监督派驻机构,派出监督员 58 名,设置协管员 368 人。所有住宿场所、沐浴场所、游泳场所和美容美发场所 100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受理举报投诉案件 66 件,查处 66 件,查处率100%。 ;查处案件 494 件,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金额 377038 元。2、食品安全进一步巩固。充分发挥食安办综合协调职能,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落实部门职责,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行动,确保食品监管落到实处。截止目前,全市共发放食品安全宣传资料 2 万余份,出动食品安全执法人员 6679人次,检查商户 8226 户次,办理制售假劣食品案件 2 起,制售假劣药品案件 1 起,刑事拘留 6 人,取保 4 人,逮捕 2 人,移送起诉 3 人。1-10 月,全市开展粮油、果蔬、肉类、乳制品等大宗食品全产业链重点监管监测 57142 份,开展风险监测酿酒、肉制品等样品(个)756 份,完成全年总目标的130%。全市未发起一起食品安全事故。(六)人才队伍建设机制进一步完善,卫生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做到了“五有”:一是新进人员有规划。医院对新进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职业规划,制订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目标和专业发展方向,并建立健全考核机制。二是学科建设有梯队。全市三级医院对每一个学科配备了三级人才梯队,营造年轻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三是拔尖人才有待遇。对医院引进 1 名博士奖励 20 万元、培养 1 名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奖励 10 万元、市级学科带头人奖励 1 万元。四是素质提升有载体。全市卫生系统坚持开展岗位技能大练兵活动,把技术练兵作为工作常态,并定期督查练习落实情况。五是人才发展资金有保障。设立了专门的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项目资金,医院投入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不得少于业务总收入的 3%,对进修学习者,保障原有待遇不变;对提高学历者,补助 40%以上的学费;对参加学术交流者,报销全部参会费用。目前,已对批准建设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专科,共计补助了480 万元;对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单位,共计奖励了 100 万元;对获得科技进步奖的,共计奖励了60 万元;学费补助达 160 万,用于学术交流的经费达 800 万。今年,我局评出学科带头人 21 名,引进了 2名四川大学博士,学科带头人开展新技术 12 名,同比增长 40%,有 2 人分别获得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7 人获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有 5 人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有的已投入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市医务人员共发表论文1600 余篇,同比增长了 30%,其中有 5 篇是 sci 学术论文,并发表在美国肝胆胰外科 、日本生物医学和工程等重要刊物上,填补了 XX 市卫生系统在国际刊物发表 sci 学术论文的空白。内江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大幅提升,卫技人员总数比“十一五”期末增长了 40%;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 8700 人,占 62%,提高了 18 个百分点;引进和培养了副高级以上的高层人才 963 名,增长了 44%。(七)行风建设进一步加强,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我局坚持将医德医风建设纳入县区卫生局和市直单位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层层签订目标考核责任书。建立每季度定期测评行风机制,广泛开展行风满意度测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全市县级以上医院病员总体满意率均在 95%以上。今年前三季度,市卫生局会同市纪委,对市直 4 所医院进行了 3 次医德医风专项督查,4 家医院患者总体满意率平均都达到了 96%以上,医患关系有了新改善。今年 2 月,内江 3 名医务人员被评为四川省“我最喜欢的健康卫士” 、3 个医疗卫生机构被评为四川省“群众最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 ,获奖总数居全省各市州前列。(八)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按照全省卫生信息化统一部署,我局积极推进了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市、县(区)成立了专门的卫生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组织领导工作。目前,全市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覆盖率达 100%;全市 5 个县(区)级人民医院能力建设(pacs 医学影像与远程会诊)项目已建成投入运行;XX 县作为全省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试点县已建成并运行;今年全市新增 3 家医院接受了省数字化医院评审,目前全市已有 5 家数字化医院。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乡镇卫生院项目建设工作推进缓慢。全市 30 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截止 10 月底完工 25 个,主要原因是征用土地困难,办理项目建设相关手续复杂,占用了较长时间,影响工程进度。(二)医疗费用增长过快,新农合基金压力大。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医疗服务需求量增长较快,且新农合补偿政策不断提高,资金支出压力明显。四、XX 年主要工作安排(一)继续抓好项目建设工程。一是继续推进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医院建设、市中医院二期工程、市第二人民医院职工专家住宿楼、全科医生培养基地项目、门诊住院综合楼、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完成投资额 2 亿元以上。二是继续抓好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按照项目要求完成任务。三是积极争取中央投资卫生项目建设资金,力争争取中央资金 1 亿元,项目资金争取额进入全省前六。(二)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1、进一步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 95%以上,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20 元,参合农民住院实际补偿比保持在 60%以上,力争达到 65%。探索试点分级转诊制度,合理分流住院病人,力争 90%的住院病人在县内就诊。开展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进一步减轻农村大病患者医药费用负担。2、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加快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各县区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新管理,大胆探索一体化管理模式。积极争取相关政策,力争妥善解决乡村医生的身份和养老问题。继续推进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评审。通过评审进一步提升乡村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改善和规范就医环境及执业行为。XX 年我市力争 90%的乡镇卫生院、80%的村卫生室实现达标。3、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实现全覆盖。统筹推进补偿机制、医疗服务价格、药品供应、人事制度等综合改革,争取在 1 个县开展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深化便民惠民措施,方便群众看病就医。进一步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县级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帮扶机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积极探索试行医师多点执业工作,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4、进一步推进其他相关领域改革。一是继续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按照国家当年要求,及时、足额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率力争达到 95%以上;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达到 40%以上;对新发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全部纳入管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保持在 98%以上。二是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规范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 90%以上;力争创建 1 个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是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强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化和基层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快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进度。四是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办医,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进一步提高全市医疗服务能力。(三)切实抓好传染病防控工作。一是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重点做好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预警预测和报告工作。认真实施好 XX 年中央补助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工作,接种率达到 95%以上。确保全市无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 ,全面推进艾滋病病防治工作。积极推进“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全市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达92%以上。二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疾控机构等级达标及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工作,严格按规范要求科学开展评审工作。全面推进我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建成覆盖全市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平台。(四)进一步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一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在已有 23 个市级质控分中心的基础上,新建 34 个质控分中心,逐步完善市级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全力推进各县(区)质控站的建设,形成省、市、县三级质量控制网络,进一步规范我市医疗行业专业行为。二是加强重点专科建设。鼓励支持医疗机构开展科研及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积极争创国家、省级重点专科,XX 年力争创建 2 个省级重点专科,新增 8-10 个市级重点专科。三是推进医疗责任保险顺利实施。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参保,非公立医疗机构鼓励参保。四是全面提升无偿献血服务水平。认真贯彻执行献血法 ,保障血液质量和血液安全,积极创建无偿献血先进城市。(五)大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按照XX 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坚持“中西并举” ,突出中医特色,全面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督促各县(区)科学制定中医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以乡镇卫生院标准化中医科室建设为契机,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引导基层医疗机构利用中医药为群众防病治病,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坚持中西医和谐共进的卫生强医之路。(六)进一步强化卫生监督和食品安全工作。一是强化公共卫生监督监管。加强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传染病防治监督监测,健全卫生监测网络,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完善突发事件事件处置措施和程序,有效防治疾病传播。二是强化医疗监管。认真实施医疗机构现场监督检查标准 ,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不少于 2/3 的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评分,公示结果。开展以整治农村集贸市场、社区街道、城乡结合部的无证行医为重点的专项行动。严格按照单采血浆站监督检查标准对采供血机构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实施监督检查。三是强化职业病防治。大力推进职业病诊断、职业健康检查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建设,健全和完善职业卫生服务体系。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日常监督检查,深入开展重点职业病危害哨点监测单位的督导。四是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制定全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加强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哨点单位的监督检查;定期对我市食品安全现状进行分析评估,确保食品安全。(七)继续推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一是破解基层卫生人才紧缺瓶颈问题。深入调研各县区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情况,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协调人事、编办等部门,创新引进人才条件、方式、程序,努力缓解基层卫生人才紧缺的现状。二是大力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学科带头人管理,提升学科水平。继续深入开展岗位技能大练兵活动,提升全市卫生队伍专业技能。20*年,全市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全年目标任务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奋力打造成渝经济区重要增长极”的总体定位,“三个加快” 、 “五大战略”的发展思路,以及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部署,以继续深入推进卫生“五大工程”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工作,整合医疗资源,发展优质资源,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提高人民健康保障水平和受益水平,促进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项目建设完成情况。1、目标: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工程(一期)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并开工建设。完成情况: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经济开发区征地340 亩,目前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完成投资XX 万元。2、目标:市第二人民医院建设完成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 1 层,职工及专家楼完成 15 层,门诊住院综合楼、儿童医院完成平场。完成情况:市第二人民医院职工专家住宿楼预计年底前完成 15 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项目 12 月开工建设;门诊住院综合楼正在办理土地和拆迁;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正在进行拆迁工作。3、目标:市中医院二期工程主体施工,完成2 楼及以下主体工程。完成情况:市中医院新区医院二期工程已于 8月 30 日开工,预计年底完成 2 楼以下主体工程。4、目标:完成 XX 区人民医院和 XX 县精神病医院建设。完成情况:XX 区人民医院和 XX 县精神病医院建设,已于 9 月底前完工。其中 XX 县精神病医院已完工并投入使用。5、目标:完成疾控中心 1 个,新建急救中心2 个。完成情况:XX 区疾控中心已完工;XX 区急救中心已完工;XX 县急救中心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二)民生工程指标完成情况。1、目标:下派内地医务人员对口支援 80 人次。完成情况:110 月,下派内地医务人员对口支援 242 人次,完成率 302%。2、目标:开展粮油、果蔬、肉类、乳制品等大宗食品全产业链重点监管监测:抽检样品 1497个,快速检测品样本 59400 头份。完成情况:抽检样品 1390 个,完成率 93%;快速检测品样本 57142 头份,完成率 96%。按进度年底前全面完成。3、风险监测酿酒、肉制品等样品 580 个。完成情况:风险监测酿酒、肉制品等样品 756个,完成率 130%。4、目标:对参加新农合制度 3 年内未看病体检的 55 岁以上农村居民免费进行体检。完成情况:已体检 35674 人。5、目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97%。完成情况:XX 年全市新农合参合农民万人,参合率%,完成率%。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