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_第1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_第2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_第3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一、三维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语的有关知识。 、句等文言知识。 (二) 力教学目标 准确翻译文中语句。 握文展现的鲜明的物个性,欣赏文中通过语言、动作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了解文中表现的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二教学方法 1、 本文是论语中故事性很强的一段文字。学习本文要扣住叙事性这一特点,对照课文注释,首先疏通文意。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理解句意。 2、 本文虽短,却生 动地写出了人物的神态,学习时,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3、 应该扣住“我与点也”一句话,理解所表现的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同学之间也可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二、 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等文言知识,准确翻译文中语句。 难点:文中所体现的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解决办法: 1、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工书、合作讨论等方法,准确理解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并能归纳、整理,找出规律,反复诵读课文。 2、教师提供背景材料及孔子生平的有关材料,引导学生结合孔子的生平分析。 三、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整体感知 1、 导入新课 1998 年 1 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会集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 21 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历史,你就不能不了解孔子;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文化,你就不能不研究论语。它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历经千年不朽。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去沐浴它那神圣的智慧之光吧。 2、引导学生看课文注 3. 教师投影补充 论语简介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论语的内容很广 泛,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时事等方面。全书共 20 篇,后人用每篇首句中的两个字做篇名。每一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体有四种体式 格言体、答问体、对话体、议事体。本文属对话体,内容层次极为明显。 孔子简介 鲁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反对苛政和征伐,主张礼治。晚年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著名学生有颜回、子贡、季路、冉有、曾参等。 2、 引导学生背诵初中学过的论语名句。 (二) 重点、难点和学习和目标过成过程 1 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字、词读音及文言句读 曾皙( 哂 (雩 (铿 ( 小相 ( 比 ( 冠 ( 喟 ( 亦各言其志 /也巳矣 异乎 /三子者之撰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点拨 本文记叙的是孔子和学生们关于立志的谈话,文章先启发学生谈自己的志向,再叙子路、冉有、公西华等人谈自己的志向,最后写孔子对三人志向所作的评价。孔子问志,四个学生和回答,从表面上看来,似是有所不同,其实都是以“礼治”为中心、为目的的。 3、小组合作讨论,明确重点字、词、句,写成纸条,教师 有选择地采用实物投影的方式,由写纸条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对重点字、词、句加以讲解,教师点拨、纠错。 4、再读课文(小组分角色准备,教师以小组方式提问,组内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5、引导学生理解文意,体会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第一段文字讲的是孔子启发诱导学生言志,他的话讲了几层意思?反映出孔子教学上什么样的态度? 点拨 孔子的话讲了两层意思,一层是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反映出其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另一层意思是启发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反映他的循循善诱。 ( 1) 三个学生的谈话,那些相同,那些不同?孔子是如何表示 自己的态度的? 点拨 子路性格直率、粗犷,他提出了一个受内忧外患的国家,经他短期治理,可以收到强烈的效果,态度是很不谦虚的,所以孔子听了微笑一下。冉有、公西华讲话比较谦逊,儒家认为治国的最高标准是以礼治国,那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冉有说,他能使人民在经济上富裕,至于以礼乐治国,自己做不到,比子路谦逊得多,公西华要做小相,态度当然就更谦虚了,但是他们三个个共同的都是参加政治。对三个学生言志的内容,孔子当场都未置可否。 ( 2) 写曾点答话时为什么详细写了动作?他的答话和另外三个人有何不同? 点拨 写曾点的动作比较详细, 写子路等三人回答问题时,曾点正在鼓瑟,表现他志向高洁,淡泊于功名,突出他与子路三人的不同之处,为写曾点的特殊志趣,从而为孔子的感叹和赞赏张本,子路等三人虽然讲法不同,但都讲为政,而曾点认为在乱世中不能推行正道,因此要洁身自好。 ( 4)“亦各言其志也巳矣”是肯定还是否定三个学生的话?孔子对三个学生的话是怎样分别评论的? 点拨 应该说孔子肯定了三个学生言的都是“志”,从语言的内容看,明言他们谈的都是志,从语言的语气看,加强肯定的语气。孔子肯定三个学生都有治国才能,子路要以勇治国,态度又不谦虚,所以直接指出笑他 的原因。冉有要以富治国,孔子以两个反问肯定他要得国而治,并肯定他具有这种才能。 ( 3) 孔子为什么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此问题设计为开放性问题,视时间,可安排在课上讨论,也可作为课外开放性作业,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形成书面答案,写成小论文,答案不求统一,可见仁见智。) 点拨 对这个问题,历来是有争论的,对曾皙说的那些话,有的从积极方面理解,认为是曾子主张以礼治国,他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缩影,与孔子的“为国以礼”相符,所以得到孔子的赞许。 另一种是从消极方面理解的,认为曾皙是主张消极避世的,符合孔子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主张,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孔子的思想看,积极救世是其思想的主要方面,他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但是他的主张在各国都行不通,故有时也流露出消极情绪。 从孔子对子路和曾皙的不同态度看。孔子“与点”,并非曾点有济世之大志。 从曾点与子路等人言志的不同内容看,如曾点志在为国,那么曾点之志何以“异乎三子者之撰”? 由以上分析可见,曾点“不求为政”之意正合孔子恬退避世之心。故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6、总结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点拨 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能扣紧各人的性格特点记言 ,五位的发言契合各人的个性、身分、志趣、风度、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其次,全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使文旨鲜明,不枝不蔓,极有层次;再次,重点突出,记学生装的发言以曾点为主,因为他的理想是礼治的最高境界,与孔子期望的“风清浴美,老安少怀,人民安乐”的太平景象相符。 (四)总结扩展 总结 本文如同论语的其它知识性章一样,是论述孔子的思想和学问的,但是思想和学问的传播,不是靠空洞的说教,而是借助于特有的形象。本文通过孔子和四个弟子一次十分融洽的谈话,表现了孔子的政治抱负和。作者在记述孔子的抱负和理想 时,不仅记录了孔子和四弟子的发言,更重要的是刻画了一组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无论是子路和直率、自负,冉有的敦厚、谦虚,还是公西华的忍让、虚心,曾点的豁达、洒脱、自得,孔子的循循善诱,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今天读来,人物依然如在目前。 四、 板书设计 子路:性格直率 冉有:敦厚、谦虚 记言绘形 公西华:忍让、虚心 栩栩如生 曾点:放达、洒脱、自得 孔子:心怀宽阔、循循善诱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文知识,理解文意 2、 通 过诵读,把握诗歌内容中蕴涵的诗人情怀 3、 理解诗人豁达的胸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命观 教学重点 1、 积累文言文基本知识,疏通文意 2、 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 :赏析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我们都出席过宴会,大家在宴会上主要是聊天、吃饭、玩等,那么,古人宴会上都会做些什么呢?(稍停,学生思考) 教师:对,饮酒赏月吟诗 用两个字概括就是:高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人聚会的场所 ,一起来聆听李白的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板书题目) 二、作者和背景介绍 、谈作者 : 看注释,由学生来谈关于作者的其他基本知识: 如诗仙、喜欢喝酒作诗、生性豪爽、心胸豁达如:李白的行路难 目的是检查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他们的参与性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 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流传至今的大约有 900 首,素有 “诗仙 ”之称,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5 岁始在各地漫游 ,结交名流,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实现 “济苍生 ”“安社稷 ”的抱 负。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他的作品多用夸张手法,如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等。 、谈诗篇 李白有哪些诗句是你印象最深刻、最能打动你的?目的是检查积累,进行诗句的赏析或诗人性格的欣赏 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整体掌握 1、找一名学生朗读(正音) 读准字音: 古人秉烛夜游:秉( ) 飞羽觞而醉月:觞( ) 2、再找一名学生读 3、看标题 标题告诉我 们哪些信息?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引导学生知道这和我们经常看的记叙文差不多 时间:夜 地点:桃李园 人物:诸从弟 事件:宴饮 4、学生根据注释自读,找问题(扫除文字障碍) 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地方,由学生回答或老师引导。 目的是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在提问中进行文言文的积累,只讲他们不懂的 提示:指出判断句、介宾短语、通假、活用 积累词语 : 逆旅:旅舍 秉:持 良:确实 序:同 “叙 ”, 叙谈 群季:诸弟。季:指排行在末的弟弟 伸:抒发 特殊句式 :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判断句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状语后置句 罚依金谷酒数 状语后置句 四、具体分析 、(学生齐读)清思路 宴会上的活动有哪些? 提示:赏花、喝酒、赋诗、谈论 、赏词语 你认为哪个句子或词语用的好?为什么?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提示:如烟、飞、芳、醉月、坐花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一个 “烟 ”字,把周围环境的朦胧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到了春天,烟雾缭绕,周围一片朦胧,在这样美丽的春景召唤下,我怎么可能不来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呢?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如:坐花。 “花 ”是桃李之花,既照应标题,也写出了美景。诗人坐在这样的美景之中,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呀。 醉月:兄弟相会,花月交辉,幽赏高谈,其乐无穷,于是开筵饮宴。就连酒杯也像长了翅膀一样,到处 “飞 ”动,兄弟们痛饮狂欢的场面,让月亮都陶醉了。赋予月亮以人的感情,充分说明了饮酒场 面的欢畅。 、品诗句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 分析:这句话只用了几个字就体现了春景的特色。 “春 ”字前着一 “阳 ”字,就把春天形象化了,让人仿佛感到春天的温暖,看到春天的多姿多彩。春天地气上升,形成袅袅轻烟弥漫于空气中,给自然景物披上一层轻纱。给人以文采焕然、赏心悦目的感受。另外,这两个句子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那 “阳春 ”是多情的,她用美丽的 “烟景 ”来召唤我;那 “大块 ”也是有情的,她把绚烂的 “文章 ”献给我。 4、赏情感 学生诵读,然后学生点评,由朗读的学生谈为什么会这样 读的原因。 目的是通过诵读赏出诗人的情感,体会其豁达的胸襟 五、 讨论拓展 、 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2006 年 2 月底 3 月初,短短 10 天,华南农业大学 4 人相继跳楼自杀,这起连环跳楼事件让所有人感到震惊。 2 月 20 日。华农开学的第一天。大约 11 点,一个男生从实验楼 7 楼纵身跃下。这个学生是理学 05 统计专业,原因: 7 门课 4 科重修,要求退学 (把自己的学费供两个弟弟读书 ),经做过大量工作,但是家长不允。日记中有自杀倾向的记录,并且还写到绝对不让任何人看出他的自杀倾向。公安部门调查后认定是 自杀。 3 月 1 日,凌晨 4 时半左右,研究生宿舍 4 号楼。悲剧第四次发生,一名三年级女研究生从 9 楼坠下,当场死亡。这个事件让所有人感到意外,因为这位风景园林方向植物学专业三年级研究生来自深圳, “家境很好。而且公务员考试成绩优秀。 ” 讨论:你如何看待华南农大的这次连环跳楼事件?你认为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你认为怎样才是不虚度人生,才是对生命的敬重呢? 热爱生命的事例: 桑兰曾在中国体操队享有 “跳马冠军 ”的美誉,并获得过多项荣誉,但她却意外的在 1998 年纽约市长岛举办的友好运 动会上练习中失手,不幸因脊髓严重挫伤而造成瘫痪,于几秒间由矫健身手变成了瘫痪,然而坚强的她没有选择沮丧,而是坦然地接受了命运的挑战,始终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实现着自己的奥运梦想。她不仅加盟了星空卫视,成为桑兰 2008节目的主持人,而且在众多媒体上开设了她的体育评述专栏。这个阳光女孩用她的努力和坚强,以 桑兰式微笑 征服了无数世人。 洪战辉,湖南怀化学院的一名在读大学生,在 11 岁那年家庭突发重大变故:父亲疯了,亲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