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1 年农业综合开发 某 河小流域治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录 第一章 总 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 建设选址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项目建设规模与主要内容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项目的提出与建设的必要性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五、可研报告的编制范围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市场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裘皮工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国内市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产品价格及销售方式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产品方案与生产规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五、我国特种养殖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六、獭兔发展前景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饲养方案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獭兔品种选择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獭兔群结构及饲养规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獭兔的育种与繁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獭兔的饲养管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防疫与检疫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 饲料供应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饲料品种与定额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饲料供应渠道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 建设地址及土建工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建设地址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土建工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配套工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总图运输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 工艺技术方案与设备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工艺技术方案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深加工主要设备选择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饲养设备选择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 环境评价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有利影响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环保对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 节能、消防、安全与卫生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节能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消防、安全与卫生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 组织机构、人员培训与项目管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机构设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人员组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人员培训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项目管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工程招标方案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实施进度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招标方案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 投资估 算与资金筹措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投资估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资金筹措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章 经济效益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编制依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总成本费用估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销售收入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经济效益指标与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五、社会效益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章 结论意见 . 错误 !未 定义书签。 一章 项目概要 项目摘要 目名称: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设性质: 新建 设单位: 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设地点: 设年限 : 设 内容: ( 1)新修拦水坝 5 座,田间 U 形渠和矩形渠 9 公里,新建蓄水池 2个总蓄水量 24*立方,溪流护岸 1 公里,排洪沟 里。 ( 2)新修梯田埂 2 公里,修水平梯地 15*亩,沙石硬化机耕路 1*公里。 ( 3)栽植经济林 6*亩,育苗 4*亩。 ( 4)高效农业示范推广 21*亩,科技培训 45*人次 。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估算为 *万元, 其中:地方财政资金: *万元;自筹资金: 1*9 万元(投工投劳折资金 *万元)。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 然概况 位于 西南角 ,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是一个 、陕、甘南北三省交汇,襟陇带蜀,毗邻八县的低、中山区县。全县辖 *个乡镇、 *9 个村,总人口 *万,其中农业人口 3*万,农业劳动力 *4 万个。 2*8 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县境跨秦岭、巴山两大山系之间,县域东西长 1*1.*公里,南北宽 *里,总面积 *方公里。地形 分为谷坝、谷地、低山、中山和高中山五个地貌类型, 以中、低山区为主。最高海拔 21*4 米,最低海拔 5*米。 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山地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常 年平均气温 氏度,常年日照时数 *19 小时,常年降水量 *78 毫米,无霜期 *7 天。 生物资源丰富,生态良好。 会经济状况 全县土地总面积 *亩,耕地 *亩,其中水田 1*万亩,占总耕面积的 主要集中分布在 *江、 *江源头两岸河谷地带。有林地面积 *2 万亩,森林覆盖率为 *其中分布在海拔 8*米左右的退耕地共有 *亩;有宜牧草场*7 万亩。农副土特产品繁多,主要产品有茶叶、木耳、香菇、核桃、柿子、桐油、生漆、西洋参等,有成片杜仲 7*万株。 础设施 县境内水资源丰富。分属 *江、 *江两大流域,为长江的上游,*江的源头,是国家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主要水源区。河网密度达 里 /平方公里,流程在 5 公里以上河流有 95 条,可开发量 千瓦;有小(二)型水库 7 座,总库容量达 186 万立方米。 县域交通便利,优势明显。 宝成、阳安铁路纵贯县境, 1*8 国道 贯通南北, 32*省道横穿东西, *高速公路全线贯通, 4 小时即可分别到达西安和成都,地方公路四通八达, 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近年来,我县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和谐新 一目标,牢牢把握突破发展、和谐稳定两大主题,大力实施“产业富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三大战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发挥优势、锐意进取,通过实施扶贫综合开发、退耕还林、世行项目、长防长治等项目,全县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 。 2*8 年,全县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财政总 收入 元,县级地方财政收入 *4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2*11 年拟定开发的小流域治理项目开发区为 一个行政村。 全镇辖区总面积 1*8 平方公里,已形成的镇区总面积约 方公里。有 12 个行政村, 98 个村民小组,有 362 户, 2*77 人,其中,城镇人口 2948 人。有耕地面积 1248*亩,其中:水田 *3 亩,人均耕地 *。 项目区距县城 1*公里,镇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南北走向,玉带河由西向东流经全镇,最低海拔 52*米 ,最高海拔 15*米。沿河两岸多为串珠式谷坝,境内属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 ,无霜期247 天,年降水量 1*京昆高速公路纵贯东西,镇内交通便利。 林特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 45%,有林地 。经济林 亩,经济树种有 杜仲、银杏、厚朴、油桐 等,林特产品有核桃、板栗、柿子等干果,食用菌及天麻、杜仲、黄莲等中药材。 项目区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电力设施较为完善,具有一定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中药材、烟叶、畜牧三大主导产业和食用菌、干果两大骨干项目已形成一定规模,农民的经济收入较稳定 ,实施开发建设群众基础、社会经济条件较好。 2*1*年项目区粮食总产 *产粮食达 2*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36 元。其中项目建设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 达到 *42 元。 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目建设必要性 施小流域治理是西部大开发项目战略目标和任务,也是改善 *江汉水源头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的需要。 境属长江流域,有 *江、 *江两大水系,分属 *江的 游和 *江水源的源头,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的主要水源区,其中 *江汇入长江, *江直接进入国家南 水北调 中 线工程 丹江口水库。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必将有效地改善我县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性好的条件,对有效保持 长江流域水源区长效生态环境, 促进水源涵养,水质改善,控制水土流失,确保长效生态环境,推进水源区经济社会与生态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施小流域治理是强化农业基础,综合开发利用土资源,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是一个农业大县,耕地中低产田较多,土层薄,地力差,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养分失调,由于受长期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常规粮油生产效益不高,现金收入低,缺乏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加之,我县为国定贫困县,财力单薄,长期以来,大规模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少,以致于全县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不配套,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综合生产能力水平低,迫切需要在全县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土地治理小流域治理项目建设。通过集中投入,连片治理,综合开发,全面改善农业基本 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施小流域治理是推动科技进步,实现农业根本性转轨的需要。 我县的农业仍然是以粮油种植为主的传统低效农业,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低,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极低。通过项目建设,普及科技知识,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加快信息流通,使农民群众能够受到入世后“大农业”、“大市场”的考验,促进农业由传统型、粗放型、低效型向现代、集约、高效型方向转变,加快全县农业新技术应用的进程,推动农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 。 施小流域治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 通过小流域治理项目建设,既可以集中连片的治理小流域,改善农业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的产量和产值,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又有利于加快我县县域茶叶、生猪、干果和养殖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全县人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目建设的可行性 然资源条件好,项目区农业综合开发条件优越。 目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壤腐熟成熟度高 ,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优越条件。是食用菌、干果林的适生区,林特产香菇、木耳、核桃、板栗等初具规模,已成为项目区农村经济的骨干项目。矿产资源丰富,电力设施基本完善,交通网络较发达,基本农田连片集中于中低山区域,灌溉设施基本完备,农作物一年两熟,退耕地、荒坡面积较广,可开发潜力大,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可增强农业保灌增收能力,促进经济林、水保林更加发达。在有效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生产能力的同时,可进一步促进长江水源地水源涵养,改善水质,控制水土流失,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发展。 目区经济基础较好, 干群实施开发积极性高。 项目区曾实施了长江水保工程、基本口粮田建设等开发建设工程,是我县农业和经果林及矿产较发达地区, 95%以上的农户生产生活自给有余,经济收入有来源,农村劳动力充足,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自筹资金,群众投工投劳有保证,开发建设的群众基础良好,尤其是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和新农村建设重要战略的实施,党中央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提出,干部、群众对农业综合开发的热情和积极性空前高涨。项目区乡村干部多次到县综开办争取开发建设。项目的前期规划 ,乡村干部大力支持和协助,为农综办提供了第一手基础资料。项目区群众积极支持政府搞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纷纷承诺 劳、筹资,主动出让建设用地,为顺利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业技术力量雄厚,具有较强的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技术能力。 全县现有农、林、水、畜、茶、蚕、果等十个技术服务单位, 2*余名技术人员。项目区镇政府配备有农技服务,水利水保、林业等专业技术干部,完全具备有承担一般农业科技的推广,组织项目开发技术服务能力,能够为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项目的实施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织机构健全,社会基础条件较好,具有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经验。 多年来,全县通过大规模实施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以工代赈小流域治理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尤其是1996,我县实施了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2*6 年实施了青木川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开发项目, 2*9 年被确定为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对漆树沟河小流域实施了治理,摸索和积累了一定的农业综合开发基本经验,并取得了富有成效的成果。组织机构,在县级机构改革中,继续保留了由主管 书记、主管县长任正、副组长的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确定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县政府议事协调机构的常设办事机构。机构健全,领导和相应的工作人员结构合理,组织管理 力强,能够搞好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第四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目建设指导思想 坚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农业综合开发“两个着力,两个提高”的指导思想和努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坚持以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大力配套水利灌溉设施,全面布设田间生产道路 ,实现农田水利化,耕作便于农机化,切实提高地力为骨干措施。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重点。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建设方针,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和科技推广相结合,实现项目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加快农村奔小康步伐。 目建设规模 2*11 年小流域治理项目建设区,选定在县城东部 1*公里处的 、张家祠村,对 小流域地域规划实施。项目建设区总面积 23118*亩,其中耕地面积 3*27 亩,人口 2756 人。2*9 年人均产 粮 259 公斤,人均纯收入 3546 元。根据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和对实地勘测规划,本年度项目区的开发建设规模为 5*亩。其中 *地 3*亩, 25以上耕地 2*亩,新建经济林 *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38*亩,其中扩大灌溉面积新增 5*亩,改善灌溉面积 33*亩。 目建设主要内容 利措施: 1、坡面治理(灌排渠系) 修建拦河坝 5 座。主要为引水渠的渠道调节水源,确保旱时能保灌,山洪爆发时能泄洪。 衬砌引水渠道 9 公里,其中沿机耕路渠道 4 公里,田间坡面渠道 5 公里。在平缓处采用 U 型预制件,在陡坡处采用片石浆砌或砼浇筑。 2、沟道治理 溪流护岸 1 公里,主要建设在田边有崩塌的地段和沟岸边需要农田保护的地段。 排洪沟 里,主要建设在坡面或田边需要排洪地段。 3、小型蓄排水工程 新建蓄水池 2 座,每口容积 12*立方米。 业措施: 1、修筑 4 米宽沙石硬化的机耕道路 4 条 1*公里,标准配套建设路边沟和路肩带,确保睛雨畅通无阻。 梯田埂(干砌石砍,顶宽 4*公分 ) 2 公里,造高标准水平梯地 15*亩。 林业措施: 1、营造经济林 6*亩。其中实行高标准整地 15*亩,栽植优质嫁接核桃 株,新建核桃干果园。 2、育苗 5*亩,种植优质核桃苗。 技推广措施: 1、培训农民技术人员 25 场次,受训人员达到 45*人次,使全村人均能受到新时代的农业推广技术和科学种田知识 3 次以上。印刷宣传资料 5*册,购置培训资料、器具等。 2、优质蔬菜、油菜等规范化栽培示范基地建设 2*亩。建设 1*个蔬菜大棚,做高效农业示范区。 他工作: 1、加强项目实施的管理工作,成立有专门的建设管理队伍,按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严格管理。 2、加大工程建后的管护利用,确保长 久良性运转,发挥最大效益。 第五章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资估算 根据主要工程量及当地材料、设备购置实际价格进行投资估算,该项目开发建设需要总投资 *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 *万元,市级配套 39 万元,自筹资金 1*9 万元(其中投工投劳折资 95 万元)。具体为: 、水利措施需要投资 386 万元,占总投资的 *.*9%。其中拦河坝(含水系导流及其配套设施等)工程需要投资 37 万元;坡面水系工程需要投资 94 万元;小型蓄排水工程 17 万元;沟道治理工程需要投资 386 万元。水利措施财政投资 313 万元,占国投资金的 2、农业措施需资金 121 万元,占总投资的 其中国家财政资金 94 元,占国投资资金的 其中修建机耕路需要投资 7*万元,梯田埂修造需投资 24 万元。 3、林业措施需要投资 41 万元,占总投资的 国家补助资金 32 万元,占国家资金的 其中用于经济林建设投资 29 万元,优质经济苗木种植 3 万元。 4、科技推广措施需要投资 27 万元,占总投资的 ,其中科技培训需要投资 1*万元,高效农业示范推广 17 万元。 5、其他工作措施需投资 18 万元,占总投资的 。 目资金来源 该项目总投资 *万元,其中:请求国家财政资金安排 *万元(中央财政、省财政投资 445 万元,地级财政配套 39 万元,由于 属国定贫困县,所以县级无能力配套资金)。 项目区群众投劳折资和自筹 1*9 万元。 六章 效益初步分析 业生产能力和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 该项目配套灌溉堰渠 9*米,新建引水设施 5 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5*亩,新增灌溉面积 5*亩,改善灌溉面积 33*亩,使项目区人均实现 *水田,农民人均基本农田可达到*。建成后,项目区农业生产能力 可得到提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据分析,通过对项目区耕地进行综合治理和一系列农业先进科学技术措施的推广,项目区粮食年产量可增加 44 万公斤,油料 6 万公斤,增收 *万元。仅粮油增产一项农民人均年增加纯收入 *元。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仅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粮油生产得以实现旱涝保丰收,而且大大地促进项目区群众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 态环境条件得到改善。 项目实施后,新增经济林 6*亩,农防河堤 1*米,可有效地促进农业、林业、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加快现代农业 经济建设步伐,更重要的是将会发挥良好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农业、林业、养殖业等农业产业的优质生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同时将对保持水土、净化水源水质、保护长江中上游生态和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产生积极的影响。 业生产科技水平逐步提高,社会效益明显。 通过对项目的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将使项目区的农民群众进一步学习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方法,思想进一步解放,观念得到更新。特别是随着项目综合经济效益的发挥,将使农民群众积极树立起立足山区,依靠科技实现粮油增产、经济 增收的信心和决心,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开辟新途径,为全面实现小康增添新动力。同时,也更加充分的体现出党和国家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利益的政策效应,使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政策实惠,增进党群干群关系,对农村社会繁荣稳定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七章 组织措施 泛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标语、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农业综合开发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的战略意义以及方针政策和主攻重点。并通过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 各界更加了解农业综合开发,关注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农业综合开发,为切实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建设打好基础。 强组织领导,健全运行机制 在县上成立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的基础上,项目乡、村、组也将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专职领导和专职工作人员,分工负责,抓落实。负责本区域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组织群众投工投劳,筹集资金,落实项目管护责任。 大监管力度,夯实开发任务 1、项目实施前,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统一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包括项目选择、项目论证、项目规划、资金调配、质量标准制定、检查与监督等。 并将项目分解到有关业务部门,列出时间表,限期完成。 2、强化综合能力,协调县级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财政、银行、农、林、水、计划等有关部门,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使其按照各自职责,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协同开发,组织好投工投劳和技术指导,加强检查督促,全面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 3、将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县上重点项目,进入各成员单位的责任书,进行考核。 4、成 立县乡两级项目质量监督小组,定期对项目实施,资 使用状况进行检查,做到加强管理,严格标准,提高质量。必要时邀请人大、政协视察,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各方形成合力,推动农业综合开发。 持技术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一是严格按照国家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材矿山的资源动态监管系统考核试卷
- Module7汉堡法写父母职业工作时间【知识提要】五年级英语下册写作突破专项训练(外研版三起)
- 电视制式转换技术考核试卷
- 电感器磁芯结构设计优化考核试卷
- 茅台学院《优化理论与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体育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选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校初三下期摸底考试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高级中学2025年下学期初三期中语文试题卷含解析
- 西藏林芝市第二小学2025届六年级数学小升初摸底考试含解析
- 西南石油大学《医学生物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高清版)TDT 1037-2013 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 道路材料知识培训课件总结
- 矿山运输及安全
- 铅锌矿的选矿工厂自动化控制技术
- 2024年采血针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SL176-2007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知识体系整理
- GB/T 25436-2023茶叶滤纸
- 反腐倡廉廉洁行医
- 诗经《木瓜》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 足浴店员工涉黄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