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荒岛余生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能力。2培养分析、概括语言的能力。3学习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写法。4了解一些课文中涉及的科学知识和生存常识。5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人类优秀品质的精华,珍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结构。2学习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写法。3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的优秀品质。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或课本所附的名著导读 。第 一 课 时教学内容1分析文章结构并概括课文内容。2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设计导入1让读过鲁滨孙漂流记的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这部作品。2教师提示:欧美的许多国家都把这部作品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必读书,因为在鲁滨孙身上集中体现了人类所拥有的优秀品质的精华,如坚忍不拔、勤勉务实、创新进取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荒岛余生 (板书)就是这部作品的节选,这里没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而是围绕着鲁滨孙刚到荒岛之初的心理活动展开叙述的。3出示教学目标(投影)整体感悟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应该掌握的生字、词语,划出。教师投影出示字词练习,学生齐读、解释。2理清文章结构四人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a鲁滨孙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b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c这几个阶段的前后联系是什么?这是本节课应该解决的重点,教师最后明确:鲁滨孙落入荒岛之初的思考经历了三个阶段:要不要活下去?有没有前途了?怎么才能活下去?需要解决哪些物品?光有物质条件算不算生活?概括起来也就是课文结构的三个部分,即生存问题、物质问题、精神问题。而这三个方面几乎也可以看成人类进化史的缩影。探究人物1四人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a身陷绝境的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紧扣课文)b你如何理解鲁滨孙记日记、阅读圣经及其他祈祷书的行为?c鲁滨孙在逆境中的自我安慰算不算逃避现实?为什么?d他为什么一定要活下去?这样活值不值得?讨论这个问题组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整部作品来谈,以全面理解人物形象。2全班讨论学习这个单元之前,讨论:假如你也像鲁滨孙一样身陷荒岛,你可能怎么想?怎么做?从鲁滨孙的谋生经历中,你学到了哪些科学知识和生存常识?这是个开放性题目,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实话,深入理解鲁宾孙身处绝境时的心理活动,明确学会生存的重要。 (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学习生存的实例来谈,文中涉及的科学知识不宜占用太多时间。 )作业抄写识记生字、生词。第 二 课 时教学内容1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手法。2学习鲁滨孙的优秀品质,珍视生命。教学设计分析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写法四人小组讨论,结合课文谈谈:1鲁滨孙有哪些优秀品质?作者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出来的?2为什么通篇用第一人称?可否换成第三人称?为什么?通过讨论,教师提示学生,文学作品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通过刻画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表现人物的性格,而课文节选部分则主要通过人物自身思考,即心理活动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至于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则可以从小说的真实效果方面理解。拓展延伸,鲁滨孙的故事带给你什么启示1学生读课文第三部分,然后回忆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在面临的一两件不幸或挫折,仿照课文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四人小组交流后,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学会辩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些挫折和不幸,培养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展开想像,假如你现在也像鲁滨孙一样身陷荒无人烟的绝境,你可能看到些什么?想些什么?你会怎么做?也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写一篇短文。写完后四人小组传阅,然后选出代表,再由全班交流评价。这个环节的设置出于两点考虑:学习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培养学生理解鲁滨孙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启发学生正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挫折,培养一种坚忍不拔,积极进取的心态以及勤勉、务实的作风,学会珍爱生命、珍视生命的价值。(全班的交流、评价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引导,要鼓励学生有创意地构思。 )作业结合原著写一篇读书笔记,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学目标1培养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能力。2培养分析、概括语言的能力。3学习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写法。4了解一些课文中涉及的科学知识和生存常识。5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人类优秀品质的精华,珍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结构。2学习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写法。3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的优秀品质。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或课本所附的名著导读 。第 一 课 时教学内容1分析文章结构并概括课文内容。2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设计导入1让读过鲁滨孙漂流记的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这部作品。2教师提示:欧美的许多国家都把这部作品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必读书,因为在鲁滨孙身上集中体现了人类所拥有的优秀品质的精华,如坚忍不拔、勤勉务实、创新进取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荒岛余生 (板书)就是这部作品的节选,这里没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而是围绕着鲁滨孙刚到荒岛之初的心理活动展开叙述的。3出示教学目标(投影)整体感悟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应该掌握的生字、词语,划出。教师投影出示字词练习,学生齐读、解释。2理清文章结构四人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a鲁滨孙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b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c这几个阶段的前后联系是什么?这是本节课应该解决的重点,教师最后明确:鲁滨孙落入荒岛之初的思考经历了三个阶段:要不要活下去?有没有前途了?怎么才能活下去?需要解决哪些物品?光有物质条件算不算生活?概括起来也就是课文结构的三个部分,即生存问题、物质问题、精神问题。而这三个方面几乎也可以看成人类进化史的缩影。探究人物1四人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a身陷绝境的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紧扣课文)b你如何理解鲁滨孙记日记、阅读圣经及其他祈祷书的行为?c鲁滨孙在逆境中的自我安慰算不算逃避现实?为什么?d他为什么一定要活下去?这样活值不值得?讨论这个问题组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整部作品来谈,以全面理解人物形象。2全班讨论学习这个单元之前,讨论:假如你也像鲁滨孙一样身陷荒岛,你可能怎么想?怎么做?从鲁滨孙的谋生经历中,你学到了哪些科学知识和生存常识?这是个开放性题目,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实话,深入理解鲁宾孙身处绝境时的心理活动,明确学会生存的重要。 (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学习生存的实例来谈,文中涉及的科学知识不宜占用太多时间。 )作业抄写识记生字、生词。第 二 课 时教学内容1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手法。2学习鲁滨孙的优秀品质,珍视生命。教学设计分析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写法四人小组讨论,结合课文谈谈:1鲁滨孙有哪些优秀品质?作者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出来的?2为什么通篇用第一人称?可否换成第三人称?为什么?通过讨论,教师提示学生,文学作品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通过刻画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表现人物的性格,而课文节选部分则主要通过人物自身思考,即心理活动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至于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则可以从小说的真实效果方面理解。拓展延伸,鲁滨孙的故事带给你什么启示1学生读课文第三部分,然后回忆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在面临的一两件不幸或挫折,仿照课文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四人小组交流后,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学会辩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些挫折和不幸,培养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展开想像,假如你现在也像鲁滨孙一样身陷荒无人烟的绝境,你可能看到些什么?想些什么?你会怎么做?也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写一篇短文。写完后四人小组传阅,然后选出代表,再由全班交流评价。这个环节的设置出于两点考虑:学习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培养学生理解鲁滨孙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启发学生正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挫折,培养一种坚忍不拔,积极进取的心态以及勤勉、务实的作风,学会珍爱生命、珍视生命的价值。(全班的交流、评价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引导,要鼓励学生有创意地构思。 )作业结合原著写一篇读书笔记,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学目标1培养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能力。2培养分析、概括语言的能力。3学习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写法。4了解一些课文中涉及的科学知识和生存常识。5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人类优秀品质的精华,珍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结构。2学习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写法。3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的优秀品质。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或课本所附的名著导读 。第 一 课 时教学内容1分析文章结构并概括课文内容。2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设计导入1让读过鲁滨孙漂流记的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这部作品。2教师提示:欧美的许多国家都把这部作品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必读书,因为在鲁滨孙身上集中体现了人类所拥有的优秀品质的精华,如坚忍不拔、勤勉务实、创新进取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荒岛余生 (板书)就是这部作品的节选,这里没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而是围绕着鲁滨孙刚到荒岛之初的心理活动展开叙述的。3出示教学目标(投影)整体感悟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应该掌握的生字、词语,划出。教师投影出示字词练习,学生齐读、解释。2理清文章结构四人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a鲁滨孙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b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c这几个阶段的前后联系是什么?这是本节课应该解决的重点,教师最后明确:鲁滨孙落入荒岛之初的思考经历了三个阶段:要不要活下去?有没有前途了?怎么才能活下去?需要解决哪些物品?光有物质条件算不算生活?概括起来也就是课文结构的三个部分,即生存问题、物质问题、精神问题。而这三个方面几乎也可以看成人类进化史的缩影。探究人物1四人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a身陷绝境的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紧扣课文)b你如何理解鲁滨孙记日记、阅读圣经及其他祈祷书的行为?c鲁滨孙在逆境中的自我安慰算不算逃避现实?为什么?d他为什么一定要活下去?这样活值不值得?讨论这个问题组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整部作品来谈,以全面理解人物形象。2全班讨论学习这个单元之前,讨论:假如你也像鲁滨孙一样身陷荒岛,你可能怎么想?怎么做?从鲁滨孙的谋生经历中,你学到了哪些科学知识和生存常识?这是个开放性题目,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实话,深入理解鲁宾孙身处绝境时的心理活动,明确学会生存的重要。 (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学习生存的实例来谈,文中涉及的科学知识不宜占用太多时间。 )作业抄写识记生字、生词。第 二 课 时教学内容1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手法。2学习鲁滨孙的优秀品质,珍视生命。教学设计分析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写法四人小组讨论,结合课文谈谈:1鲁滨孙有哪些优秀品质?作者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出来的?2为什么通篇用第一人称?可否换成第三人称?为什么?通过讨论,教师提示学生,文学作品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通过刻画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表现人物的性格,而课文节选部分则主要通过人物自身思考,即心理活动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至于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则可以从小说的真实效果方面理解。拓展延伸,鲁滨孙的故事带给你什么启示1学生读课文第三部分,然后回忆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在面临的一两件不幸或挫折,仿照课文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四人小组交流后,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学会辩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些挫折和不幸,培养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展开想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信息学院《数字逻辑与集成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装饰构造》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广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伦理及学术道德》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政法大学《大数据技术前沿动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科技学院《工程伦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接发列车工作》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数字逻辑A》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色彩》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B》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大学《程燃烧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全国托育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HSK标准教程1-第一课lesson1
- 2022新能源光伏电站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实施方案
-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 人教版小学英语3-6年级单词(带音标)
- 酒店消防安全管理制度(2022版)
- 2024环氧磨石地坪施工技术规程
- 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全册专项知识点梳理归纳字词、文言文、古诗词
- 2022年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 输配电绝缘子维护与更换
- 幼儿园教师读《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有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