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万吨炭化型煤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年产50万吨炭化型煤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年产50万吨炭化型煤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年产50万吨炭化型煤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年产50万吨炭化型煤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总 论 述 目名称 项目名称: 工业区年产 50 万吨炭化型煤 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法人: 单位地址: 制依据 编制可行性报告委托合同。 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暖泉工业区 基础资料。 制原则 行了系统的优化组合。研发成功的新型的环保型炼焦系统。 进行详细的方案比选,选择技术先进、成熟可靠、节能节水、具有低成本优势和循环经济优势的工艺路线。 立足于装置大型化、设备及装备 国产化,积极采用质量可靠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国产化 炭化型煤 生产技术。 认真贯彻 “工厂布置一体化、装置布置露天化、建筑结构轻型化、公用工程社会化、引进技术国产化 ”的设计原则。 严格控制环境污染的同时做到综合利用。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采取有效防 2 护措施,确保达到环保、消防和劳动安全卫生要求。尽量提高水的复用率,力求废水的排放量降至最低。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宁夏工业园区的政策优势和服务优势,以减少工程投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目提出背景、投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2000 年党中央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强调 “ 把加快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同保持政治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结合起来,要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在充分调动西部地区自身积极性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投入开发,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大报告也指出: “ 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 。 我国能源消耗量与日俱增。自 1993 年 中国首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每年不断攀升: 2007 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达到 吨,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达 50,而 10 年前还不到 20; 2008 年石油净进口量将突破 2 亿吨,石油进口依存度还将上升;预计国内石油消费量到 2010 吨,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将达到 55; 2020 年将增加到 吨,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将达到 66;能源安全保障已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 1986 年至 2003 年的近 20 年间,国际石油价格基本稳定在 2025 美元之间。从 2004 年开始, 国际油价一路走高, 1 月初,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为每桶 32 美元左右, 2004 年 10 月达到 55 美元; 2007 年 9 月为 80 美元; 2008年 1 月突破 100 美元; 2008 年 7 月 11 日突破 147 美元,仅最近的半年时间就接近上升 50。 油价的高涨对中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已经产生并将进一步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建立长期稳定的、全方位多渠道的供应体系同时,减少石油对外的依存度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3 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是煤多油少。据统计, 2005 年中 国总的能源消费量达 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 68 %;石油占 ; 天然气占 3 %; 水电和核能占 。而据予测,在本世纪前 50 年内,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中仍将占主导地位。煤多油少是能源赋存结构的基本特点,确立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必须从这一基本条件出发。因此,以国内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煤基能源化工产业,对于平衡我国能源结构,解决石油短缺具有重大意义。 在以上背景下,宁夏宁东能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了贯彻 “ 西部大开发 ”和十六大 “ 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 的思路,为改善我国能源和化工产业的 供求结构,提出依托以宁夏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基础,发挥企业生产、管理、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在宁东地区建设大型煤化工生产基地,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以煤化工为基础的电石生产,在我国西北及华北的宁夏、山西、内蒙有显著的资源、技术、成本优势。 随着国际油价的高位运行及不可逆转的价格趋势;国内干法电石乙炔生产实现了污染零排放的技术突破;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发改委的对电石乙炔的政策解禁;为电石乙炔法的持续发展扫清了障碍。电石乙炔和乙炔化工正处于重新崛起的新的发展时期。 以乙炔为原料的 醋酸乙烯及聚乙烯醇产品,具有装置投资较大、技术起点较高、工艺流程较长、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的特点,正因为如此,近 30 年来国内一直没有新建的工厂,基本上是原有企业的扩建和改造,其新增产量远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每年进口量不断增加。 拟建的醋酸乙烯装置在集成了国内技术先进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方案比选,选择技术先进、成熟可靠、节能节水、具有低成本优势和循环经济优势的工艺路线,因而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较强的竟争力。 可研报告研究范围 装置规模: 炭化型煤 50 万吨 /年。 本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范围主要包 括:项目建设的背景、市场预测、产品方案 4 及规模、工艺技术方案、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节能、环保、消防、安全措施,总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分析等。 究结论 宁夏宁东能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了贯彻 “ 西部大开发 ” 和十六大 “ 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 的思路,为改善我国能源和化工产业的供求结构,提出依托以宁夏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基础,在宁东地区建设大型煤化工生产基地,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装置技术路线的选择立足于我国自主创新的干法乙炔技术和引进醋酸乙烯技术的 “ 消化、吸收、改革、创新 ” 成果。技术和装备全部立足于国产化,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国产化醋酸乙烯( 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本装置与川维正在建设的装置同属于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醋酸乙烯生产装置,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乙炔法醋酸乙烯生产装置。拟建装置的单位产品的基建投资较小、加之原料价格较低、因而生产成本较低。 本项目报批总投资为 81128 万元,投资利润率为 税后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这些指标充分显示了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综上所述,本项目不仅符合 国家能源政策和环保政策,而且技术先进、经济效益好,竟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高,在技术上、经济上等各方面都是可行的。 在问题及建议 本装置与川维在建的天然气乙炔法生产醋酸乙烯的装置规模相同,不仅同为国内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乙炔法醋酸乙烯生产装置。 装置的大型化就是大的技术课题。 就醋酸乙烯产品而言,从上世纪 70 年代初的石油化工飞跃发展开始,国际上对乙炔法醋酸乙烯的生产技术几乎没有大的进步,只有对乙炔法依赖较大的中国的企业一直在进行不懈的技术改进和革新之中。 就本装置的大型化而言,其技术难点主要在于合 成反应器的放大风险,以及 5 精馏系统放大的风险。 在确定设计后,需要就装置大型化问题进行详细论证和评估,在充分调研国内各醋酸乙烯厂家的技术现状后,提出可实施的工程技术设计方案。 干法电石乙炔技术有两个技术来源: 国内技术刚刚起步,目前已投产的用户不多,正在建设、规划的厂家不少,其技术的可靠性、稳定性尚待时间检验; 日本技术在国内也有数个项目正在筹划及建设之中,但引进费用较高; 鉴于上述现状,需要在确定设计后,与有关专利商进行技术交流及考察后,确定技术来源。 干法电石乙炔工艺产生的电石灰渣综合利用问题 ,需要业主方在确定设计后,进一步调研落实。电石灰渣可考虑用作生产水泥、电厂烟气脱硫、灰渣砖或其他建材等,这些综合利用途径均有国内成熟技术可以借鉴。如考虑生产水泥,需要落实水泥车间的规划、设计问题。 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 1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规模 焦产量 万 t/a 50 炉 座 10 型焦 2 产品产量 焦 万 t/a 50 气 m3/a 108 钠 t/a 1902 磺 t/a 1626 6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氨 t/a 16000 3 主要原料消耗 精煤(干) 万 t/a 粘结性煤 万 t/a 0%) t/a 750 酸 万 t/a 4 动力消耗 水重复利用率 96% ( 1) 生产用新水 m3/d ( 2)化验用水 m3/d ( 3)循 环水补给 m3/d ( 4)浊循环水 m4/d 19759 ( 5)余热发电 m3/d 790 年耗电量 h/a 1440 107 炉煤气 m3/a 108 热发电 a 107 5 职工定员 0 总数 人 理和服务 人 产人员 人 172 6 总投资 万元 7 财务预测指标 0 售收入 万元 2年 成本费用 万元 2年 润总额 万元 2年 得税 万元 2年 后利润 万元 14151 第 2年 部投资内部收益率 % 后 务净现值 万元 2% 资回收期 年 含建设期 1年(税后) 7 2 产品市场预测和竞争力分析 酸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醋酸乙烯( 又称醋酸乙烯酯、乙酸乙烯 酯, 结构式 分子量 醋酸乙烯( 常温下是无色透明的可燃性液体,易挥发,稍有毒性,其蒸气对人体的眼和皮肤有刺激性,其蒸汽为湿麻醉剂,不溶于水,可与醇、醚相混溶,不溶于脂肪烃。 醋酸乙烯的物理性质见表 2 2 1 醋酸乙烯的物理性质 名 称 数 据 沸点( , 点 , 对密度 点( , 汽压( 20 , 射率 水中的溶解度( 20 ) 水在 的溶解度( 20 ) 自燃点, 427 闪点(开口杯), 5 爆炸极限( V) 气中的允许含量( mg/ 酸乙烯分子结构式上有 C=C 双键和羧酸酯功能团,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醋酸乙烯均聚生成聚醋酸乙烯,再经醇解反应可生产聚乙烯醇( 这是目前醋酸乙烯最主要的用途。醋酸乙烯还能与多种单体(如:乙烯、氯乙烯、丙烯酸及其酯类、丁烯酸及马来酸等不饱和羧酸)共 聚可制备许多有工业价值的共聚物。其中最主要的是与乙烯以各种比例共聚生成一系列 品,包括改性聚乙烯, 熔胶、 液等。醋酸乙烯和氯乙烯、丙烯酸及其酯类的共聚也有重要工业意 义, 广泛应用于涂料、粘合剂等领域。 世界上不同地区对 使用领域不同,欧美国家 要用于 液和 聚乳液 ,用作粘合剂和涂料。这些国家环境保护要求高,严格限制 8 苯类溶剂油漆,聚醋酸乙烯作为水基漆用量很大。 我国和日本则大部分用于生产聚乙烯醇( 在最近 10 余年来,我国 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用于生产 比例在缩小,由原来的占 量的 90以上,下降为 2007 年的 61左右。 图 2 2007 年我国醋酸乙烯消费构成图 其他, 1 0 . 5 %聚乙烯醇,6 0 . 9 %E V A ,1 2 . 2 %聚醋酸乙烯,乙烯醇 醋酸乙烯 其他我国是 产和消费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目前我国醋酸乙烯的消费量约以平均 10%以上的速度递增。 我国的醋酸乙烯下游产品主要是:聚乙烯醇、聚醋酸乙烯乳液( ,其主要用途分述如下: 聚乙烯醇 (醋酸乙烯( 主要下游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包括维纶生产、涂料、胶粘剂、纤维浆料、 纸张处理、乳化剂、分散剂、薄膜、医用材料、建筑材料、朩材加工、造纸、印刷、冶金等众多行业。新的产品和应用领域还在不断开发之中。 2006 年,我国共有 13 家聚乙烯醇 (产企业,生产能力已超过 50 万吨 /年。目前,国内 要用作树脂和纤维生产原料,其中非纤维用途约占 80%。 醋酸乙烯( 又一个主要下游产品之一,它们的商品牌号很多,是不同含量范围的醋酸乙烯( 乙烯的共聚物。其中:醋酸乙烯( 量 40%的产品叫 脂;醋酸乙烯( 量 40%70%的产品 很柔韧,富有弹性特征,这一含量范围的 脂有时也称 胶;醋酸乙烯( 量 70%95%的产品通常呈乳液状,可以看作是醋酸乙烯均 9 聚乳液的内增塑改性产品,称 液。 液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其它两大系列聚合物乳液( 液和丙烯酸系列乳液)的增长速度。 粘剂具有永久的增塑性能,而且对各种基质有较好的粘接性。 液具有柔软性、耐水性、耐酸碱性、成膜性等显著优点,已经越来越得到应用行业的认同。 液在我国的应用方向主要是:粘合剂占 75,涂料占 25。粘合剂行业主要用作:卷烟 胶、木板胶、复膜胶等。涂料行业主要用作:内外墙涂料、防水及防火涂料等。 近年来太阳能工业的飞速发展,将带动醋酸乙烯含量为 3033的 需求大增。据称,醋酸乙烯含量为 3033的 太阳能面板的原料,预计全球每年将以 3040的速度增长。目前该产品在我国华东市场的吨价在 元以上,且呈上涨趋势。 我国 脂生产起步较晚,但近年发展很快,不断有新建装置的报道。尽管目前生产能力还较低,国内需求的 80依靠进口,但随着新建装置的投产,这种状况会很快改变。 脂可用于生产功能性棚膜、热熔胶 、注塑制品、发泡体、管材、电线 /电缆、板材等,也可用于化学建材、油墨、涂料等生产中。 聚醋酸乙烯的均聚乳液( 白乳胶)和共聚乳液(包括: 丙烯酸、 丙烯酸酯、 乙烯、 烯腈、 叔碳酸乙烯酯、 其他单体的共聚乳液等)是醋酸乙烯( 主要下游产品之一。我国生产的各种 液其用途分配大致为胶粘剂 53%、印刷 11%、卷烟 12%、涂料和建筑 18%、织物加工 1%、其他 5%。而国外用途则为胶粘剂 38%、涂料和建筑36%、纸和织物加工分别为 10%以上。因此 我国 纸和织物加工、涂料和建筑方面还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我国用于 消费比例不到 量的10,与美国和西欧等国醋酸乙烯 60%以上用于聚醋酸乙烯乳液和醋酸乙烯共聚乳液相比,差距很大。 国外在 费领域大的原因是以 聚物为主,广泛应用作涂料。例如, 丙烯酸酯共聚或与叔碳酸乙烯酯共聚而成的乳胶漆高档建筑涂料的耐候性、耐水性、耐擦性都较高,但价格却较丙烯酸涂料低,外用寿命可达1015 年,因此 涂料中得以广泛应用;而我国建筑涂料现阶段以中、低 10 档为主, 改性涂料偏多,质 差价廉。同时国内建筑用乳胶漆中高档涂料发展缓慢还受技术及原料的制约。技术上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大规模生产厂还很少,许多中小企业生产设备简陋、检测手段落后,产品只能停留在低应用领域。另一方面,聚合单体如叔碳酸乙烯酯目前国内还不能生产,依赖进口,限制了醋酸乙烯乳液的发展。今后几年,我国涂料将向高、中档发展,同时纸张、无纺布等工业将迅猛发展,将会进一步扩大 使用范围和用量。 替丙烯酸甲酯在腈纶生产(湿法工艺)中作共聚单体,是 途的拓展。我国已于 1997 年由大庆石化总厂首先实现这一工艺的改进,使腈纶 生产成本得以较大下降。我国湿法腈纶生产厂均在使用这项技术。 际市场醋酸乙烯( 求现状及预测 醋酸乙烯( 世界上产量最大的 50 种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以醋酸乙烯为原料,可以生产聚醋酸乙烯( 聚乙烯醇( 乙烯 ,主要用作粘合剂、涂料、纤维、乳化剂、纤维纺织品上浆及整理剂、安全玻璃等,广泛用于建筑、机械、造纸、包装、纺织、卷烟、家具等部门。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 产和消费国,其次是中国、西欧、日本等国。今后几年,尤其亚太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 费将以 3 4%的速度增加,2005 年 求已超出 535 万吨。 表 2 国际醋酸乙烯供需状况 (单位:万吨) 地区 1996 年 2000 年 2005 生产能力 需求 生产能力 需求 生产能力 需求 北美 155 102 170 110 190 115 欧洲 130 110 137 115 145 113 亚洲 140 160 170 200 200 240 其它 25 42 17 55 40 67 合计 450 414 494 480 575 535 有资料显示, 2007 年全球 醋酸乙烯 总生产能力达到 591 万吨 /年,吨 /年,占 52%,北美 吨 /年,占 29%,西欧 吨 /年,占 16%,其他地区 吨 /年,占 3%。详见下图。 11 图 2 2 2007 年全球醋酸乙烯生产能力分布图 北美, 2 9 %西欧, 1 6 %其他地区, 3 %亚太, 5 2 %世界醋酸乙烯主要用来生产聚醋酸乙烯( 聚乙烯醇( 乙烯 。其中聚醋酸乙烯是醋酸乙烯最大的应用市场,其市场份额占 聚乙烯醇占 其它占 详见下图。 图 2 3 全球醋酸乙烯消费构成图 他美国仍是世界上 醋酸乙烯 最大的生产国,中国 醋酸乙烯 的产能与产量均居世界第二,日本居第三。 世界上醋酸乙烯( 主要生产商有塞拉尼斯( 司。该公司 1999 年的生产能力:在欧洲有 33 万吨,在北美有 75 万吨,在亚洲有 19 万吨,合计有 127 万吨。 2001 年底 生产能力约为 132 万吨,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27% 。道 (学公司在 2001 年 底有 75 万吨,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另外还有英国 司,生产能力有 55 万吨,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详见表 2 12 表 2 世界醋酸乙烯的主要生产厂家( 2002 年统计数据) 公司名称 国家及地区 产能 Kt/a 国 50 国 5 陶宛 0 国)公司 英国 65 国)公司 德国 20 西班牙 ) 公 司 西班牙 10 o 兰 2 司 罗马尼亚 0 洛伐克 5 尔维亚 5 罗斯 22 克兰 0 司 俄罗斯 0 国 00 美尼亚 0 国)公司 美国得克萨斯州 55 加拿大 ) 公司 加拿大 85 司 墨西哥 10 西)公司 巴西 80 Du 国)公司 美国 275 国)公司 美国 365 国)公司 美国 365 朗)公司 伊朗 30 国)公司 韩国 150 新加坡 ) 公司 新加坡 190 中国台湾大连化学公司 台湾 240 日本电气化学公司 日本 60 日本可乐丽公司 日本 150 日本合成化学公司 日本 156 日本信越公司 日本 80 度 35 度 15 其它公司 约 500 合计 4205 注:朝鲜生产能力约 25 万吨未统计 2007 年的最新统计见下表(由于国际上的公司收购兼并以及统计数据渠道来源不一致,可能有些差异,供参考)。 13 表 2 2007 年全球主要醋酸乙烯生产厂商及能力 ( 单位:千吨 /年) 地区 国家 生产厂商 装置位置 生产能力 北美 美国 塞拉尼斯 90 美国 塞拉尼斯 65 美国 莱昂德尔 a 86 美国 陶氏化学 40 美国 杜邦 a 95 墨西哥 塞拉尼斯 a 15 南美 巴西 陶氏化学 0 欧洲 法国 50 德国 塞拉尼斯 20 德国 00 西班牙 塞拉尼斯 35 英国 50 中东欧 75 中东 伊朗 国家石化 0 亚太 中国 1321 印度 60 日本 日本合成化学 日本水 岛 180 日本 可乐丽 日本岡山 150 日本 昭和电工 日本千叶 175 日本 其他 180 韩国 亚洲乙酰基 3) 韩国蔚山 150 新加坡 塞拉尼斯 廊岛 210 中国台湾 大连化学 650 合计 5907 1)陶氏于 2006 年将此工厂转售 团; 2)2005 年被 购; 3)三星石 化的合资公司。 据美国斯坦福咨询公司预计 2006 年和 2011 年 求量将分别达 37 万吨, 20012006 年和 20062011 年的年均需求增长率分别为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建设的醋酸乙烯工厂有: 台湾大连化工着手在麦寮厂区兴建第三座年产能 35 万吨醋酸乙烯工厂, 并将于 2005 年 10 月完工投产,该厂落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单一反应器的醋酸乙烯工厂; 2006 年 7 月杜邦公司宣布,已经和沙特国际石化( 作进行 14 醋酸乙烯单体项目合作将使用杜邦的授权技术, 30 万吨 /年醋酸乙烯工厂位于沙特的朱拜勒( 业城,计划在 20082009 年投用; 随着上述产能陆续投产,以及中国境内的新建 醋酸乙烯工厂(详见下节)的投产, 预计到 2009 年全球醋酸乙烯单体市场需求将开始缓解。 国醋酸乙烯( 求现状及预测 我国 醋酸乙烯( 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与 聚乙烯醇( 维尼纶的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这样讲:截至目前为止,我国的 13 家 醋酸乙烯生产厂家全部都是生产 聚乙烯醇及维尼纶纤维的;或者说,我国的全部 醋酸乙烯产量都是这 13 家 维尼纶生产厂家所生产的。这种状况可能延续到 2008 年下半年的 塞拉尼斯( 司在南京建造一套 30 万吨 /年醋酸乙烯装置投产为止。 我国在 醋酸乙烯( 生产技术方面起步较早,而且是国际上工艺路线最全的国家,具有乙烯法、电石乙炔法和天然气乙炔法三种原料路线。我国 醋酸乙烯( 的生产量和消费量从 1994 年起就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不少工艺和工程技术已接近或达到国外先进水平。 早在 1951 年,我国就已有一些科研单位从事醋酸乙烯的合成和聚乙烯醇的研究开发工作。在此之后,先后有天津、吉林、上海、重庆、北京、南京等地的十余家科研单位及化工企业参与了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维尼纶系列产品的开发研究 工作: 沈阳化工研究院是我国最早从事醋酸乙烯合成和聚合研究的单位之一,1958 年以后该课题研究组带项目调入北京化工研究院; 从 1957 年开始,吉林省地方工业技术研究所对以电石为原料合成醋酸乙烯、醋酸乙烯聚合、 双螺杆高碱醇解、聚乙烯醇湿法纺丝工艺进行了研究; 我国醋酸乙烯合成中试规模生产车间于 1958 年在天津大成化工厂建成投产,其工艺路线为液相法,对以电石乙炔为原料的气相合成醋酸乙烯工艺及催化剂制备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产品主要作为生产漆包线的原料; 锦西化工厂的聚乙烯醇缩醛车间系苏联帮助设计建成 ,其中醋酸乙烯合 15 成采用固定床气相法乙炔路线,但是未等试车苏联就单方面撤走了专家。天津化工研究所的年产 60 吨聚乙烯醇车间于 1959 年建成,其流程、装置基本上是按照锦西化工厂的醋酸乙烯聚乙烯醇工艺设计的,但是最终仅生产了聚乙烯醇乳液; 1959 年 11 月化工部确定吉林省地方工业技术研究所为全国维纶研究中心。该所年产 15 吨聚乙烯醇的中试车间于 1961 年建成,装置包括乙炔气相合成醋酸乙烯固定床反应器、醋酸乙烯单体精制系统、溶液聚合釜、单体吹出塔、醇解釜等。继维纶短纤维的湿法纺丝车间于 1962 年试车后,该所在 1963 年又建立了乙炔法气相合成醋酸乙烯沸腾床、连续聚合、双螺杆醇解机等装置并投入试验; 在 1960 年前后,上海高桥化工厂建成了乙炔气相法合成醋酸乙烯固定床装置; 1963 年重庆天然气化工研究所也建立了醋酸乙烯沸腾床中试装置; 1962 年化工部第一设计院参考吉林省地方工业技术研究所的初步设计资料和中试车间某些单台设备的试验数据,为吉林省四平联合化工厂设计了年产1000 吨聚乙烯醇装置和维纶纺丝车间,并于 1965 年 4 月建成投产。这是我国从设计到设备加工、安装试车,全部依靠国内力量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千吨级 维纶厂; 为了加快我国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维纶工业的发展, 1963 年 8 月,我国决定从日本仓敷人造丝公司(现名:可乐丽公司)成套引进年产 1 万吨 /年以电石为原料生产醋酸乙烯、聚乙烯醇及维纶的生产装置,其中以电石乙炔为原料的醋酸乙烯及聚乙烯醇装置建在位于大郊亭的北京有机化工厂(现名: 北京东方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维纶抽丝部份建在位于顺义牛栏山的北京维尼纶厂。生产工艺为电石乙炔法沸腾床气相合成醋酸乙烯和聚醋酸乙烯的高碱醇解法,维纶采用湿法纺丝工艺。这是我国解放后化工行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一个很大的举措,北京有机化 工厂和北京维尼纶厂成为当时北京市的明星企业。在北京市和化工部联合组成的建厂委员会领导下,按合同规定的工期提前 9 个月建成,并于1965 年 8 月一次投料试车成功,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工程实际投资要比概算节省 引进装置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维纶工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6 为了扩大我国维纶的产量,国家计委决定在贵州清镇建立年产万吨的维纶厂即贵州有机化工厂。 1965 年 8 月化工部第九设计院根据北京有机化工厂和北京维尼纶厂的生产工艺,设计了贵州有机化工厂,并从日本富士电气公司成套引进了当 时在技术上比较先进的 闭电石炉和国内配套建设的汞法制醋酸装置、季戊四醇装置以及聚乙烯醇缩丁醛装置等。由于该厂的建设正处在 “ 文革 ” 动乱时期,整个建厂工程进展缓慢,因此聚乙烯醇和维纶车间分别在 1980年 3 月和 4 月才投产,历时 15 年。 1966 年 1969 年,北京有机化工厂组织会战,参加单位有贵州有机化工厂、吉林省地方工业技术研究所、化工部第九设计院等。通过认真总结经验,消化引进技术,挖潜改造,攻关会战,完成了重大技术革新项目 84 项,使聚乙烯醇的年产量提高到 2 万吨。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建设一、二个维 尼纶厂不能满足近 7 亿人民穿衣需要,而且在当时我国尚未建立起大规模生产涤纶、腈纶和锦纶的工厂。因此,国家又决定全部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再建设 9 个维纶厂。于是,由燃料化学工业部和轻工业部组织了化工部第一、第五、第八设计院,于 1970 年在北京有机化工厂完成了 1 万吨 /年聚乙烯醇装置的通用设计。从 1971 年开始,轻工业部决定将这 9个维尼纶厂分别建在河北、山西、安徽、江西、福建、湖南、广西、甘肃和云南,其中除河北石家庄维尼纶厂年产维纶 5000 吨外,其他 8 个厂均为年产维纶 1 万吨级厂。这 9 个维尼纶厂的原料工艺路线都是电石乙炔 法制醋酸乙烯和高碱醇解法制聚乙烯醇,并先后于 1975 年至 1980 年建成投产。 在完全以国内技术建设 9 个维尼纶厂的同时(包括贵有机在内为 10 个),为了加快我国维纶工业的发展,我国又于 70 年代初从国外引进了以天然气、石油为原料的天然气乙炔路线和石油乙烯路线的醋酸乙烯工艺路线和低碱醇解法制聚乙烯醇的工艺路线。 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化工二厂于 1973 年引进日本可乐丽公司的乙烯法合成醋酸乙烯装置和低碱醇解法制聚乙烯醇装置,设计生产能力分别为 吨 /吨 /年,上海石化总厂设计院为该引进装置进行配套设计。这两个 装置均于1976 年投产。 17 1974 年四川维尼纶厂从法国罗纳 司引进年产 9万吨的天然气乙炔法合成醋酸乙烯装置和从日本可乐丽公司引进的年产 配套设计由化工部第八设计院承担。 1979 年 12月建成投产。这是当时世界上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醋酸乙烯和聚乙烯醇的最大生产装置。 我国维纶工业自 60 年代初期成套引进以来,至今已建成 13 个维尼纶厂,拥有年产醋酸乙烯超过 100 万吨、聚乙烯醇 50 万吨、维纶近 20 万吨的生产能力,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这标志着我国醋酸乙烯和聚乙烯醇工业已经迈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我国是 产和消费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目前我国醋酸乙烯的消费量约以 10%以上的速度递增, 2007 年我国醋酸乙烯生产量已达 吨,消费量达到 150 万吨左右,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进口。而据预测 2010 年消费量则更将高达 200 万吨以上。详见以下图表(以下图表中的数据来源不同,可能存在数据上的差异)。 表 2 我国 13 家醋酸乙烯主要生产厂家近年产量 单位: 万吨 企业名称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川维 海石化 有机 有机 纺纤 南湘维 西化纤 西三维 徽皖维 维集团 南云维 州兰维 家庄化纤 计 2999我国醋酸乙烯产能产量比较图 单位:万吨 /年 18 0153045607590105120135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产能 产量国内醋酸乙烯产业近年来发展虽然较 快, 但随着对其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以及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 ,建筑、造纸、印刷、卷烟 、汽车、食品等行业的快速发 展, 使醋酸乙烯的需求量逐年上 升, 市场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多年来我国的醋酸乙烯进口都大于出口。其它醋酸乙烯的衍生物如聚乙烯醇、醋酸乙烯 酸乙烯 也都有不同数量的进 口, 其中以醋酸乙烯 表 21999我国醋酸乙烯进出口量统计 ( 单位:万吨、 万美元 ) 年份 进口总量 进口总额 出口总量 出口总额 净进口量 年增长率 (%) 1999 年 000 年 001 年 002 年 003 年 004 年 005 年 006 年 007 年 于我国醋酸乙烯、聚乙烯醇产品的技术先进程度较高,且具良好的市场前景,这 13 家工厂均在扩建之中: 中石化川维厂以天然气乙炔为原料的 30 万吨 /年 置已经开工建设,这是国家 “十一五 ”的重要工程 川气东送工程天然气利用项目之一,预计 19 2010 年投产; 湘维以电石乙炔为原料 的 10 万吨 /年 置和 5 万吨 /年 置已经动工建设,预计 2009 年投产; 云维在云南保山的 5 万吨 /年 置已于 2008 年 3 月动工; 在原有的 13 家工厂之外,国内不少化工企业及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生产厂家看好我国醋酸乙烯市 场, 纷纷来中国搞合资或独资生产,主要有: 司将在南京化工设施区建造一套 30 万吨 /年醋酸乙烯装 置,主要用于生产 共聚乳液,该装置预期在 2008 年 8 月投产; 英国 司与中国石化各出资 50%,充分依托扬子石化现有装置在南京建设 50 万 t/a 置 ,进入决策阶段; 湖北宜化集团拟在内蒙乌海乌达经济开发区兴建宜化工业园,包括 30万吨 /年醋酸乙烯装置。 山东 国宏化工三期规划建设 60 万吨甲醇、 40 万吨醋酸乙烯和 36 万吨聚丙烯项目。整个项目计划在 “ 十一五 ” 末全部竣工投产; 2004 年,由香港、大庆两地合资组建的牡丹江东北化工有限公司盘活了原牡丹江有机化工厂停产多年的 1 个亿存量资产。 2004 年 10 月,总投资 1 亿元、年产 吨醋酸乙烯改扩建项目试车成功,并实现了当年销售收入近 2000万元 。该企业又投资 2 亿元,在现有基础上建 2 万吨醋酸乙烯项目。醋 酸乙烯生产能力已达到 吨。 另有消息称:台湾 学公司拟在扬州建设 33 万吨 /年醋酸乙烯装置;上海华谊计划建设 10 万 t/a 醋酸乙烯生产装置; t/a 醋酸乙烯装置;台湾长春石化计划在大陆建设 20 万 30 万 t/a 醋酸乙烯装置;中国山东兖矿鲁南化肥厂计划新建一套 20 万吨 /年的醋酸乙烯生产装置; 醋酸乙烯的发展有蔓延之势,这些已明确建设的装置将使我国的醋酸乙烯生产能力在近几年内达到翻番的水平,届时应能基本满足国内需求。 酸乙烯 (品的价格分析 20 我国是醋酸乙烯 (品的生产及消费大 国, 醋酸乙烯 (品的国际市场价格走势与我国国内市场走势密切相关,而国际市场价格走势又和国际政治、经济特别是石油价格走势紧密联系。 综观 际市场走势,除了国际宏观的政治经济因素 外, 对行情影响因素应当排序为: 原油价格的居高不下使所有的工业产品都处于节节走高的态势,从而影响到一系列化工产品的走势。然而最直接影响的是乙烯的价格,目前国际上的85的醋酸乙烯装置采用乙烯作原料,因此原油价格、乙烯价格的影响是重要的。 醋酸乙烯是醋酸最重要 的衍生物,是醋酸的最大的消费市场,每吨醋酸乙烯消耗醋酸量为 ,醋酸价格又直接受甲醇价格制约,因此醋酸、甲醇的价格趋势会直接影响醋酸乙烯的走势。 醋酸乙烯下游产品( 液等)的价格和需求以及 产厂家的开停车影响等。 我国醋酸乙烯及聚乙烯醇市场价格走势受国内经济形势、电价(电石价格)、醋酸乙烯下游替代品走势影响而决定其价格走势。目前我国经济正比较“热 ” ,在这种 “热 ”因素影响下,化工产品以超过近几年的平均发展速度迅猛发展,整个基础化工产品价格纷纷上扬。 下图显示 了我国醋酸乙烯进出口价格走势,从图中可以看出,从 2002 年以来,价格一直在稳步上升,而且上涨幅度较大。 图 2 1999我国醋酸乙烯进出口均价比较图 (单位: 美元 /吨 ) 21 3003804605406207007808609401020110011801260134014201500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进口均价 出口均价以 下图表列出近 10 余年国内醋酸乙烯价格走势: 图 21995 2007 年国内醋酸乙烯价格统计 (单位:元 /吨) 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995 1996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表 2 7 1995 2007 年国内醋酸乙烯价格统计表 (单位:元 /吨) 年份 价格范围 1995 年 13000996 年 8000997 年 7000998 年 5500999 年 6000000 年 6000001 年 550022 2002 年 5000003 年 6300004 年 8300005 年 8500006 年 9500007 年 10000近期趋势看来,短期内还将保持市 场坚挺或者略微上涨的态势。 项目财务评价价格确定 根据近 10 余年来醋酸乙烯价格的走势分析,今后的价格估计在 900014000之间波动,不大可能出现跌破 10000 元的价位,这是由国际市场上原油、乙烯、甲醇、醋酸等大宗石化原料的价格所决定的,不可能走软;国内市场需求强劲和下游产品聚乙烯醇对其强有力的支撑也决定醋酸乙烯价格的走势不大可能出现跌破 10000 元的价位。 根据市场价格的现状及趋势, 本项目财务评价确定醋酸乙烯销售价格为10500 元 /吨。 内 家的竞争能力分析 目前国内主要生产商 是川维、上海石化、北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