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音乐教学论文:音乐课,让学生快乐着,并创造着音乐课,让学生快乐着,并创造着青海省互助县第三中学 侯秀梅在中小学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与学生都形成了一种模式思维。即:老师讲学生听。在唱歌课的教学中只是老师教学生学。在欣赏课中,对音乐作品初听、复听、再听,然后介绍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作品的题材等。这种死板的教学方式使不少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为解决这个问题本人做了如下实践与创新。一、我会配音了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一年级的节奏教学中,以绕口令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我选择了一首简单的绕口令:4/4 高高 山上 一根 藤,青青 藤条 挂铜 铃,风吹 藤动 铜铃 动,风停 藤停 铜铃 停。等我把这首绕口令写在黑板上打着拍子念完后,同学们一下兴奋起来,开始在下面练习。等练习几遍后,我请同学分别练习,像我一样拍着拍子把这首绕口令读出来。起初同学们怕念错了被其他同学笑话,都没有勇气举手,但有几位同学的目光中充满了尝试一下的欲望,于是我就叫起了这几位同学。由于紧张,前两位同学的拍子与节奏合得不太准确,等他们读完后我马上对这两位同学进行表扬:“读得非常好,如果不紧张我相信你会读得比现在更好。”在我不断鼓励下,后几位同学的绕口令读得都很准确,节奏感也较强。等这几位学生读完后全班同学都已经会读这首绕口令了。集体拍着拍子齐读两遍绕口令后提问:读这首绕口令时一拍中分别读几个字?学生们的回答是:“两个” 。我又打着拍子读了一遍,这时学生们纷纷喊到:“有时一拍读两个字,有时一拍读一个字” 。我顺着学生的回答对照着黑板上写的绕口令,分别讲解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 “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一个八分音符占半拍,一个四分音符占一拍。即八分音符一拍打两个,四分音符一拍打一个。这时学生记住了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的名称与时值。于是我用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写了几条节奏让学生边打拍子边读出来,同学们纷纷举手,尤其是前面我叫过的几位同学更是信心十足,在以后的课堂中他们成了主力,更是积极分子。现在到给绕口令配音的时候了,我唱起了儿童歌曲粉刷匠 ,同学们马上接着唱起来了,唱了几遍后我把粉刷匠的前四小节简谱对照着绕口令写在黑板上。4/4 5 35 35 3 12 43 25 5 55 35 35 3 12 43 21 1 14/4 高高 山上 一根 藤青青 藤条 挂铜 铃风吹藤动 铜铃 动 风停 藤停 铜铃 停。接下来我唱粉刷匠的歌词,让同学们根据音高模唱简谱,我唱一句学生们学一句,几遍过后同学们已经会唱这首简谱了,这时我让学生把绕口令根据粉刷匠的旋律唱出来,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唱出了这首绕口令。下课后,我布置的作业是自己找一首绕口令,用自己会唱的儿童歌曲的旋律把它唱出来。第二节课上同学们兴趣非常浓,争先恐后地唱出了自己的绕口令。看着课堂中的良好氛围,我不禁陷入沉思。一堂课,如果每一个环节中老师都能够正确引导、启发,学生一定会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的。二、课堂中,让学生动起来新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欣赏应与其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如演唱、讨论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感观形式,吸引学生动起来,使课堂充满活力。例如:高一年级第一课歌剧白毛女的欣赏课中,在听赏北风吹 十里风雪 扎红头绳哭爹 我要活时,结合初三语文课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深切体会同龄人喜儿面临的惨剧,并让学生扮演喜儿、杨白劳、黄世仁、穆仁智。学生在准备后进行舞台表演,演到唱的部分老师放录音带让学生对口形做动作,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表演着。等同学们表演完成后,分小组讨论如何才能体会角色的性格与处境?如何才能更出色地扮演好各个角色?你想扮演谁?同学们纷纷展开讨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结束了,我又让同学们按自己喜欢扮演的各个角色组成一组进行表演,虽然同学们不如演员,但我觉得同学们依然抓住了各个角色的很大部分特点。如:喜儿扎红头绳时的欢快;杨白劳躲账七天回家途中沉重蹒跚的步履;穆仁智的蛮横无理同学们都参与到活动中,在表演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创新能力。我每教一个班,都了解班上学生的特长,在实际教学中,更是创造机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并让他们带动其他同学。例如在教会歌曲青春舞曲 牧马之歌后,让有舞蹈特长的同学来表演跳舞。好胜是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征,抓住这个特点,在各组当中分别选出几个代表进行比赛,有意识地让学生们进行争论,以求在争论中明理求知。另外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教师做几个民族舞蹈动作,让同学们进行模仿,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学生当中多搞一些竞赛活动,如卡拉 OK 演唱比赛、高中年级自由舞蹈比赛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选出班级中有特长的学生进行表演,如放上一段音乐让舞蹈特长的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并对优秀者进行大会表彰奖励,以树立榜样来带动其他学生。在元旦晚会等活动时老师尽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和快乐。在课堂中让学生动口动脑使课堂充满活力。例如在学习浪漫主义音乐时,让学生给大家讲讲自己知道的作曲家及其作品。在自由发言时把自己知道的故事、绕口令,讲给大家听,或有感情地背诵(朗诵)诗、散文。虽然同学们讲得有些内容不正确,教师不要急于否定,而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深入研究。三、让音乐课堂生活化艺术起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音乐课堂同样不能脱离生活,要走向生活。1.表演生活化小学生好动是天性,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让他们在唱唱跳跳玩玩中学到知识。生活化的表演无需很专业,能表达出作品与学生的意思就已经达到目的了。例如在学会火车开了这首歌曲后让学生来表演,学生排成一竖排,后面同学的双手搭在前面同学的双肩上向前行走来表演,根据脚步的快慢来表现火车开动和到站的情景,它是由慢到快再到慢,用节奏变化表现火车开出到快速前进再到进站停歇的过程。再如教歌曲大鹿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大鹿、兔子、猎人。猎人追来时兔子的焦急、大鹿的关心等同学们都表演出来了。教歌曲理发师时同学们争着抢着表演理发师理发的动作,边唱边做理发的常见动作:“剪、吹、喷雾等”。歌声也很有节奏感。这样能加深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使学生从歌曲表演中得到一些启示。2.“土乐器”的制作器乐是音乐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键盘乐器外,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发现制作生活中的“土乐器” 。通过老师的布置同学们做了很多“土乐器” 。有的学生把啤酒瓶盖用铁丝串起来进行节奏的模打;有的学生在木板钉上钉子绷上橡皮筋,根据橡皮筋的松紧调整音高来模仿古筝;有的学生用卷树叶做哨子;有的学生在塑料管子上钻上孔模仿笛子;有的学生用易拉罐制成沙球;有的学生用塑料袋进行揉搓来模仿小雨声。同学们制造出的“土乐器”还真是应有尽有,花样百出。这个实实在在的创造过程,不仅使学生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能发出悦耳动听的乐音,而且调动了学生们对器乐学习的兴趣和爱好。3.知识传授生活化音乐中许多概念是很抽象的,如歌曲速度的把握,就可以借助生活中一些比较浅显的、学生熟悉的事物来置换这些抽象的概念。例如学生们唱一首轻快活泼的歌曲,速度总是慢悠悠的。那就打个比方,你不愿意去某个地方,而父母硬逼你非去不可,这时你的脚步是慢悠悠的,而你很想去某个地方,通过软磨硬泡父母终于答应你去了,这时你走路的脚步是轻快的。通过这样一讲解,学生的速度马上调整过来了。四、音乐课堂不可能“静悄悄”音乐课堂不可能“静悄悄” ,然而学校中没有固定的音乐教室,有的教室在楼上,有的教室在平房中,音乐老师就像游击队员一样,扛着琴“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音乐课搞得全校不得安宁。如果在楼上上课时学生学习击拍,或放一首节奏感很强的歌曲,教室中就或多或少有一些吵声,学生们一激动有的拍桌子,有的跺脚,有的拍手。这样一来楼下如何上课?质量不好的教学楼就如地震一般。楼下上课的老师生气,学生也生气。于是就“束缚手脚”地歌唱,应该拍手改为点手心,拍桌子改为拍大腿、拍肩膀等“身体乐器” 。因此在教学方法、训练手段及硬件设施还未到一定水平前,建议学校最好把音乐课安排到不影响其他教学的“角落”里去上。五、教学评价方式的探索音乐考评是课堂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考评来了解老师的教学质量,也是教学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师的考评方式也应是灵活多样的。在课程改革后我试着将考评方式也相应改变了,向学生们问一些平时生活中常见的常听的内容,只要能体现审美意识就行。有的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或散文;有的学生在唱自己认为好听的歌曲;有的学生在讲他知道的音乐家的故事;有的学生在讲他看过的电视剧的内容,并且说出了他喜欢的人物形象和喜欢的原因;有的学生说出了他喜欢的歌手和他的作品,并且进行演唱;有的学生进行了舞蹈表演;有的学生进行了小品表演。每个孩子心里都有音乐种子,教师的任务是设法催它发芽、生长。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学生的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感情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同时,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责任感。音乐课,让学生快乐着,并创造着青海省互助县第三中学 侯秀梅在中小学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与学生都形成了一种模式思维。即:老师讲学生听。在唱歌课的教学中只是老师教学生学。在欣赏课中,对音乐作品初听、复听、再听,然后介绍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作品的题材等。这种死板的教学方式使不少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为解决这个问题本人做了如下实践与创新。一、我会配音了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一年级的节奏教学中,以绕口令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我选择了一首简单的绕口令:4/4 高高 山上 一根 藤,青青 藤条 挂铜 铃,风吹 藤动 铜铃 动,风停 藤停 铜铃 停。等我把这首绕口令写在黑板上打着拍子念完后,同学们一下兴奋起来,开始在下面练习。等练习几遍后,我请同学分别练习,像我一样拍着拍子把这首绕口令读出来。起初同学们怕念错了被其他同学笑话,都没有勇气举手,但有几位同学的目光中充满了尝试一下的欲望,于是我就叫起了这几位同学。由于紧张,前两位同学的拍子与节奏合得不太准确,等他们读完后我马上对这两位同学进行表扬:“读得非常好,如果不紧张我相信你会读得比现在更好。”在我不断鼓励下,后几位同学的绕口令读得都很准确,节奏感也较强。等这几位学生读完后全班同学都已经会读这首绕口令了。集体拍着拍子齐读两遍绕口令后提问:读这首绕口令时一拍中分别读几个字?学生们的回答是:“两个” 。我又打着拍子读了一遍,这时学生们纷纷喊到:“有时一拍读两个字,有时一拍读一个字” 。我顺着学生的回答对照着黑板上写的绕口令,分别讲解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 “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一个八分音符占半拍,一个四分音符占一拍。即八分音符一拍打两个,四分音符一拍打一个。这时学生记住了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的名称与时值。于是我用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写了几条节奏让学生边打拍子边读出来,同学们纷纷举手,尤其是前面我叫过的几位同学更是信心十足,在以后的课堂中他们成了主力,更是积极分子。现在到给绕口令配音的时候了,我唱起了儿童歌曲粉刷匠 ,同学们马上接着唱起来了,唱了几遍后我把粉刷匠的前四小节简谱对照着绕口令写在黑板上。4/4 5 35 35 3 12 43 25 5 55 35 35 3 12 43 21 1 14/4 高高 山上 一根 藤青青 藤条 挂铜 铃风吹藤动 铜铃 动 风停 藤停 铜铃 停。接下来我唱粉刷匠的歌词,让同学们根据音高模唱简谱,我唱一句学生们学一句,几遍过后同学们已经会唱这首简谱了,这时我让学生把绕口令根据粉刷匠的旋律唱出来,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唱出了这首绕口令。下课后,我布置的作业是自己找一首绕口令,用自己会唱的儿童歌曲的旋律把它唱出来。第二节课上同学们兴趣非常浓,争先恐后地唱出了自己的绕口令。看着课堂中的良好氛围,我不禁陷入沉思。一堂课,如果每一个环节中老师都能够正确引导、启发,学生一定会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的。二、课堂中,让学生动起来新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欣赏应与其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如演唱、讨论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感观形式,吸引学生动起来,使课堂充满活力。例如:高一年级第一课歌剧白毛女的欣赏课中,在听赏北风吹 十里风雪 扎红头绳哭爹 我要活时,结合初三语文课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深切体会同龄人喜儿面临的惨剧,并让学生扮演喜儿、杨白劳、黄世仁、穆仁智。学生在准备后进行舞台表演,演到唱的部分老师放录音带让学生对口形做动作,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表演着。等同学们表演完成后,分小组讨论如何才能体会角色的性格与处境?如何才能更出色地扮演好各个角色?你想扮演谁?同学们纷纷展开讨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结束了,我又让同学们按自己喜欢扮演的各个角色组成一组进行表演,虽然同学们不如演员,但我觉得同学们依然抓住了各个角色的很大部分特点。如:喜儿扎红头绳时的欢快;杨白劳躲账七天回家途中沉重蹒跚的步履;穆仁智的蛮横无理同学们都参与到活动中,在表演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创新能力。我每教一个班,都了解班上学生的特长,在实际教学中,更是创造机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并让他们带动其他同学。例如在教会歌曲青春舞曲 牧马之歌后,让有舞蹈特长的同学来表演跳舞。好胜是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征,抓住这个特点,在各组当中分别选出几个代表进行比赛,有意识地让学生们进行争论,以求在争论中明理求知。另外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教师做几个民族舞蹈动作,让同学们进行模仿,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学生当中多搞一些竞赛活动,如卡拉 OK 演唱比赛、高中年级自由舞蹈比赛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选出班级中有特长的学生进行表演,如放上一段音乐让舞蹈特长的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并对优秀者进行大会表彰奖励,以树立榜样来带动其他学生。在元旦晚会等活动时老师尽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和快乐。在课堂中让学生动口动脑使课堂充满活力。例如在学习浪漫主义音乐时,让学生给大家讲讲自己知道的作曲家及其作品。在自由发言时把自己知道的故事、绕口令,讲给大家听,或有感情地背诵(朗诵)诗、散文。虽然同学们讲得有些内容不正确,教师不要急于否定,而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深入研究。三、让音乐课堂生活化艺术起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音乐课堂同样不能脱离生活,要走向生活。1.表演生活化小学生好动是天性,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让他们在唱唱跳跳玩玩中学到知识。生活化的表演无需很专业,能表达出作品与学生的意思就已经达到目的了。例如在学会火车开了这首歌曲后让学生来表演,学生排成一竖排,后面同学的双手搭在前面同学的双肩上向前行走来表演,根据脚步的快慢来表现火车开动和到站的情景,它是由慢到快再到慢,用节奏变化表现火车开出到快速前进再到进站停歇的过程。再如教歌曲大鹿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大鹿、兔子、猎人。猎人追来时兔子的焦急、大鹿的关心等同学们都表演出来了。教歌曲理发师时同学们争着抢着表演理发师理发的动作,边唱边做理发的常见动作:“剪、吹、喷雾等”。歌声也很有节奏感。这样能加深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使学生从歌曲表演中得到一些启示。2.“土乐器”的制作器乐是音乐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键盘乐器外,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发现制作生活中的“土乐器” 。通过老师的布置同学们做了很多“土乐器” 。有的学生把啤酒瓶盖用铁丝串起来进行节奏的模打;有的学生在木板钉上钉子绷上橡皮筋,根据橡皮筋的松紧调整音高来模仿古筝;有的学生用卷树叶做哨子;有的学生在塑料管子上钻上孔模仿笛子;有的学生用易拉罐制成沙球;有的学生用塑料袋进行揉搓来模仿小雨声。同学们制造出的“土乐器”还真是应有尽有,花样百出。这个实实在在的创造过程,不仅使学生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能发出悦耳动听的乐音,而且调动了学生们对器乐学习的兴趣和爱好。3.知识传授生活化音乐中许多概念是很抽象的,如歌曲速度的把握,就可以借助生活中一些比较浅显的、学生熟悉的事物来置换这些抽象的概念。例如学生们唱一首轻快活泼的歌曲,速度总是慢悠悠的。那就打个比方,你不愿意去某个地方,而父母硬逼你非去不可,这时你的脚步是慢悠悠的,而你很想去某个地方,通过软磨硬泡父母终于答应你去了,这时你走路的脚步是轻快的。通过这样一讲解,学生的速度马上调整过来了。四、音乐课堂不可能“静悄悄”音乐课堂不可能“静悄悄” ,然而学校中没有固定的音乐教室,有的教室在楼上,有的教室在平房中,音乐老师就像游击队员一样,扛着琴“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音乐课搞得全校不得安宁。如果在楼上上课时学生学习击拍,或放一首节奏感很强的歌曲,教室中就或多或少有一些吵声,学生们一激动有的拍桌子,有的跺脚,有的拍手。这样一来楼下如何上课?质量不好的教学楼就如地震一般。楼下上课的老师生气,学生也生气。于是就“束缚手脚”地歌唱,应该拍手改为点手心,拍桌子改为拍大腿、拍肩膀等“身体乐器” 。因此在教学方法、训练手段及硬件设施还未到一定水平前,建议学校最好把音乐课安排到不影响其他教学的“角落”里去上。五、教学评价方式的探索音乐考评是课堂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考评来了解老师的教学质量,也是教学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师的考评方式也应是灵活多样的。在课程改革后我试着将考评方式也相应改变了,向学生们问一些平时生活中常见的常听的内容,只要能体现审美意识就行。有的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或散文;有的学生在唱自己认为好听的歌曲;有的学生在讲他知道的音乐家的故事;有的学生在讲他看过的电视剧的内容,并且说出了他喜欢的人物形象和喜欢的原因;有的学生说出了他喜欢的歌手和他的作品,并且进行演唱;有的学生进行了舞蹈表演;有的学生进行了小品表演。每个孩子心里都有音乐种子,教师的任务是设法催它发芽、生长。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学生的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感情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同时,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责任感。音乐课,让学生快乐着,并创造着青海省互助县第三中学 侯秀梅在中小学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与学生都形成了一种模式思维。即:老师讲学生听。在唱歌课的教学中只是老师教学生学。在欣赏课中,对音乐作品初听、复听、再听,然后介绍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作品的题材等。这种死板的教学方式使不少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为解决这个问题本人做了如下实践与创新。一、我会配音了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一年级的节奏教学中,以绕口令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我选择了一首简单的绕口令:4/4 高高 山上 一根 藤,青青 藤条 挂铜 铃,风吹 藤动 铜铃 动,风停 藤停 铜铃 停。等我把这首绕口令写在黑板上打着拍子念完后,同学们一下兴奋起来,开始在下面练习。等练习几遍后,我请同学分别练习,像我一样拍着拍子把这首绕口令读出来。起初同学们怕念错了被其他同学笑话,都没有勇气举手,但有几位同学的目光中充满了尝试一下的欲望,于是我就叫起了这几位同学。由于紧张,前两位同学的拍子与节奏合得不太准确,等他们读完后我马上对这两位同学进行表扬:“读得非常好,如果不紧张我相信你会读得比现在更好。”在我不断鼓励下,后几位同学的绕口令读得都很准确,节奏感也较强。等这几位学生读完后全班同学都已经会读这首绕口令了。集体拍着拍子齐读两遍绕口令后提问:读这首绕口令时一拍中分别读几个字?学生们的回答是:“两个” 。我又打着拍子读了一遍,这时学生们纷纷喊到:“有时一拍读两个字,有时一拍读一个字” 。我顺着学生的回答对照着黑板上写的绕口令,分别讲解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 “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一个八分音符占半拍,一个四分音符占一拍。即八分音符一拍打两个,四分音符一拍打一个。这时学生记住了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的名称与时值。于是我用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写了几条节奏让学生边打拍子边读出来,同学们纷纷举手,尤其是前面我叫过的几位同学更是信心十足,在以后的课堂中他们成了主力,更是积极分子。现在到给绕口令配音的时候了,我唱起了儿童歌曲粉刷匠 ,同学们马上接着唱起来了,唱了几遍后我把粉刷匠的前四小节简谱对照着绕口令写在黑板上。4/4 5 35 35 3 12 43 25 5 55 35 35 3 12 43 21 1 14/4 高高 山上 一根 藤青青 藤条 挂铜 铃风吹藤动 铜铃 动 风停 藤停 铜铃 停。接下来我唱粉刷匠的歌词,让同学们根据音高模唱简谱,我唱一句学生们学一句,几遍过后同学们已经会唱这首简谱了,这时我让学生把绕口令根据粉刷匠的旋律唱出来,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唱出了这首绕口令。下课后,我布置的作业是自己找一首绕口令,用自己会唱的儿童歌曲的旋律把它唱出来。第二节课上同学们兴趣非常浓,争先恐后地唱出了自己的绕口令。看着课堂中的良好氛围,我不禁陷入沉思。一堂课,如果每一个环节中老师都能够正确引导、启发,学生一定会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的。二、课堂中,让学生动起来新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欣赏应与其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如演唱、讨论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感观形式,吸引学生动起来,使课堂充满活力。例如:高一年级第一课歌剧白毛女的欣赏课中,在听赏北风吹 十里风雪 扎红头绳哭爹 我要活时,结合初三语文课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深切体会同龄人喜儿面临的惨剧,并让学生扮演喜儿、杨白劳、黄世仁、穆仁智。学生在准备后进行舞台表演,演到唱的部分老师放录音带让学生对口形做动作,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表演着。等同学们表演完成后,分小组讨论如何才能体会角色的性格与处境?如何才能更出色地扮演好各个角色?你想扮演谁?同学们纷纷展开讨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结束了,我又让同学们按自己喜欢扮演的各个角色组成一组进行表演,虽然同学们不如演员,但我觉得同学们依然抓住了各个角色的很大部分特点。如:喜儿扎红头绳时的欢快;杨白劳躲账七天回家途中沉重蹒跚的步履;穆仁智的蛮横无理同学们都参与到活动中,在表演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创新能力。我每教一个班,都了解班上学生的特长,在实际教学中,更是创造机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并让他们带动其他同学。例如在教会歌曲青春舞曲 牧马之歌后,让有舞蹈特长的同学来表演跳舞。好胜是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征,抓住这个特点,在各组当中分别选出几个代表进行比赛,有意识地让学生们进行争论,以求在争论中明理求知。另外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教师做几个民族舞蹈动作,让同学们进行模仿,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学生当中多搞一些竞赛活动,如卡拉 OK 演唱比赛、高中年级自由舞蹈比赛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选出班级中有特长的学生进行表演,如放上一段音乐让舞蹈特长的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并对优秀者进行大会表彰奖励,以树立榜样来带动其他学生。在元旦晚会等活动时老师尽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和快乐。在课堂中让学生动口动脑使课堂充满活力。例如在学习浪漫主义音乐时,让学生给大家讲讲自己知道的作曲家及其作品。在自由发言时把自己知道的故事、绕口令,讲给大家听,或有感情地背诵(朗诵)诗、散文。虽然同学们讲得有些内容不正确,教师不要急于否定,而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深入研究。三、让音乐课堂生活化艺术起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音乐课堂同样不能脱离生活,要走向生活。1.表演生活化小学生好动是天性,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让他们在唱唱跳跳玩玩中学到知识。生活化的表演无需很专业,能表达出作品与学生的意思就已经达到目的了。例如在学会火车开了这首歌曲后让学生来表演,学生排成一竖排,后面同学的双手搭在前面同学的双肩上向前行走来表演,根据脚步的快慢来表现火车开动和到站的情景,它是由慢到快再到慢,用节奏变化表现火车开出到快速前进再到进站停歇的过程。再如教歌曲大鹿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大鹿、兔子、猎人。猎人追来时兔子的焦急、大鹿的关心等同学们都表演出来了。教歌曲理发师时同学们争着抢着表演理发师理发的动作,边唱边做理发的常见动作:“剪、吹、喷雾等”。歌声也很有节奏感。这样能加深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使学生从歌曲表演中得到一些启示。2.“土乐器”的制作器乐是音乐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键盘乐器外,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发现制作生活中的“土乐器”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上海金山巴士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招聘3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虚拟现实行业虚拟现实技术与虚拟现实市场研究报告
- 2025年物联网行业物联网技术与物联网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旅行社行业旅行社服务与旅游度假市场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食品饮料行业无人零售市场分析研究报告
- 学员手册范本及管理指南
- 高三月考作文写作指导与范文
- 行政助理工作职责及时间管理技巧
- 城市水务管理系统运行与维护方案
- 化工三级安全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装修公司审计报告范本
- IATF16949项目移交管理程序
- 第三节酒店业的演变-课件
- GB/T 8758-2006砷化镓外延层厚度红外干涉测量方法
- GB/T 6396-2008复合钢板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方法
- GB/T 35759-2017金属清洗剂
- ABB缠绕型干式变压器
- GB/T 21063.1-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
- 第三讲:新闻真实性分析课件
- 《婚姻家庭法 (第三版)》第四章夫妻关系
- 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